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老哥,到雅前殿说话,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刘愈见韩升一上来便有些着急说一些事,指了指雅前殿方向,说道。
    韩升叹口气,一边跟刘愈往雅前殿方向走,一边用好似埋怨的语气道:“这一宿,就没睡个安生觉,就怕出事就怕出事,结果还是出了这等大事。你说,这几年朝廷再乱,长安城可是有如此乱过?”
    刘愈边走边笑道:“事前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到这般如同城破了的境地,只能说,有些事准备不足,所以才会被那些奸邪之人钻了空子。”
    韩升再一叹,虽然他也很责怪刘愈把长安城搞的一团混乱,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次刘愈是错有错着,一次禁佛,就把城里的三清教余孽给彻底逼急了。这就好像伤口里的脓血,早晚要逼出来,早点逼出来,伤口就不至于继续溃烂,伤口也能更快的愈合。
    而刘愈在这件事上,已经尽他所能的去安排。刘愈在禁佛之前,已经有了全面的布置,不但是同时行动,且在城中各处都设立了路卡,进行全城戒严。韩升甚至想,若是那些被邪教所蛊惑的教徒,没有放火而是坐在某天集合了一起冲向皇宫,那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只是城里混乱,而没涉及到长安城政局的安稳。
    刘愈和韩升、隋妤到了雅前殿,早前一步过来的兵部中人都行礼迎接,刘愈直接把李糜召进雅前殿。因为昨夜李糜负责的是晋昌坊南山下上悲寺的爆炸,因而城中火灾的救援,李糜便未直接参与。李糜只是随六防司参与救火的人到起火最严重的文安坊走了一趟,便匆忙进宫来汇报情况。
    “上悲寺那边,情况如何?”一进雅前殿,刘愈连坐都还没坐下,直接问道。
    李糜道:“上悲寺的事情已经平息,其中几个策划爆炸和负隅抵抗的僧侣,被查明都是三清教的人。而他们嘴里都有毒囊,即便有两个被活捉,也直接咬破毒囊自尽。”
    “自尽?”刘愈瞥了李糜一眼,心想,到底是三清教的教徒不畏死,还是有什么事情被忽略?一群教徒,搞的比死士还忠诚,三清教的洗脑能力到底有没有这么高?
    “除了他们是三清教的人,可还有发现其他线索?”
    李糜道:“在上悲寺的地窖内,发现一批铁质的兵器,数量不少。其中还有一批桐油和火药,应该跟昨夜的爆炸和火灾有关。”
    刘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上悲寺可能是三清教在长安城中一个秘密据点,因为里面藏着兵器和火药,因而在朝廷灭佛行动开始后,里面的教徒为了自保,引燃了部分火药发生爆炸,想趁乱逃走,但发现朝廷围困佛寺的兵马甚多,他们才放弃逃跑改而负隅顽抗。
    刘愈暗自心惊,如果不是这次的禁佛行动,这些兵器和火药,很可能在未来的某天施加到皇宫乃至他自己的身上。
    “城中佛寺,是不是个个都有地窖?”刘愈问了一句。
    “这个……”李糜脸色为难,显然他并不知道。
    刘愈想了想,道:“既然这次行动,没有查到三清教中一些主脑,那就再麻烦李尚书一趟,布置一遍,把道观再搜一遍!”
