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愈见到一脸气定神闲的无定师太,很想问她,有没有把那本天书找回来。
    “师太,见到您老人家实在是太好了。”刘愈笑着说了一句言不由衷的话,顺带也把他的计划说明了一下。
    其实重点就是改变了一下无定师太的建议,改由柳丽娘来实行此计划。
    无定师太笑了笑,不置可否。刘愈在一边问道:“师太,可是觉得此计行不通?”
    “倒非行不通。”无定师太道,“老身只是想不明白,将军能自己当这个教主,能利用这样一次契机来控制三清教成千上万的教徒,得人膜拜,为何不亲自来当此教主?”
    刘愈笑道:“人各有志而已,被人崇拜,我倒乐的享受。只是被人膜拜,我还没那资格,所以,才让丽娘来当此任,丽娘她心思细密,做事一定比我稳妥,出来接洽三清教的一些人,也会比我更能应付自如。”
    无定师太想了想刘愈的话,前半句她不是很理解。在她看来,当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应该是人人向往的,而刘愈却好像不喜欢被人奉为神明。至于后半句,无定师太倒是很理解,因为接受了她的条件,跟她徒弟来演这样一出戏,就意味着要见教中的一些人,来扰乱视听,作为朝廷摄政王的刘愈树大招风,又有不少人认得,的确不方便出面。
    “如此,老身就遵照将军的意思,让两个徒儿,来联手演一出戏。只不过,将军在应对三清教的问题上,要适当手下留情了。”
    刘愈稍稍皱眉,道:“适当手下留情?”
    无定师太一笑道:“在教中,仍旧有老身所想要的一个人,待将军彻底铲除三清教之后,一定要将此人交还于老身。将军请别急着拒绝,此人绝不会是将军所想除掉的那人,在教中,他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
    刘愈心想,既然不是苏哲,那条件答应了也无妨。
    “既然如此。”刘愈一笑,在无定师太不解的目光下伸出手,作出握手的架势,道,“成交。”
    无定师太却不懂握手的理解,只是看了看刘愈的手掌,笑了笑,转回身去。

第六百四十一章 刚柔并济
    进入十一月,天气渐寒,不过入冬以后的第一场雪始终没有下。关中各地都在忙着肃清三清教的行动,一时间三清教教徒好像过街老鼠,私相举报成风,各级衙门牢房人满为患,给朝廷造成极大的负担。
    刘愈虽然多次下诏令,减轻对普通教徒的惩罚和关押,长安城周边郡县尚且听令,越远的地方越有不遵的现象出现。地方上,借着肃清行动敛财的官员也逐渐多了起来。到后面,刘愈接到下派巡查官员的回报,说是地方官遇到举报,一律将教徒收监,家属不拿出银钱赎人,则长期拘押其在牢房中,甚至发配到山野里做苦工。而赎买的银钱,名义上是交纳口粮费,但实际上却是对普通百姓的盘剥。
    举报随之增多,刘愈也不得不佩服这年代这群贪官无所休止的胃口。只要能想的出来的,为了敛财是变本加厉。刘愈针对此事再在朝中召开两次动员会,严禁地方借肃清三清教行动敛财,并发布告令,发布入狱者毋须做苦工,无须交口粮费等等,并告知地方,若有此类情况者,地方普通百姓可上告朝廷,由朝廷来为普通民众做主。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刘愈增派朝廷官员到地方上,监督肃清行动的开展,同时免除了一些地方官的官职,押送其到长安城来受审。
    一时间,这股借机敛财的风气似乎淡了下去。
    不过随之而来的便是三清教教徒展开的一系列报复行动。
    虽然涉事的人,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百姓,但他们背后。毕竟有政治图谋的楚王苏哲一伙。在这些有政治目的之人的挑唆之下。再有地方官为恶的事实,很容易便激发民愤。地方上对抗官府的事情一再发生,继而有往民变方向发展的趋向。
