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中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药师部将乔淦终于出了城,来到刘通大帐,向秦军献降。中原民众恨不得将郭药师剥皮抽筋点天灯,这个无耻之尤,叛辽祸宋,足可当得天下一号叛徒,居然还有脸面再来!
    宋军将士群情汹涌,大多主张绝不留情,誓为中原百姓报此血海深仇,定斩郭药师及其部众,绝不能留下一个孽障活在世上。
    刘通传令:“将乔淦拿下去砍了。”
    乔淦毫无惧色,哈哈大笑:“世传刘中明胸怀乾坤,秦军乃仁义之师,原来是鸡肠小肚,假仁假义!”
    李逵大吼一声,当场就要劈他二段:“盗你个奶奶的,做了金贼,还在这里放驴屁!”众将将他阻住了。
    刘通:“你若能说出个道道来,免你死罪,若是胡说八道,将你砍头示众。”
    乔淦:“秦军曾否宣告天下,不杀俘虏?”
    李逵:“你不是俘虏,我偏杀得又杀得。”乔淦偏了头不理。
    公孙胜:“你且再说下去。”
    乔淦:“沙场获俘,尚且不杀,自行来降者,为何不纳反诛之?如此倒置,岂非自食其言,让天下人寒心。”
    程迪:“郭药师罪恶滔天,砍他一百个头,也不抵其罪。”
    乔淦:“这么说,秦军视对方罪恶大小而纳降喽?请问此前可曾昭示于人?”众人为之语塞。
    刘通:“你所言虽然在理,却非天下大义。公理自在人心,若留郭药师不杀,难服悠悠之众。”
    乔淦:“大人此言差矣,药师本属辽人,张觉亦是辽人,弃辽投宋,下了多大的心力。然宋不能保张觉,自献张觉首级与金人,前不能保全张觉,后又能保全药师否?药师与张觉交情深厚,宋庭之举,大伤药师之心,更失辽人之望。此皆赵宋之所迫,而非药师之本愿。”
    歇了一会,又道:“药师领辽人投金,罪过不可谓不大,然降金的中原汉人几时又少了?我等领金兵南犯,难道引金兵南侵的宋人就曾少了?若将他们通通杀了,又能杀得干净么?杀一绝境之人,而令天下有心归降者却步,我为秦军深感不值。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以郭药师之罪,倘能免之,则天下观望之众必如万川入海,纷至沓来。”
    刘通:“你且稍待,容后给你一个答复。”军士将乔淦领了出去。众人合议以为:郭药师已是笼中之雀,杀之易如反掌。若不纳降,需防狗急跳墙,既于收复燕京不利,对将来招降纳众更有不良影响。郭药师降宋而又叛宋,确有其因,其情可悯,其罪大焉。鉴此,当纳其降,但需明其罪状,罚其过失。其职应予免去,罚其流放劳役,可将功补过。机会给了他,若其不允,唯有消灭之。
    乔淦得到答复,还有一事不明:郭药师受罚,家眷是否同罪?秦军答曰:亲属无罪者,一概不问,宋军不搞株连。乔淦回去复命,郭药师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出城投降。
    幽燕之地终于回到中原的版图。河朔之民载歌载舞,中原大众举臂欢呼。久违了,燕京城,从此,饱受磨难的燕京民众可以安居乐业,不必再受异族胡蛮的鸟气了。燕京是我们的家园,应该由我们作主!
    金军北走,时入隆冬,秦军安抚河朔,休息养民。金军退守北地,一时虽不敢南顾,但其实力尚存,而辽东又是其根本重地。秦军要统一北方,需要积攒足够的实力。先把河北、山东之地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奠定横扫北疆、一统宇内的基础。冬春时节不宜北伐,夏天之后,又将呈现什么样的态势?
七 难解之谜
    一路晓行夜宿,不一日来到代州(山西代县)十里铺。忽闻道旁传来歌声,却是二个童子在唱: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歌中隐含警世之语,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此乃智者之歌。众人听得甚奇,驻足静听。二个童子笑道:“来了,来了,客人来了。”张孝纯上前问道:“敢问你们说的客人是我们么?”
    童子不惧生人,笑问:“这里除了你们,就是我们,我们不是客人,你们是不是客人?”
    公孙胜问道:“你们知道我们会来?”
    童子:“每天都有客人打这儿过去,你们不来,自然有人来。”
    这二个童子言语甚奇,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刘通问道:“小朋友,请问你们的师父叫什么名字?”
    童子甲:“嘻嘻,你说话古怪,一定是师父说的客人了。”
    童子乙:“村里人叫我们师父无默先生,客官是不是姓刘?”
    刘通:“正是,你们的师父还说过什么?”
    童子甲:“凶藏吉,吉藏凶,欲知吉凶祸福,且走这边。”
    说罢,二个童子竞自前行,也不理会客人。刘通等人对视一眼,心想,便去看看这位无默先生捣什么玄虚。转过几个山坳,远处出现一间屋子,掩映在绿树修竹丛中,一位年约五旬的男子在屋前石坪中,打着太极拳法,在春日映照下,迎着春风呼吸吐纳,怡然自得。
    老者见有人来,收了拳招,走了过来。刘通上前问道:“请问老丈是无默先生否?”
