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物资。只有白宫能发文斥责英国人,贵国远征军的物资供应还是能保证的。”反被吓了一跳的施尔威,倒过来安慰起了程家骥来。
  “施尔威将军,你对贼的心态不了解,也把英国人想得太善良了。不过,这不是您的错,在看到这张电文稿之前,我的想法也跟你是一样的。只要援华的物资损耗不是太大,那怕是少上个四五千吨,都当是给英国人的保管费了。所以我刚才才对多半又是英国人所导演的那场缅族独立军大举来袭的闹剧不怎么在意。说到大天去,我们的脚下的这块土地也是英国人的地盘,给地主抽点头,没有什么想不开的。”程家骥言语间虽甚是缓和,可他绷得紧紧的面部表情和握得发白的手关节,却让在场的两人都倍感压抑。
  程家骥接着一字一句的说道:“可是将军您想过没有,现在少了多少物资。让我来算给您听,按滞留同古的物资总数的七成来算,至少一万三千吨以上的物资不翼而飞了。您想想,这么多的物资得用多少人来抬?又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将其转移出去?在这个时间里有得有多少部队来掩护?若是有人问起,洪山将军的部下们既然有这个力量,那为什么不真接攻打同古这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英国人能自圆其说吗?”程家骥话峰一转,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由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韦维尔上将已是骑虎难下了,他能做就只有一件事情把剩余的物资和“高贵”的英国陆军所做的那些见不得人地事情,一起付之一炬。也唯有这样作贼心虚地英国人才能交得了这笔烂帐!”
  听到这里施尔威已是完全明白。程家骥在大厅里所说的最坏的情况和“危险”是什么意思了。做为一个有着四十年军龄地军人。起码的警惕意识,施尔威还是有的。他心里很清楚,若是事情真要糟到程家骥所说那个程度。对面子看得很重的英国“绅士们”,是不会介意在那些抓到他们做贼的把柄的人身上制造一两起意外的,反正这同古城多半已是全城戒严,事情发生后,还不是由得英国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到这,施尔威就是胆子再大。也不禁好一阵毛骨悚然。做为一个严谨地老军人。施尔威不怕死,并把战死沙场。视为他戎马一生最好地归宿。可对这种不明不白的死法。却还是敬谢不敏地。
  可话又说回来了,英国就真得无耻到这份上了吗?尽管对英国人已不抱半丝希望。可要要向来对英国人有着不错地观感地施尔威现在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似乎还不是时候。
  程家骥看了看施尔威地好惊疑不定的脸色,知道施尔威到现在还只是半信半疑,他也不多加辨驳,只是一脸淡然的走到拉上窗帘的落地窗前,哗的一下把落地窗整个接开,看都没看外面就回头对着施尔威胸有成竹的说道:“若是将军还有什么怀疑的,那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结果好了!”
  程家骥说着说着,便发现不对劲了,面前这两个人的目光怎么看起来象是越过了自己啊,突然省起什么的他猛的扭头向外看去,天边的那一撮闪烁不定的“血火”是那样的刺眼,即便是上一秒钟还在预言其将要来到的程家骥都看得呆了。
  正当房间内的三人的都被窗外的那朵艳丽凄美的“血色玫瑰”,给占去全部的注意力时,切尔斯少校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施尔威将军,考斯特将军在您的房间等你。”
  “程将军,你代我去见见那个该死考斯特,我怕我现在见到他,会忍不住拔出枪来跟这个混蛋决斗!”施尔威的话里有掩饰不住的无尽疲惫。
  “好的,施尔威将军。”说真格的程家骥还真生性刚烈的施尔威会抑制不住情绪,出现他自已所说的那种情况。
  “切尔斯,你去给程将军当翻译”即使在盛怒之下,施尔威也还保持着细致的行事作风。他让切尔斯少校去给程家骥做翻译可谓是一举两得,即能向考斯特证实程家骥能代表施尔威,又能把程家骥和考斯特的谈话都带回来。
  当程家骥在切尔斯的陪同下,走到考斯特将军的面前时,这位英军少将的明显吃了一惊,不过这只是一刹那,很快少将就接受了切尔斯代表施尔威中将所做的说明,一本正经的向程家骥这位“身体不适”的施尔威中将所委托的私人代表,详详细细的解释起今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来。或许是为把水搅混,几个小时前还是那样的风趣健谈的考斯特少将,在言谈间显得很有些语无伦次。
  “考斯特将军,您把话题扯得太远了。我想我们都是军人,还是干脆一些好。请问,我们要的物资经过今天晚上这一把火后,还能剩下多少?又请问您的军队能不能在天亮前把大火扑灭!”不愿意再和对方绕圈子了的程家骥开门见山的问道
