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凝神尽气的沉思片刻后,程家骥骤然暴发了:“给新二十军发报,让他们在两天以内就是用牙齿咬,也得把武昌给我咬下来!通令担负阻击的各师,从此时起,没有我的命令,每一个阵地都要给我守到人死绝了!”
  程家骥下个命令容易,可文颂远、钱绅执行进来就难了。
  这倒不是因为武昌如何的固若金汤。这里的古城墙早十几年前被拆了个精光。日本人占领武汉后,恪于战局的吃紧,虽也曾宣称要重整三镇的城墙。可因诸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汉奸窜通日方监理人员贪污了工程款。),几年下来,只是在武昌勉强建了一道高厚都只能算是土围子级别的城墙。至于汉阳、汉口更是只象征性的挖了一条三米深、两多宽的壕沟。事实上,在攻打武昌的战斗开始后,不到一个小时,人强马壮的新二十军就从几个方向同时冲入了武昌城。
  日军的兵力太多,打不动?也不是!自宜昌、宜宾两地调来的日军,虽说正源源不断从汉口渡过长江南来,可也远没有达到能真正影响到战场上的力量对比的程度。
  新二十军在巷战中的进展缓慢。只缘于,丧尽天良(对这种说法自横山勇中将以下的日军官兵们是嗤之以鼻的,他们自认从来就没心肝,那里来的什么天良啊!)日本人用上了最一招“纵火”!说实说,单是那一片接一片的在大火中挣扎的城区,还难不住钱绅,以他冷峻得近于残酷的性情,多半是会应上一手你烧我也烧,干脆把武昌城区统统烧成平地的。可难就难上,城里还有大量的中国老百姓,总不能看着他们一家、一家的被日军活活烧死吧!既然,没那么硬的心肠,你就得时不时的停下来灭火,救人,你就得在城里慢慢的爬!
  “老钱,你来看看这电报,限我们两天内攻下武昌,程老大可是真急了!”一脸悸然的文颂远一边说,一边把电文给递到了眉头都快挤成一团的钱绅的手边上。
  “情势肯定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还是生死攸关的变化。要不然,以钧座的性格,宁愿从咱们手上抽些部队过去,也不会在已经知道这里的情况后,还把时限定得这么紧迫的。”钱绅连看都没看电文,就一语道破了天机。
  “那你的意思是,程老大在暗示我们让部队把占地盘摆在第一位,别的就只好放在第二位了?”从文颂远交织着沉痛与不以为然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要知道,这一缓一急下来,可就是上万条人
  “陷在火里的都是你、我、钧座的骨肉同胞,谁都没有这样想过,更不会有人去这样做!”久违了多年的心潮澎湃,让钱绅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
  “那老钱,你现在怎么办?”对文颂远的反问,钱绅的回答如此的没有底气:“我没办法!时下,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日夜不停的攻击、攻击、再攻击!”
  与此同时,话是说得死硬,可心中对终究能不能在两天之后拿下武昌,也是殊无把握,而只是最后一搏的程家骥,召来了名义上还是新二十军的副军长,可实际主管着集团军后勤事务的高士英。
  “效民兄,你今晚就出发吧!”让程家骥这句话说得一头雾水的高士英呀然问道:“钧座,不知让卑职何往?”
  “我让马三宝带警卫团的两个营护送你和车队,沿新二十军北上的道路回监利。”程家骥这回虽还是没把事情给点透了。可精明练达如高士英都,却已心下透亮了,这是要预先在这条路线上设立多个供应兵站,以便于从武汉撤军时,部队能够后顾无忧了。否则,单是差他走一趟,又何必要两个营的卫队保护,又怎么会让他带上一支车队呢!
  深知大军退兵时,最易在后勤补给上出乱子的高士英昂然答道:“钧座放心,效民此去定当竭尽全力!”
  “多带些物资!多设上几个点!”在送高士英出门时,程家骥小声叮嘱道。他之所以有这一番做作,也是迫不得以。当此前线将士都在浴血苦战之际,无论如何,这个退字是不能从他这个三军之帅的嘴里吐出来的。
  等程家骥送高士英回来,突然感觉到了脸上陡然一凉,他伸手一摸,是水!
  老天保佑!祖宗显灵!下雨了!而且这蒙蒙细雨,很快发展成了倾盆暴雨!
  这雨在让新二十军全体官兵欢声雷动的同时,也浇灭了日军守住武昌的最后一丝希望。那一刻,就是失散多年的妻女重聚,也没有落泪的钱绅喜极而泣!文颂远更是鸣枪狂呼谢苍天!