    刘愈能感觉到三清教在此事上的局促,刘愈心想,此时的三清教想必也能感觉到,一旦被朝廷压制了三清教的发展,那百姓人人自危,以后未必再肯听信那些关于圣教的东西。如此一来。苏哲所苦心经营的势力将会被瓦解。若是她们不趁着现在赶紧把事情闹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
    地方上平息教民闹事,造成了一定的死伤,更加激化了朝廷跟普通教民的关系。而地方上教民闹事的奏报,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刘愈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教民闹事事件的平息情况。会议召集了在京城四品以上官员,虽然不及大朝会的规格,却也是朝会级别的。这也是在肃清三清教行动开始后,朝廷所举行的第一次朝会。
    在会上,基本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为怀柔政策。即对地方闹事的教民采取隐忍的态度,不令矛盾继续激化。另一种意见。则主张以血腥对抗暴力,对闹事教民格杀勿论,杀一儆百,令其他地方的教民心有忌惮不敢出来闹事。
    两种主张,刘愈都不想采纳。
    对于怀柔政策,刘愈觉得太窝囊。既然已经开始肃清行动,还处处保持隐忍,这简直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这么一来只会让三清教背后的势力更加肆无忌惮。而提出这项建议的人,要不就是迂腐的儒生,要么就是被三清教所收买,刘愈也专门记下这些人,让柳丽娘来查探他们是否跟三清教有联系。
    对于血腥镇压的主张,刘愈也不是很赞同。虽然杀一儆百或有效用,但镇压的结果却也是把这些普通教民推给了苏哲,让他们对朝廷彻底失望。对于一个善于收买人心的刘愈来说,这不是什么好建议。
    商量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给刘愈很好的主张。这令刘愈感觉到,满朝上下的官员,竟没一个顶事的。
    却在此时,廖明升很谨慎走出来,侃侃而谈道:“怀柔对之,助涨贼焰。以武杀之,不得民心。二者皆不可取。”
    一直在朝堂上主张怀柔的李延年大为光火,在他看来,这个廖明升不过是靠刘愈的隐蔽,才会从小小的县尉,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瞧不上靠攀附上位的廖明升。
    “你说的什么鬼话?助涨贼焰?那些教民,都乃我大顺朝普通百姓,你杀之,不如怀柔抚之,老祖宗留下的道理,到你这就成了无稽之谈?”
    廖明升虽然在朝廷中属于新贵,但毕竟都察院都御史,官阶尚在六部尚书之下。在朝廷上,官高一级压死人,但显然,廖明升有刘愈撑腰,未将李延年放在眼里,说话时,他的语气对李延年也无丝毫的避忌和敬重。
    廖明升目不斜视,道:“请陛下,临王殿下明鉴。”
    刘愈知道廖明升善于差于观色,也极为懂得揣摩人的心理,此时他说不能怀荣,也不能武力镇压,也是为了迎合他的想法。
    刘愈道:“廖卿有何见地,不妨直言。”
    廖明升转身看着满朝大臣道:“以臣看来,当以朝廷大员为首,到地方安抚民心,而不以属官为巡视。如此当可彰显朝廷平息邪教乱象之决心。同时,朝廷当在各地设立分理事务衙门,专门处置地方骚乱,若有敢聚众闹事者,挑唆者一律斩首不饶。”
    虽然廖明升所提的建议,并不太符合刘愈的想法,但却也是可令他接受的。这就等于是一边安抚一边镇压,派朝廷大员去巡视,确实要比派一些属官去更有说服力,而刘愈也认为,这些朝中大员一个个在朝堂上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如让他们到下面走走,替朝廷安抚民心。
    “廖卿所提意见甚好,如此,六部各分派人手,以尚书为首,分驻关中不同地方,主理平息地方乱事。”
    刘愈这一言,令下面满朝的朝官震惊不已。
    刘愈让六部自尚书而下,通通都要去各地巡视,那岂不是主次颠倒因噎废食?