  “程将军,我只能告诉你,纵火的缅族独立军已被击溃,不过现有的火势很猛,可我的部下们会尽力的。至于结果会如何,那就只问上帝的。”考斯特带“谦逊”的笑容从容不迫的答道。
  “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你方的看守不利,导致美国租借给我们中国军队军用物资受到惨重的损失。并以这个意见向胡敦将军提出严正交涉。”程家骥咄咄逼人的问道。
  “程将军,如果你想这样做的话,我没有任何异议。并且我个人是很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的。要知道,荣誉、责任、信念是每一个英国绅士都应当具备的美德。”考斯特将军在这番侃侃之淡实可谓风度绝佳。
  程家骥此际只后悔自己为何在下楼时没有带上佩枪,要不然就可以用子弹打碎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那副让人无可挑剔地笑容了。
  “考斯特将军,我们只是想使用仰光港口。”程家骥一句没头没脑地话。只有官居少将的考斯特能明白其中的寓意。早先时候在重庆进行三方会谈时。中方曾提出过愿意大举出兵帮英国解除日本对缅甸地军事威胁,其要求的合理报酬,便是英方将仰光港口的三分之一的码头无偿归中国使用十年。并保证从仰光到云南这条对都快成了一个内陆国家的中国至关重要的运输路线路能够畅通无阻。美国是支持中方这个建议的,而英国方面一直对此避而不谈。这也是中英两国之间此时最尖锐地矛盾所在。
  “程将军,为这场战争大英帝国已经牺牲得够多了。而且我们已注定是战胜国了。我个人不认为英国还需要去付出些什么。”考斯特言外之意,程家骥能听得出来。无非就是强大得无与伦比地美国,现在已经参战了,轴心国败局已定了。为此自觉胜券在握的大英帝国,宁愿把缅甸整个暂时丢给敌对方日本人。也不愿把英国在缅甸地利益让出一丝一毫。给中国这个高傲地英国人根本瞧不上眼地三流盟国。原因其实很简单,前者可以在战争胜利时。从日本手中连本带利的拿回来。后者则意味着永远地失去。
  “考斯特将军。我希望下次见面能在日军的战俘营里。”程家骥看着露出困惑的神情的考斯特将军接着说道:“那时,您和您部下们的身份将是日本人的战俘。而我将是打败俘虏你们的日本人的胜利者!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所说的话,真有那么一天,我会让我手下的日本人好好的继续管理你们一段时间的,时间长短视贵国的态度而定!”
  说完这些后,觉得已是无法可说的程家骥丢下目瞪口呆的考斯特等英国军官,在长笑声中径直去了。
  同古城外的大火整整两夜一天,所有的物资都被烧成了灰烬!
  而中美军事代表团也于火起的第二天即二月十四日晚间飞离的同古,不过,他们没有去仰光而在直接又飞回了昆明。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从这天中午起,仰光发生的大模规的有组织的“骚乱”,在骚乱中美国援华物资被大量哄抢。第二个原因,则是同一天清晨,一支庞大得无头无尾的日军从泰国的“那空沙旺”出发,分三路向驻缅甸的英军发起了来势汹汹的攻击,其兵锋所指之处赫然是缅甸的首都,仰光。
  仰光既不安全,又失去了去那里的意义,中美军事代表团的打道回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飞机升空后,程家骥俯视着犹被浓烟包围着的同古城,在心里默着,同古,等着我,等着自有足足几百年没有踏出过国门的中国军队,我们不久就会再相见的!”
  此时包括程家骥在内的所有同盟国的将军们都没有想到。早在日军大举向仰光进击的前两天,由十八、五十五、五十六三个师团组成的日军缅甸方面军主力集群约七万人,就已在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的三不管地区完成了秘密集结。这七万日军正如一头牙尖齿利的饿虎一般,静静的等着他们的“猎物”,中国远征军的出现。
  即使是日本军队最没有好感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缅甸战事爆发时,日军在整体布局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种优势的确立,固然是因为中原规一与竹内宽等一批极富冒险精神的少壮派将领的独断专行,而更多的则要归功于美、英、中三国之是因矛盾重重,而引发的相互内耗上。
  后世的一位战史学家曾就此,做过一个精彩评述,缅甸战事的准备阶级,盟国方面就好比是一只双头蛇,中、英两国互不咬弦、彼此相斗的两个蛇头,实力最雄厚的美国则是将两个蛇头硬连在一起的蛇身。而中原规一指挥下的日军缅甸方面军就好比是一头凶狠冷酷的草原狼!
  大家放心,我不会放弃的,这本书已经是我的孩子了,就算是只有几百人看,我也想写完。对本书的若干章节有不满的书友也请放心,在完成本书后,我会进行修改的。昨天是因为前天写通宵睡了一天。今天更霉白天写的五千字,按借了键盘上关机键,惨了,被迫全部重写,现在才写完,对不起大家了!