    一边的韩升苦笑一声,刘愈这是灭佛上瘾,准备把道也灭了。

第六百六十章 动嘴的和跑腿的
    朝廷要搜查佛寺,朝中基本没有反对声音,因为佛家中人相对孤立,跟朝廷没联系。但若是要灭道,顺朝上下必然一片反对之声。
    刘愈知道,顺朝自开国以来就跟道家密不可分,历代皇帝对道家之人也分外重视,国师这个官职,从顺朝开国便一直有设立。说到底,国师吴悠也是个修道之人,只是他修的道,不是正统道教,而是他自己新开辟的另类路子。
    刘愈刚把要彻底搜查道观,捉拿道士的事一说,韩升马上表示出此事应该要慎重。道家对朝廷的影响力,韩升很清楚,他怕刘愈因此而得罪朝堂上的什么人。
    “这次只是搜查道观,又并非真的禁道。韩老哥你多虑了。”
    刘愈让李糜赶紧去安排此事,趁着混乱,那些伪装在佛寺中的三清教教徒,可能会赶紧转移据点,而这道观又是个不错的地方。不管是修佛还是修道,在世俗人眼中他们都是超脱世俗的,从此他们也就跟尘缘关系不大,也就因如此,修佛和修道的属于“闭门修炼”,很少会跟外人接触,那平常人自然也不知道佛寺和道观的后院到底有什么,烧香是对着石像烧,没有对着人烧的,真正修道和修佛的人也不在乎那点香火钱,他们大都躲在寺庙和道观的深处,外人很难见到。
    以前之所以刘愈没想到三清教的人会藏在佛寺或者道观之中,是因为这两类人实在是太不起眼。他们与世无争,很难让人想到这些人会跟权力斗争牵扯到一起。这次刘愈一刀下去,务求把三清教的血放干净,就是搜查道观一无所得,他也决定这么干。
    临近中午,长安城着火的地方,火势基本已经得到控制。到午后,这场火才算扑灭,整个长安城也进入到火灾后整理火场,收拾心情的时候。这时候城中依旧戒严。但戒严已经堵不住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灾民。好在朝廷已经提前准备了地方安置这些灾民。
    便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李糜又匆忙带着六防司衙门的人,开始搜查城中的道观。对于长安城中百姓来说,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查个佛寺就已经让长安城大乱。若是再查道观。那不是要天下大乱?
    刘愈正跟韩升、隋妤以及工部、户部的人商讨灾后重建的一些细节,侍卫队长连乎生匆忙来向刘愈通禀,说是皇宫门外有批人在聚集。好像是要过来闹事。
    刘愈皱眉,现在城中不是在戒严,会是什么人在闹事?难道不知道格杀勿论的命令?
    “是太学学生,还有大学学生……”
    连乎生说到这,刘愈想,又是那批家伙,看来上次教训他们教训的还不够,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居然跑出来质疑朝廷的决定。
    “多少人?”刘愈问道。
    “四百多人,还有一些官员,他们先是声讨朝廷要禁道,而后有冲击皇宫的架势,我们已经派了一批侍卫,拿下其中几个带头闹事的,且……不经将军下令,我们先暂时封闭了皇宫南门。”
    “关个皇宫门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刘愈看了看韩升,此时韩升一脸尴尬之色,这些太学和大学学生,都是“国之栋梁”,可偏偏这次不识相出来闹事的还是他们,令韩升意识到,这些人以后很可能会遭到刘愈的报复。
    “把人群驱散,不管用什么方法,别造成死伤,把他们一个个逮回去也行,看住他们别让他们出来。我不想再听到关于此事即将恶化的消息,事情由你去办。”刘愈对连乎生吩咐完,转头看着韩升道,“刚才说到哪了?”
    连乎生见刘愈抛下个难题,便不再理他,心中所料这事要他去“自作主张”来办,刘愈给出的限制条件,仅是别造成死伤,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有些为难。他见到了那些太学和大学学生的鲁莽和激动,要是不以武力很难慑服他们。
    连乎生本想提出这些事,但见刘愈跟那些大臣在继续商议火灾后重建的事,便不好打断,独自退出雅前殿。他到了外面,正有些犯愁,一个人匆忙拿着个奏本过来,连乎生认得此人,跟他有些过节的廖明升。
    廖明升自从在刘愈手底下谋事,平步青云官升的很快,现在他是都察院都御使,且负责肃清三清教中调查朝中人谁跟三清教有联系的事。这次廖明升过来,送的就是一份考证过的名单,他见到迎面过来的连乎生,冷笑一声,他对当初连乎生在东宁府对他“无礼”的事耿耿于怀。
    连乎生也有些看不起靠巴结上位的廖明升,两个人擦肩而过,都没跟对方打招呼,不过连乎生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听到廖明升在背后喊他:“连将军,请留步。”
    连乎生以前虽未只是御林军中一卫的校尉,可经过很多战役之后,他已经成为正将,只可惜他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带兵杀敌建功立业,即便如此刘愈也没亏待于他。对于“连将军”这称呼,连乎生觉得陌生,因为很少会有人这么称呼他,近乎所有人都称呼他“连侍卫”。
    “廖都御史,有事?”连乎生转过身,瞥了连乎生一眼,问道。
    廖明升听到连乎生说话的态度,一笑道:“看来连将军没感觉自己大难临头呢,哈!”
