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急了会跳墙,这道理谁都懂,不过苏哲这一跳墙,马上从幕后转到明面上来,朝廷再不是抓瞎抹黑没有头绪。刘愈其实在心里,也巴望着早点摆开来,正面对敌,在帮手方面,刘愈自信自己的人马要更多一些,取胜把握更大。
    不过摆上明面之后,很多问题刘愈也要正视,比如说旧朝一些老臣到底站在哪边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识相的,但刘愈就怕这些老臣来个吃里扒外,若是军中也有这样的将领,那后面发生的事也就热闹了。
    为了避免军中出现哗变,在这次出兵上,刘愈也小心谨慎了一些。
    虽然派出去的是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将领动用的也是这两军之中的,却在领兵将领上,刘愈做了周详的考虑,一些旧朝老将,刘愈调离前线,让他们负责后援后备。刘愈把进军分成两批,让一批新锐将领带兵冲锋陷阵,这些老臣在后面捡现成的自然也乐意。
    冬月初二出兵,到冬月初三下午,大军基本便已将朗县围困起来,虽然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此次一共派去不过万数人马,甚至还不及过去聚集的教民多,但毕竟这些是正规军,连地方守备部队都无法跟他们正面抗衡,更别说空有信仰连武器和装备都没有的教众。
    事情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点刘愈是清楚,但他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头。自己担心了这么久的苏哲和三清教。会这么顺顺利利解决?
    到冬月初三晚上。前线大军的准备情况也源源不断传到身在长安城刘愈这里。刘愈综合了一下战报,发现前线平静的异乎寻常,教民是有聚集,而且是大批量的,也就是说情报并无偏差,只是三清教联络的那批人却没露面,也就是说,苏哲作为三清教的教主和教众聚集的发起人。根本没出现在朗县县城。
    没有领头的,教民聚集了也不知该做什么,小小的朗县倒是被这批教民给全线占据了,据说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人,地方上百姓的生活受到打扰,而在大军派过去之后,情况要更糟糕一些。后来平叛的大军,到了地方,也开始疏导教民离开,很多教民对这次朝拜神恩不得而感觉到懊悔。因为朝廷肃清三清教的行动尚未结束,这些教民跟官兵之间也起了一些冲突。不过冬月初三发生的都是些小冲突。并没有大规模的斗殴或者是杀伤情况出现,即便有死伤,也是偶然事件,没引起大的纷争。
    刘愈在当晚得到这些消息之后,心里却分外感觉到沉重。自己仿佛是掉进某种圈套里,只是这套子下的方式很特别,让他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里的将领,包括刚回到长安城兵部的大臣,连夜聚集在皇宫雅前殿内开会讨论这次的战事。跟以往平叛有些不同,这些的事情就发生在家门口,朗县说到底就是长安城边一个小县城,发生这样的事,没一个人能安心回去睡觉,他们也怕前面一时有个风吹草动,长安城都告急了,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凡事无绝对。
    在当晚几次商议之后,兵部的人也没什么头绪,近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是三清教内部本来觉得聚集的事很保密,不会被朝廷察觉,现在走漏了风声,重听还慎而重之派了大军前去围剿,因而那些三清教的高层才没露面。
    对刘愈来说,这当然是最理想的解释,虽然看似说的通,但刘愈却明白事情没这么简单。若真是如此,那三清教唯一成事的机会都没有了,苏哲可以说彻底告别了皇位,以后到底是要流亡,还是继续在长安城周边做偷鸡摸狗传教的事,不管怎样,三清教也会逐渐被大多数顺朝子民所摒弃。要真是这样,那苏哲这些年来到底在经营什么?他就没想到有一天朝廷会发觉他的阴谋,他刘愈会肃清三清教,他就只想了集合教众这一招,那么多人在聚集,还觉得朝廷不会提前得到风声?
