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睛想了一会,然后放下了烟,拿过了一叠纸,在开头这么写道:
    “金锁柱一一一个中国士兵的传奇!”
    徐州会战紧锣密鼓的安排着,但151团却似乎成了多余的部队一般。
    俘虏在记者采访完后的第三天,终于被从徐州运走,而原本还能打发时间的弟兄们,一下又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李宗仁似乎并不想给151团安排什么任务,甚至整个26师都变成了预备队。这和之前在23集团军的时候有些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
    “忍!”刘雨卿在视察151团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得力爱将:“有些事情并不能着急,当初把你留在唐司令长官身边的时候,你和目前的状况一样,但后来却建立了彪炳战功,这次同样如此,机会总会出现的…..高飞默默点了点头。刘雨卿笑了一下,拿起了手边的一份《中央日报》,点了点上面: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一个民族,一种主义!高飞那,有些争议,很有一些争议。有人说你是川军的人,有人说你是陈诚的人,你自己究竟是哪一方的?”
    “我是国家的人。”高飞没有任何迟疑。
    “国家的入,国家的人……..公心大于私心,则战无不胜。”刘雨卿轻轻叹息了声:
    “高飞,你是一个好的军人,到现在依1日如此,你一心只想着和东洋人开战,打败东洋人,不想牵扯到政治之中,但有的时候,事情却由不得你…….”
    刘雨卿沉默了下:“我给你说个我经历过的事情吧。我参加过护国、护法、靖国、靖川战役,民国成立以来的那些事情,什么都经历过。民国十六年,我加入了国民党,那时我是第3师第5旅旅长。民国18年,我任第21军第2师副师长兼四川涪陵市市长。民国20年,我率部去湖北围剿红军。在湖北的时候,有人找上了我……高飞,那一天我是忘不了的。来人把一箱子金条和大洋放到了我的面前,要收买我,金银动人心那。不过,我虽然动心,但还是拒绝了对方,可对方并不着急,好像早就料到我会这么做。他又告诉了我一句话,你刘献延完全可以当一个师长,然后进军官学校,你的部队,完全可以变成中央军,武器、弹药、补给,什么都不成问题。高飞,这才是最让我动心的。
    惭愧那,最后我收下了那箱金条,很快,任命就下来了,由我担任第43军副军长兼26师副师长,没等几天,又把我从湖北战场调了下来,送到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从此后,我就成了中央军的军官!“高飞没有出声,但他知道刘雨卿说的都是真的。
    26师在川军中属于比较独特的一支部队,它出身于川军,但在其后随着刘雨卿出任副师长后,26师演变为一支全部由四川人组成的中央军,却又一直由刘湘控制,因此尽管名义上是中央军的部队,但蒋介石却一直无法直接控制。
    从而造威了26师又是川军,又是中央军。
    而这造成的更加独特的现象是,26师血战大场,友邻甚少支援,及至撤退到宜兴进行休整,在大撤退的时候,居然没有人及时通知26师,使26师被迫独力突围,蒙受重大损失。
    刘雨卿一直都在苦苦坚持着,每次在26师被打残之后,刘雨卿总能凭借着自己的关系,尽量进行补充,所以一直到了现在,26师人员依1日比较齐整。但几次大战,总是先充当的预备队,军官的晋升上也比较缓慢。
    “自从我做出了选择之后,一路晋升,少将、中将……”刘雨卿微微笑着:“可我一直都在刀尖上行走那,如果不是倭寇大举侵华,现在我会怎么样还很难说…….誓师出川,我26师是第一个赶到上海的,也被第一时间推到了大场。七日七夜血战,建成了我26师的彪炳战功,却也正是如此,很快就被调到宜兴,休整、休整、再休整……大突围后,我们虽然迅速得到了补充,但却被当成后备部队使用,如果不是你高飞横空出世,从江阴打到南京,始终都打着我26师的旗号,只怕……战功立的越多,越容易陷入到政治旋涡之中,我26师已经变成了两方势力争夺所在,我真的很担心那….说着,看了高飞一眼:“余传韬来找你,都给了你一些什么?金条?武器?”
    高飞没有否认,点了点头。
    刘雨卿笑了一下:“和我当初一样。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一是因为你高飞在战场上打的出色,是声名显赫的抗战英雄,但这却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尽管我刘雨卿是是中央军军官,但我的老底子终究还在四川,我的顾虑太多。但你不一样,你不过是个下级军官,忽然有上面的人器重你,赏识你,提拔你,你又怎会不感恩戴得?”
    高飞也淡淡地笑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对许多事情都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他还是非常感激刘雨卿,能把这些事情都告诉自己。
    “甫公一死,川军群龙无首,唐式遵才能不足以服众。”刘雨卿继续说道:“而这个时候,就是蒋委员长最好的机会了。口子岭一战,打出了我川军的风采,而毫不避嫌的说,在口子岭大捷中以你高飞战功第一。握住了一个能打仗、有声望的军官,造成的影响将会是很大的。而徐州会战开始,你看出了什么没有?”
