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无形-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二当场就老脸阴沉沉的,不要这号人了。

    毕竟是堂堂特别勤务旅的主力团,又经过老李筒子的革命道理说教,怕这号人成为害群之马。

    于是只好将老分子中,老嫖这样不开窍的揽过来,充当旅部直属队,公开名称警卫连!

    除了谢仁科,还有几个。

    干脆连姓名也省略了去,针对他们各自“人品”,冠名老嫖、大饕餮、空空六、酒鬼二之类。

    “嘿,遇上俺老本行的啦?掌柜的,会会去?”

    吴毅还没说话,靠在一旁老树干上警戒的绑匪甲,居然有些兴奋地轻声嚷嚷。

    这伙计叫陈锦甲,也不知道给他取名的那乡村秀才,是不是个军迷。

    据说给村里小娃起名,不是兵,就是甲,要么就是剑、戟、刀、锤之类。

    被安个“绑匪甲”,并没有冤枉他。

    这个看似瘦猴般的家伙,从前是遵化一带有名的绑匪。

    而且绑人很不道义,不论贫富、不论老少,只要他缺钱花了,瞅准机会就绑人。

    要的钱却又可多可少,够一包烟可以,够一条牛更好。

    杨二带人逮住他,本来是要处死他的。

    念在他是孤儿的份上,临时心软了。

    收到队伍里,隔三差五给几个零花钱,免得到处惹是生非。

    可惜杨二的善心,却给杨部惹来是非。

    陈锦甲就不是个知恩图报的料,成天绑架的对象改了。

    只要队伍中哪个马大哈一不留神,刀枪之类就没影。

    然后收到一张画着圈点的“字条”,照数付钱之后,刀枪才会物归原主。

    可能传令的也吃过亏,就把这号不算“分子”的也给划拉凑数。

    尽管在追杀鬼子原田中队狙击手过程中,陈锦甲布设陷阱、使用Z药的天赋发挥出来。

    巧妙地用捕兽夹加Z药,灭了最能躲闪的一个小鬼子。

    杨二一见这么个货也想进直属队,直接丢给旅座自行处理。

    卖甘蔗的捡渣子,旅部警卫连,就捡了这么些货。

    还是腹黑觉得不能光吃亏,挑拣了十来个学生兵加进来,算是好赖参半。

    “绑匪甲,带上你们组,跟老嫖一块去把他们绑了,押上香龙山去。

    “呵,应该是张铁七、赵振海的人,交由他们处理。

    “姥姥的,既抗日也绑票,这就是土匪真面貌,不整整他们,陋习还能改得掉?”

    略微沉思一下,决定拿下帮人者,给这样松散的队伍来个训诫。

    “好咧!嘿,绑票俺最在行咧!”

    绑匪甲一扭头,拉上老嫖就往药王庙去,走远了又低声嘀咕:“老嫖啊,以后俺们的毛病还是改改的好。嘿,俺看吴掌柜的,比杨掌柜狠……”

    “走,俺们先上山,摸摸山门再说!”

    打狗还得先看主人面,何况对方的二掌柜,是得力干将风子的亲哥?

    可惜,不算高大险峻的香龙山,并没有什么山门!

    警惕地摸到半山一处山坳,循着微微灯光摸过去,一个岗哨也没有遇见。

    倒是略显残颓的几间庙宇门口,两个拄着步枪的坐在地上瞌睡。

    两个老分子摸过去下了枪,拧胳膊住堵上嘴,居然还在昏睡!

    进门挨个窗子瞧瞧,亮灯的那间地上,半躺半卧着十多个男女。

    边上坐着两个挎着王八盒子,趴在桌上酣睡的。

    “掌柜的,就七个带枪的,都拿下咧!”

    绰号大饕餮的老分子,能吃、会吃、善吃,办事也利索精明。

    带着有些手生的十来个学生兵,把几间屋子都搜过一遍,拿了个热气腾腾的炖整鸡啃着。

    大饕餮苏云福,据说以前是富贵人家阔少,穿着不是很讲究,吃喝方面极其在行。

    跟后世誉满全球的广东食客,有得一比吧!

