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无形-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层层破关而至,这些鬼子、二鬼子当然不只是运气好,非同一般的战斗力才是关键。

    旅部直属队正式成立后,另外编成的旅警卫营又仅三百余人。

    幸好预先修筑的防御工事坚固,兵力部署得当,火力配备有效。

    随同各处老弱妇孺,撤到这儿来的千余民兵,又奋不顾身地协同作战。

    而高炮团一营,也不时利用机关炮,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援。

    要不然,恐怕雾灵山山巅都被攻下,特勤旅中枢神经般的电台,也早该停止运作了。

    虽然医生、工宣队、勤杂人员合一块,只六十余人,也只配备些手枪、猎枪之类。

    但他们的加入,使得伤亡过半的作战部队,登时力量倍增。

    在腹黑这类人手下,即便是“非作战人员”,也必须依照训练大纲熟悉武器运用。

    呆在雾灵山巅的人员,更是多了一项内容。

    那就在是不值班的时候,随同防卫部队山间巡逻,锻炼体魄、熟悉地形、积累军事经验。

    战争胜负,如同依靠爆发力、拼耐力的掰腕子输赢,往往一个喷嚏都能改变结果。

    正处于仰攻不利态势,凭借必胜信心苦苦支撑的日伪,察觉对手增加了生力军。

    不由得一阵颓丧,一松劲、泄气,也就开始萌生退却念头。

    等他们从射击死角钻出来,高炮一营的机关炮,立即逮住机会,一通狠揍。

    溃退自然也就成了潮流,在猛烈的追击火力中越逃越狠。

    直到与其后续部队会合,又成对峙局面,继续对万余老弱群众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第六十章 遍地花开(中)】………

    这些天来,马兰峪极不平静。

    先是华北驻屯军一木支队大张旗鼓路过,到兴隆县去清剿“抗匪”。

    跟着是一波接一波的日伪军进驻,又冒着风雪开走。

    老百姓们还好些,反正这儿还不是交战区,关紧门户躲着猫冬就是。

    来了催捐献的伪警、二鬼子,拉开门缝交上了事。

    面子大些,还能打听点新情况,盘坐炕上唠嗑的话头就有了。

    胆子大的老少爷们,干脆仗着临街便利,一听到队伍路过声响,便趴到门缝瞧热闹。

    驻扎在这儿的日伪汉奸,可就闹心多了。

    兴隆境内开战,马兰峪既是前进补给基地,又是伤员后送集中处所,来往都是爷!

    而且看似志在必得的“清剿”,给弄成到处失火。

    冀东保安队反水,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急令,就近抽调马兰峪驻军抢占通州、香河、蓟县。

    于是,平素日伪摩肩接踵的小镇,一下子清净不少。

    静得有些怕人的伪警署内,警长刘尚怀一脸谄媚地带着几个警员,频频向日警片山敬酒。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不光日伪军被抽走大部,就是伪警也被带走近半。

    片山警长顺理成章地代理局长,指不定哪天就去掉代理二字,真成说一不二的正主。

    一门心思想着升官发财的铁杆汉奸们,当然也就抢着巴结,忙着请吃喝。

    指望着等到那一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两个月前,小小的马兰峪陆续有三四个朝鲜人跑来,开起日式酒家,斗法似地抢生意。

    这家推出东京料理,那家搞起清酒免费赠送,另一家则来个北平名厨掌勺,剩下那家不甘示弱地炫耀韩式炖煮牛骨汤。

    越闹越驳杂,什么日式套饭,韩式配餐、中式满汉全席都来了。

    很是令驻扎此处的日伪舒坦了一阵子,也就难怪收到什么调动急令,没几个真乐意出动。

    留守的可就得意了,觉得好日子终于轮到自己!

