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章子怡"裸替"自白:我把青春献给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裸替”背后的演艺圈(1)
对于很多人而言,我,邵小珊,是通过这个夏天的“裸替”风波进入公众视野的。我在新浪网公布了我的博客文章之后,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些记者问我是不是炒作,其实,现在我可以这样说:开始并不是这样。开始,我并不是存心要把这件事闹到媒体,用媒体的力量来帮助我。
  那个背是我的。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既不骄傲,也不自卑,这只是一个事实。开始,我并没有想到用这个去进行所谓的“炒作”。我只是一个演员,我希望得到我应得到的尊重。在这件事情中,我被伤害了,我有委屈,为什么还不让我说?
  我开始并没有想把自己的委屈发泄到媒体上去。我只是在和朋友私下喝酒聊天的时候,说出来这件事情。所以,这并不是一件有预谋的事情,开始只是单纯的喝酒聊天而已。
  结果,事情越闹越大。
  事情的过程可能和大家的想象或者理解有一些出入。哪怕在我的博客上公布了这件事情之后,我家里人都还在劝我:算了,不要和“他们”斗。对于很多关心我的人而言,我想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和这样的人斗,和整个公司PK,有什么好处呢?还想不想在这一行混啊?能放手时就放手算了吧?
  说这些话的人一方面是关心我,另一方面是不了解我。我从来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我有我的原则,那就是:真相。我觉得,既然是我说出来的,就有责任让大家知道真相。我不相信有人能一手遮天。说白了,我们现在还是法治社会不是?
  由于我的坚持,于是有了后来接二连三的事件:
  先是某位和我认识数年的名导演声称不认识我这个人——只可惜不能让我从人间蒸发,压根儿没我这个人最好啊。
  然后是一位已经在好莱坞导演的大片中裸露过的、现在声名最盛的一线女演员轻描淡写地声称“我有我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原则是不能在国内的影片里露吗?“大牌”的心思我们实在无从猜测。这样说了等于没说的回答技巧也是一个明星必备的素质吧。
  之后是某公司私下的电话联络“软硬兼施”:在媒体上做出种种撇清之后恶狠狠地问我到底是要钱还是要戏——我不是和钱过不去的人,关键是,这样道德上的“小人”,舍得为一个谎言付出多少呢?在我看来,说谎话、欺压小演员,这些恶劣行径恐怕他们拿出这部电影的所有投资都不足以表示道歉。他们既不想给,也给不起!
  可能是像我这样“拧”、见好不会收的“小演员”,娱乐圈也并不太多,所以又有了之后的连锁反映:
  导演亲自开始出面解释为什么要用替身——咦?不是不认识我吗?
  那位出道时以一身乡土气息的清纯装扮引发观众好感的女演员再次回应说:不愿意给某些人以炒作机会,拒绝回应!
  ……
  在我看来,其实事情很简单:因为前面的不诚实,所以才会有了后面的一系列反映。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撒谎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只要开了头,就必须继续说下去。一个谎言一旦开了头,就必须用更多的谎言来维护。实在难为这些人了。
  观众可能还不知道,其实最会演戏的,不一定是那些抱得小金人、小金熊的最佳演员们,而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导演、制片们。他们可以把牛奶说成是黑的,煤炭是白的,还会用“移花接木”的功夫告诉观众,这就是你想要的看到的背。
   。 想看书来

“裸替”背后的演艺圈(2)
大家都是人在江湖,所以都有些身不由己,无论是导演冯小刚还是演员章子怡,或者是华谊公司。先抛开为什么用替身这件事情不谈,我其实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作为公司重点推出的一部大戏,大家更多要看的是章子怡,而不是一个不出名的演员。在涉及到票房、金钱这些实际利益的时候,大家不那么高尚,不那么真诚,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样说可能大家更容易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事实到底如何、说出真相的简单问题,而是关系到一部电影投资、票房的问题。在投资商、名导演、名演员看来,事实的真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的背,对于电影的票房是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所以在重重考虑之下,只能否认既定事实。从观众的角度看,因为之前的宣传很大程度上是在用一个名演员的票房号召力进行宣传,所以当我说出事实真相的时候,双方理解上的误差会使得观众有一种“假演”的错觉。
  “假演”无疑会影响到“票房”的成绩。观众不知道的是,在票房面前,所谓的真相根本就微不足道。
  我说“假演”,其实是观众对于演员,或者演戏这一职业的误解。不同于歌唱界的“假唱”,“假演”——也就是“替身”,在表演的时候其实是很正常的。在各种考虑之下,导演都有可能用“替身”来完成表演。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武替”,除此之外,还有“文替”、“光替”等等。“替身”是很正常的。所以,后来,同属华谊公司的另一花旦也跳出来对这件事情发表声名,公开支持自己的合作伙伴,说用“替身”在演员是完全合理、合情、合法的。
  我们的对话可能出现了误会。我从来没有说过演戏不能用替身,否则的话也太难为演员了。可是,我要说明的是:首先,我并不是一个职业替身。我是一个演员,我有我的自尊。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替身”的问题,这是关系到一个演员的自尊的问题。
  我很想问这个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仗义”直言的花旦:如果你的背上写着别人的名字,你会作何感想呢?