    抡一把菜刀砍人不眨眼,拿枪射击却说害怕吓人的声响,双手直哆嗦。吃喝之前总是拿一双祖传银筷子,挨样试试有没有毒,典型一个食古不化的垃圾!

    当然也不适合任何一个团直属队,只能塞到旅座这个收容站。

    跟大饕餮合作的老分子酒鬼二没有露面,应该是躲在哪旮旯偷喝几口。

    酒鬼二其实是文化人,名叫郭德儒。

    被杨二拉入队伍,本来是觉得请个会用机枪的小学教师,还能当当账房先生,挺划算。

    郭德儒名符其实确实人品极好,除了机枪哒哒的时候,偶尔骂一两句脏话,见谁都十分礼貌。

    酒德更是好得没得说的,只要沾上酒,要是没人看着,喝到倒哪、坐哪都呼呼大睡,从不撒酒疯。

    “敲醒一个问问!”

    风子、铲子是实诚人,不是孟庆生那号恋爱中的愣头,不会乱吹嘘。

    说张铁七、赵振海百来人枪,应该不会夸大!

    “八嘎!”

    一个被敲醒的,居然张嘴就来日语。

    “哟,小鬼子?”

    大饕餮一愣,顺手立即将堵嘴的破布,堵回张圆了的大嘴。

    “嘿,有趣啊,抗日土匪的驻地,冒出小鬼子来?”

    吴毅嘴里在打趣,心里头却是一阵发毛!

    要是张铁七所部出事了,那风子、铲子他们几十个,也就玩完喽!

    这帮爷损失一个都难以承受,要是全完了,可就是欲哭无泪啦!

    “掌柜的,嘿,都绑来咧!他娘的,全是狗汉奸!”

    绑匪甲跟老嫖拖着一串人走来,笑嘻嘻地说。



………【第十章 原来如此】………

    香龙山庙宇中的人,还有那些干绑票勾当的汉奸,挨个接受讯问。

    事情原委很快就弄清了。

    张铁七绺子确实是在这儿,赵振海也真是二当家的。

    只不过前些天张、赵二人闹意见分家了。

    大当家张铁七带着七八十个弟兄继续留在这儿,而赵振海带了十几个人不知去向。

    两个当家的闹意见,内中原因最清楚的,却是绺子里的厨子兼郎中王药子。

    这个酷似陈佩斯,却小一号、苍老不少的光头土郎中说,赵振海怀疑张铁七的表弟勾结日本人。

    张的表弟孔秉义是绺子里头最有文化的,且曾经留学日本,也就是刚才被敲醒,张嘴就来“八嘎”的混蛋。

    这混蛋反咬一口,说赵振海跟他出现得很贸然的弟弟赵振风,才是日本人的爪牙。

    理由是兄弟俩鬼鬼祟祟的,要么把私底下勾当说出来,要么就是汉奸!

    赵振海不说,带着十几个老弟兄负气出走。

    当时张铁七还冷笑说,汉奸滚蛋了也好,免得看在往日兄弟情义份上,不好下手。

    还没过两天,孔秉义的汉奸嘴脸却露出来了。

    趁着夜里由他的人站哨,将二三百鬼子汉奸引上山来。

    张铁七跟五六十号弟兄还在睡梦中,就成了俘虏,也不知道被押到哪儿去。

    孔秉义就带着手底下十几个汉奸,成了香龙山的山大王。

    短短几天内,仍以张铁七的名号四处绑票勒索,弄得附近百姓人心惶惶。

    纷纷推举代表,找日伪各类机构,恳求消除“匪患”。

    王药子只不过是个土郎中,连孔秉义都不觉得,这么个胆小怕事的小老头有什么能耐。

    放心地留着继续当厨师,伺候自己及一干手下。

    人不可貌相,王药子虽然不明白鬼子汉奸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凭着善良的心,觉得肯定是对咱们中国人不利。

    经过一番准备,在饭菜、酒水里头做了手脚。

    “嘿,俺也不知道,那九个王八犊子绑了人回来,该咋办。只好炖了鸡,温着酒……”

    王药子讪笑说着,不住地瞥向仍在角落呼呼大睡的大饕餮、酒鬼二。

    “王老伯,你这样做很好。呵呵,甭管他们,该让他们也长点记性!”

