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职教派、乡建派。
    然而,由于三党三派并非以党派名义集体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其领袖和成员都是以个人名义自愿履行人盟手续才成为盟员的,因此,原来的备党各派仍是独立的,同盟的决议和行动在法律上和实际上对备党派并无约束力。另外,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推选黄炎培、张君励、梁漱演、章伯钧、左舜生为同盟常委,黄炎培为常委主任,左舜生为秘书长,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民盟一开始就是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爱国的民主党派。尽管民盟中不少领导成员主张走中间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与**政见有分歧,但民盟坚持抗日,要求民主,反对一党专政,则与**完全一致。因此,民盟与**建立起了较好的关系。
    蒋介石忧虑的正是这一情况。因此,要想方设法分裂民盟,要在民盟的政协代表名额上做文童。
    1945年12月的一天,张群、吴铁城邀请民盟部分常委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被国民党唆使的青年党领袖左舜生狂妄地提出要占政协代表5席,使座谈会不欢而散。
    蒋介石下决心要把青年党作为独立的单位拉进政协,并占据5席。**起初支持民盟,反对蒋介石承认青年党以独立的单位参加政协。后来经征得**中央同意,周恩来取灵活政策,提出民盟继续保持9个名额,青年党可另威单位,保有5个名额。代表总人数则由36人增加到38人。以上问题解决了。这场风波的发生和解决说明了国民党用心险恶,而**则顾全大局。从表面上看,似乎国民党为青年党争得了5个席位,但是他们企图分化**与民盟关系、最终达到孤立**的诡计却被击破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风波是后来才发生的。
    在10月20日的会谈中,有关政协的问题比较顺利。21日,双方继续商谈。除继续讨论政协问题外,双方还谈到了军队停止前进、恢复交通,召开国民大会以及承认解放区等问题。对于这些棘手的问题,双方代表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结果一天下来,什么问题也未解决。谈判可能再度陷于僵局。
    周恩来、王若飞立即将情况电告延安。10月22日,**中央和**就回电了。**指示说:在谈判中,必须首先解决伪军、重划受降区和承认解放区三大问题。否则,其他问题的解决均谈不到。如商谈军队缩编,必须先谈国民党军如何缩编,至少也应是两党军队同时缩编。
    这个电报表明,延安方面对谈判一开始就是表里如一,是有基本的原则的,“要价”并不高,但是不能再“杀价”了。但是对于**中央提出的三大问题都是蒋介石难以接受的,或表面上接受,实际上是绝对不肯兑现的。蒋介石关心的问题,说穿了就是两条,一是所谓恢复交通:二是缩编**领导的军队。第一条的实现,有利于蒋军运兵和抢占战略要地,分割解放区:第二条的实现有利于使**不战而被削弱,乃至消灭。由此可见,国共两党各有各的考虑。双方谈到一起去的可能性有,但不大。
    而此时延安的态度强硬,是有原因的。由于全国形势正在恶化,《双十协定》虽已签订,但蒋介石并无履行协定的诚意,而是倚仗武力玩弄边谈边打,谈归谈,打归打,这样一套把戏。因此,**方面除了坚决自卫,打退蒋军的进攻之外,还必须在谈判桌上予以揭露和斗争,不能让蒋介石欺骗全国人民和国际舆论,为此,**决定对蒋谈判如军事斗争一样一定要强硬,不能过分谦让。
    **头号谈判大师周恩来和极具有雄辩才干的王若飞根据**中央的指示原则,巧妙地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0月22日、23日、26日,国共双方代表又进行了三次商谈,会谈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还是关于停止军事进攻,运兵和恢复交通。
    周恩来指出,双方军队应立即停止进攻,备就原地不动,然后再谈其他军事问题的解决。王若飞则激烈地批评国民党和美国人的所作所为。他指出,我方最不满意者为:(一)美军不断在沿海登陆,美国帮助蒋介石运部队,开人解放区的兵力已达70余万;(二)利用敌伪军队作前锋进占城镇和交通线,以便中央军之前进。
    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仍然坚持蒋介石的那套歪理,说什么只要**军队全部撤离交通线,恢复交通,让政府运兵,不予袭击冲突就会停止。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只要**让蒋军将自己置于死地后,蒋军才会停止进攻。对此,周恩来和王若飞立‘即予以驳斥:现在国民党军前进的地区,均属我解放区和收复区,所经过的交通线,亦都在我军控制之下。因此,今之冲突纯系中央军进攻我军而引起。要我方停止自卫,撤出华北地区的交通线,将这些地区的重要城市和交通线让给你们,使你们代替日寇控制我方地盘,然后再与我方谈判,这绝对办不到。
    蒋介石并没有罢休。在26日的商谈中,张群等人重弹起要求**军队退出交通线的老调,并说什么,交通必须恢复,这是蒋介石和陈诚的要求。至于铁路以外,**现已占领的区域,可暂维持现状。
    **方面深知,蒋介石的“暂维持现状”
    是假,而急于打通交通线才是真的。周恩来坚持不让步,他提出:“日本军队今日在中国境内,尚得保持武器,受命维护交通,而**军队倒要退出交通线,按诸情理,宁可谓乎?”
