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无形-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第八师团这些来自青森、岩手、山形、秋田“东北四县”的山民尤甚。

    现在,成天穿着筒靴、皮靴、蹼鞋,养成另一种习惯了。

    别说再赤脚奔跑,就是换上士兵皮鞋,都觉得有损帝**官形象。

    “卑鄙”的支那人,狡猾、胆小的兔子般,在山里头绕来绕去。

    害得他们这些帝国精英,循着痕迹跑了好几个小时,却连人影也没见着。

    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再不加快速度追一程。

    恐怕到天黑了,也追不上。

    追击溃散的支那逃兵,对于第八师团的这些老兵,并不陌生。

    只要在天黑之前追上他们,找准了住宿营地。

    围上去一阵猛烈射击,比狩猎时打兔子还容易得多。

    这些支那人是“得胜凯旋”?

    那也一样!原田中尉甚至觉得,一时得手的支那人,更喜欢松懈。

    敢于将二百多人分成四个小队,十二个小组,分头追击。

    凭借都是第八师团精英这点之外,就是对支那武装特性的了解。

    以他亲自带领的这个小队来说,五十七人皆是山形联队,各个中队数一数二的特等射手。

    跟“抗匪”作战的经验,都在三年以上。

    分作三个小组,一个组快速追击,一个组搜索、戒备跟进,一个组正常速度行军。

    这样,在捕捉到“抗匪”身影之前,整个小队可以定时、不定时转换任务角色。

    保证体力得到恢复,保持旺盛的斗志。

    一旦快速追击的那个组,捕捉到“抗匪”身影,立即投入战斗。

    跟进的那个组,实行包抄、支援。

    正常行军的那个组,则加快速度追上去。

    视情况决定,是投入战斗,还是加强包抄。

    就不怕携行弹药不足,反被人多势众的“抗匪”困住?

    “哟西!小五郎,你回头去跟弹药补给组说一下,不要跟得太紧。他们的军犬一路地汪汪叫,别把抗匪吓跑了。唉,带了军犬,还跟那么快干什么?还怕跟错方向?”

    原田中尉换好皮靴,就地跺跺,觉得比筒靴舒服得多。

    不过,侧耳听听,又皱起眉头。

    冲边上那个帮他抱着筒靴的勤务兵,一阵抱怨。

    “哈衣!”

    被称作小五郎的鬼子,一个立正点头,抱着筒靴朝来路奔去。

    “藤田君、渡边君、河野君,我们来比比看,谁最先追上抗匪……”

    听到后边东洋犬叫唤,其实原田也是很高兴的。

    弹药给养有了保障,追上再多的“抗匪”,他也觉得仅自己这些人就能全部消灭了去。

    可被他念叨的河野中尉,要是清楚自己的处境,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情喽!

    “河野小队”不仅配属的弹药补给组被伏击,还被判明搜索方向,让一匹独狼给盯上了。

    算起来,还是拜大冢三郎这个复仇心切,却又于军事方面一知半解的军官所赐!

    特殊的“原田中队”受命自由出击,急于追击“抗匪”,当然不会乐意辎重补给拖后腿。

    一股脑甩给大冢,只留下十多个扛着狙击枪的特等射手,说是配合解决。

    大冢大尉能力还是有些的,请示长官将那些自古北口方向增援来的日军,匀出两个小队。

    再让人征用一些匹骡马,把那些辎重、特等射手按照各自所属分好,算是四个补给组。

    担心这些人走岔,耽误追击“重任”。

    不但把后续发来的狼犬,给每个补给组各配上一只。

    还按照原田留下的地图,分别标好各个小队的追击线路,给对应补给组一份。

    偏偏河野中尉求战心切,仗着手中精细地图,没有循着柳社人员弄出的痕迹走。

    而是抄近道,想要节省时间,尽快追上“抗匪”。

    这样,老老实实照路线走的“河野补给组”,就成了第一个被伏击的倒霉鬼!