    之前为了满足“皇军”上层胃口,照顾医院、机场、宾馆等处,就连伪军少校以下军官,都被严令禁止去“添麻烦”。

    伪警们自然是只有站街维持秩序的份,而没有一饱口福的资格。

    捞着机会了,于是既请吃喝也解馋。

    镇子上几家朝鲜人开的酒楼,生意也就继续红火。

    每家厨子、伙计、招待几十个,仍然忙得陀螺转似的。

    对付罢机场、医院、兵营各机构的“太君”,还得伺候着形形色色的“老总”。

    看人下菜碟,也就在所难免。

    刘尚怀人品差,人缘更差,似乎就连开酒家的朝鲜人都鄙夷他!

    所以他派人订的酒席,只能享受送餐待遇。

    心知自己当初立功心切,带人以盘查为名多次拦截、刁难各家酒楼伙计、厨子。

    现在人家是大小“太君”的红人,受点“不公正待遇”也不敢声张。

    只好以陪着值班吃点宵夜为由,涎着脸挤进警署值班室。

    作揖、鞠躬、赔笑脸,哀求早已半醉的片山“太君”赏个脸。

    昏昏欲睡的片山,似乎有点不详的预感。

    居然强打精神,说了不少人话,劝诫这些“中国人”,不要再干了。

    免得像马癞驴那样,怎么死都不知道。

    “片山长官,马癞驴到底、到底是、是咋死的?”

    刘尚怀仗着酒劲,抡着渐渐不听使唤的舌头,结结巴巴地问。

    可惜,片山没趴稳桌沿,扑通一声钻桌子底下去了。

    几个伪警大惊,抢着尽孝心,弯腰伸手拉扯。

    却也都倦意难扛,顺势趴倒呼呼大睡。

    马兰峪彻底静下来,只剩下百姓家养的狗狗们不甘寂寞地叫唤几声,显示自己的存在。

    即便是好奇心最强的大老爷们,也无可奈何地爬上炕头,钻进热被窝呼呼大睡。

    朦胧间,觉察喧嚣不已。

    一激灵地坐起,裹上棉衣袍子,又开始趴门缝。

    “天咧!**咋开进镇子来了咧……”

    也不知哪家院子最先发出惊呼,反正不大一会儿功乎,整个镇子都知道**开来了。

    “马兰峪父老乡亲注意啦!”

    咣当咣当的锣声响过,一阵粗犷的嗓门开始吆喝。

    每进驻一地,张榜告示安民,是古往今来各支队伍的例行公事。

    兵荒马乱的大冷天,大家伙儿都懒得出门,敲锣喊话确是最好不过的招。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三军一一九师师长黄显声,抗日义勇军冀东特别勤务旅第二团团长黄振华率部联合光复马兰峪……”

    外头吆喝声,又是什么军、什么师长,又是什么旅、什么团长地喊。

    窝在家里头的百姓们,可都懵了、炸锅了。

    黄显声,不就是当年率着沈阳警察打小日本子,被迫无奈撤入关内,随后又让弄到南方去打红军的抗日义勇军头头嘛?

    这个什么黄振华没听说过,可这抗日义勇军冀东特别勤务旅,正是这些天来大家伙儿侃着的主角啊!

    以为就马兰峪出去的杨二更名杨振荣,拉起特勤旅大旗打鬼子。

    没想到还有个黄振华和什么二团,是不是黄显声将军的弟弟、族弟带着队伍什么的啊?

    百姓们大清早醒来发现变了天,议论什么都没有慌张感。

    日伪汉奸睡梦中被冻醒,却绝望地发现,自己的末日到了。

    他们不仅被解除武装,甚至连鞋袜、棉衣棉裤都被剥去,集中露天摆放到野地地上。

    荷枪实弹看管着他们的,居然是那些酒家的老板、厨子、伙计。

    “嘿,好吃好喝,还低三下四伺候着你们,现在知道爷们是干啥的吧?”

    王药子晃晃手里的驳壳枪,还有意拿下帽子,将招牌光脑壳亮闪闪地炫耀着。

    不少抱着侥幸心理,妄图以自己不是铁杆汉奸,罪不至死狡辩的玩意儿,顿时蔫吧了。

    “黄振华同志,你们吴旅长可曾交待,如何处置这些被俘日伪?”