  二十八日上午九时,首义名城武昌回到中国人的手中。此地日军守军仓皇北渡,退据汉
  中国军队攻下武昌后,自忖无力与整个四十八集团相抗的日军六十八师团,立时向蒲圻方向退却。而这场名副其实的及时雨;胜利雨,直下到了二十八日深夜方才渐渐停息。
  后面三丰追得紧,请大大们再支持小黄一把。对于那些在先前已经支持过小黄的大大们,小黄在这里说声万分感谢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十一章   魂牵武昌(一)
     更新时间:2009…2…12 14:58:54 本章字数:3613
  重庆,德安里一零一号。
  “好!好!好!”能让自控力极强的最高当局一连三个好字出口的,自然是他紧紧握在手中那封程家骥发来的报捷电报了。
  说想来,自打日军发起鄂西攻势以来,深知自己已是退无可退的最高当局,表面上虽然是一副信心百倍的样子,可却其内心却无一时一刻,不是在心怀忐忑、焦灼万分中度过的。可现在好了,不仅原本压在西陵峡一线的日军已纷纷退往宜昌,就连首义名城武昌(若不是日方紧急从下江调来的大批炮艇封锁长江江面,日军连三镇的江北部分都保不住。)被四十八集团军收复。这就意味着,不但重庆之危已解,日本人还在战略上彻底陷入了被动。
  突如其大的巨大胜利,使得最高当局深深的沉浸在欣喜若狂中,且久久不能自拔。而这种极度的兴奋又促使他进入了一种幻觉状态,在朦胧之中,他似乎先是被成千上万的民众夹道欢迎着进了入了南京,然后又昂首挺胸的站在国父陵寝前,向四万万国人昭示自己的赫赫功业。
  “先生。白主任到了。”那位与程家骥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严组长的通报声,打断了最高当局的自我陶醉。
  “噢!快请!”猛然回过神来的最高当局意外的噢了一声后,才想起是正是自己把对方从桂林给急召来的。
  两位大人物相互寒喧了几句后,最高当局就迫不及待的把话题导入了正题:“健生,你说说这会战的下一步棋,怎么走,对我方最有利啊!”尽管,早在北伐时就曾有过亲密合作这两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和睦的时候居多,可是对于行营主任地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才能,最高当局还是相当信服地。
  “那我就试着预测一下。”从行营主任看似谦逊的言语中。wAp.16k.c n所透出的却一股强大地自信。话音方落;他就走到墙边对着挂墙上的大幅军事地图指点评说起来。
  “已退至宜昌的日军虽兵锋已挫,然仍有十万之众,其战力不容小觑。以我的估计这股日军接下来肯定是要分兵回救鄂中的,至于其留守宜昌兵力应不少于一个师团。而我军时下能用于攻坚宜昌的部队至多只有七个军。面对城高壕深的坚城可凭地两三万日军,我军将又有一场地苦战。胜负也不论,旷日持久却是在所难免。”行营主任的第一句话就给最高当局浇了一杯冷水。可是,最高当局又不得承认行营主任地分析有道理。虽说。参加这次鄂西会战地中国军队地总共有十二个军。可早在会战初期。所处位置前出的七十九军就被日军予以了歼灭性打击,在守宜昌、宜都时。又有一个军伤了无气。且还有两个军被程家骥拉到了鄂中。这样加加减减下来。再除去长阳、思施等要地所必须地防守部队,七个军的确是中方是能投入攻击宜昌的作战中的兵力极限!更不用说。这七个军里还有不少师、团,在经过长期作战后,已是伤痕累累了。
  “而鄂西日军的主力一旦回师,就将与蒲圻的六十八师团、江北的横山勇本部对武昌形成三路夹击之势,只凭第四十八集团军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与之抗衡的。”才听到这里,最高当局已然坐不住了:“健生,难道我们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单从军事上说,将孤悬于武昌的程家骥所部撤到沔阳、潜江、监利之间的三角地区是最妥当。”行营主任不愧是位优秀的军事家,真要按他所说的那样做了,第四十八集团军既脱离的险境,又可向北胁武汉,向西屏障、策应宜昌的战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悲哀的是,军事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服从于政治的,
  “不行!不行!你想过没有,把刚刚收复的武昌,拱手还给日本人。16 K小说 网国际上会怎么看我们?美国人会怎么看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又怎么看我们?所以,放弃武昌,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最高当局的极力反对,等于宣判了行营主任才提出的这个方案的死刑。
  好在,深知最高当局的思维套路的行营主任还准备了备用方案:“要是坚持不从鄂中撤军。那就只能暂时放弃攻打宜昌,以不少于六个军的兵力从鄂西向东挺进与四十八集团军内外夹攻,争取击败日军第十一军的主力。另外还需命令第九战区派出三至四个军沿粤汉铁路北上,在击败之前已屡遭打击的日军六十八师团后,进兵武昌。”行营主任看了看满面喜色的最高当局接着道:“只要到时不出大的砒属,我方的胜算当在七成以上。不过……。”
  “健生,你有话尽可以讲嘛!”被好卖关子的行营主任那个不过噎得好不难过的最高当局急切的催促道。
  “最让我担心的地方,不在鄂中?”行营主任用着重的语气强调道:“而是在豫中!”
