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介石又追究第9师副师长和第43师师长的责任。两人又推诿说:“叶肇在情况有重大变化的时候,毫无决心和处置。我们不走就送死,奈何奈何!”
    据说第9师和第43师之所以敢在最关键时刻后撤,就是因为他们的直接上司陈诚和徐庭瑶预先对他们指示了“情况不利时撤退”的腹案,第一步退到哪里,第二步退到哪里等等,全都早先计划好了。
    第66军是叶肇的基本部队。他们发现一个纵队日军经七塘附近向高田方面运动时立即报告叶肇,而叶大总司令认为在高田、昆仑关一带有国民党军两个嫡系师,不要什么紧,“稳坐钓鱼台”,没及时指挥部队作战。而第43师在山上届高临下,看着日军一个行军纵队经过高田附近北进。这本是对行进知敌侧击最佳战机。他们不仅不主动捕捉难得的战机,对敌人进行打击,反而借口上级“没有命令”
    赶快退去。这一争执起来,这糊涂仗怎么也算不清,而蒋介石就是一条:要处理失职将领。
    最后,白崇禧因为叶肇是桂系自己人,力保叶肇。可叶肇总司令说人家不听指挥,却拿不出确凿证据。白崇禧没有办法,只好自请降级,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在这次会议上,英勇作战的第46军军长何宣和第175师得到军委会传令嘉奖。
    但是,日军在广西并没待多久。9月下旬,日军主力在越南海防登陆,与龙州、凭祥之敌西进配合,占领越南北部之河内、谅山、海防等各重要城镇及交通要点;占领越南后,自动放弃桂南,退走出海。11月,桂南全面光复……,在正面战场之上,另一支部队第74军到达了最前线。
    第74军是战区直属军,也是不久前上高战役立下大功的主力军。
    在江西上高会战后,他们将第一线防务交给友军,调到后方分宜、新喻、上高一带休整补充。9月18日,忽接上级命令,说武汉方面日军从岳阳通城出发进攻长沙,已渡过新墙河、泪罗江,逼近长沙,战斗非常激烈。命第74军全部西进,急救长沙。全军按第57师、第58师、军部、第51师顺序,经宜春、浏阳向长沙急进。
    当他们启程开赴湖南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对于战局和该军的安排产生了分歧。
    薛岳、吴逸志认为,日军突破汨罗江的阵地后,一定要直取长沙。长沙重要,必须力保,准备由第79军守长沙,第74军守长沙以东黄花、永安地区。但这个决定又遭到赵子立等人的反对。赵子立认为,这次会战,日军是要先消灭中国部队,才再占领长沙。两种认识决定着战局的摆布和兵力的安排。
    赵子立急急赶去唐公馆。
    见着薛岳和吴逸志后,赵子立建议打破:
    “鬼子主力是要找寻我军的右侧来包围。现在作战的关键问题,是鬼子和我军争夺外线的问题,得之者胜,失之者败。如果把第74军向长沙以东拉,那正好是以右侧背授敌,是自己进入内线,是自投罗网,万万使不得。“薛岳问道:“你有什么依据?”