    一些大臣赶紧进谏,却被刘愈一一驳回。刘愈道:“现下朝廷当务之急乃是处置三清教之乱,其他事务,自有尚书台办理,若有紧急事务,六部可在地方上紧急办理。事情,就先这么定了。”
    刘愈态度坚决,下面的人也无计可施。

第六百四十二章 内廷干政
    在朝会上,刘愈除了分派六部官员到地方,还就一些骚乱的处置问题下达旨意。若地方上有聚众闹事者,犯首一律可不经衙门直接问斩,但罪不过三人,即一次问斩不能超过三人,若是情势再不可控,可以武力进行驱散。
    刘愈也怕给地方衙门先斩后奏的权力,会导致地方衙门权力膨胀,有时候不是民要反,而是官逼民反。大多数百姓,都只是从众心理,并非要一心与朝廷为敌,跟百姓交恶,对地方的安定很不利,间接的,也令朝廷更无法肃清三清教。
    等朝会散了,刘愈跟琪儿一起回到雅前殿,韩升便同隋妤一起过来请见。名义上,韩升这次过来是商议由尚书台接手六部事务的事情,但韩升最终还是婉转的表达了,刘愈下派六部官员到地方去不合适,这会令朝廷的政务有所荒废。
    韩升道:“光凭尚书台这几个人,哪能兼顾得了那么多事务?”
    韩升说是叫苦,其实也是在变相劝说刘愈。不过刘愈主意已定,韩升的劝说也不会有什么效用。刘愈征求了一下隋妤的意思,隋妤看了看韩升,最后只是表示会尽力而为。
    刘愈之前裁撤六台衙门,而主张成立尚书台,已经令原本臃肿的官员体系变得精简,而事务上也变得更加简洁,这也令尚书台的事务很多,因为尚书台还要兼顾商贸司那边的事务,人手又少,已经很累。这次刘愈更是把六部下派到地方。等于是临时裁撤了六部在朝廷中的职责。这让尚书台的人手更加紧张。
    “韩老哥。这样,我先调廖都御史到尚书台帮忙,这段时间,我会在雅前殿内处理公务,调隋中书令过来帮忙,隋小姐,你没问题吧?”
    隋妤看了看刘愈,再看看韩升。摇摇头,却也有些不解,为何刘愈要暂时借调他到皇宫来。
    “是这样。”刘愈解释道,“尚书台,暂时先主管六部方面的事务,而地方政务上,奏本一律转到皇宫这面来,我会让陛下,以及内子,一起过来帮忙处理。因为陛下和内子尚是新手,所以需要隋尚书令进宫帮忙。”
    韩升虽然脸色表现的很平静。但他听到刘愈的话,还是感觉到刘愈决定的不同寻常。
    韩升试探道:“刘小兄,你可知……内廷不得干政……”
    刘愈一笑,他明白韩升的意思。韩升是说,刘愈不应该找徐轩筑过来帮忙处理朝政,往往这也是乱国的根源。
    刘愈笑道:“韩老哥似乎忘了,要说内廷,现在我才是陛下幕后的男人,我现在都上得台面,为何陛下的姐妹不可以?”
    韩升脸上现出苦笑之色,在这点上,他知道没法去解释,也不好去说。刘愈在行事风格上,的确有些天马行空,他想管也管不住。
    韩升道:“可是尊夫人……恐怕对处理政务上并无经验,再言,陛下尚且年幼……”
    “韩老哥放心,我相信这点上,隋小姐会做的很好,有她在,一定会教会陛下和内子如何处理一些政务。没有谁是天生的皇帝,陛下以后也要亲政,而朝廷也需要一些值得信任的人来辅佐,在我看来,这点没有问题。”
    韩升见劝说无用,也就不再劝,反正在他看来,暂时由刘愈主张让琪儿和徐轩筑出来帮忙处理朝务,也并无太大问题。毕竟主事的还是刘愈一人,遇到大事,拍板的也还是刘愈。
    韩升把事情交待了一下,正要离开,刘愈突然拿出一份奏本,道:“韩老哥,你看看这个。”
    韩升拿在手上,仔细看了看,而在一旁,刘愈也做了解释:“本来今日在朝会上,我要说此事,但廖都御史把话题扯开,也就没提。韩老哥看看,这提议是否奏效?”