    连乎生一愣,道:“何意?”
    廖明升道:“之前进宫来,便见皇宫门口一群学生在拥堵,此时怕是已经在撞门。要是被这群人闯进皇宫来,连将军觉得王爷会放过你?”
    连乎生不屑地冷笑一声,廖明升说的好像他擅离职守一般,其实他到雅前殿就是为了向刘愈汇报此事。连乎生正准备不理会廖明升,赶紧回皇宫南门那边去处理此事,廖明升突然有意无意说了一句:“若然我是你,必然杀几个人,杀鸡儆猴,剩下的人也就不敢造次。唉!看来今天事情太多,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
    说者或许无意,但听者有心。
    连乎生感觉到,廖明升这句话就是对他说的,要杀几个人立威,才能镇住那些闹事的学生。这点上,其实连乎生也很赞同,不过……他想到了很多个“不过”,最后合计一下,他也觉得,若是这群学生冲进皇宫里,那刘愈即便想袒护他,事后也绝对不会轻饶于他。
    廖明升一句好似无意的提醒,让连乎生顿觉思路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漂亮的完成刘愈的交待。一时间,有些急于想立功来证明自己本事的连乎生,就这么中了廖明升设下的“套”,一头扎了进去。
    连乎生到皇宫前,此时那些学生正群情激涌作出要进攻皇宫大门的模样。上次这群学生来闹事,刘愈调了不少人马过来围堵他们,令这群学生感觉到心虚,加上那时候大学刚成立,太学的学生又都是官宦子弟,他们被背后的家族所掣肘,也就闹不出事,反而被刘愈“坑”了一笔银子。
    但现在情况不同,自从朝廷开设大学以后,接纳贫家子弟入学,同时也接受商贾子弟“纳捐”入学,如此一来,大学当中学生由来参次不齐,有普通百姓,也有有钱有势的官二代富二代,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一天两天不闹事可以,但这已经快一年时间,今天总算逮着个机会,听说朝廷要禁道,他们一合计,这是“扬名立万”的最佳时机,因而蜂拥过来找朝廷理论。
    在这件事上,这些学生本身没有恶意,也没人去挑唆他们,只是他们所用的方式有些过激。连乎生到了宫门口,察觉到这些学生实在太难控制,便心下一狠,下令强行驱散这些来闹事的太学和大学学生。
    一时间宫门口热闹非凡,这些学生受到官兵的阻挠,而且是刀剑相向,反而没有怯懦,这次这些学生中领头的却并非官家子弟,而是一群“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普通贫家子弟,这次长安城内大火,对他们的家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也希望通过这么一种方式,为百姓和“正道”请愿的同时,为自己扬名立万。
    随后,宫门口发生了小规模的骚乱,再继而,一气之下的连乎生想起来廖明升的说辞,以“杀鸡儆猴”的方式来教训这群学生,于是他下令当场砍杀了两名带头闹事的学生代表,而且将之前抓获的几名带头人捆的掩饰,挂在皇宫城门上示众。
    连乎生想的很简单,想把事情办好,就一定要有一定的手段,他跟刘愈的时间已经不短,知道刘愈的上位便是以心狠手辣而著称。这次他下狠手,在他想来,回头刘愈虽然也会有怪责,但大致还是会欣赏他这种敢于承担的作为。
    但他忽略了一点,刘愈心狠手辣所对的目标都是政客或者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他所对的目标,却是整个大顺朝都同情不已的来请愿的学生。
    虽然连乎生把学生吓退了一些,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拼死跟官兵在搏斗。连乎生感觉到这群学生是在跟他拼命,便下令禁闭城门,不管学生再怎么闹事,他也不出来理会了。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雅前殿,同时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刘愈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连乎生是自己找死。