    黄显声将军扫视这些面无人色的鬼子汉奸,面带微笑地问改名黄振华的黄大疤。

    “报告将军!我们旅长交待,进占马兰峪之后,我团归属将军指挥。”

    黄大疤挺胸收腹,标准地敬了个礼,才大声报告。

    却没有直接回答将要怎样处置这些俘虏,只说指挥归属事项。

    “呵,我明白了!”

    黄显声点点头,居然冲那些日伪汉奸诡异一笑,吓得他们魂飞魄散。



………【第六十一章 遍地开花(下)】………

    驻扎密云的日军第十四师团,终于沉不住气了。

    依照其原先作战计划,明里与据守古北口的特勤旅对峙、伺机进攻,暗中却为切断京张铁路、突袭二十九军做准备。

    然而,关东军、华北驻屯军两大司令部密电齐至,急令取消原定作战计划。

    并通报第六、第八师团作战失利、承德等地易手,冀东保安队“叛变”等实际战况。

    严令要求第十四师团立即对古北口发动强攻,以策应分割包抄热南山区的日军,尽快清剿负隅顽抗的“抗匪”。

    嗣后汇合夹击进攻赤峰、建昌的抗匪主力。

    冀东特别勤务旅联络二十九军的明电,当然也早为日军截获。

    土肥原贤二不愧是鬼子中有谋之人,反复确定谷寿夫、下元熊弥已经“玉碎”,而第六、第八师团已被分散拖在深山各处。

    立即下令收拢已经展开备战的部队,回援通州、蓟县、香河。

    确保各处战略要点,不落入二十九军、五十三军手中。

    “狡猾的中国人,欲盖弥彰!”

    上唇仁丹胡一阵扭曲,土肥原贤二从牙缝中蹦出“中国人”说法,而非“支那人”。

    特工头子嘛,对国民政府各个方面的把控,可以说是做到了如指掌。

    特勤旅与二十九军绝无往来,哪怕是底层接触这点,无孔不入的特务汉奸是牢牢掌握的。

    蒋委座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密令万福麟的五十三军伺机秘密北上,加强二十九军、协防平津。