    “根据日军惯用战法和地形来判断,目前汨罗江南岸正在进行的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赵子立说。
    “你说下去。”薛岳说。
    “第26军、第37军已经用错了,现在看来,这两个军已没什么希望了,一错不可再错。”赵子立侃侃而谈:“如果将第74军暂时停止在浏阳东北,即浏阳河上游东岸地区,等第19、第30集团军的部队到达后,以第27集团军的第20军和第58军、第30集团军的一个军,第19集团军的一个师,第74军,第4军,第10军等共约17个师自勺兵力确保外线同时进攻。这样,就是我们wJ主力打日军的左侧背,是日军以侧背授我。虽第26军、第37军、第10军失败了,我们仍可转败为胜。”
    吴逸志皱着眉头说道:“长沙丢了不得了。”
    赵子立以为自己的意见生效了,脸色稍露得意之色。谁知薛岳还是说道:“坚决要把第74军向长沙以东拉。”
    汨罗江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赵子立的判断,可是薛岳不知为什么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薛岳的愚蠢?不,而是权力的霸道。赵子立第二次建言又失败了,灰溜溜地离开唐公馆,回到了文艺中学指挥部。
    赵子立一进门,恰好电话响了,一拿起是第74军军长王耀武在湘赣途中打来的,和赵子立联络。
    赵子立当即将汨罗江的情况告诉他,最后有意提醒道:”把你的部队向长沙以东拉,我是绝对不同意的。我的意见是要把你的部队摆在浏阳东北,将来协同友军向西对敌左侧进攻,那样有胜无败。现在决定把你的部队向长沙以东拉,我估计你们由东向西前进,敌人将由北向南前进,恰好出现在你们的右侧,你们将要与绝对优势的敌人发生严重的遭遇性的战斗。”
    深明“两头跑两头吃香’官场术的王耀武对于长官部的争执,才不愿意介入其中,只是轻轻“哦”了一声,没有“介入”进去。赵子立碰壁之后的沮丧还是没能消除,继续在那说道:“高瞻远瞩没有了,大智大慧没有了,他们硬要这样做,真糟糕透了!”
    王耀武部队正在疾进中,没太多的时间听赵子立发牢骚了,赵子立只好撂电话了。但王耀武对他的提醒,也根本没在意。
    9月24日,第57师、第58师及军部通过浏阳城西蕉溪岭隘路时,突然受到敌机轮番轰炸扫射,两个师挤在一条前后15里、两面是石山的羊肠小道上,官兵伤亡重大。
    当后续的第51师通过该地时,敌机又来投弹,一些官兵在扫射中慌忙跳进刚才炸成的土坑中,里面多是十几具尸体累积在一起,只好卧在尸体中。尽管屡遭敌机轰炸,但第74军对敌机却不知如何应付,王耀武和师长们竟然不知组织步、机枪去集中对空射击,只会用树叶伪装隐蔽,还下令:“不准喧嚷!”怕飞机上听到。
    赵子立的提醒不能让王耀武警觉,在路上挨炸,应该对他又是一次警示了,但他还是没在意,大祸渐渐地在酿成之中。
    25日深夜,第九战区长官部向第74军下达了命令:敌神田师团、青木师团已陷瓮江,向金井、高桥进逼,已令第26军萧之楚部向金井、团山之线迎击,掩护你军到达;你军应漏夜赶到舂华山、永安市、黄花市地区,沿捞刀河南岸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作为长沙外围阵地,协同第79军夏楚中部固守长沙城区。
    王耀武接到命令时,第74军距防区不过一日行程,距金井、高桥之敌也不过百余里了。谁都知道越近战场,越有可能与鬼子遭遇。但第74军上下却麻痹大意,既没与前线友军进行联络,也没派出搜索部队。
    为了急救长沙,晚饭后,全军继续摆成一字长蛇队形前进。天将黑时,王耀武等人远远看见前方永安市大火冲天,火光照到二三十里外。殊不知日军已渡过捞刀河,进到了第74军北侧的各个山头上。但第74军仍毫无察觉,只听说前方第26军还扼守着捞刀河,心腹都是疑团:为何那里这么大的火光呢?