    王若飞也提出:“在现在的情况下,解放区问题未得解决,受降区没有重划以前,在我们看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即下令将全国划分为14个受降区,却一个不给已有超过百万兵力的**抗日武装,太不公平,中国**当然不会答应。所以**中央一直强烈要求重新划分受降区。只有公正、公平地重划受降区域,才能消除内战。**在重庆谈判期间,也多次提出过这一要求,但蒋介石方面就是不答应。《双十协定》第12条对这一问题写得也很含糊。协定记载:关于受降问题,**方面提出:重划受降地区,参加受降工作;政府方面表示,在已接受中央命令之后,自可考虑。
    这样的措词,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国民党也根本不给**以参加受降工作的权利。于是,在《双十协定》之后的商谈中,周恩来、王若飞不能不再次提出要求。而国民党对此除再度拒绝外,根本不愿再谈。其结果是关于**参加受降问题的商谈没有丝毫进展。
    第三个问题是承认解放区。该问题难度较前更大,解决的希望更加渺茫。
    还在**等赴重庆会谈期间,是否承认解放区或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就是国共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最后讨论情况写进了《双十协定》,但问题并未解决。《双十协定》第1O条写道:“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区名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应成为过去,全国政令必须统一。”
    接下去,就是一大段记述,叙述了**方面就此问题的方案和蒋方的答复。**先后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但国民党方面答复仅一句话:这些方案有碍于中央政令的统一,故不能同意。
    谈来谈去,双方惟一达成的协议之点,是同意继续商谈下去。
    在10月22日的商谈中,**曾多次强烈地要求国民党政府承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
    王若飞说:关于解放区问题,我主张现在解放区的村、乡、县行政区,各级政府机构人员旨由民选产生,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认加委。各边区政府(包括冀、热、察、鲁四省)维持现状,俟宪政实施后,再行依法改选。
    与以前的方案相比,**又作了很大的让步,暂时放弃了对承认边区和省一级政府的要求,提出先解决县以下民选政府的加委。对于此点,原重庆最高级别谈判中国民党方面曾表示可以考虑的,但是,这次商谈时,连这一点也收回了允诺,并拒绝了**的方案,由此堵死了就解放区问题进行继续商谈的大门,这是蒋介石的一个阴谋。对此,周恩来和王若飞费尽口舌,据理力争,但国民党方面则死不松口。后来,周恩来在延安对这次谈判作了回顾,他指出:“**同志回来后,我与若飞同志还同国民党谈了一个来月。我们用各种方法想使他们承认,但他们还是不承认,中心就是他们不愿中国人民得到一个民主的根据地。
    中国这样大的国家,革命不可能是平衡前进,中国的革命就是这样的走出来,起起伏伏,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发展。所以对中国人民来说,根据地什么都重要。武装固然重要,但武装毕竟是保持根据地的工具,武装脱离了根据地就无法生存。”蒋看清了这点,他也特别懂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他无论如何不承认。
    关于解放区问题,实际上成为了国共谈判中一个最为要害的问题。这不仅是导致两次重庆谈判流产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国共两党最终破裂的基本因素。
    为了打开商谈的僵局,10月26日,**代表草拟了一个书面提案。这个提案指出:
    (一)为坚决避免内战,迅速恢复交通起见,应停止进兵。进攻、进占;停止利用敌伪;在八条铁路线(平绥、同蒲、正太、平汉北殷、渤海东段、津浦、胶济、北宁线段)上双方均不驻兵;政府方面如需向平津、青岛运兵,须经过相商。
    (二)军事小组只能在上述问题之原则决定后,方能拟具办法,否则无权解决此事。
    (三)如万一问题不能商得协议,**方面不反对先开政治协商会议,但开会时,必须先行解决避免内战、恢复交通问题。
    之后,周恩来、王若飞将上述书面提案报告了延安!
    (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六章 全面内战即将爆发!