    高飞沉默了下:“是的。口子岭大捷后,23集团军被迅速拉到别的战场,但是,我26师和134师,却被从23集团军里抽剥出来,编入27集团军。名义上27集团军也是川军组成,但是无形中23集团军力量却被削弱,川军原本井然有序,互相呼应的态势也被相应的削弱了……“就是这个意思。”刘雨卿显得非常满意:“甫公去后,唐式遵迅速接管,拥兵十余万众,这是一股谁都无法小看的力量,再加上口子岭大捷,更让唐式遵声威大振。川军很有可能重新整合到一起,这样的局面下,是上面不愿意看到的….,高飞微微点头,完全能够理解刘雨卿话里的意思。
    “高飞!”刘雨9即面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你高飞能打仗,会打仗,26师我看要不了多少时候就将由你接手,我只要求你一点,要好好的带26师,还有一点,恐怕现在说起来太遥远,也太荒谬了些…刘雨卿拿起一枝烟点着,抽了几口,忽然说道:“川军需要一个领军人物!”
    高飞吃了一惊!
    也许,这才是刘雨卿今天要说的重点所在!
    “很荒谬,很荒谬……”刘雨卿的声音低沉并且缓慢:“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中校团长,我却对你说这样的话。可别人认为荒谬,我却不这么看。大场之战的时候,你高飞不过是个小兵,但这才几个月?你已经一跃而成为中校团长。
    现在委座已经知道了你,并且还要接见你,你又恰好发表了这么一通演说。陈诚一心拉拢你,必然会在委座面前为你说话,这就是你的机会!
    高飞,要想得,必先舍!”
    要想得,必先舍!高飞隐隐的感觉到了什么…….“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不要放弃!”刘雨卿放下了烟,死死盯着高飞:“徐州战场,我26师被充任预备队,你高飞被闲置。看看我们全师部署,151团被借调去看守日军俘虏,可现在日军俘虏已经被转移了,151团却还是没有回归26师编制。为什么?你我心里都有数……别人不给你机会,自己去寻找机会!我给你一个特别权利,一旦机会出现,不必向我汇报,主动出击!你151团打好了,我26师,我刘雨卿脸上也有光彩!”
    “是!”高飞低声应道。
    刘雨卿对自己是器重的,而他对自己答应的事,也是在他职权范围内唯一能做的了。
    能够看出刘雨卿充满了雄心壮志,但却也有一些无奈。有时事情,根本不是他所能控制住的。
    这位师长,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望,甚至向自己提出了一些看起来如此遥远的要求,而自己能够做到吗?
    高飞不知道。
    刘雨卿站起来把高飞送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但却也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上面防我们川军,却又不能不用我们川军。王铭章已经被拉到了第一线,准备和倭寇血拼。我们川军打了二十年内战,生灵涂炭,生灵涂炭那。现在,正是我们洗刷这一耻辱的最好机会!好好干!”
    “是!”高飞端正的敬了一个军礼。
    回到团部,弟兄们早就在等着自己了,一见高飞回来,马德弼率先上前问道:“怎么样,师座叫你去为了什么事情?”
    “独立作战。”
    高飞的回答让弟兄们有些摸不着头脑,高飞没有想多解释,有些事情自己一个人来抗就可以了:
    “其它事情你们不必多问,徐州会战行将拉开序幕,日军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徐州将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眼下我151团虽然闲置,无事可做,但战机随时都会出现,弟兄们必须要随时做好准备……说着,朝老黑看了一眼:“从现在开始,所有军官全部驻守自己岗位,没有允许,不得擅离战斗位置,否则,军法从事!”
    老黑朝高飞翻个白眼,没有说话。
    此时,在中**队的顽强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军进攻势头被阻,两军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殷因在日军进攻面前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第22集团军奉令急赴鲁南,增援北线作战。
    徐州会战,正式开始!