    原来日军已将汨罗江南岸守军完全击垮了,果如赵子立所料到的那样,没有乘胜直取长沙,去攻击长沙的既设阵地,而是以消灭中**队主力为首先目标,马不停蹄地迅速向东南浏阳方向急进了。这时第74军正行军通过浏阳西进长沙,结果,把自己的右侧正好送到了鬼子面前。
    日军主力由北向南,第74军则由东向西,右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攻击之下,按照军委会制定的战术原则,第74军应派出侧卫部队掩护主力安全行进。王耀武由于相信长官部命令,恃有第26军的掩护,又想早日赶到指定地区,争取时间占领阵地,构筑工事,没作其他战斗部署,只是令第57师派先遣团轻装急进,先占领春华山以掩护主力占领阵地。可是,他哪里知道这第26军并没在团山、高桥一线阻击住敌军,主力已经转进大山了,仅留少数官兵在放冷枪,“佯攻敌军”,于是日军毫不受阻,长驱直入。
    26日正午,第57师刘安泰团赶到春华山时,即与敌先头部队遭遇,双方在春华山镇上展开白刃战,反复争夺。终因敌后续部队增加,春华山以北高地均为敌军占领,先遣团掩护任务不能达成,被迫向南溃退。
    与此同时,日军主力由永安市向前进中的第58师突然袭击。该师在蕉溪岭被轰炸扫射,官兵伤亡颇多,加之数百里行军疲劳,受到敌军由侧背突击,被切成数段,各级指挥官均失去掌握。混战不到几小时,全师崩溃。
    王耀武亦穷于应变,只是令第51师迅速占领阵地阻止敌人前进,并收容第58师的溃兵,令第57师于石塘铺一带阻击南犯敌军。
    混战至黄昏以后,第51师师长李天霞不遵守军部命令,擅自将部队向东龟缩,阵地形成一大空隙。第57师正面又被敌突破,军直属部队在黄花市受到攻击。日军在连续取胜之下,竞一反夜间不深入的常规战法,大部队向黄花市夜袭,将第74军直属部队打乱。
    王耀武率卫士排仓皇逃跑,卫士排长为敌俘虏,被敌用军刀劈死,王耀武只差数步,因为天黑才侥幸逃脱。
    第58师和军直属部队离兵盲目溃逃,大部向普迹附近逃脱,一部分被敌军屠杀。这样一个兵员和武器装备颇齐、战斗力较强的攻击军,仅仅战斗一天,即便战败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第58师师长廖龄奇逃出包围圈后,仗着自己是蒋介石的嫡系、黄埔生,自行将一部由湘阴港渡浏阳河,集结于镇头市西南许家桥,土桥及南门坝,收容以团、营乃至连为单位突围的部队。
    收容完毕之后,廖龄奇强行拦下一列火车将残部拉到株州整理,自己跑回祁阳老家去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二章 斩将
    这次全军官兵伤亡很大,其中第58师每连剩下不到百人:第九战区长官部指挥不当,第26军未按长官部命令在捞刀河阻止住日军,掩护第74军进入指定阵地,致日军长驱南下。WWw!
    而第74军部急于前进,没布置防空措施,没有侧翼警戒部队,没直接与前方友军联系,敌情不清,侧翼完全暴露,也是惨败原因。
    9月27日,由金井南犯之敌,在与第74军结束战斗后,一部协同由福临铺南犯敌军进攻长沙,一部由槊梨附近渡过浏阳河向株洲进犯。
    日军先头小部队直逼株洲附近时,日军一部向长沙东面及东南迂回,主力则从北面猛攻,又在长沙附近降落伞兵百余。9月28日,黄昏,一部鬼子窜人了城内。
    薛岳等人立即撤出了长沙。这个消息传来,震惊了蒋介石。
    蒋介石即令援军赶至战场,对日军进行反包围,第74军第51、57师和第58师另一部分收容起来的部队也再次拿出了王牌军眺强悍,立即与敌展开激战。各路大军其中包拒由广东北援的暂编第二军及第六战区调来第79军,对长沙外围的反包围已经完成,开始酝合长沙守军,内外夹击。
    10月1日,长沙突然传来电话:第79军赵季平师进入了长沙城,日军正全部迅速招退中。
    日军为什么忽然撤退?