  “一战区哪里很平静啊?”最高当局不解的反问道。
  “若是我军在江汉平原与日军摆开决战的架势,北方的日军势必会南下策应,那样一来,我军驻豫中的部队,就会首当其冲,万一他们垮了下来,那就会战的前景,就不堪设想了。”对于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的某人的才德品行,行营主任是一贯看不顺眼的,甚至还当着最高当局的面说过此人连当个师长都不称职,更不用说做为执掌一方的重镇了。
  “克俭那里,我亲自督促。他这个人是有不少毛病,可还是能打仗的!这个,在徐州会战时,他就打得不错嘛。”最高当局口中的克俭,正是昔日台儿庄大战时那位汤军团长。
  最高当局笑容可掬的对行营主任拜托道:“辞修的体质本来就弱,这两个月没日没夜的操劳下来,胃病又犯了。所以,我想请你代理一下第六战区。”见行营主任要想推脱,最高当局又加了一句“就算是帮我一个忙好了!”最高当局说陈部长有病,只是个托词,说到底这样关系甚大,且战场分为几处的进攻性战役,交给做事虽勤恳踏实,在政治上也才华卓越,可真要指挥起千军万马来,却总是胜少败多的陈上将,他还真有些放心不下。
  “言重了,职遵命就是。”最高当局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哪还由得行营主任说个不字!再说,这几年两广地区一直没有什么大仗可打,早就把他憋坏了。
  稍后,武昌城内。因那场及时雨,才能保存下来原日军第十一军军部。
  从进了武昌之后,程家骥就很忙。在日本人所纵的那一场大火中产生的几万无家可归的难民要安置、救济;武昌的城内这战场、火场上遗留的无数具尸体,要马上处理掉,要知道现下可是春天,武昌又比邻大江,这时疫是说来就来的,程家骥可不想自己的名字与一场化江汉平原为鬼域的大疫联系在一起;武昌周边地区不少不愿在生活在沦陷区的百姓士绅,已经在嚷着要随军南归了,这些人老的老、少的少,大半都是老弱妇孺,不想法子编排停当了,根本就上不了路;日军屯集在武昌及其周边地区的未及带走的一仓库、一仓库的各类物资,要清点明白,以便于打包带走;被俘的几千伪军要……。总之,他都快忙疯了。
  可军委会一封内容加急电报,却把程家骥先前的种种布置却全打乱了。
  对于自己被任命为集团军代总司令,程家骥无所谓得很,反正第四十八集团军横直都是他当家,代总司令还是副总司令,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真正让程家骥头痛欲裂、大惊失色的,还是在电报中的那句死守武昌,等待后援
  “不是早说好了,攻击武昌只是牵制性军事行动嘛!怎么又变成死守待援呢!军之生死,国之存亡,是可以这样随便的嘛!早知道,还不如不把武昌打下来了!”愤怒归愤怒,可程家骥心里明镜似的,那个在很大程度上把持着国之存亡的人,的确有修改一下作战计划的权力。
  可程家骥更知道,以中国军队时下的水平,只要不犯低级错误,打防御型会战是足够了。偶尔出动一、两个军的精锐部队打打的局部反击,也有几分胜算。可一下子就上来十几个军,打这种战略性的大反击,那不是小儿跑步,跌到的多嘛!
  更何况,战端一开,四十八集团军铁定就会几面受敌,陷入重围,生死存亡全操于外围友军手中,而抗日以来,中国军队之间拼死相救的战例又有几桩呢?凶多吉少啊!
  曾经有一度,程家骥都已在认真的考虑,自己是不是该自把自为,就按原计划撤出武昌了事。
  可最高当局对全世界所发表的中国决心要誓死保卫武昌、全力收复武汉的广播宣言一出,程家骥的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一半。他倒不是怕因抗命而掉了脑袋,用一个人头胪,去换全集团军将士的转危为安,这点担当,好歹也在战场上几生几死过的程家骥还是有的!可他怕自己这一不战而逃,会把因重庆的高调宣传和武昌光复这个现实,而空前高涨的全国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给跑没了;会把素来现实的美国政府在最高当局的广播讲话后,立即承诺那一大笔足以让的抗战进程加快个一年半载的美援给跑没了。
  难!难!难!进退两难!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十一章 魂牵武昌(二)
     更新时间:2009…2…12 14:58:57 本章字数:3382
  当程家骥还在犹豫迟疑,还在痛苦的权衡利弊之时,已隐隐将武昌围在正中的几十万军队,却在各自最高统帅部队严令下,如同一台台精密的仪器一般,飞速的运转着。
  先前从西陵峡口刹羽而归的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在留下了一部分部队守备湖北的西大门宜昌后,其主力八万余人在赤鹿理中将的指挥下直指武昌;而中国第六战区的六个军,也绕过宜昌城,紧随着日军大队的脚步,一路向东而来;而第九战区先期派出的一个军,也从刚收复的岳阳出发,沿粤汉铁路向湖北境内挺进;相应的,接到阻击北上的敌军的命令的日军六十八师团,也在浦圻一线一边大肆破坏铁路,一边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死顶到底的架势。就连那些会战开始以来就游离主战场之外,只担负着牵制任务的中日两军的零散部队,也纷纷奉命向新的战区边缘潮水般涌来。一时间,覆盖了半个湖北的江汉平原上,枪炮声不绝于耳,火药味更是甚嚣尘上!可这些都还只是前哨战、遭遇战,真正的好戏。还没有到开锣的时候了。
  当然了,大兵过境、战云密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难民,而这些躲不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