  我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虽然我知道这一行的行规,理解他们的种种苦衷,但是理解不一定意味着认可。作为一个演员,我有我的自尊,并且不是钱可以买到的。虽然我的坚持,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炒作。我承认:炒作就炒作吧。这个词已经被媒体用滥了,也被某些公司和个人用滥了,所以可能有些读者、观众会对我反感。我承认是一场“炒作”,但不是有预谋的。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想说出我的委屈。
  仅此而已。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受到委屈,我们也都有自己的排解方式。情郁于中不能发泄,在我,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所以我需要向朋友倾诉,在喝酒、聊天、博客以及每一个可能的时候,把事情的真相说一遍再说一遍,哪怕把自己变成祥林嫂也在所不惜,因为这就是我的减压方式。
  可能在一些观众眼中,我从此就定格成为一个“裸”、“露”的演员,通过不断的“爆料”保持自己的出镜率,其实不是这样的。关于“裸替”,在这本书中我会详细地告诉大家,但是我希望到此为止。到此为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这次事件中我所受到的伤害,我的不满,我的委屈,我要的公道,已经达到了。其实很简单,对于我,就是希望观众知道:那个背是我的而已。我的身体、我的背,我不需要人羡慕,可是也不容人诋毁、轻视,甚至在我的背上署上别人的名字。而现在,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用我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了这一事实的真相。
  

“裸替”背后的演艺圈(3)
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裸替”下去——“裸替”不是我事业的起点,也不会是终点。
  其实,这样说,可能更合适。我是在借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机会——这么说不为过吧——表达我作为一个在演艺圈沉浮9年之久的老演员的不满。这么多年,我所看到、所听到、所感觉到的、让我不满的怨气都在这一次“裸替”事件中发泄出来。所以有人说我炒作,我不否认。我是在炒作,但更重要的是,对这个行业,对于一部分人,对于一部分公司,我有太多的话要说! 这和“裸替”事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这事件只是使我终于有了一个说话的机会,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要表达我合适的观点而已!
  也许我的真话的力量比不上一些虚假的“爆料”更能吸引读者,关于娱乐圈的潜规则、权色交易、裙带关系等等。当然,这些也存在,但是毕竟是少数。说出这些少量的事实真相不是本书的重点。可能在很大一部分读者的眼中,演艺圈就是一个大染缸,男盗女娼,男的都是嫖客,女的都是婊子,“睡觉”和成名之间成必然的正比关系,可是我想告诉你,这不是真的。不然我们中国电影、中国电视还怎么发展?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导演还怎么出来?
  也许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演艺圈是一个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的名利场:踩着红地毯优雅亮相的BIG STAR,衣着光鲜、摇曳生姿的时尚男女。可是在我,一个入行9年的不算年轻的演员看来,这也不是演艺圈的全部。
  在我看来,演艺圈就是一个社会,它很真实。真实的意思是说,它是我的一份职业,是我生活的一个地方。或者这样说:所谓的“男盗女娼”并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演艺圈也不都是男盗女娼。演艺圈里的人也并不都是吸毒、堕落的,也有连烟酒都不沾、10点以前一定要休息的。我所知道的演艺圈,不像你想的那么黑,也不像你想的那么白,在黑和白之间,还有很多深深浅浅的灰。而我要说的,就是由无数道深深浅浅的灰组成的一个真实的娱乐圈。
  也许,这样的演艺圈不太让大家满意,不符合大家的阅读期待,可是,我敢说,这些都是真的,是一个演员的“真看、真听、真感觉”。
  所以我想写这么一部书,从我乏善可陈的童年说起。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也许从中,你能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我,看到一个最平凡最普通的女孩在演艺圈的沉浮和挣扎,而不仅仅只是从新浪网上那段短短的音频中跳出来的我,不仅仅是电影中那一个美轮美奂的背影。我把最真实的一面——正面,全面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因为我要你们相信:我说的都是真的。我相信真实的力量。这在我童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砸锅卖铁学唱歌(1)
像每一个喜欢唱歌、跳舞的孩子一样,虽然我不喜欢数学、语文(我的语文基础知识很差,但是偏偏作文很好,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可是在唱歌方面,我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天赋。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一个叔叔家玩。休息的时候,他们逗我,让我“来一个”。小孩子,不怕羞,大人说什么是什么,于是我就开始很认真地唱了。那个叔叔家里有一架钢琴,可能是我的表演真的不错,感染了叔叔——哈哈,先自我陶醉一下——叔叔于是很高兴地给我伴奏。结果,在视唱过程中,他居然发现我视唱的声音,我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音比他的钢琴准,于是他知道他的钢琴该校音了。
