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无形-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物资堆积场,兼做临时弹药库、油料储备点功能!

    以为即将发往关内,大肆泼向“支那人”头上,无需细分存储场库,仅仅区隔堆放。

    还真像旅座说的那样,只要保证六发黄磷弹弹,以最远射程打出四五里地,砸中里头任何一点就成!

    这对日伪而言,简直就是天降横祸。

    就像夜里好好睡着觉,却让疾驰车辆蹦起的石子,砸中卧室窗口玻璃,又给扎得满脸开花、冒血。

    “哈哈!好样的!老宋俺们走咧!”杨振吉扛上本该宋桂然扛着的炮管子,热情地吆喝。

    “嘿,旅长这招好啊!你说的没错,真好……”宋桂然真的耳背,答非所问。

    不过手脚一点儿也不慢,收起标杆、望远镜,咧着大嘴就跟着跑。

    凌晨一点,是约好的“首炮”攻击时间。

    所谓的首炮,其实就是基准炮,也就是宋桂然这门斯托克。

    首发黄磷弹打出去,落地爆炸时,其余各炮、各枪闻声发动。

    当然,枪炮声有真有假。

    另一门斯托克、四门布朗德,均由那些像宋桂然一样高薪应聘者操控。

    金条只是类似安家费,打起鬼子来,哪个都不含糊。

    尽管这五门打的都是榴弹,目标也都是较为散落的日伪兵营、机构等目标,而非堆积场那样的大“靶标”。

    但是由于堆积场引发的触目惊心效果,严重冲击了日伪的心理。

    他们这几门分散的小炮,反倒得以施施然地“校准、核发”。

    一炮更比炮狠地将榴弹砸向敌群,凿进日伪营房、机构建筑、设施。

    日伪在各处制高点、要点安排的严密控制火力点?

    他们这时觉得,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喽!

    咚咚作响的马克沁重机枪,不断地砸到火力点、碉堡、工事来的枪弹、炮弹。

    令他们觉得,守好各自阵位,祈求天照大婶,各路菩萨保佑,别让“抗匪”打中自己,就是万幸、万幸,哪会想到是鞭炮、铁桶掺杂壮声势?

    趁着日伪慌乱,杨振吉扛着炮筒子,带着炮班、掩护组,呼呼啦啦地路过二连连长身边。

    丢下一句:“实行第二方案!”

    什么是第二方案?

    那几个土坑,是为斯托克准备的。

    要是六发黄磷弹急速射之后,鬼子伪军追堵急切,分成迫击炮三大件,一坑一件埋了。

    填上一半土,再埋上药包、拉好绊索,既是阻击地追兵,又是很好的伪装。

    这样,炮班不必扛着跑,也不怕日伪缴获了去!

    没有哪个日伪,精明到掏掏爆炸点深坑,看看有没有蹊跷的地步。

    现在袭击得手了,情况也不算急迫。

    可以直接埋上药包、拉上绊索,只等待会儿日伪醒过神来,追击、绊响。

    另一门斯托克,由三连那边照此办理。

    剩下的“看家三发弹”,还可以汇合后瞅准机会,给鬼子伪军追兵再来个震慑!

    或是打击堵截的日伪,方便“开路”!



………【第六十四章 战略烟雾(五)】………

    二营康永贵,三营黄乐之,各自带着一路,也都是一个方向——承德。

    不过,不至于无脑嘴炮人士那般,蠢猪似的不知迂回、拐弯,直奔承德而去。

    还深怕鬼子不知道,最好一路架起嘴炮高喊:承德、承德,偶们来也,咚咚啊锵锵……

    跟其他两个营,还有那些以独立连形式,各自开展“工作”的小股精干一样。

    行踪诡异,忽东忽西,跟各路日伪捉迷藏、兜圈圈。

    不过,他们是真的打劫,跟一营与四营那样小打小闹捞好处,旨在吸引、歼灭日伪不同。

    在地下组织的配合下,在各乡村群众的帮助下,寻隙朝那些日伪控制的矿场、据点下手。

    每敲掉一处位于深山中的矿场、据点,俘获的日伪、缴获的战利品,全都由地下组织、村民拿上武器,运到五龙山(灵雾山)等处去。

    现在他们不满足于山间小打小闹,真朝承德来了!