第六百六十一章 善名我当,恶事假手于人
    本来杀几个人没什么,刘愈连淮北省那群大儒和儒官都没放过,更何况是一群学生。但问题关键就在,这风口浪尖上的时候,朝廷正要上下一心团结对外,却发生这等“友邦惊诧”的事件,学生一闹事,等于是把长安城的舆论倾向,反过去往三清教那边推了推。
    随着连乎生在宫门口杀学生,再将部分学生代表挂在宫门上示众,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声讨朝廷的“闹剧”中来,先是礼部的一些官员,再到一些朝中老臣,他们的消息得到的很快,紧接着他们就作出表示,要声援这群学生,声讨朝廷的禁佛和禁道的行为。
    “谁说朝廷要禁佛和禁道?”刘愈不想把事情闹的太大,直接把来为学生助威的礼部官员及太学和大学教习全部叫到雅前殿外的院子,当众把自己的立场重申了一遍,“昨夜,只是要搜查佛寺中可能隐藏的乱党和邪教教徒,查道观的目的也是一样。不管是僧侣还是普通的佛道两家信徒,在平息此事之后,都会让他们回佛寺和道观中,继续他们的修行。朝廷并没有打算要禁佛或者禁道!”
    刘愈说完,下面的官员和教习还是很不满意,事实上他们对刘愈这个人本身就很不满意。借着在宫门口杀学生的事件,他们来更是理直气壮,认为刘愈的做法只能证明他在说谎,事实就是刘愈容不下宗教在大顺朝的存在,三清教如此,佛道两教也是如此。
    在这时候。面对群情激奋来声讨的人。刘愈知道不做点什么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本来他只是想赶紧先安抚朝中对此有意见的人。他也没想到有意见的人这么多,到现在,他只能先处置连乎生,暂时把这股风头给压下去。
    刘愈吩咐将连乎生下狱,听候发落,同时将皇宫的戍卫完全交给新军,暂时调遣霍病为皇宫侍卫的总统领,同时重建御林军的建制。
    刘愈在雅前殿内一脸下了几道政令。总算是暂时将外面一群人的愤怒给压了下来,而据刘愈所知,到此时在皇宫门口那群学生依旧没有散去,而且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诸位臣工。“刘愈发布完政令,再次走出雅前殿,当众道,“现下正是朝廷内忧外困的时候,若然处置不好三清教的问题,那长安城将不得安宁,继而北方的突厥还有东北的高丽。以及西域诸国,都会图谋大顺朝的疆土……”
    刘愈故意把话说的很严重。把问题的层面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上来,这一切都让他感觉自己在照本宣科,“诸位赶紧去奉劝那些士子回去,朝廷自会给他们交待。另外,若然勇侯带兵到皇宫来,那时候就不是只杀一两个人,杀的多了,你们可别说朝廷无情,说我无情!”
    便是熟悉刘愈的人,听到刘愈这种话也感觉到从心底有一股胆寒之气冒出来。刘愈这是在警告这些人,若是不赶紧把那群学生劝走,接下来朝廷可能在宫门口进行一场大屠杀。他们心里都在想,难道这个临王就不怕落下千古的骂名?
    刘愈可不在乎什么骂名不骂名的,他的原则是活在当下,谁让他不舒坦,他就让谁十倍不舒坦。现在连乎生杀人,不过是想杀一儆百,既然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让这群人更加肆无忌惮以为是公理在他们一方,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让他不舒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