    吴毅却觉得,那两个家伙是自找的。

    现在睡上一个糊涂觉,免得以后怎么冤死都不知道。

    倒是那三个被绑的“观音”,有些不对劲。都是俊俏小姑娘,大的不过十七八岁,小的约十二三。

    年纪略大的那两个,虽然也穿着乡下女孩的衣衫,但绝不是乡间女子——跟那个真正乡村小丫头对比起来,差距十分明显。

    三人获救之后,那小丫头片子,很快就有问有答。

    而大点的那两个,依旧是满脸悲戚、惊恐、怀疑,怎么问都不开口。

    “你们两个要是再不开口说话,俺也只能是让你们回到被绑来的地方去。”

    腹黑就是那类没心没肺的,明明已经从那个小丫头片子口中得知,三人是从白石门嘴一户人贩子家里被绑来的。居然毫无怜香惜玉的恻隐心,面无表情地威胁。

    “不要,不要!大哥,俺们不回白石门嘴,俺们是被拐骗的……”年纪最大的那个,终于开口了。

    两个大的是表姐妹,表姐叫周素凤,表妹叫陈芳男。

    周素凤家在沈阳,九一八事变前到天津一所女子教会中学上学。

    还不到半年,家毁在鬼子的炮火中。

    一家老小十余口,据说只剩在黑龙江当兵的大哥,还有就是她。

    好在他舅舅是天津一家药铺店东,支撑她的学习生活费用不成问题。

    只是受国破家亡刺激,周素凤不愿在教会中学上学,改到教会医院当护士。

    一门心思想学会医疗技术,立即回到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为抗战勇士疗伤治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8月的一天,周素凤跟表妹陈瑾一起到北平,参加各界学生对二十九军的慰问演出。

    回到天津刚坐着人力车到巷子口,立即有好心的街坊拦下,说她舅舅一家都被杀害了。

    带到僻静处,塞给十几块银元,一叠钞票。

    说是大家凑的路费,让她们能逃多远就逃多远,最好逃到没有鬼子的地方去。

    两个性格倔强的女孩,清楚是舅舅为抗日联军筹措医药、资金的事,让小鬼子知道了派人灭门。

    不仅没有逃,还女扮男装,相互鼓励着徒步往东北方向走。想要像一般难民那样,走到东北、找到抗日联军。

    差不多走了半个月,却还只走到兴城县,途中还几次差点被鬼子汉奸逮住。

    在路边一户人家讨水喝的时候,无意间听说香龙山这一带有抗日队伍。

    赶忙谎称要到白石门嘴投亲,央求这户人家的老大爷帮忙,拦下一辆过路大车。

    哪想这赶大车的,是专干拐卖妇女儿童行当的人贩子。瞟上几眼,就知道这是两个没怎么出门的小娘们。

    到了白石门嘴,就被关进一间破屋子,跟前边拐来的那个小女孩挤一个破炕上。

    正提心吊胆想辙,却被捆了堵上嘴,装进麻袋运到药王庙。要不是大车只通到那儿,恐怕是直接运到山上来。

    “老嫖、绑匪甲,去!把那些汉奸全都推进后边井里头,填土埋上。”

    听了周素凤的叙述,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善尽天良的汉奸了。

    孔秉义这个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狗东西,不仅连他表哥张铁七都能卖给小鬼子求升官,还专门为鬼子凑齐犒赏用的“花姑娘”。

    别以为鬼子好对付,要不是巧遇这么一出。

    还真想不到,为了快速有效对付突然崛起的特勤旅,关东军、华北驻屯军的两大特务机关联手。

    启动他们安插在各路土匪内部的棋子,先将倾向抗日的部分“剔除”。

    然后由孔秉义这类汉奸,继续打着原先绺子旗号,为非作歹,祸害邻近。

    并下达命令,按这些“义勇队”人数,“征集”民间年轻女子供享用。

    接着当然是以抗日队伍名义,带着“钱财、女人”,向那些被特勤旅控制的山区进发、渗透、捣乱。

    鬼子想在东北扶持傀儡,先在上海对国民政府来一战。这样的所谓战略,并不算什么高明手段,也就国民政府、蒋委座以及他们的后世拥趸们看不清。

    以劳什子“义勇队”来对付义勇军,这样的龌龊战术手段却真的让人防不胜防!