    地图什么的,风子、铲子他们受到老大教育,都很重视,当然不会漏掉。

    吴毅拿着地图,看到画了个红圈的地名“鹰嘴崖”。

    心知小鬼子猜测到,那儿可能被“抗匪”选作藏匿处之一。

    不得不说,鬼子判断能还真不差!

    按照原计划,就有联合一股著名抗日力量,在鹰嘴崖伏击鬼子一场的预案。

    现在鬼子来了,还能轻易放过?

    当然,老虎架不住群猴挠,轻敌只会招致损失!

    看看鬼子的弹药,就知道了。

    表面上,这些子弹也就弹头根部靠近弹壳处,多了一圈红线。

    但是,这些子弹大有名堂。

    正如其弹箱外头标称“特种弹”那样,属于达姆弹!

    要是估计没错,弹头里边不是灌注水银后以圆形小钢片封口,就是装了带燃烧性的黄磷。

    击中人体、器物之后,要么爆出一大口子,要么烧出一个大洞。

    而不是寻常三八步枪子弹那样,一打一个光滑的对穿。

    别提什么国际公约、史料记载,那是专给乖孩子用的哄人把戏!

    对于小鬼子这样的禽兽,就没有什么他们干不出来的!

    “呵,用咱中国人试枪是吧?老子先让你们自己尝个够!”

    趴在两块岩石底下狭窄缝隙里,据枪监视着一处狭窄的路口,心里发狠地想。

    抢在鬼子前头到达鹰嘴崖,做了沟通,布置些手脚。

    才迎着鬼子该来的方向,找好这个位置埋伏下。

    不动用好用却不多了的Z药。

    一个是节约,等着派更大的用场。

    一个是另有目的——吓杀鬼子!

    啥叫吓杀?等会就明白了!

    黄昏夕阳余辉下,不算太清晰的瞄准镜内,出现一个矬子身影。

    鬼子探头探脑地来了,十分精明、警惕的那种训练有素!

    一点儿也不像某些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呆头呆脑,机械木然。

    第一个鬼子探头窥视了一下路口情况,觉得没有异常了。

    立即蹿起身子,一个蹬腿再一个大跨步。

    形似冲向路口左侧二十余米处,实则快速占据右侧一处仅尺余深的岩石凹槽,侧身紧贴。

    不等完全隐蔽好,手中步枪已然探出凹槽中段一个缺口,戒备山路前方。

    这要是咱们寻常抗日武装哨兵,或是经验不足的埋伏人员。

    一枪过去,没打着小鬼子不说,还可能暴露目标,挨上小鬼子一枪。

    就算这个小鬼子打偏了,接着蹿出的鬼子补枪,则是在劫难逃!

    这第二个小鬼子蹿出路口的角度,令人称奇。

    居然是曲腿跃起,迅速趴上高他一头的路边岩石。

    动作间做出瞄准待射击姿势,顺势侧身却溜下岩石另一面。

    落地蹿出不到三米,就势偏向跨出一大步,一个侧腿跪姿,连带出枪。

    一系列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漂亮地完成山路左侧的最佳射击位置占领。

    举枪戒备的方向,居然就是吴毅的藏身处!

    足见实战锻打出来的作战人员,绝非演习摆惯“破死”的那一套!

    有了前边两个步枪手的前出掩护,第三个端着狙击枪的小鬼子,这才从路口后方一处崖壁上滑下来。

    动作迅速地呈之字形蹬踏,快速以脚尖点着山路两边的凸起石块,跃至路口前方六十多米的一处石堆里。

    最后一跃顺势曲腿,就地卧姿据枪,戒备山路正上方陡坡一线。

    就在他还在调整双肘位置,试图取得最佳射击准备状态时。

    一声三八大盖特色的叭勾声响起。

    那个跪姿举枪戒备的鬼子,脑门上被凿开一个小洞,后脑勺却几乎掀开了。

    只剩半边的脑瓜子,猛地后仰,颓然歪倒一边。

    双手紧握的步枪,居然不甘地朝天响了一枪。

    说明这个小鬼子反应,可不是一般的快啊!