  小黄上。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五十四章  碧血染红土(一)
     更新时间:2009…2…12 14:56:17 本章字数:6995
  缅甸战事爆发之初,战局形势的发展,非但让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军事观察们目瞪口呆,就是交战双方的高级将领们也大有始料未及之感。
  这个始料未及全在于屯兵缅甸东南沿海地区的英军各部“回兵确保”仰光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得有些过了头。帕加、毛淡棉、直通……这些挡在仰光与日军的铁蹄之间的城市,早在日军的先头部队到来之前,就已在成了一座座不设防城市。其结果,在战争开始后的第四天,胡敦中将就“万分荣幸”在仰光边上的古都勃固,一个不少的见到了英缅军第二、五两个师的全体官兵及与之相关的所有人士。这个所有人士里既有英军军官的家眷、佣人,也包括沿海地区的英国殖民官员的一家大小和英国普通侨民、传教士,甚至还有一大批身份比较尴尬的人士如军官、官员们的情妇及其家属、与英国当局关系过于密切的当地人等等,总数达五万以上。这个数目大超过保护他们的两个师的英军自身的兵力,这让胡敦中将都不禁佩服起这两个师长的组织有方来了。
  胡敦将军在亲自赶到勃固后,立即对这两个师火速“回援”仰光的“英勇行为”给予了嘉奖,并对重情义的英军能从日本人眼皮底下(天知道?日本人眼睛能望多远!)抢救出了这么多平民表示由衷的欣慰。最后,胡敦中将才轻描淡写的提出,由于一些技术性的原因,眼下出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希望第二、五师的官兵能克服一下。而胡敦中将所说的这个麻烦,就是仰光地撤离地工作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换言之。这两个师的英军要在勃固守上半个月!
  军令如山!如此一来。本想着可以拖家带口直“赴”印度地两个师的英军官兵,便不得不在挥泪送走妻子、情人后,回过身来在勃固城及其周边地区。摆开阵势。好在勃固城多少已有些城防工事的底子,布起防来,倒也能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一直驻扎在仰光郊区的澳大利亚第六十三步兵旅也奉命开到了勃固。
  一时间,小小一座勃固城内外云集了近四万英、澳军队。从主观上来说,胡敦中将此时将重兵屯于勃固,纯是一个消极防御措施。
  但在客观上。英军这摆出“决战”的架势。可就苦了“做贼心虚”的中原规一了。勃固虽算不上是什么坚城,可对手四万大军集于一地。却也不是光吓就能吓得走的。按兵不动。无疑是行不通地。时间一长。英军反不反应得过来,中原规一不知道。可他却敢百分之一百地肯定,真要那样,那些与“皇军”打了五年交道的中国将领们,就算隔着上千公里,都能闻出这其中地猫腻来。攻击?那就意味着日军要以二万挂零地兵力强攻有工事可凭地四万装备精良建制完整的英军,并战而胜之?还要保证不让英国人、中国人、美国人摸清楚日军地实际兵力?
  尽管上述的这个任务,怎么看都不可能完成。可此时的中原规一却清楚,自己一手所发动这场起手无回的军事冒险,已到了关键时刻,想要取得预期中的胜利,便只有把面前这不可能化为可能,这一条路可走了。
  大的方向定下来后,中原规一便与方面军参谋长饭田祥二郎中将等高级幕僚一道制订起具体的作战方案来。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历程,建议被一条条的提出,又一条条的被否定。到头来,中原规一等人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不管是全军绕开勃固城,直接攻击尚有万余守军的仰光,以调动勃固的英军主力回援,再在半路上寻机歼灭其有生力量;还是示敌以弱,诱龟缩于勃固的英军主动出击,在勃固城外设伏。。1 6K小说网;电脑站www;.cN。恐怕都无法达成预定的战术目的。一句话,以日军战力之强悍,以中原规一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突出,日本人想占便宜或许不是太难,可难就难在双方主力一往还周旋起来,日方一直克意隐瞒的实有兵力,就再也难以掩饰得主了。
  最后,被战局逼到绝处的中原规一凭着一股子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蛮劲,勉强定下一个打法。对这个只用“拼命”两个字就概括得全的勃固攻略,时任缅甸方面军参谋长的饭田祥二郎中将,曾有过一番自嘲:我们在一夜之间,倒退了四十年。
  指日俄战争时期。)。
  二月二十日。日军从黄昏起开始展开兵力。
  日军缅甸方面军的兵力布署,一开始就是孤注一掷的。按计划日军三十三师团所属的二一三、二一四、二一五,三个步兵联队将分别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同时向勃固城实施挤压战法。在这一万多野战步兵身后,紧紧的跟着四个辎重兵、工兵联队的近万日军官兵们,连缅甸方面军仅有一个骑兵大队,第二十二骑兵大队,也被徒步编入了当天的战斗序列。众所周知,近代以来,发源于天皇御亲兵,且多是由有爵位在身的贵族军官担任部队主官的日军骑兵,从来是日本陆军中最高贵的兵种。毫不夸张的说,在日本陆军中,骄横这个词,就是为这些不可一世的骑士老爷们所专门备下的。可此际的二十二骑兵大队官兵们,却表现得出奇的老实。就连在与那些最卑微辎重兵们擦肩而过时,骑兵们的队列里,也再没有了饱含轻蔑的嘘声。这一切都只因,方面军司令部的军官们所组成的刺刀方阵,就在他们的身后不足百步的地方。而他们心中的偶像,帝国最年轻的方面军司令官,更是站在方阵的第一排!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来电,限令我部三天内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