    当晚没有结果,刘愈也没留兵部的人在皇宫过夜,快到半夜子时,刘愈让众人先行回府休息,到第二天再到兵部衙门去说。
    遣散了兵部的人,刘愈突然觉得身边连个帮手都没,主要因为他太过独断专行,别人也不敢在他面前说太多话。作为一个外来客,他的确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和沟通。刘愈想了想,现在能给他一些意见的或许只有韩升,因为满朝上下,跟当初那个自闭而专横的楚王苏哲,以及优哉游哉的他二者都有关系的,仅有韩升一人。当初他去楚王府拜会苏哲,也是韩升代为引荐的。
    已经很晚,刘愈本来打算第二天再去找韩升说说这事,但韩升却一直在尚书台衙门,本来尚书台衙门便在皇宫中。韩升听说雅前殿这面兵部官员和军中将领都散了,便匆忙过来找刘愈,主动跟他说一些事。
    “韩老哥,你不来,我还正想去找你。”刘愈请韩升到雅前殿里面坐下,同时他也把女官都遣散出去,方便他跟韩升沟通,没人打扰。
    “朗县那面的情况,我也略有耳闻。”韩升一屁股坐椅子上,看着刘愈微微一笑道,“似乎,这乱事平息的太顺利了些,连我也觉得,这不太合常理。”
    刘愈一笑,说到底明白他心思的还是韩升,这韩升虽然已经年老,半身入土,可要说揣摩别人心理,因为人老成精在官场上又混了这么多年,还是搞情报工作,他也有他一套。
    “韩老哥,你跟七皇子之间,说到底有些交情,韩老哥你倒说说,他到底是……怎么个人,或者说,若以他的作风,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升无奈叹口气道:“刘小兄,你是让我站在他的立场上,想想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我不妨直言……”
    刘愈一听,笑道:“但说无妨。”
    韩升苦笑道:“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其实我想说,这世上,就两个人,我是一点都看不懂,看不透。一个是你,一个便是他。刘小兄你,从最初开始,我就没想到你会牵扯到朝政中来,总觉得你应该无甚大作为,平平淡淡为真,那也就算了,谁知你不但涉身朝政,手段还极为……令人意想不到……”
    刘愈知道韩升在说他行事手段狠辣,不由叹道:“韩老哥就别贬损小子我了,说七皇子。”
    韩升也跟着叹了一句道:“要说七皇子他,自小便与普通孩子不同,可能跟她母亲曳夫人的性格有些关系,很自闭,平常也没什么人跟他说话。便是如此,他行事才有些怪诞,当初先帝在世时也常跟我说,说他这个七皇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善于跟人沟通,还让我多跟他走动一下,那时候我就觉得,先帝曾考虑过让七皇子继承皇位。”
    刘愈听着,想了想,最后他点点头。老皇帝何止是想,做也是这么做的,要不是他刘愈,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就是苏哲。
    刘愈自嘲似的笑笑,道:“可惜我没被七皇子看上眼,在纳粮时,关系不太好,倒是身为淮王细作的明瑾,得到了他赏识。”
    韩升也笑笑,道:“当初先帝传位,估计也考虑到这点,当时文有袁博朗,武便是由你和徐家小女当家。当初外面都传,说是你篡位,后来想想不太可能,说到底,还是先帝洞察先机,知道你会帮……九皇子他成就大事……唉!”