    韩升看奏本上的内容,不是别人所写,而是刘愈的亲笔。这是一份关于苏家子孙藩地的问题,以分封的方式,来减少藩地,一代一代逐次减少。这在刘愈看来,不过是模仿了“推恩令”的一些条款,但在韩升看来,条文内容却很新颖,但又怕下面那些藩王和藩主不会乐意。
    刘愈在上次朝会中是,虽然释放了大多数的藩王和藩主,但毕竟梁子已经结下,再加上大多数的藩王和藩主被软禁在长安城里,已经令他们对朝廷颇有成见。在这样情况下,再施行如此条款,只会令藩王和藩主对朝廷彻底失去信任。
    韩升想的,是如何化解朝廷跟苏家子孙之间的关系。但刘愈想的是,如何化解苏家子孙对朝政产生影响力。
    韩升迟疑道:“怕是……不宜过早提出。”
    刘愈道:“我先拿给韩老哥你看看,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若然不可行,那我也不说了。但顺朝这两百年,定国六十年来看,地方藩王已经威胁到朝廷对地方的管辖,若是不及早加以限制,只会令天下再无天子之土,而四海之内,皆为藩地之民。”
    刘愈故意把话说的很严重,其实也在对韩升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推恩令”实施的必要性。韩升最后一叹道:“那既要施行,就宜早不宜晚,索性趁如今各藩主在长安城内,势力减弱,行处置。不过这一切,最好等平息三清教之后施行,那时方为不晚。”
    刘愈本来是想借机会,连同三清教的肃清行动,一起提出推恩令。但韩升劝说的紧,刘愈也不想拂逆了他的意思,便同意下来。
    等送走韩升,刘愈带隋妤和琪儿一同回到内廷,见了徐轩筑,同时刘愈也把自己的意思转告了徐轩筑。
    徐轩筑自成婚之后,便显得无所事事,在家中偶尔出来练剑,在生完孩子后却也早就荒废下来,连体态,看上去也丰盈了许多。
    听到刘愈的意思,徐轩筑先是有些茫然,然后看了看隋妤,转而问刘愈道:“夫君,这……怎么行?”
    徐轩筑显然对治国没什么信心,刘愈要把她推出来摆在辅政大臣的重要位子上,令她感觉,既有些期待,却也有几分不自信。期待的能分担丈夫肩头上的压力,让自己不再这么自我感觉一无是处,不自信却是因为对处理朝政的不了解。
    “没什么难的,处理国事,只要遵循一些原则,诸如先为民生等等,只要有大局观,不会有人做不好这些。夫人你以前带兵上阵,熟悉兵法,这些也不难学,况且有隋小姐这样的能手帮你。”
    隋妤被刘愈夸赞,脸色有些羞红,道:“王爷说的极是,其实,妹妹也是边学边做,处理朝务上,也不会逊男子几分。姐姐应对自己有信心才是。”
    有了隋妤的鼓励,徐轩筑鼓足勇气道:“那妾身只管试试。”
    刘愈听到徐轩筑的表态,不由一笑,只要徐轩筑想做,这些事就能作好。他这个夫人有多么能干,他自己是清楚的很,不过在成婚后,徐轩筑一直在操持家务,也就显得更似主妇,但三尺弄堂显然不是徐轩筑的舞台。
    刘愈侧头看着在那吃点心的琪儿,道:“你呢?”
    “……我?”见桌前的几个人都在看着自己,琪儿沉默了一下,才惊讶问了一声,很快她把头低了下去,显得很怯懦,“相公啊,我能不能不去?”
    “为何?”刘愈板起脸问。
    “如果天天去的话,就没时间玩了,相公,你看艺儿和婷儿她们平日里多闲,我还要……跟小丫她玩,没……没那么多时间。”
    刘愈不由叹口气,现在琪儿显然还没准备好当一个皇帝,连平日里让她去上朝,又或者是去雅前殿干坐着,她也觉得是一种负担,更别说让她天天去处理朝政。
    刘愈坚持道:“你姐姐她都去,你不去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