  我在音准、节奏方面惊人的天赋终于让父母相信,我不止是一个爱好唱歌、喜欢跳舞的“超级女声”,而是确实可以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有潜质的“明日之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培养我:音乐、舞蹈,甚至包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锻炼等等。
  从父母开始对我进行“定向培养”之后,我的童年生活似乎就结束了。不过这并不是我父母的意思,他们对我还算是相当开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嘛,有更多的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我的同龄人也有在父母的高压下成长的,不过我父母,确实给了我足够的自主空间。所以,其实可以这样说,我是自己主动结束了童年。当我的同龄人玩游戏玩得都忘了回家时,我可能却在学习最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在我,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如果是我喜欢的,我不介意用一种近乎于自虐的方式去学习,因为我喜欢。
  我父母竭尽所能地为我提供他们所能提供的一切。学习艺术的费用是最高的,而最后真正能出来的又往往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可能都死在水下了。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可能需要的还更多,总之,不是简单的凭实力就能出来的。我父母应该看透了这方面的某些东西,知道这条路的艰辛,也知道这个圈子的黑暗。不过,他们仍然全心全力地帮助我去实现我的梦想——很传统的中国父母。
  经济的压力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都知道的。我当时每周去音乐老师家两次,一次3个小时,这都是按小时计费的。因为我父母清楚地知道地基对于一座大楼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给我找的老师是当时北京最好的,换言之,也是最贵的。这对于我父母而言,有相当大的经济压力。我记得,大概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迷上了钢琴:我喜欢那种感觉。坐在高高的琴凳上,双手在琴键上飞舞,沉浸在只有音乐的世界中,如果可以,我相信每个女孩都愿意做一个这样的钢琴上的舞者。我开始吵着闹着要学钢琴。可是,大家都知道,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这个爱好太贵族了,家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刚好当时我爸爸退役,国家补贴了5000块钱。当时5000块钱可是一笔大数目,也是我爸在部队这么多年的补贴。可是,我爸想也没想,就把这笔钱拿来给我买了钢琴,就为了成全一个爱漂亮的女孩儿想要高贵的梦想。说实话,我还真不是因为爱好钢琴才想要学习钢琴的,我是因为觉得琴凳上的女孩儿最漂亮。学习舞蹈也是这样。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因为我喜欢穿着芭蕾舞鞋,踮着脚尖全场飞舞的感觉,我觉得那样子很美。我爸妈一定也知道我的这点小女孩的虚荣,可是就因为我喜欢,所以他们用了毕生的积蓄来成全我一个个虚荣的梦想。我们都有这样的父母,为了儿女,拿出自己的所有。所以,我爸现在老开玩笑说:“当时可是砸锅卖铁在供你玩乐呀。”虽然夸张,也是事实。我总是很贫嘴地回答说:“可是你们也不是没有收获啊。你们失去的是金钱,收获的却是一个自觉学习的孩子,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啊。经济压力增大,至少精神压力减少了很多啊,所谓有失有得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砸锅卖铁学唱歌(2)
真的是这样,有了自己爱学的东西之后,我的生活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前的我在睡梦中听到军号响,就恨不得拿个炸弹去炸了那个高音喇叭,就像董存瑞炸碉堡那样。我无数次幻想过这样大快人心的画面,不说别人吧,至少大院里那些被军号声催着起床的孩子们会以最真诚的方式感谢我的。不过自从开始学习音乐以后,我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听见军号响,然后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迫不及待地开始咿咿呀呀的发声练习。我学习钢琴,在琴凳上一坐就是一天。有时候看着我弹的时间太长而变形的手,甚至连饭碗都端不住,妈妈都心疼得不得了,总是叫我休息一下,可是我从来都不肯,手指继续在琴键上飞舞。舞蹈也是这样。有时候一天跳下来,脚都肿了,妈妈不得已强迫我休息,可是我就是不愿意。往往在妈妈关灯之后,我自己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在黑暗中继续旋转、旋转。一直到现在,我都保留了这个习惯。有时候当我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会把灯关掉,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地跳舞。哈哈,也算是“黑暗中的舞者”吧。
  我确实是自己亲手掐死了自己的童年。
  我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是很系统的:乐理、民乐、美声等等。我的辛苦没有白费,很快就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