    去年(1935),孙永勤部在遵化茅山被鬼子联合国民政府“清剿”,民众军还是有小部突围回到滦河沿岸山区的。

    二营临时营长康永贵,就是带了些剩余的弟兄突围,并联系上杨二部。

    另外,张福义、李连贵、年焕兴等孙永勤余部,也联系上了。

    小股突围回到兴起地的各股民众军,遇到特别勤务旅跟鬼子汉奸大打出手的当口,自然不甘心歇着。

    只是组织上紧急加强的力量,还有杨二部派出人员协助,成功稳住各股民众军立即爆发的情绪。

    而是按兵不动,甚至销声匿迹,算是给惶惶不可终日的日伪大派定心丸。

    鬼子汉奸都以为,民众军这些“抗匪”,肯定也跑到兴隆南部深山老林。

    跟杨二部一样“同流合污”,跟“大日本帝国”、“满洲国”作对去了。

    因而,除了必要的守备力量,滦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带的日伪,甚至是那些汉奸武装,大都被派到山里头去“清剿抗匪”。

    与上次孙永勤组织起民众军,京东特委派出二十多位党员协助加强不同。

    这次集中了上百名富有地下工作经验的组织人员,目的也不是辅助、指导。

    而是以绝对主导形式,一面加强各部组织纪律教育,一面秘密展开群众发动工作。

    上千名原民众军,分作几十处隐蔽学习、训练,熟悉各自战术手段、作战任务。

    数百名有经验的群众,一边以商业掩护四处采购、囤积粮食物资,一边不动声色地摸清日伪仓储、囤积地点、守卫力量。

    就在古北口袭扰战打响的十几个小时前,三百余名来自天津、北平的进步学生,也秘密抵达,并立即分派到各处。

    这些有知识、有文化、有头脑的热血青年,到达兴隆之后,立即人手一本油印的《抗战工作组织条例》。

    现在还就着昏暗的油灯,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时不时就自己的观点、想法,与先期拿到《条例》,并对照着开展工作的组织干部讨论、争辩,甚至吵架。

    要是顺子在场,说不定就认出几个:嘿,这不是在平谷虎视眈眈,准备焚烧日货的那些学生娃吗?

    别小看这些学生娃,他们好冲动,还不懂什么战略、不善运用策略是真。

    正确引导好,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干劲,可不是无脑嘴炮人士、茅坑文化人堪望其项背!

