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桃源-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啃这块硬骨头。可是还没来得及他端上饭碗,中军帐就来人请他过去议事了,情知躲不过的耶律隆庆只好硬着头皮前去,当然,他没忘记将高文举送的那把刀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中军帐里的谈话毫无营养,走了狗屎运大难不死平安归来的耶律隆庆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反而被一连串劈头盖脸的责难训的狗血淋头。看着那个一脸得色的胞兄、面沉如水的老娘、阴冷而狠毒的韩德让、眼露鄙夷的萧达凛等等这些大人物,耶律隆庆心中丝毫愤怒都没有,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解脱。
    他没有找任何借口推脱责任,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诚恳的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做了深刻的检讨。他先是很客观的做了自我批评,认为自己大意在先,使宋军轻易闯入营盘;冲动在后,擅自离了中军,被对方的刺客轻易得了手。随即又做了保证,表示自己从今而后一定痛改前非,做一个合格的将领。此次损失,若有什么责罚,自己绝对不敢推脱,一定心甘情愿的接受云云。
    这一手倒让其他人面面相觑,有些吃惊了。耶律隆绪目光流动,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韩德让眼中的阴狠之色越发浓郁了,不过大家都没人说话,毕竟身为皇帝的胞弟,能摆出这个态度来已经难能可贵了,再说什么过火的话好像也不太合适了。还是萧太后用一句,看来果然经一事长一智的客观评价结束了谈话。
    最后达成的裁决意见是,让梁王戴罪立功,只要将遂城拿下便可将功补过。耶律隆庆不敢推辞,但也很婉转的表示了自己眼下手头的攻城车数量不足,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希望可以宽限几日。等他将攻城车修复或者重新调配一些之后再发起总攻。萧达凛便冷笑着数落了一句,被人家活捉了一回,连胆都吓破了之类。韩德让虽然出言将萧达凛的冷嘲热讽阻拦了下来,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差不多是那个态度,总之一句话,人家现在不太放心他的立场了。
    耶律隆庆知道这时候如果自己再不表示表示,恐怕这一关都不好过了,豁然起立,冷着脸说自己这就发起全面进攻,如果拿不下遂城,就算拼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半步萧太后眼见气氛有些不太和谐,有心调解一番,听到他这话的时候,突然出言道,既然我儿有此决心,朕为你们擂鼓助威
    耶律隆庆连忙大礼拜谢,心中却犹如被刀割一般绞疼,在磕头的时候默默的告诉自己,这几个头,便是将这三十年的养育之恩尽数还给您了,以后你我只是君臣,再无母子之情了。同时又告诉自己,一定要狠下心肠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今天如果不舍得那些将士,明日可能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了。等到将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一定要讨回今天这个公道
    半个时辰之后,饱食一顿的契丹汉军重新列阵,耶律隆庆一脸肃穆的告诉大家,这一次,一定要一雪前耻,不破遂城绝不后退并且很自豪的告诉大家,为了给大家信心,太后她老人家亲自来为大家擂鼓助威了。一时之间,山呼万岁之声雷动。站在点将台上的耶律隆庆心如止水,待大家谢过恩之后,抽出高文举送给自己的那把刀狠狠往虚空一劈:“进攻”
