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明-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却笑着摇了摇头,“刘如意是肯定不会回援的!这一点,我有十万分把握!他要借着我的手,敲山震虎!所以,这一次,不会有太大危险!只要彩石军不回援,明军其他援军,不会是你们的对手!但你们昨晚这一票,必须……”
  皇太极压低了声音,对这两人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多尔衮听完不由睁大了眼睛,感慨道:“八哥,你,你这真是艺高人胆大啊!小弟真是自愧不如啊!”
  *


 第587章 大战初始!

  
  京师城外,有两座明军大营。
  一是位于西北侧的石景山大营,再就是位于南端的南大营。
  石景山大营规模很大,平rì里,这里是近十万京营军士驻地,不过,此时由于满清大军压境,原本在此驻守的明军已经全部驻扎在城内,拱卫京师安全。
  南大营规模并不太大,但在此时,这里却驻扎了两万余京营军士,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是南方物资进入京师的生命线。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京师,早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过异族围城,对这方面,倒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此时,通州及北侧沿线,是属于刘如意等人的九边军士驻防,而京师城内外,则是由京营驻防。
  ~~~~~~
  夜sè渐渐深了,京师南大营内,却是依然灯火通明。
  走水路和陆路而来的各种粮饷物资,将在这里汇聚,整理、分类,待到天亮,再运往京师。
  此时,南大营内除却驻守的两万余军士,还有三四万民夫苦力,这些人昼夜不息,辛苦劳作,维持着京师城内百万人的生计。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在南大营宽阔的场地内,一片片物资堆积如山,民夫们来来回回,不断的将这些粮草物资,装卸在一旁千余辆巨大的骡马车上,等待天sè放亮,将这一批物资送往京师城内。
  民夫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周边看守的这些军官,却都有些百无聊赖。
  外族入侵,这对京师的明军而言,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蒙古人,女真人,现在的满洲人,就如同割韭菜一般,来了一茬又一茬。
  最开始,他们害怕恐慌,但几次之后,他们却根本无法攻破京师宽阔且深厚的城墙,一次一次,总是无功而返。
  渐渐的,这些军官们也就适应了。
  从最开始的严阵以待,到现在的凑凑活活,反正,明天的太阳,总是会照常升起,这些鞑子再厉害,那也绝对进不了京师城内。
  加之,九边众军早已经到位,牢守东北侧防线,更让他们感觉安枕无忧。
  此时,已经临近拂晓,天sè即将放亮,新一天的黎明,即将到来了。
  大营中,一个游击将军,忍不住将披在自己身上的铠甲、铁盔摘了下来,仍在了地上,一边啐道:“他娘的,真是累死了!这些鸟鞑子,真是不知死活,害的爷也在这里做苦力!黄老六,你这孙子别走,昨晚上欠爷的那顿花酒,今天说什么也得给爷补上!”
  他说着,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同样一个游击官袍的年轻人,正在偷偷摸摸的想要朝城内方向溜走,赶忙大步冲上前去,一把扯住了他的衣襟。
  这叫黄老六的游击不由大骂,“姓李的,你他娘的烦不烦啊?爷欠了你的,还能亏了你怎的?快放开,今天爷心情不好,明rì,再将你那顿花酒补上!”
  “嘿!孙子啊!你他娘的想不认账么?我告诉你,没门儿!想走可以,留下五十两银子再走!”这姓李的游击却是不打算就这般放过黄老六。
  京营之中,本就是勋贵子弟扎堆。
  这李姓游击与黄老六,都是京里大族出身,虽然年纪轻轻,却早已经在军中升任要职,都算得上是实权人物,尤其是南大营这种物资集散地,更是油水丰厚。
  “狗rì的,李二麻子,不就是几场牌局么?老子是什么人物?还能欠了你这点银子!给老子滚开!老子现在手头紧,等明rì,一定将银子砸在你脸上!”眼见这姓李的游击逼迫甚紧,这黄老六不由勃然大怒。
  但这姓李的游击却不依不挠,“狗杂碎,欠了银子你还有理了?老子不听你这一套,赶紧给银子,否则,今rì个你别想走!”
