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诘牡嚼础
    突厥在战后这一年时间里,日子过的很不好,先是达尔多部族完成了对突厥的统一,却因为在战争中突厥人畜损耗太大,一时间根本没缓过来,这一年多来,草原从西部崛起了不少的民族,来抢夺突厥的牲畜和人口,突厥的疆土也是一步步东迁和南迁,现在只能靠大顺朝的庇护才勉强占据原本漠南的土地,而原本漠北的土地,也被一些新兴民族所占据。
    这次突厥说是来进贡,也是想向顺朝求援,让顺朝帮他们抢回原本属于他们的疆土,因而在进贡方式上,突厥新可汗派出了“太子”,也就是缇木尔亲自带使节队伍和进贡的牲畜牛羊前来,务求让顺朝动心。
    战后的突厥,在人心上也是齐整,他们也知道,现在不团结就要被动挨打,现在顺朝可能会容许他们存在,但那些新兴的民族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本来常年受着突厥欺压的一些部族,好不容易等到突厥没落,有很多也从突厥大部中分离,自己单干,原本他们需要向突厥进贡,现在他们可以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而且侵夺属于突厥的领土,他们正在一步步发展自己的部族,并往以前突厥称霸草原的路子上走。
    使节队伍尚未到关中,刘愈却先看过突厥递交过来的国书,刘愈对出兵一事不置可否。其实他压根就没准备再出兵草原。他还巴不得草原上各部族乱斗,这样能让顺朝省心,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顺朝再派出军队去草原上整合一下,收拢一些投降派的部族继续帮中原王朝统治草原,省心省力。
    刘愈看过突厥进贡的名单,觉得很满意,这次突厥为了打动顺朝上邦来帮他们铲平那些不听话的小伙伴,算是下足了本钱。刘愈却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倒是突厥使节,小乞丐缇木尔,这个具有草原风情的小妮子,刘愈对她一直很感兴趣,但因为上次缇木尔在长安城时,长安城正完成一次权力的交接,刘愈忙着内斗,把她的事忽略了,这次缇木尔到长安城来,等于是羊入虎口。刘愈也想好了,这次缇木尔暂时会被他“扣押”在长安城里,除非给他生下一个小的草原可汗,否则他不会轻易去帮草原人的忙。
    在国书最后,突厥的天可汗,也就是缇木尔的父亲达尔多可汗,倒是提出“和亲”,说是选了不少的草原各部族的“贵女”,随着进贡队伍一起到顺朝来,到时候要跟顺朝“联姻”云云。但在联姻方式上,国书上写的很不详细,本来这些番邦向中原王朝送美女,都应该是送给皇帝的,但现在顺朝的皇帝却是女皇,难道都送给女皇当婢女就算联姻?刘愈想了想,大概这些女人都是送给他的,但碍于一些繁文缛节,他们也觉得送些女人来跟顺朝的女皇抢丈夫有可能会遭来报复,在国书上他们才会把这些内容写的很含蓄,含蓄到要让刘愈自己去猜的地步。
    对于此,刘愈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对常年不洗澡的浑身味道的草原女本身就有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即便是缇木尔,在爱好美丽和干净上,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只是刘愈跟缇木尔之间有交情,才会接受她的一些生活习惯,骤然那么多异族女人要来,刘愈心里还是接受不了。
    不过刘愈很大度,在接到国书之后,马上把国书公布,但在这段联姻内容上做了一定的删改。其中,把突厥进献美女的行为,说是要以草原各部的“贵女”,来跟长安城中一些家族来联姻,达到两国友好邦交的目的,刘愈也特别在下旨中提到,要在长安城中的大家族当中,选择一些年龄差不多的年轻男子,来跟这些番邦女人成婚。名义上是让这些番邦女人来做正妻,其实等于是朝廷把这些女人转手送给了长安城各大家族,当成是礼物。而这些家族,大多数都是刘愈的嫡系家族,比如说李糜所代表的李家,又或者是隋家。