    攻城几天以来,就数今天的损失最大,重整旗鼓之后,耶律隆庆的人马一共还有两万三千左右,攻城车却只剩下了可怜的三十具不到,这么一来,虽然有弓箭手拼命的用弓箭压制,但对城头形成的威胁还是较前几天差了很多。耶律隆庆发了狠心,一改之前以点带面的打法,将两万三千人一线铺开,尽数压上,自己亲率厚着督战阵紧随其后,沿着遂城北门一线,全面发动了攻击。
    阴谋诡计这种东西,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高文举与耶律隆庆玩的这一套把戏,他自然没有向别人提起,不过却也有像杨延昭和康保裔这样老谋深算的人多少能察觉出点什么,只是大伙现在根本没功夫讨论这个,迎接契丹人这一拔看起来最为凶猛的攻击才是当务之急。
    孟良对高文举如今是彻底的刮目相看了,虽然不太理解他为何将耶律隆庆放了回去,却也没说什么,看到耶律隆庆只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就摆出一副恼羞成怒的阵势要来找场子,笑着说了一句,这小子还真是逮着了乖乖叫,一放手就别别跳。不让给他点厉害瞧瞧,还真当遂城是歇马凉店,想来就来呀。
    城上城下的交战进入了空前的激烈胶着,一动手,双方就摆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城头上的军民将所有能派上用场的东西都当成了武器向个倾洒,城下的契丹士兵手中的箭矢也好像不要钱一样毫不吝惜。双方的伤亡开始逐步升级,胜利的天平貌似在开始向着耶律隆庆慢慢倾斜。
    缓过了神,吃了顿饭的康保裔没有和他的几位幸存下来的士兵一起去休息,反而纹丝不动的与杨延昭并肩站在箭楼上。稍早前,这位面对死神也没有皱一下眉头眨一眨眼睛的老将,被杨延昭和孟良两人的一声“康叔”硬生生叫的老泪纵横,老人到此时,是彻底的放下了心结,能在有生之年了结了这桩心愿,实在是老人最痛快的事情。眼看着城头的防守显得越来越吃力,老人问了一句,眼看着防护破损严重,箭矢将尽,为何不从遂城大仓调用?
    孟良苦笑着告诉他,遂城大仓从三月起便转由监军潘宁潘静兄弟掌管,若无三关调令,这两位是绝对不会拔出哪怕一支箭给威虏军的。直到这时候,高文举才知道,敢情不是没东西用,是守着不给用啊,那这城破了,那些玩意还不是给了契丹人个大便宜?这他娘的叫什么事?或许大宋的军规便是如此死板吧,康保裔对此也无能为力,老人稍稍思索了一下,不顾杨延昭和孟良的挽留,拎着刀冲向了城头。
    高文举正在郁闷之际,老安突然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高文举一怔,颇为懊恼的拍了拍脑门,自己可是有秘旨在身的,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连忙吩咐鲁洪,赶紧去请两位潘大人上城头来议事。这个局,还是得自己来破
    谢谢满功率同学的月票支持~
    破局在即,恳请各位大大的给力支持~
    '  '
015执迷不悟
    015执迷不悟【求订阅】
    或许是受了耶律隆庆被掳的刺激,又或许是受了萧太后亲自擂鼓助威的刺激,反正这一次契丹汉军这两万三千号人根本就没有任何保留,竭尽全力的扑了上来,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尽管上头袍泽的尸体血淋淋的从头顶摔下擦身而过,而那些被袍泽尸体擦到的人却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的埋头猛冲,一个个前赴后继,好像送死是占天大的便宜一般。
    在这种不要命的攻击之下,遂城城头终于出现了契丹士兵的身影,一队人从防守稍弱的一处破损处爬了上来,用自己的身子拼命将城头宋军的身子抱住,使得城头的宋军一时分身乏术,使那一处的契丹士兵迅速的冒上了城头。城下一看到如此情景,无不确信成功在望,鼓噪声越发的响了起来。连萧太后的鼓声仿佛都受到感染,变的急促了几分。
    高文举刚刚与鲁洪在城墙入口处交待完事项,还没返回箭楼,便见孟良匆匆而来,孟良的来意很明确,他受杨延昭的嘱托,请高文举不要太过勉强,毕竟军队的事,从太宗时候起,便一直是墨守成规,无人敢越雷池半步,想当年,李继隆大将军在未得旨意之时擅自调,打了个大胜仗,事后还不免要背个处分在身,人家那还是陛下的大舅哥,也落个那等下场,何况是眼下这等情景。孟良劝他道,高大人前途光明,绝不能因此而自坏了前程。高文举笑着对他说且放宽了心,他既然敢做,自然就有做的道理。