    就像后世网络,那些汉奸杂碎挨了打击,立即披上马甲扮起“正义群众”。

    对打击了他们的用户,进行群起攻之、且无休止的纠缠。

    利用咱们民族癖好从众的心理,掀起一股打则伤及“无辜”,不打则沉渣翻涌的浊浪!

    弹丸小岛的小鬼子之所以能够侵占泱泱中华大半国土,不是他们有多强大。

    而是咱们自己民族,不仅有浆果粉等无脑嘴炮族,还有孔秉义这样,连做梦都想当汉奸,浑噩间反了人类母语常态,开口就是“八嘎”的混蛋杂碎!

    有心抗击侵略的呢?却是被内外咒骂为匪的,李杜、杨靖宇、赵尚志这些且不说,最多还是张铁七、赵振海、周素凤、陈芳男等等。

    当然,还有警卫连看似垃圾、粗鄙的“无名之辈”!

    “打鬼子先得除汉奸!”腹黑看看楚楚可怜的周素凤哆嗦着,生怕这个小姑娘也有后世网络间常见、真假莫辫的“善心”,大煞风景。

    先来上一句,免得出现嘴炮们常哼唧的狗屎调调:哼呀,对自己中国人就是狠……

    “俺知道!俺舅一家,就是汉奸们杀的!伥鬼不除,永无宁日!”周素凤眨巴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毅然决然地说。

    尽管她说的只是实情,却弄得自以为定力过人的腹黑,差点当场承认,自己一见钟情喽!



………【第十章 风暴眼中的古北口】………

    掌握在特勤旅手中的古北口,防守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至少心有不甘的日伪,是这样认为的。

    无论是派出小股袭扰部队,从不同出人意料的角度试探攻击。

    还是混杂在“还乡团”中的谍探,就近观察分析。

    或是出动飞机,冒着防空炮火,几番以身涉险式的拍照。

    得出的结论,都是这股突然纠集到一块的“抗匪”,绝不同以往遇见的任何中**队。

    鬼子狂妄变态,但绝不是虚妄病态。

    很快就放弃调动关东军、华北驻屯军,附属的伪军、可能联合到的国民政府军,以优势兵力全力反扑的方案。

    古北口炮台,就是鬼子自己设计建造的,布置些啥玩意,他们自己心中有数得很!

    虽然说完工的炮台上,那240毫米大炮打响攻占沈阳的第一炮,是那样的震撼。

    但要是炮弹落到日军自己身旁,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没文化的“抗匪”不懂得用?又是一出看似粗鄙,却弄得“大日本帝国”在舆论战上吃尽苦头的“检讨”嘲弄!

    国联派出的违禁武器调查组,并非有意刁难已经退出的日本,甚至有些偏袒。

    却只能做到通知日本方面,今后不该使用达姆弹、化学毒剂弹,含混了事。

    想逼迫“抗匪”悉数交出来,就得提供被缴获的详细数量、种类,再扣除声称已经打出的,日方肯么?

    那些受到日方放下身段,极尽讨好的国际慈善机构、媒体,则看似公正,实际却为“抗匪”大作美化宣传!

    什么义勇军特别勤务旅修缮民宅,贴上封条等候战争难民回家,甚至连逃离的日侨屋舍财产都未动分毫,还声称随时欢迎不带武器的日方侨民继续经商。

    大幅“抗匪”整修街巷、道路、桥梁的照片,军容严整、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场景,纷纷在各国媒体出现。

    要不是日本国内及占领的东北、台湾控制得严密,恐怕都出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