    不用说,第一枪是吴毅干的!

    早瞄好了这个小鬼子,却到现在才开枪。

    而且开罢第一枪,甚至连欣赏一下的耐心都没有,立即缩回枪管,顺手拉栓推子弹上膛。

    枪口在第一个中枪的小鬼子还尚未倒地之前,已从岩石另一边的一处夹角缝隙探出。

    此时正好侧身占据山路右侧射击位置的小鬼子,一激灵回身查看,给了个正面。

    枪再次响起,几乎与前边那小鬼子完全倒地的时间同步。

    这角度与位置,都是居心不良地算计好的,能不精准?

    给了正面的小鬼子,还来不及完全转身,更别说掉转枪口。

    又是脑门中间中弹,传出尖锐、刺耳的金属撞击声。

    鬼子的“特种弹”,穿透能力不强,穿过头颅撞上钢盔内壁,发生偏角撞击喽!

    那位趴着的小鬼子,有些出人意料!

    竟然不是起身或转头查看,而是直挺了一下五短身材,就地来个神龟式大掉头。

    同时把枪口也甩了过来,完全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绝招啊!

    吴毅心里甚至打趣:“这丫的,是不是后脑勺长了眼睛。”



………【第三十七章 山地狙击(三)】………

    打趣,当然是开玩笑的!

    有实战经验者,对枪声方向感十分敏感,尤其是老练的狙击手!

    尽管小鬼子这些精选的特等射手,要是套用后世概念还不能真正称为狙击手。

    可人家是战场上,拿咱们的抗日勇士们,实战练出来的。

    不精一点的,也选不上,或说早让咱们抗日将士叭勾了不是?

    神龟大转身姿势虽难看了点,甩过来的枪口却是立即火花一闪。

    一颗高速飞行的子弹,带着尖啸直扑过来。

    噗呜一声怪响,重重地撞上山石。

    甚至给这有些悬空的成吨石块,带来一点颤动感。

    好意思笑话人家神龟招式不好看么?

    保命高招啊!

    精准不精准另说,方向对了,先来一枪。

    要是经验差点的偷袭者,还就真以为子弹就是直扑自己面门来的,赶紧躲避先。

    吴毅却是在故意拔撩这个小鬼子,不仅容得他发一枪。

    似乎还有意装作手慢脚乱,让枪管子不住地晃,任由鬼子拉栓瞄准。

    就在鬼子食指压扳机的一刹那,两声枪响同时响起。

    鬼子打来的子弹,仍旧那种怪响,扑到山石上。

    还是“特种弹”!

    而飞过去的子弹,却狠狠地扎进鬼子左眼眶。

    透出脑后去,钢盔只被穿出一个三八大盖寻常弹头特有的小孔。

    晃荡的枪口不过是诱饵——悬在步枪射击位置上方的驳壳枪!

    鬼子能不吃亏?

    算计完这三个小鬼子,倒退着溜出山石底部的小口。

    小心地原样塞好一块扁平的长条山石,消除痕迹。

    背好枪,抓牢一杆早挂在一旁的木钩,探向一株小树勾住。

    猿人泰山般晃过下方十几米深、六七米宽的水冲沟,悄然向鬼子来路方向去。

    狙击本就是算计的活儿,让后头小鬼子哪怕只是见着人影,都算是失败!

    何况,这些老鬼子们十分难对付。

    说起来繁杂,其实从第一枪响起到现在,也不过分分钟内的事!

    听到枪响,和这三个死鬼子一组的其余成员,不是直愣愣地扑来。

    而是相互几个手势,放着山路不走,顺着两边陡峭的山坡手脚并用地攀上有利位置。

    布置好警戒火力之后,才突然从隐秘的角落,溜下几个。

    借着山石、植被掩护,缓缓靠近那些死透的鬼子。

    看清情况了,回头示意一下,这又才搜索着扩大控制范围。

    等到另两组陆续赶来,四周略微可疑的角落全,都在他们严密的监视下。

    总算有两个鬼子警惕地走过去,查看死鬼子的伤口,判断射击角度。

    并未慌里慌张翻动死尸,防着诡雷呢!