    这是高飞一个新的机遇,尽管现在看起来条件对高飞不太有利。但是正如刘雨卿说的那样,没有机会,自己去寻找机会。
    战争,从来不会等待一个人;机遇,也从来不会放慢脚步等待!(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战序幕
    1938年1月中旬,日本“华中方面军”分布在以下各地:
    方面军司令部位于南京,第10军司令部及第18师团在杭州地区,第14师团在湖州地区,第6师团在芜湖地区;“上海派遣军”
    司令部及第16师团在南京地区,第3师团在镇江、常州、无锡地区,第9师团在苏州、昆山、太仓地区,第101师团在上海地区,第13师团在滁县、来安、全椒地区,第11师团之第10旅团在扬州地区。wwW。
    日军第13师团自1937年12月20日不战而占滁县及其附近地区后,不断向北推进。第五战区防守淮河以南地区的第11集团军第31军的主力控制于明光附近,利用半塔集、自来桥、张八岭及藕塘等丘陵地带的有利地形阻止北进日军,并不时以小部队实施袭扰性反击。
    1月15日,日军第13师团第26旅团由滁县沿津浦路向北进攻,中国守军以运动防御逐次退守池河西岸,日军于18日占领明光。
    1月26日,日“华中方面军”下令,命第13师团“歼灭凤阳、蚌埠附近之敌”,第13师团遂部署3路向北进攻;第26旅团长沼田德重率步兵4个大队、配属山炮2个大队,为东路,从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自率主力为中路,从滁县出发,在池河镇渡池河,由总铺、凤阳向蚌埠进攻:第65联队长两角业作率步兵3个大队、配属山炮1个大队,为西路,从全椒出发,在大桥镇附近渡池河,经定远、西三十里店、年家岗,迂回至高塘湖北端之上窑地区,掩护并准备策应东路军、中路军的作战。经激烈战斗后,三路日军先后突破池河防线,进至西岸。
    我守军第31军按李宗仁的命令,将主力西撤至蚌埠西淮南铁路一带,待命侧击北进之敌,以一部兵力在淮河、池河之间进行逐次抗击。东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月1日攻占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中路日军于29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凤阳;西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定远。
    当日军强渡池河时,李宗仁为加强南线的防守力量,急调第51军由砀山南下增援。
    第114师首先到达,立即在蚌埠至五河间淮河北岸布防,并赶修工事。日军第26旅团于1日攻占临淮关,次日晨在主力进攻蚌埠的同时,派出1个大队,在飞机、炮兵火力掩护下,由淮河向南凸出处强渡淮河。激战4小时,被守军第340旅击退。
    蚌埠守军于2日退向淮河北岸,并炸毁了淮河大桥,但原停泊在南岸的数百艘民船未及撤走。2月3日,攻占蚌埠的日军第26旅团又以约2个大队的兵力乘民船在蚌埠以东实施强渡。防守该段的第342旅英勇抗击,但仍有一部日军登上北岸。2月4日晨,第51军白勺第113师车运到达,与第114师协同反击,将已登上北岸之敌击退。但当日日军第26旅团另一部兵力在蚌埠以西渡过淮河,攻占怀远,进抵涡河南岸;第65联队亦进至上窑。第51军调整部署:命第113师及安徽省保安第2团防守小蚌埠至怀远、涡河北岸一带河岸阵地;第114师在其左翼,防守临淮关北岸至西门渡河岸阵地。军部位于固镇。
    2月8日,日机20余架轰炸小蚌埠,立即又以炮兵进行火力准备,将河岸防御工事全部摧毁。干余日军在炮火掩护下乘民船、汽艇实施强渡。守军顽强抗击,两次击退渡河曰军。当晚23时,日军又进行夜间强渡,一度登上北岸,攻占了小蚌埠。第113师师长周先烈令第337旅反击,激战至9日1时,恢复了阵地。10日拂晓,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强渡进攻,10时前后攻占了小蚌埠。第113师全力反击。双方反复争夺多次,小蚌埠终于为日军占领。
    2月10日,与侵占蚌埠日军发动进攻的同时,侵占临淮关的日军亦发动强渡进攻,6时前后首先突破晏公庙沿岸阵地,不久占领梅园子、前坂子、新庄等地。第114师师长牟中珩令第340旅组织反击,浴血肉”一整日,夺回新庄、梅园子等部分阵地。
    但至11日,曰军后续部队渡过淮河,第114师伤亡2000余人,终因兵力、火力不足,无力恢复及守住沿河岸的阵地,被迫撤至沫河口、年家庙之线。由于沿岸阵地多处被突破,许多守军部队因军官阵亡而失去指挥。
    为集中力量、整顿部队,第51军军长于学忠下令全军于11日夜向淝河附近之何集、新马桥之线转移。
    2月13日,李宗仁将刚刚转隶五战区的张自忠之第59军调至固镇附近,接替了第51军的防地。第51军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第59军部署第38师防守固镇以西瓦疃集至杨店子之线,第180师防守杨店子至固镇东南徊小楼之线,军部位于任桥。
    此时日军第13师团主力的大部进至淮河以北。李宗仁命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令新隶五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分别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之敌,迫使日军将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铁路的防守。张自忠乘机于15日令第180师和第38师备组成一个加强团,向小蚌埠之敌实施反击。经战斗,收复小蚌埠,淮河以北的日军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2月17日后,津浦路北段形势趋紧,日军开始由济宁向运河以西的第3集团军进攻。
    20日,李宗仁按蒋介石的指示,电令“张自忠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仍由于学忠的第51军防守,暂时与日军隔淮河对峙。
    2月上甸,当南线战场中日两军正在蚌埠地区淮河南岸进行激烈的渡河攻守战斗时,第五战区为防止北线日军乘机南下,遵照军事委员会的意图,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各部分别进行了反击的准备。
    第3集团军当时仍防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