    凌晨时分,秘密运动到位的二营、三营一千余人,加上民众军一千余人,做足攻击准备。

    二营五连、六连,率先发起突袭,向市郊西北角的鬼子最大炮兵阵地发难。

    先以猛烈急促短突火力,将外围守卫的鬼子步兵干掉。

    然后以持续火力,拦截、打击其余方向日伪援军。

    掩护七连、八连快速设置“桶桶炮”。

    这些天,不论是拔除鬼子据点,还是攻打矿场,都使用一种怪土炮。

    这种土炮,被冠以“桶桶炮”名号。

    其实就是厚实的木桶,装了一大一小俩药包,外加一些不泄密的小装置,一用即弃。

    用的时候,就着地势挖出一个大小、倾斜度适合的土坑,将“桶桶炮”安放、埋好。

    只要敌人进入“射程”,立即点火轰击。

    失去守卫,又后援无望的鬼子炮兵,只能绝望地拿起轻武器,意图负隅顽抗。

    几十发桶桶炮大药包过去,几乎没有活着的。

    这时,那些高薪聘请来的炮手们,在直属队三十多“五毒分子”的护卫下,从隐蔽处快速抢进鬼子炮阵地。

    熟练地操起步兵炮、山炮、野炮,开始为各处攻击部队,提供强而有力的炮火支援。

    三营在二营攻击得手后,留下九连、十连配合民众军,对市区各处日伪要点攻击。

    黄乐之带上剩下的两个连,开上抢得的几台装甲汽车,拉上几门山炮直扑几场。

    也不急于跟拱卫的日伪轻武器对阵,选好地形摆开山炮,或精确、或概略着向机场倾泻炮弹。

    日伪虽然四散兵力进山清剿,却也不至于省会城市兵力太过于空虚。

    只是“抗匪”太过狡猾、卑鄙,不肯陪着玩阵地攻防战。

    每遇“皇军”及“皇协军”拼死防御,立即一阵冰雹般的奇怪大炮过来。

    不论是暴露工事内的兵力,还是坚固掩体内的守军,难有幸免者。

    迫不得已,效仿国民政府军惯用手法,收缩兵力“转进”到几处坚固堡垒要点内。

    准备坚持到援军赶来,或是天亮时飞机来助战。

    毕竟日伪苦心经营已久,突然袭击的良好效果渐渐消失。

    面对日伪固守的要点,抢得火炮、拥有桶桶炮的二千余众,也只能是围着这些刺猬团,时不时来一阵炮火急袭。

    免得鬼子汉奸定下神来组织反击,影响作战效果。

    趁此机会,地下组织发动起来的千余民众武装,在几十名地下工作者带领下,由百多名学生协助,分头清剿市区溃散残敌。

    另有几十个地下工作者,带着百余名学生与二千余名普通民众,手持各式杂乱武器,组织严密地跟进。

    或抢救伤员、抬走烈士遗体,或接收俘虏、处决汉奸,或搜缴武器物资、整理造册,或收集文件资料、编号入档。

    在各处日伪可能来援的路上,那些分散打劫的精干,就地转行纷纷做好拦截、袭敌准备,并组织清剿力量,搜捕零散逃敌。

    而那些分散在各乡村、小镇的地下工作者一样没闲着。

    他们由特别勤务旅先期派出的机枪组、掷弹筒组、步枪组配合。

    发动饱受日伪欺凌的村民,将日伪汉奸各处宅院、工场、仓库攻下。

    将大量粮食物资、机械设备、金银钞票、金属器具抢出,立即利用大牲口驮往各处早已安排好的深山营地。

    又组织起以地下工作者为领导,百多名学生为骨干,吸纳愿意参加抗战的群众。

    利用缴获的各式武器,扩大护卫力量。

    那些先期加强的各个组,得以放开手脚,带上部分武装群众,赶着大车、大牲口,赶往承德及那些物资量过大、运输能力不足的大城镇。

    一夜之间,“抗匪”四处闹腾,日伪八方告急。

    吴毅闲情逸趣地带人在各处山谷闲逛,鬼子汉奸却为判明“抗匪”到底想干啥愁断肠。

    尤其是承德这个作为热河省首府的城市,古北口这样的兵家重镇,“抗匪”都敢说打就打,招呼都不打一声。

    一时间,空中电波骤增。既有鬼子之间的急切责问、交流、沟通,也有国民政府方面纳闷、紧张、惶恐的催问与推诿、抱怨、敷衍。

    当然也少不了**内部的通报、转达,甚至是“友邦人士”的猜疑与分析。

    不管各方反应如何,只有吴毅这个“肇事者”自己清楚。

    重重战略烟雾下,要干什么,该干什么!



………【第六十五章 诱击敌机(上)】………

    东北、华北,只要靠近热河的、鬼子盘踞的各处机场,不等天亮便喧嚣起来。

    地勤鬼子忙着检测侦察机、轰炸机,加油车、弹药车来回穿梭。

    鬼子飞行员也早早吃过饭团,说不上是夜宵还是早餐,穿戴好飞行服坐等出征。

    天津、马兰峪两处机场的鬼子,还额外多了项任务。

    他们不得不将夜里装进机舱,准备天亮后到兴隆山区空投的大摞报纸、传单,一件件卸下运走。

    天色渐渐亮起来,轰鸣的飞机迫不及待地一架架滑跑、起飞。

    宁静的天空,少了南迁候鸟的自然喧嚣,却多了几群翅膀上贴着红膏药的东洋铁鸟轰鸣。

    承德彻夜未眠、提心吊胆的日伪,听到飞机轰鸣声,不是欢呼雀跃。

    而是惊惶失措地布设布板,并通过无线电声嘶力竭地呼号联络。

    借着晨曦,他们发现夜里疾风暴雨般来袭的“抗匪”,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无影无踪。