    两人说话间,便转过了拐角,正好入目所及,看到了墙头爬上几个契丹士兵那一幕。高文举一惊,下意识的就抄起了**弓,还没来得及掂箭,却见正站在两人不远处的老将康保裔将手中的长刀竖起向地上一顿,一下便稳稳的插在了脚下的砖缝之中。电光火石之间,老将从身边一个刚刚倒下的弓箭手手中取过长弓,右脚一挑,那弓箭手背上的一壶箭乱糟糟的飞到了半空中。接着,便在高文举吃惊的目光中,康保裔右手连闪,以快得几乎无法用肉眼分辨的频率将那洒在身旁半空中的一壶将近二十支箭尽数射了出去。前方那些刚刚爬上城头的契丹士兵几乎便是同一时刻被射了个正着。这一手,看的高文举咂舌不已。他原以为自己学来的这个连珠箭已经是人间绝技了,没想到,在这里看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一手,这太让人吃惊了。
    孟良看着高文举左手握着他那张古怪的弓,面色接连变幻,情知他是被康保裔这一手震惊了,笑了笑对他解释道:“这是康叔的家传绝技‘满天花雨’,好多年没见过康叔使了,想不到,宝弓未老啊。”高文举知道他对自己的弓和箭法肯定是有几分看不上,这当口,也不便解释,只是露了个笑脸,便存了打算此战之后好好向老将讨教讨教。
    有了康保裔这及时的补救,那个缺口很快就被城头堵上了。康保裔精神抖擞的将弓抛开,又抄起刀来沿着城头通道来回巡视。
    高文举记挂着要和两位潘大人谈兵器补充的问题,不好离开箭楼太远,便再度回到了杨延昭身边,直到现在,他才切实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将风范,杨延昭身处在这目光可以纵揽全局之处,根据战场上的变化不时的发布着一道道命令,将手头仅有的两三千士兵和差不多五千民夫青壮组织的井井有条,以这相差对方不只三倍的兵力牢牢的将对方抵挡在城墙之下半步也不曾突破。这的确是个了不得的本事。同时,高文举又对设计遂城这个城池的杨业大是佩服,仅从这个指挥官所处的箭楼便可见一斑。这个箭楼是整个遂城北面防线的十一座箭楼其中很普通一个,若从外看,毫无起眼之处,但这座箭楼的所在之处构思巧妙至极,它的所在正是整条防线中唯一可以纵揽全局之处,而且又极难被对方直接攻击,再看这座箭楼的用料,竟然全部选用极为结实的条石,难怪这几天的攻击中,寥寥有数的几块磨盘大小的石头砸在外面时,就站在一墙之隔的高文举竟然只感觉到了一丝轻微的颤动,由此可见,这座城池的规格,绝非普通小城那种谨小慎微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能早早便看出遂城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这位前辈的眼光可谓独到而精准。只可惜,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否则杨延昭带着威虏军移驻在遂城也不会招致如此多的刁难,直到今天危在旦夕之时,还有像潘氏兄弟这样有意用教条来说事的不开眼之人。
    不一时,潘宁潘静两兄弟带着六名随从前呼后拥的进了箭楼,看起来,杨延昭这几天守城的效果很明显,起码从这哥俩相较那天看到契丹人兵临城下时的惊慌之态,如今已经镇定了许多。
    事有轻重缓急,高文举也不客套,直截了当开口就要向这二位借用箭矢一百万支,盾牌一万面,各种其它兵器若干。这个口开的实在太大,大到连杨延昭都觉得有些过分了。孟良暗自摇头,高大人还是年轻啊,不知道狮子大张口会弄巧成拙吗?本来或许你有皇差的身份做个脸面出来说个话,这两人多少还会看着陛下的面子支点给你,你开这么大口,谁敢应承?而杨延昭在稍稍诧异了一下之后,马上就释然了,这家伙是打算拿潘家兄弟开刀立威呀,可他毕竟还是年轻,不晓得这军队里面的弯弯绕,这两人死活都是小事,日后要是被追究起来,那才是真正头疼的事呢,岂能因小失大?一想通此节,杨延昭就连着向高文举使了几个眼色,希望他不要冲突,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高文举前世也好,今生也罢,最恨的就是大敌当前自己人还在身手拆台的行径,对于这种人,上辈子活在法治社会中他尚且会毫不顾忌的出手,何况如今已有皇命在身?