    东北是中国抗战胜利成果中一个最大的“桃子”‘,它不仅吸引着中国国内两大政治力量,也使美国和苏联想入非非。WwW、
    美国一直在盼望日本关东军投降后取代日本完全控制东北,但是要迫使70余万关东军投降乃至在整个中国大陆击败日本,美国还须付出100万官兵伤亡的代价。
    美国不可能承受如此重大的牺牲,故罗斯福总统希望由苏联出兵东北,以减轻美国的损失。
    美国的请求给了斯大林一个极好的机会,苏联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苏联对于东北一向十分关注,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临近,斯大林已经开始仔细地考虑东北问题了。对于罗斯福的请求,斯大林一方面明确表示愿意参战,同意出兵东北:另一方面竟不客气地提出了参战后的权益要求。
    为了最后确定美苏双边利益归属和划分问题,在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最南端的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小城市一一雅尔塔召开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几乎同时抵达这里,“三巨头”会议随即开始。
    2月8日,“三巨头”正式讨论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问题。在第一次讨论中,罗斯福没有等斯大林开价,就认为把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从日本人手中移交给俄国没有问题。罗斯福深知斯大林为了海上“霸业”太需要太平洋上这个不冻港大连了,对此他也表示“赞成苏联租借大连或把大连变成国际共管的自由港来使用”,但他倾向后者。
    实际上,罗斯福早在这次会议前已经写信给斯大林表达了以上意见。对于罗斯福的“慷慨”,斯大林却仍不满足。他告诉罗斯福除了以上条件外,苏联还要求使用满洲铁路。时隔数日,斯大林将莫洛托夫起草的协定草案交给了罗斯福。这份草案包含了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全部条件。其要点如下:(一)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二)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益,即:甲、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连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为苏联海军基地:丙、设立中苏合营公司,对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权益。
    (三)干岛群岛交给苏联。
    斯大林的价码实在是太高了。罗斯福和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一起又多次交换意见,希望苏方适当降低价码,然而斯大林那里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减少美军的伤亡,罗斯福不惜牺牲中国的权益来达到目的,于是全部答应了斯大林的条件。
    由于罗斯福答应斯大林的是中国的领土和权益,这就涉及到必须征得中国政府同意的问题。但是协定草案中关于这一问题的写法十分含糊,仅指出:“三大国政府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应在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予以满足。苏联方面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以期用武力帮助中国达到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的目的。”尽管罗斯福后来在协定上加上了“经谅解,有关外蒙及上述港口与铁路的协议尚需征得蒋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这么一段修饰语,但是罗斯福为了美国的利益,牺牲中国的民族权益的最终用心是掩饰不了的。
    雅尔塔协定是大国政治贸易的产物,对美苏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通过这个协定斯大林得到了他需要的权益,罗斯福则得到了苏联参加和支持其对华政策的保证。
    在协定中美国没有放弃其在中国东北的权利,同时也不允许苏联独占东北。白宫的政策是坚持要求克里姆林宫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以确保美国资本在战后进入东北畅通无阻,并且积极支持国民党正炙权尽快控制东北地区。这个协定还划定了美苏两国在远东和中国的势力范围,既对双方都有利,又都有约束,因此美苏两国谁也不吃亏,谁也都乐意接受。
    而真正吃亏的是被当作交易筹码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中国没有代表参加雅尔塔会议。其中雅尔塔密约对外界是严格保密的。连蒋介石也没有看到全文。
    1945年3月15日,蒋介石收到了驻美大使魏道明的电报后才了解到密约的内容。
    为此,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阅此,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雅尔塔果已卖华乎?惟知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俄国对日作战已有成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成梦幻矣!”
    蒋介石最清楚自己,如果苏联不出兵,靠他的力量是难以战胜日本的。何去何从?只能承认这一协定。一直到同年6月中旬,美国才将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正式通知蒋介石,并督促蒋介石尽快派人去莫斯科谈判落实雅尔塔协定的具体内容。于是又带来了1945年7月正式开始的中苏谈判。苏联方面参加谈判的主要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斯大林决定亲自出面是为了表明他对谈判的重视,他企图以强硬的态度,出现在中国代表的面前,给予中国以强大的压力,如此才可能迫使中国政府就范,以接受雅尔塔协定的条件。莫洛托夫是世界级的谈判老手,西方外交官们称他为“硬石头”,也有人称他为“铁嘴”,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其在谈判桌上的厉害。
    中国方面参加谈判的是以宋子文为首的代表团。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大舅子,当时中国的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是国民政府的实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