    提及苏彦,韩升也感慨起来,毕竟苏彦才当了一年多皇帝便被拉下马。虽然现在仍旧是启昌二年,没有改元,到说话间就要到年底,朝廷里早有了要改元的风声,连礼部的人似乎也天天在考虑到底改什么年号更贴切。
    刘愈笑道:“十年人事几番新,现在改改,两三年,人和事都大不相同了。还是说七皇子,说说他到底什么脾气。”
    韩升手提起,恨恨道:“要说他脾气,那就驴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记得他十四五岁时,先帝派他出去带兵剿匪,他非要把山匪一个个活捉了来表现他的计谋。那时候我不觉得他有韧劲,反而是知错而不改。不过他到底还是有些头脑。就是……他没什么仁爱之心,这跟九皇子倒有很大不同……”
    刘愈暗忖,这韩升是三句话不离苏彦。不过苏哲和苏彦本来就是兄弟,韩升也难免拿二人来做比较。
    韩升最后补充道:“刘小兄,我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说,这事不简单,不管当初是怎么样,七皇子总觉得是你抢了他的皇位,他认准了你这个仇敌,就不会松口。若说这事,本来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但只怪你功高盖主,现在他要找也只能找你来算账。”
    韩升说到这,刘愈倒想起来苏彦当日喝了点酒,情急之下说出来那番话。刘愈大概也能猜想到,被囚禁的苏彦,见到了苏哲,估计把当初他的“实话”全都抖露出来。其中就有他刘愈帮忙篡位的事,这事情,他只跟苏彦承认过。

第六百四十八章 顺风不顺水(下)
    韩升说的话不少,但总结起来,大体都是废话,刘愈以前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依旧不知。虽然韩升这趟过来,好像是没帮上他什么忙,但刘愈的心却定了下来。
    既然苏哲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自然而然会出招,他只管接着便是。苏哲现在已经形成不了什么气候,说到底,刘愈对苏哲的不放心还在于他自己对篡位这件事的介怀,刘愈喜欢以武力压迫人臣服,不过他更喜欢以理服人。
    说到底,在篡位这件事上,刘愈觉得自己没对得起对他信任有加的老皇帝,也没对得起对他到现在仍旧信任的韩升。刘愈欺瞒了所有人,有些人对他怎么看他不在乎,但身边这些亲人朋友的想法,他还是很在意,尤其在苏哲一直悬在头上,好像事实随时会被人揭穿一样。
    他总是太在意这件事,越在意,越觉得严重。可三清教说到底是民间宗教组织,没有官府和军队在后撑腰,就算是顶破天,他们只能当一群农民起义军。想到这,刘愈不免苦笑,突厥骑兵他都不怕,他还会怕一群农民的义军?自己岂不是在杞人忧天?
    韩升过来,并非只是跟刘愈闲话家常,韩升也带了不少的公事来让刘愈批示。因为这两天刘愈都在忙着朗县平乱的事,一些公务也耽搁了,韩升拿不定主意,过来问他。
    韩升说的事,基本都是岭南各城市减税的事,因为岭南刚经历一场乱战。虽然影响不是太大。很多地方都是和平解决。但因为岭南长期饱受在战乱之苦当众,这次朝廷平定叛乱之后,刘愈也曾多次表示过会给岭南人一些政策上的补偿,尤其是对平乱有功的一些少数民族。
    “该减多少,尽量减,别到最后来个上行下不效,到最后苦的却又是平头百姓。”最后刘愈说道,“接下来几年。税赋上我们尽量节省,靠商贸司暂时撑起朝廷的开支。休养生息几年,整个顺朝的百姓也会富足起来。”
    韩升笑道:“你小子别到时候又想对外开战就行了。”
    “开战,往哪开?”
    韩升指了指北面,道:“突厥你不想彻底平了?还有西陲那些小国,吐蕃南诏和安南,又或者是高丽琉球?”
    刘愈一笑道:“一个国,总要有些接壤的国家,若是什么都平了,那就要统一全地球。不妨跟韩老哥你说,现在地球上一些地方。未必被人发现过呢。”
    韩升一皱眉,道:“地……球?这四海之内,还有人迹没到的地方?”