    潘静脸色变幻不停,他本来就胆小,事事皆以大哥为依仗,听到如此恐怖的数目,不敢说话,只把眼神向自家兄长来看。潘宁两兄弟一直驻在城下大仓附近,消息不怎么灵便,因此还没不知道眼前这个一脸灿烂笑容的公子哥儿已经在万军丛中用血趟过一回道的事,虽然敬他是个皇差,却也并不怎么惧怕。
    冷笑着,潘宁用一种近乎于嘲笑的口吻问高文举,你以为你是谁呀,就这么狮子大开口,真当那些兵器不要钱呀?高文举也不和他客套,直接取出秘旨来递到他眼前问,识字不?看明白没有,上面写的很清楚,授于本官便宜行事之权,什么叫便宜行事懂不?
    潘宁见了这道秘旨,倒不是质疑旨意的真假,但他依旧一点面子也不给,只是冷笑着说,遂城大仓乃三关所辖,只受三关傅大帅的节制,便是圣上亲至,若无傅大帅的手令,也休想从他这里拿走一根毛
    话说到这里高文举要是再听不出里头的猫腻可就白活了,很显然,他那个身为九五之尊的舅哥对傅潜的约束力实在有限。再结合遂城告急三次请兵无果,康保裔死里逃生得知兵器不足却只能执刀上城头种种迹象一对比,高文举马上意识到,眼前这哥俩,分明就是傅潜一脉那么早前这哥俩质疑杨延昭遣散士兵和如今拒不增援的意图就很明显了,这是硬要把杨延昭和威虏军往绝路上逼呀
    环扫了一圈在场众人,只见杨延昭很难过的摇了摇头不说一句话,有些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没人会相信的。孟良则两眼冒火却只能喘着粗气无可奈何。老安则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闻不问,鲁洪等人早傻了眼了,在他们眼中,有便宜行事之权的钦差,那可就是代表着皇帝在行使权力呀,如今居然被人家这么不当回事,这回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高文举冷眼打量潘氏兄弟和他们的六名随从,自打潘宁不惜撕破脸说了那番硬话之后,这些人一个个都如临大敌,无一不是手搭刀柄,只等着变故发生时听令动手了,看来早就知道此行不那么平安,已经早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叹息了一声,高文举在心里暗暗将两个大舅哥又骂了一句,怎么什么浑水都得让我来趟啊,太不仗义了脸上却没有丝毫被驳了面子的恼怒,只是弯下腰伸手捡起了一支契丹人射进来的箭支轻巧的在手中舞了个花样,淡然道:“大敌当前,自家后院还在互相扯后腿,真让人无奈。你们谁是哪帮,谁归哪派我都没兴趣知道,只是,眼下城破在即,难道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就不能缓一缓再搞吗?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难道都不知道吗?”
    潘宁冷笑道:“你也不用来与我讲什么大道理今**便是说的太阳西出,也休想从我手里讨来一根毛话说到这儿,不妨说的再透一点,你那个官家的大帽子,还是拿回家去供起来的好,在这儿,不见得好使”
    高文举点了点头,一副受教了的模样,就在潘宁自以为得计,打算甩手离去之时,高文举左手一扬,潘宁下意识的去挡了一下,与此同时,高文举右手中的那支箭已经捅进了他的腹部,虽然穿着厚厚的战甲,但那玩意在高文举那恐怖的手劲下与纸壳也没什么两样,一声惨叫,潘宁捂着肚子,一脸震惊的盯着高文举缓缓倒地。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感谢书友【亡魂不死】的月票支持。
    感谢书友【花下_亡魂】、【七夕男】、【hscwm】的慷慨打赏~
    '  '
016落幕
    016落幕
    变故突生,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高文举眼看着已经流露出了示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