    突厥使节尚未到长安城,朝廷却已经开始做着事前的准备,甚至连和亲的事都分配的差不多。长安城中的家族,在得到朝廷要跟番邦联姻之后,呈现出两极的态度。支持者认为,这是跟刘愈为首的朝廷亲近的一次好机会,要响应号召,把家族里刚成年的男丁“贡献”出来,供朝廷挑选,来跟番邦和亲。而反对者则表示了胆怯,以前中原王朝给番邦和亲送的都是公主或者是大家族的贵女,现在反过来要“送”男人,他们表示接受不了。
    说到底,他们是误解了刘愈的意思。刘愈是要送番邦的女人给他们,倒让这些家族以为是刘愈又在使坏,让他们有所付出。这马上让刘愈感觉到,哪些家族是向着他,而哪些家族是为自己的利益所考虑。此时正值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日稳,要进行一次官员大更替的时期,刘愈对于此心中也有了数,哪些政治家族需要被他摒弃,而哪些家族需要扶起,他在暗地里也做了详细的总结和筹划。

第六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
    到腊月初五,朝廷对肃清三清教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关中经过这一次的肃清行动,抓捕了三清教教徒有一万人以上,而接受教育和备案,自行回家的教徒更是在五万之数以上。肃清行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中军事高压的姿态仍然不变,刘愈也准备随时应对关中突发政治情况,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在突厥进贡使节抵达潼关以后,朝廷派出的使节队伍也到了潼关。朝廷派出迎接突厥使节的是临清侯柴锦,刘愈觉得让柴葫芦留在长安城里也是“浪费人才”,不如让他去干点实事,就将他遣送去潼关。刘愈也准备在之后送苏彦到地方上就藩时,也让柴锦去,反正柴锦在哪都是闲人,不找点事情给他做,刘愈都觉得对不起朝廷付给他的俸禄。
    这次迎接突厥使节,刘愈在礼节方面作出一定的安排,首先是天子亲自出城迎接,给足突厥使节的面子。当然突厥使节也要全数对上邦天子跪拜,让百姓知道,原来这些茹毛饮血的番邦人,也要奉真命天子为尊,到时候再好好进行一番舆论宣传,把大顺朝的国威彰显出来。
    在迎接使节方面的内礼方面,刘愈安排让隋乂去负责。在隋乂完成这件事之后,刘愈也准备让隋乂彻底放下礼部的担子,暂时调任他到尚书台去帮他妹妹的忙,为以后接替隋妤中书令做准备。
    在这些日子中,刘愈发现越来越离不开隋妤的支持,徐轩筑和琪儿处理政务的能力。在隋妤的帮助下进步的很快。刘愈晚上回去。在看过徐轩筑和琪儿批阅的地方事务奏章后。也觉得她们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甚至在一些政务问题上,刘愈都不需要亲自去插手。而一些重要的地方奏本,刘愈也逐渐让尚书台那边递交过来给内宫临时成立的“内廷衙门”来办。
    像隋妤这么能干的女人,刘愈自然要留她在身边,他已经在着手,让隋妤把尚书台的事务暂时都放下,逐步完成从抛头露面。到幕后的角色转变。当然在这转变中,隋妤在朝中的地位只升不降,但随之,徐轩筑也会在朝中处理政事的舞台上崛起,而隋妤将会是她最大的帮手。
    自从隋妤进了内廷,就一直在抱怨人手不够用的问题。现在朝廷上下大小的事务,都要过尚书台,而六部衙门的人,现下还有不少尚在地方上处理肃清三清教的事,尚未回到长安城。韩升找刘愈说了两次。就是想跟刘愈多讨两个人帮他的忙。其实韩升的意思也很明白:“把隋家小女送回来,一个顶十个。”
    刘愈在这个问题上学会了装糊涂。他可不理会韩升要人的坚决,他只知道,隋妤这么好的帮手,不能给韩升,要留着。刘愈让韩升自己去钦点一些人,并表示会调这些人去尚书台。
    “韩老哥,你知道,教授女人处理政务,还是要有个能干的女人才是正经。你跟我要隋家小姐,那皇上那边,谁去教?”