    原来,这次日军第11军新任的司令官阿南惟畿进攻的目的是“扫荡”中**队,消灭我军的有生力量,一则烧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二则对上高会战的惨败进行”以牙辽牙”。一般来说,日军要是不带大小行李出辣“扫荡”,只能打一两天:要是带着大小行李出来“扫荡”,只能打三五天:要是大部队伟着加强的行李辎重出来“扫荡”,也只能打两三个星期。因为这次“扫荡”的主要目的是;茜灭中**队有生力量,他们一路拼命进攻,劳没修复从新墙河至长沙的道路,也没沿途设置兵站线,除了随身携带的粮弹外,全靠空投,而空投终究是有限的,经过三个星期作战,糕弹已消耗得差不多了。
    并且,官兵虽然在新墙河、汨罗江及浏sE西北的战斗中打垮了中**队3个军,但自己累得要死,疲劳到了极点。可是这时候因为舞74军被打垮,各路大军向长沙城而来。
    9月30日,中**队第30集团军第72军已到通山城附近:第19集团军的一部已过铜鼓,接近东门市;第79军进入了长沙坍:第20军、第58军在南江桥、梅仙以东a山地威胁着日军的后方。日军如果不撤退,蒯得在疲劳与粮弹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作战。于是,阿南惟畿急忙下令连夜撤兵。
    日军一撤退,薛岳马上下令各军迅速前进。
    这下王耀武也拿出了**悍将的脾气,日军退过捞刀河,第74军也跟到捞刀河:日军退过汨罗江,第74军跟到汨罗江,日军退迎新墙河,第4军、第58军跟到新墙河,并啦复了新墙河。
    到10月12日,双方完全恢复开战前状态。战役后,第20军仍担任南江桥方面的陟御:第58军仍担任新墙河方面的防御:第37军收容后,仍担任湘阴方面防御,并就防±世整补。第27集团军总部仍驻平江附近,在名义上第20军、第58军、第37军仍归第27集团军指挥。第10军仍驻衡山地区,第79军驻长沙,第4军仍驻守新墙河阵地。长宦部仍回到长沙城。
    第74军则开赴江西宜春集结,进行整顿。
    10月16日,蒋介石飞抵南岳,主持召开以检讨本次会战得失为中心议题的第三次蘸岳军事会议。
    会议的第一天,蒋介石大骂第10军指挥无能,战斗不力,气氛紧张。当夜,李玉堂军长等人一起公关,把预备第10师的战绩汇报上去了。好在战前蒋介石看了友军缴获的敌作战地图,在预备第10师阵地前标示日军3i';七半师团的番号。公关获得了成效。
    在第二天的会议上,蒋介石转变了语气:
    “现在证明,第10军预备第10师阵地前能敌人,有3个半师团的兵力,预备第10师8是铜墙铁壁,也难以阻挡敌人的前进。预备舞10师能抵抗一天,还算不错。
    这样第10军的军、师长才放下了心。
    但是,会议又出现峰回路转。
    引发问题的蒋介石的嫡系将领王牌军第74军第58师师长廖龄奇。
    在南岳会议开得惊心动魄的时候,一个重要人物还不知所去,那就是廖龄奇。蒋介石在清算3个败军时,第九战区的一位高参悄悄向薛岳报告了他的下落。
    原来,廖龄奇在株洲江南乘火车返回祁I3E老家时,在车上与第九战区这位高参相遇,他直言相告自己是回家去探亲。高参回到战区i令部报告了此事,薛岳十分震怒。
    而廖龄奇逃回祁阳后,不敢回去了,准备组织民兵打游击,请当地县长给予援助,这县长见大师长孤身回家,不去部队反要上山打游击,精明着呢,打电报去耒阳向省政府请示,省府转电薛岳。这时王耀武以师长廖龄奇失踪,正电请长官部调查其下落。薛岳当即电卒f阳县政府将廖龄奇逮捕,押解到南岳来。
    这廖龄奇来到了南岳,开始还照样参加军事会议。
    廖龄奇本来也是战功赫赫的一员战将。
    他是黄埔四期生,在北伐著名的汀泗桥敲役中,猛打猛冲,被敌人打伤右臂,以致右手致残,终生用左手写字。1932年参加“一二八”上海保卫战,因战功卓著升为团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淞沪抗战中,旅长黄梅兴不幸阵亡,廖龄奇在炮火中接任旅长,捷挥全旅在南翔一线与鬼子奋战80余天。从上海撤退后,廖部负责守备南京雨花台、中华l…一带。日寇进攻南京时,全旅伤亡惨重,两窄团长先后阵亡。他仍坚持在前线督战,直到12月12日卫成长官部下令全面撤退后,才莓部撤过江北。第二年秋,该师在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