    这俩鬼子略微判断一下致命子弹的大致来向,觉得有些像是尖兵组自己火并!

    不过,他们不是那么好蒙的。

    顺着来向延长线,首先朝着吴毅刚才的狙击位置摸去。

    随后过来的三个小鬼子,这才收走死鬼子手中步枪。

    并在它们的腰间武装带上,轻轻扣上一个拴着长绳的铁钩。

    回身跑到一旁趴好了,用力拽动同伴尸体。

    确定没有诡雷了,便分别冲过去,一把抓起,背向一旁角落。

    而此时,那两个查看射击方向的鬼子,也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处地点,没有“抗匪”射击过,或说“皇军勇士”还击过的痕迹!

    鬼子不是打了两枪,且都打中山石么?

    弹着点印迹呢?

    被人抹啦!鸡蛋大小两个斑点,抹上一点苔藓末儿拌泥水!

    谁有刑侦破案般,耐心地在战场上拿着放大镜,将卧牛大小的山石,细细地观察?

    站到山石前后左右看看,再综合那深渊似的水冲沟。

    小鬼子没能看破阴谋诡计,尖兵组自己出了意外的想法,更进一步。

    “这不可能!绝不不可能!”

    河野中尉察看过三名尖兵的步枪后,脑海中也出现样的念头。

    但他默默地冲自己咆哮,坚决否认这样的可能。

    三名尖兵均来自秋田联队(第8师团第17联队,兵源地秋田县),且都是三年以上老兵。

    即便他们之间有什么私仇,也不可能在这么个情况下,在这样的地方相互开枪。

    只是,带瞄准镜的步枪打出两发特种弹,而两支标准步枪却只打出一发,怎么解释?

    他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两名察看射击方向的小鬼子。

    这俩鬼子,却在河野中尉急切的目光下,为难地点了点头,又不知所措地摇摇头。

    “八嘎!”

    河野中尉有些忍不住了,压住嗓门低吼一声。

    瞪大双眼,似乎要冲着两个小鬼子发火。

    “河野君,有可能是我们的补给组,被狡猾的支那抗匪袭击了……”

    其中一个小鬼子,还是很有头脑的。

    觉得这样就怀疑同袍,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挺了挺胸膛,将事情的可能性,推向更不愿意出现的情况。

    “哪呢?”河野中尉猛地一哆嗦,本就阴沉着的脸,变得铁青。

    都说秋田兵做事不着调,其实是十分有荣誉感的!

    明明是全师团熟悉带瞄准镜步枪的集训队,只不过放在山形联队进行。

    寺山少佐、原田中尉这两个巴嘎雅鹿,竟然一口一个“原田中队”。

    似乎整个师团精英,都是他们这些土头土脑山形人的下属、徒弟。

    眼见寺山大队笼罩在“支那抗匪”制造的狼啸中,生死未卜。

    出于帝国皇军的荣耀,每个精英都恨不得立即捕捉到抗匪身影。

    像在山间狩猎打野兽那样,一枪一个。

    将他们打得后悔与“大日本皇军”作对,后悔生做支那人!

    出于联队之间的荣誉,河野中尉更乐于自己秋田(第17)联队的“河野小队”精英们。

    在这场角逐中,胜过青森(第5)联队“藤田小队”,弘前(第31)联队“渡边小队”。

    甚至是山形(第32)联队的“原田小队”!

    所以才在分兵之后,做出倚仗精密地图,不循抗匪踪迹,抄近道快速追击的决定。

    “松木少尉,难道是我们的小队追击太快,抢到抗匪的前面了?”

    一阵沉吟,河野中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