    刘愈把皇帝抬出来,果然很好使,韩升作为苏家保皇党的一员,也能体会刘愈想让琪儿早些独当一面的心。他只好叹口气,回去准备调人的事。
    满朝上下,韩升能满意的帮手没几个,跟隋妤一比,这几个帮手加起来也不及隋妤一个人顶用。作为顺朝的老臣,韩升自然知道朝官是多么的敷衍了事,像隋妤那样诚心实意做事,甚至可以到不眠不休地步的实在是太少,这时候,韩升又会找刘愈,不断地感慨着。
    “人都老了,以后也不顶事了。刘小兄,你也要早些准备个人,接替老朽了……”
    这就是典型的韩升式施压法,刘愈知道,韩升说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让他放人。把隋妤放回到尚书台那边。
    刘愈此时会坏笑一声,道:“韩老哥,你觉得我接替你如何?”
    韩升自然知道刘愈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是会苦笑,刘愈现在已经是摄政王,代天子行事,要真到把右相职位也揽夺到手,那天下间再没什么人能牵制刘愈。大顺朝上下,那就真是刘愈一个人全权做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韩升现在不但是右相,更是承载了牵制刘愈独大权力的作用。
    而且韩升还记得,当初刘愈请他出山时就说过,若是刘愈觉得自己干的累了,就会撂挑子,搞什么“民选政治”,韩升可不想把大顺朝彻底交给刘愈来霍霍。他只能苦笑一声,当这件事连提都没提过。
    很快,韩升把详细的名单递交给了刘愈,都是他请调到尚书台帮他忙的。刘愈看了看,这份名单上所涉及的几个人,都没有太深的资历,一般都是些出身贫寒的后起之秀,以前几科的进士,又或者是在朝中常年郁郁不得志的。刘愈也理解韩升所想,只有把这些不得志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或许才肯为了前途拼命,尽心帮他忙。
    对于这样一份名单,刘愈没有删减任何一人便做了批示,将韩升所请的人全部调到尚书台。而在其后,刘愈又用朱笔补上一个,这个人在外人看来甚至韩升看来都不太能接受,便是在近来一直做一些“恶事”而招惹众怒的都察院都御史廖明升。
    “韩老哥,虽然明升这个人,做事不太讨喜,但好在他是为大顺朝在尽力。”刘愈对韩升解释道,“让他暂时先领着尚书台的差事,让他从旁辅助你一下,他都察院的差事仍旧领着。等三清教的事彻底处理完,我再对他另行安排。”
    韩升感觉到刘愈对廖明升的提拔有些“过分”,但他还是没说什么。
    任何一个朝代,都要有“奸臣”,这是惯例。至于为什么,韩升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大致跟皇帝的立场有关,只有朝中有彼此敌对的势力互相制衡,当权者才不会担心下面的人觊觎上面的权力,而廖明升一身“邪气”,办事又不择手段,正是这“奸臣”的最佳代表。
    而刘愈也是明知道廖明升此人是小人,却仍然重用。这证明刘愈在用人上不会拘泥于礼法,只要对朝局有利的,哪怕就是个奸邪之徒,刘愈也会毫不犹豫的重用。韩升知道,自己没得拒绝,只能接受。

第六百六十五章 最后一战的号角(上)
    到腊月里,城中居民在渡过闹心的一年之后,也在准备新年的到来。此时朝野上下也基本平静下来,一股要改元的呼声,依旧像冬天里的西风一样愈刮愈烈。
    启昌的年号眼看走到了头,连刘愈也觉得是该改改,礼部的人也开会议了两次,暂时没出什么结果。这时候突厥使节的队伍眼看就到了长安城,到了朝廷要大张旗鼓出去迎接的时候,刘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刘愈没有留苏彦在长安城里过年的打算,苏彦在长安城也似乎很巴望早些到地方上就藩,写了“罪臣表”,让刘愈觉得苏彦是迫不及待要到地方去,最后刘愈一合计,在腊月初十派人送苏彦离开,而护送的使节,便是这次刚去迎接了突厥使节的临清侯柴锦。
    刘愈觉得苏彦还是有事隐瞒,不然这个不懂事的人,也不会写什么《罪臣表》,刘愈看过之后,简直觉得苏彦是什么大文豪,在向朝廷表示他没有要反抗朝廷的决心。话说的越漂亮越让刘愈感觉到不妥。