    老者笑道:“山野闲人,先生二字如何敢当。刘宰辅所传太极,奇妙无穷。此等神功妙诣,岂是时人所能知之。无默有诸多疑问,还请中明先生为我解惑。”说罢,深一揖礼。
    刘通:“先生客气,但凡能言者,无不相告。”
    无默领着大伙来到石坪。石坪以八卦图形排列,中间是个太极,四周是八卦方位,坪中有桌椅,坪后是石木结构的屋子,上书悠然居三字。众人坐定,童子沏上茶来。
    张孝纯:“无默先生居悠然居,悠然自在,宁静致远。”
    无默:“生逢乱世,能在方外觅一清净安逸之所,此皆各位大人治世之功。”
    公孙胜:“方才童子所歌,似为邵子的《梅花诗》?”
    无默:“正是安乐先生所传《梅花诗》。”
    公孙胜:“世传《梅花诗》乃预言未来之事,‘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而今已然验证。邵子大智慧,能知身后事,不知后面的诗歌是否灵验?”
    无默先生笑而不答,公孙胜再问,无默乃曰:“梅花之谕,暗藏天机,自有应验,然时世或有不同,解之难矣。”
    张孝纯:“观地上八卦位置,不类常法,先生之学,必传自尧夫。请不吝赐教。”
    【北宋最著名的易理学者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死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其所作的孩童启蒙数字诗,已列入当代小学语文教材,诗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偿游历四方,晚年隐居洛阳。因其学识渊深,通达不惑,智虑绝人,集历代易学之大成,开创了易学象数流派,被人尊称为邵子。】
    易经、八卦是中国古代观察世界、推衍自然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公卿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皆耳熟能详。但凡读书人,无有不知,无不涉猎。张孝纯能看出八卦方位的异样,并不奇怪。
    无默说道:“真正的智者,就在眼前。中明世之奇人,前知万世,后知千年,欲求证《梅花》何所指,请先生解惑。”
    这首《梅花诗》清新恬淡,格调高雅,却遍布暗语机关,语义晦涩艰深,纵然是后世专研易经者也未必尽解,这老头真能诈唬。
    刘通说道:“我对易理所知不多,无默先生出了一个难题给我呵。”
    无默:“康节先生凭卦象推演未来,恐他自己也未必明了其中所指,当世更无人能解。中明预事精确,智慧明达,先生不能解,谁还有解乎?”
    刘通:“这个暂且不谈,留待后人解之。无默先生精研易学,定然有所见地,能否解说一二?”
    无默:“大人请随我来。”众人未被邀请,仍在外头坐着。刘通跟着无默走进书斋,所见皆为易经著作和占卜器具,有龟背、蕲草、竹签、铜钱等物,案上摆着《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诸般古今秘笈,左墙印着八卦图,右墙悬挂几个条幅,都是邵雍和上古贤哲的警世名言。
    刘通:“先生如何知道刘通会来?”
    无默:“西北正当多事之秋,相公必然要回来。前日我卜得一卦,预计前路暗伏凶险,遂让人四处探访,察知代州有人要对大人不利,特来相告。”
    刘通:“可知何人主谋?”
    无默:“代州军将李彦琦,他对降级任用心存不满,康王遣人与之密谋,欲图刘大人,相爷还是不入代州城为妥。”
    刘通:“多谢先生指点,先生肯出山襄助否?”
    无默:“我所长者雕虫小计,徒然惑人耳目。中明的术数、哲学诸论,还世间万物以本原,有如拨云见日,我还在乡间里闾鼓捣易经八卦好了。”
    刘通:“先生真乃隐士。”
    无默:“中明真不愿给老朽一解梅花之惑?”
    刘通:“俗云五十知天命,先生年届五旬,仍然锲而不舍,也真有趣得紧。”遂将自己对梅花诗的见解,说了一个大概。邵雍的梅花诗难倒古今多少智者愚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岂是一言所能蔽之。
    无默叹道:“天道人道本为同理,预言之事,非后人无以求证。卦中有卦,错卦相间,亦属自然之道,却有几人识得?物是人非,奇象不可知矣。”
    刘通大笑,无默亦大笑,笑声中二人出屋而来。众人告辞而去,远远听见无默先生击节高歌:“似假还非假,一真一切真。今生亦后世,大道岂无痕。”……
    古之隐者,一如无默先生乎?