    除了兢兢战战地从各处要点“出击”的日伪,不是绊上、踩响抗匪设置的爆炸物品。

    “陷落”小半夜的各片区域内,甚至连一具“抗匪”尸体都没有。

    这时要是空中来援的“大日本皇军飞机”,按照夜间联络标示区块,俯冲下蛋、射击,死的可大部分是已经重新掌控这些地段的自己人!

    幸好这时候鬼子飞机,还不像轰炸重庆那阵子,机载无线电不至于拆了去以加大油量、载弹量。

    听到地面呼叫,总算生生拉起机头,停止攻击动作。

    驾着座机憋足劲要“抗匪”好看的鬼子飞行员,可不乐意了!

    夜里鬼哭狼嚎、要死要活呼叫支援,恨不得不等天亮飞机就赶来助阵。

    这会儿又鬼叫说,“抗匪”都不见踪影了?

    用无线电吵架?小鬼子虽然猥琐、变态,但还不至于无脑嘴炮哇哇的地步!

    他们各自按照出发机场的编队,形成几个空中搜索机群。

    互相之间又进行沟通,以承德为中心,展开划分区域的空中追击。

    地面鬼子能拿上精细的地图,空中的鬼子当然也不缺详尽的航空图。

    二十余架飞机,分成八个编队。

    每个编队都有一架侦察,以贴近山巅的高度掠过各处山谷。

    两到三架轰炸机保持中空巡航,随时准备俯冲攻击。

    不少夜里被困山间的日伪,纷纷借机汇合、摇动膏药旗,沿着山谷公路向承德、兴隆、滦平等主要城镇撤退,倒是很好的避免“误炸”措施。

    潮水般发动攻击的“抗匪”,即便狡猾地在“皇军”飞机赶来之前退走,终究是跑不远。

    鬼子侦察机几次掠过山巅,立即压下机头,顺着较为宽阔的山谷,来个贴近树梢式的超低空飞行。

    跟在上方的鬼子轰炸机,一开始还较为谨慎。

    他们虽然张狂,但“抗匪”密集步枪、机枪能对自己座驾造成危害这点,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连续搜索过几处最有可能被“抗匪”用以躲藏的山谷,什么动静也没有。

    或说放松警惕,或说有些失望、恼怒了。

    前方侦察机再次掠过一座不算太高的山头,一个下压动作翻过去。

    后边两架轰炸机,也跟着下压高度,准备以高过山头百来米的高度,玩玩特技飞行。

    表演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战场上表演!

    率先俯冲向山谷的侦察机,被预伏在树林里头的十几挺轻机枪,狠狠地揍。

    机腹掠过树梢,确实是很好的飞行技术。

    要是一头栽进树丛中,那也只有死路一条!

    后边紧跟过来的两架鬼子轰炸机,甚至没有意识到侦察机已经出事。

    长机掠过山头,僚机紧跟着就过来。

    这时,早已部署在两边山脊上的四挺马克沁,山头下方山坡上的两门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同时开火。

    六串点状火舌,毫不客气舔向两架鬼子轰炸机。

    先是长机拖起浓浓长烟,呜咽着一头砸向远处山坡,腾起一阵地动山摇的爆炸烟雾。

    跟着僚机摇摇晃晃地艰难爬高,试图挣脱火力网。

    却来个凌空爆炸解体,如同绽放一个绚丽夺目的高空焰火。

    穷得叮当响的特别勤务旅,哪来这么多马克沁、苏罗通?

    这得感谢贪婪的汤玉麟,顽固的鬼子!

    汤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