    其实对日方来说是透明的,甚至可以说是日方默许的。

    尽管奉山铁路遭持续不断地破坏,关外兵力难以快速调入。

    可战争机器高效迅捷的日方,早已动用客货两用海轮,通过海运将第十六师团大部运抵天津。

    不在乎多耗点力气,多消灭一个五十三军,或说多招收一批仆从兵。

    而万福麟、宋哲元各怀心思,自有盘算。

    一个不愿赔上老本,只肯敷衍地派出一一九师。

    一个忌惮蒋委座借同属地方派系的东北军,来个排挤出局,乐于接纳这么个师作援兵。

    这个师由副军长黄显声兼任师长,不知死活地顽固执行张少帅联共主张,吸纳了不少赤色分子。

    连蒋委座都震怒斥责,整个师都快赤化了。

    万军长正苦恼啊,遇着如此良机,赶紧来个顺水推舟丢出去。

    被鬼子吃了,也算抗战死,包袱彻底甩掉,还能消除东北军不抗战的谣言。

    要是能够跟二十九军并肩作战,将赤匪挑起的战火局限在平津地区,也是遵从委座指示。

    弹药武器优先补给,开拔费、安家费、拖欠的军饷足额发放,交通工具大力协调。

    一一九师连同家眷万余人,仅用了三天时间,就作为五十三军的“北上先遣队”,由保定开往北平。

    不吝大肆渲染、极尽排场的所谓欢送会,更像是送走“瘟神”的庆祝会。

    日方安排的耳目、眼线,都听在耳里、看在眼中,甚至嗤笑不已。

    宋哲元将军谢过万军长如此晓事,亲自密赴北平率二十九军高层欢迎座谈、接风宴请。

    随后以休整为名,让驻扎八里庄一带。

    于是副军长兼师长的黄显声,带着一一九师只能困守北平城内。

    处在华北驻屯军秘密调集的兵力、二十九军双重监视之下,形同死棋难有作为。

    而现在,特勤旅看似明电联络二十九军,要求接防通州、香河、蓟县。

    土肥原贤二却知道,实际是暗示一一九师抢占要点,意在阻截第十四师团与华北驻屯军各部之间的通道。

    只要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乐意,不仅要围攻驻密云的第十四师团,还试图攻击平津两地华北驻屯军各部。

    奸诈的土肥原贤二,也不得不感叹。

    若是设局者有权调动二十九军、五十三军,眼下确实是一举将华北日军势力,压向平津东部一隅的绝好时机。

    看清圈套,当然不会上套!

    山区,尤其是冰天雪地之中,“抗匪”做足了准备的山区。

    别说是一个第十四师团,就是把还在天津的第十六师团都投入,也只能落得第六、第八师团一样的下场。

    密云到通州的路途,并不遥远。

    只是冰雪中行进,注定第十四师团要吃尽苦头。

    平津、河北党组织转入更为隐秘的地下化,自是融入广大农村秘密发动、组织群众。

    像抢时机收集、转运物资的后勤团,实为各地游击队等小队伍合集。

    既有风子、铲子那样的起家骨干,也有冀东保安队补充的战斗骨干,更多的是在兴隆山区进行过秘密培训的骨干。

    大部队行军,无法离开公路、大道,围绕着鬼子可能利用的各处通道上。

    这些经过加强组合的小部队,早为鬼子备下重重关卡,就等着他们来闯关、送死。

    土肥原贤二与咱们那位善于玩特务手段,却于军事方面不甚了了的戴笠戴老板不同。

    即便是紧急撤离,却做出攻击古北口、进兵平谷、挥师怀柔多种假象。

    意图扰乱抗日武装视线,确保主力安全、快速撤回平津交界地带,挽回日方颓势。

    不出他所料,各个方向均遭受程度不一,形式各异的袭击、阻击迟滞袭扰。

    由他亲率的主力刚出住的不远,作为前导的骑兵便遇到“抗匪”以电线遥控土炮袭击。

    这些埋设沿途冰雪中的土炮,多半是老旧木质铁箍炮。

    但喷洒的铁砂子密集致命,导致一个骑兵中队不是人亡就是马伤。

    等到后续日军分散追击搜索,那些躲藏在冰雪之下的“抗匪”,又引爆另一种爆炸物。

    小指头粗细的钢珠,密集杀伤不少“帝国勇士”。

    怒气冲冲的师团炮兵,迅即架起火炮,对可能的“抗匪”藏身处进行炮击。

    这才消停一阵子,却也仅仅就一阵子。

    走出几里地,一切照旧。

    迫不得已,将视为宝贝的战车中队用作尖兵,并派出工兵乘坐装甲汽车,随时对可疑路段进行爆炸物品探测。

    而此时,六架日军军机,以低于云层的高度,轰鸣着飞来。

    令日军上下欢呼不已,觉得“抗匪”即便狡猾得像兔子,还能逃得过天空中的帝国雄鹰?

    土肥原贤二终于松了一口气,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对跟随左右的师团参谋人员道:“我不信,他们支那人有能力到处挑衅大日本皇军!”



………【第六十二章 疾风知劲草】………

    404…Fileordirectorynotfound。

    ServerError

    404…Fileordirectorynotfound。

    Theresourceyouarelookingformighthavebeenremoved;haditsnamechanged;oristemporarilyunavailable。



………【第六十三章 热河驻防军】………

    历史的脚步没有停歇,西安事变如期爆。

    一切轨迹,与原来“历史”一样,举国哗然大打嘴战,相关利益国家连喊震惊。

    略有不同的是,**方面有所准备,应对起来从容许多。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