    刘愈不想跟韩升解释这些,太多了也不好解释。刘愈把公文批复了,他自己也有些困顿,要回去休息。他亲自送韩升出了雅前殿外的院子,转道回内廷,到卧房时已经是子时过半,三更半夜了。
    第二天起来,刘愈先去兵部那边过问了情况,前线上一直都在疏散教民,不过冲突却是不断生成。上午传回来的是昨夜前半夜的消息,冲突已经有加剧的倾向,因为涉及到教民过夜的问题,朗县自然是无法容纳三四万人教民的规模,很多教民干脆赖在城里,当街露天过夜。地方守备军,以及刚上任的新任朗县县尉,和朝廷派过去的军队,都在想办法让这些教民离开朗县这是非之地。
    朝廷跟教民之间有矛盾,如果刘愈在的话,他肯定会下达命令,让那些喜欢在朗县过夜的教民只管呆在那便可以,只要大军将他们困住,别让教民把城彻底给占了,那就什么事都没有。教民在城里呆几天,发现神啊鬼的什么都没有,他们不散也得散,这么多人吃喝拉撒,朝廷一定不会管,他们自己的生存需要没法得到保证,不赶紧回家还能在朗县落地生根?
    可刘愈在长安城,没去前线,因而这第一道命令没下去,后面也就跟着生出事端。军队、聚集的教民以及地方普通百姓三方之间,起了一些小冲突,到后来逐渐演变成公开的对敌,没什么事,也给闹出事来。
    到中午时,刘愈等消息觉得心烦,便到城里去走走,长安城刚解除戒严,街上也难得多了点人,刘愈到处走走也是为散心。走着走着他也就无意识往棋楼走去。这次回到长安城,他还没回棋楼看看。
    到棋楼里,棋楼的伙计已经换人,不过对他的雅间还依旧保留,刘愈上楼,坐在熟悉的地方,却觉得心内空落落的,很多事已经不是他所想的那样,这两年来的变化,已经让他彻底超脱了原来的生活,变成个他自己都认不得的人。
    事情太多,物是人非。
    刘愈刚坐下不久,就传来消息,说是前线上发生了事情。地方官府为了早些平息民乱,跟教民之间起了大的冲突,死伤甚多。本来朝廷军队就是去“平叛”,出了事,那些将士立功心切,当街下了不少“闹事的人”。至于被杀的到底是不是闹事的,不好说,因为很多根本就是在旁凑热闹不明真相的群众。
    这大冲突一起,事情就不简单了。本来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的军队就没驻扎在城里,这一出事,城内外几万教民,把城门口一堵,城门一关,还真就把朗县给占了下来。到冬月初四晚上,刘愈得到下午传来的急报,才知道朗县落在了教民的手上,,因为朝廷军队没带攻城的辎重,他们也没霍病那一群嫡系爬墙的工夫,朗县整个成为一座孤城。军队接连攻了几次城门,都被城楼上往下摔石头块和木头的教民给打退。
    城里的情况也很乱,因为城里还有少量的士兵,他们手上有武器,却只能占据一些险要的地方跟大批量的教民对抗,而普通百姓,尤其是昨夜赶教民出城的百姓,也成了教民出气的对象。刘愈从战报上知道,到下午临近黄昏时,城外的军队再攻城,城墙上的教民手上没武器的,甚至把城里居民的老弱妇孺让下扔,让石头砸人。
    这一来,情势变的很紧张。刘愈本来不想亲自出手,现在看起来也不得不去走一趟。

第六百四十九章 朗县之围
    在出兵问题上,刘愈一直抱有谨慎态度,现在要亲自带兵去朗县,就意味着要帅离巢,在肃清三清教这么敏感的时候,他的离开会带给朝廷上下一种很特别的反应。
    刘愈把韩升叫来,跟他交待一些事,韩升在知道刘愈马上要亲自带着新军去朗县,很不同意刘愈的决定,他觉得刘愈应该派霍病或者是其他将领去,刘愈在朗县也未必会帮上什么忙。
    “你这一去,还不知道要多久,要是时间一长,朝中发生什么事,你在外,可能会鞭长莫及。”韩升提醒道,“你让谁去都好,就你自己去,太不合时宜。刘小兄,你还是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刘愈一向一意孤行,这次自然也不会听从韩升的意见,他亲自带兵去平朗县,是他自己决定的事。
    “放心,这一去最多一两天,上次去朗县,在城里发现大量地道,其中有些地道是城里城外相通,再加上朗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