    不妥归不妥,刘愈也下不去狠手对苏彦痛加杀手。苏彦好像也意识到留在长安城,只会让刘愈随时改变主意,所以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要离开长安,哪怕这里留下他一些美好的回忆,哪怕就藩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险。
    腊月初七,朝廷在长安城东门外大张旗鼓迎接突厥使节的到来。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在经历了多舛的一年之后。在经历了丧家之痛之后。朝廷却迎来了一次长脸的时候。曾经对大顺朝动武的突厥人,像子民一样进长安城来朝拜,同时带来了大批的牛羊作为贡品,这是可以饿着肚皮顶着寒风出来“长脸”的好时候。
    荣誉共享,即便大顺朝老百姓还有很多尚在灾后苦难之后,他们还是顶着凛冽寒风,跟朝廷文武百官一起,出来亲历这“荣耀一刻”。最后刘愈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怎么也要对普通老百姓意思意思,于是下令在迎接使节之后,在长安城中新增一些赈灾的粥铺,当是慰劳普通百姓。
    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寒冬之中能有一口粥喝,已经是上天的恩赐。至于更高的东西,他们不敢奢求。人就是这样,只是为基本生计而奔波,至于哪些“非分之想”,他们不会去苛求。
    长安城东门外。聚集了数万长安城居民,文武百官在外等候。而新天子则坐在銮驾之后等待着。直到当天下午,突厥使节队伍一行才姗姗来迟,而刘愈在外等了小半天,心中有些不耐烦。这显然是一次不合格的迎接活动,柴锦说突厥使节上午会到,结果到下午过半,突厥使节才到长安城,只让刘愈等了一肚子的晦气。
    迎接活动倒是很顺利,突厥使节很“识相”,当着顺朝文武百官和大顺朝数万百姓的面,他们向顺朝皇帝进献了国书,甚至行下跪叩拜的礼节。最后新皇当众宣读了对臣服突厥的一些“敕令”,最后封达尔多可汗为上可汗,意思是,即便你是“天可汗”,那也是在顺朝皇帝下面。
    在迎接仪式中,刘愈又见到老朋友,曾经跟他在西域朝夕相伴的小乞丐缇木尔。经过一年时间,缇木尔成长了不少,身为突厥的太子,未来突厥天可汗的继承人,同时也是突厥自从成立部族以来最有可能成为女天可汗的太子,缇木尔似乎是已经作好了继承她父亲汗位的准备。这次缇木尔带着使节队伍前来,俨然已经有了当天可汗的风范,整个突厥使节队伍在她的带领下显得井井有条,刘愈也知道,现在多灾多难的突厥人,不得不齐心来面对内忧外困。越是在事关种族未来兴亡的大问题上,这些突厥人也越是齐心。
    突厥经过对顺朝的一场惨败之后,已经不足以慑服整个草原,不论是一些旧有的突厥大部族,还是突厥的新兴贵族,都知道,如果不齐心,就将会被别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会易主。
    迎接仪式到下午结束,刘愈让人送突厥使节暂时到国驿馆去休息,至于哪些进贡的牛羊,刘愈则没让其进入长安城。主要长安城并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这么多牲畜的饲料问题就是大问题,刘愈让户部的人暂时在城外找了几个大点的地方来作为临时的“牧场”,安置了这些牲畜。对于这些贡品,刘愈觉得很麻烦,最后想了想,还不如杀了给长安城的百姓吃肉,当是过年了。
    于是在腊月初八,突厥使节到长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布榜文,表明了朝廷要“与民同乐”的决心。定于在腊月十五左右开始宰杀突厥进贡来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发放牛羊肉,城中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