    【《梅花诗》收录在邵雍著作之中,是否确系邵雍所作,乃不可考。据有关资料,此诗至少明代就已流传,且托名邵子,本文YY一下,不必较真。】
四 抚创
    河北军民在征战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刘通与安尧臣、公孙胜等人在燕京街头随处行走,探访民情风物,顺带巡查战后重建情况。燕京城多民族聚居,本是北方最大的繁华都市,几经战乱和破坏,已不复当年繁荣的光景。
    十四年前,刘通与安尧臣出使辽国,那时的燕京还是万商云集,一派兴荣之象,而今满目苍荑,随处可见战争创伤。公孙胜十多年前,也曾来过,那时契丹颓靡,延禧皇帝又失心疯,燕京虽然繁盛,燕民却愁眉不展。如今城池虽破,百姓却很自在。弃人者,终为人所弃;践民者,民必践之。世道沧桑,盛衰存亡,何其忽焉。
    几人正在感慨,忽见那边一对夫妇拉着一个年轻校将,旁边跟着二个军士。年轻人急着要走,夫妇俩人不让。大伙停下脚步,看个就里。
    中年:“伍都头,你们帮咱修葺屋舍,不收工钱怎么成,吃个饭总该吧,你们要不留下来,小的绝不让你们回去。”
    伍三更:“要收钱我们就不来了。我陕西老家的房子让西夏蛮子烧了,也是将士们帮忙盖回去的,大伙彼此照应,互相帮衬,老伯不用这么客气的。”他半夜出生,父母没念过什么书,就给他取名三更。
    大叔:“都头在前边打鞑子,帮你修屋建房是该当的,小的寸功未立,怎么好意思消受。”
    伍三更:“赶走胡虏,河北乡亲出了大力,那是有功的。在下军令在身,老伯回去吧。”
    那位大叔说什么都不肯放,大婶手上提着一个布包,塞给伍三更,说道:“俺家没啥好的东西招待客人,这是山东来的枣子,军爷们拿回去尝尝。”伍三更推脱不掉,在身上找钱,可摸了一会,才知没带。瞧瞧二个军士,也是摇头。
    男子推着伍三更,让他们走,伍都头却又不想走了。他还也不是,不还也不是,讪讪地说道:“我待会送钱过来哈。”
    大叔说:“来是要来的,拿钱来就免谈。”
    中原百姓深受战争的灾害,而以汴京、幽州为甚,二座原本繁华的都城,几经洗掠,甚为萧索。西北军进驻燕京后,派出将近一半的兵力帮助居民修缮房屋,协助工匠重建城市。燕京百姓大奇,以前隐约听说过,南边方腊的魔教军士有帮邻里做事的,西北军是官府的人马,也会帮老百姓做事,这世道真是怪了。秦王行事一向出人意表,其所辖之兵也是难以琢磨。
    人们奉行的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古老的信条,人家既不收钱,也不取物,咱总得有点表示吧。
    刘通等人走了过去,问道:“老伯贵姓?”
    那人正要回答,伍三更见是大帅,与军士行了一个军礼。那夫妇俩连忙行起大礼:“草民何昆拜见秦王、各位大人。”
    刘通:“快起来说话。”公孙胜吩咐伍三更去取些粮食回赠何昆。给何昆钱帛,想必他是不会收的。何昆请大伙进了屋。屋子不大,家居简易,窗户暂以旧布蒙上,堪堪能避风寒。何妻去弄茶水,一个少女在内室掀起门帘偷瞧,被何妻骂说没点正经。何女嘻的一声,缩了回去。
    何昆说道:“小女疏于管教,不识规矩,见了生人就好奇,让各位大人见笑了。”
    刘通:“小孩家天真烂漫,合乎自然之道。中原的规矩太多了,少一些才好呵。何先生在做什么营生?”何昆心想,刘大人果然象传闻一般怪异。
    何昆:“年轻时教蒙童认字,后来跟人家开布坊,这些年兵荒马乱,也做不了什么生意。”
    刘通:“现在的粮米布帛,行情怎样?”
    何昆:“居高不下,却有价无市。到处都在打仗,仅有的粮帛都先拿到军营了,市面上很是奇缺。殷实之家早被金军赶去辽东,如今渐渐地回来,那也买不了多少,贫弱人家更买不起。”
    刘通:“官府正在购运粮草,发展民生,调整物价,需把这个难关渡过去。”民间无粮,战争就无法继续。唯有物资丰富了,才能支持战争。
    何昆:“王爷领仁义之师,拯万民于危难,纵尧舜之世,不过如此。小的有一事疑惑,斗胆向王爷请教?”
    刘通:“请讲。”
    何昆:“王爷洞悉民意,官兵体恤民情,军中却不准军士通婚,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一者阻隔军民之交,二者有违人伦之道,大人可否将这条解禁?”
    刘通:“这个可以考虑。”
    何昆:“王爷若能去了这条,可谓功德无量。不瞒各位大人,小女过了这个新年已然十七,前日伍都头来帮草民修缮房屋,小女属意于他,伍都头也中意,却是不敢成亲,都头说军规不许。”
    刘通:“伍都头几岁?”
    何昆:“二十有一。”
    刘通:“是个结婚的大好年龄。我回去跟大伙商良一下,这几日就能回复。”
    何昆:“愿闻佳音。”
    刘通:“亲事若是成了,可要恭喜何先生呀。”
    何昆:“还请各位大人玉成此事。”刘通与安尧臣等人大笑而去。
    出了门,刘通问道:“阿胜,你想不想找个媳妇呀?”
    公孙胜:“我从前师出道家,一个人过惯了,没想找媳妇。”
    刘通:“年岁大了,怎么办?”
    公孙胜:“现在陪着师父,我不会孤单寂寞的,再老一些,可以招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