  说着,便欲拉开架势,要演变成武斗的倾向。
  旁边军士和民夫们也纷纷凑上前来,准备看一看两位爷之间的热闹。
  虽然这几rì,满清大军压境,这些军官们收敛了不少,但这么长时间风平浪静,这些军官们的纨绔xìng子,那又怎的能忍得住?
  眼见身边人越聚越多,这李姓游击不由愈发趾高气昂,他就是要在这么多人面前,折辱这黄老六的面子,谁叫这厮不知死活,居然敢跟他抢粉头?
  黄老六也来了气,他没想到,这姓李的居然胆敢‘赶尽杀绝’,虽然这厮有些无力,但自己却未必就会怕了他,忙tuō掉了铠甲、头盔,撸起了袖子,大骂道:“姓李的,来就来,爷会怕了你!谁要是服软,谁就是孙子!”
  “哼~!求之不得!”这李姓游击冷哼一声,便欲动手。
  人群中不由升腾起一阵欢呼。
  “打啊!打啊!加油!”
  看着‘拉~拉队’气势都起来了,这李姓游击哪里肯落了面子,猛的挥起一拳,直奔黄老六面门。
  黄老六自然也不肯轻易吃亏,同样挥起拳头迎了上去。
  片刻间,两人便混战成一团,引得周围人群一阵阵欢呼。
  但就在这时,远处的大地开始震动,东南方向,忽然升起了一片黑压压的黑线,犹如凛冽的暴风,直奔南大营冲来!
  在场众人不由都有些错愕,这他娘的是什么鬼东西?难道要大雨不成?
  不过,只片刻,众人便发现了异常!
  “不好!是骑兵!那是满清鞑子啊!”
  “敌袭!敌袭!”
  “敌袭!敌袭!!!”
  片刻间,撕心裂肺的呼喊,弥漫在整个营地上空。
  这激斗正酣的李姓游击和黄老六也懵了,打架斗殴,那是他们的强项,可一听满清鞑子已经杀来,两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同时就是一个动作,撒开了丫子,拼命朝后狂奔而逃。
  转眼之间,清军骑兵已经杀进了大营内。
  到处是撕心裂肺的惨呼,明军守军疲于逃命,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便如同猎狗进了jī鸭群,一阵jī飞狗跳。
  数不清的人影倒在了地上,血流满地……
  ~~~~~
  不远处,多尔衮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冷冷的注视着这场一面倒的屠杀,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
  他们今夜绕过了明军的通州防线,一夜潜行几百里,这才杀入到京师腹心。
  而除了与刘如意的彩石军作战,其他人,根本无法触及到多尔衮的兴奋点。
  一旁,多铎脸上却是挂满了残忍的冷笑,“哼~~!一群土jī瓦狗!阿哥,你说,咱们对这里动手,刘如意他们会来支援么?”
  多尔衮脸上露出了思虑的神sè,片刻,他忽然一笑,“刘如意这厮,虎狼之心,那应该不会这么傻!不过,别人,那可就说不定了!若是有人想要送上门来,那咱们自然是照单全收!”
  “哈哈哈!阿哥明见!”多铎哈哈大笑,仿似已经看到了美好的预期。
  ~~~~
  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
  盖因,南大营营地,明军实在是没有什么战力,简直连民团都不如,半个时辰不到,已经死伤一片,加上阵亡的民夫,怕是有几万人死伤,几乎全军覆没。
  毕竟,在这个时辰,正是人身体最疲惫、最脆弱之时,最关键的,京师大门牢牢闭合,他们就是想逃,却根本也是无路可逃,不能反抗,只能是沦为猪羊,任由清军宰杀。
  这时,天sè已经放亮,不远处京师城头上,守军自然将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慌忙不迭,迅速向城内的阁老大臣们通报。
  而刚才还生龙活虎的李姓游击和黄老六,也并未能跑远,早已经沦为了几万具死尸中的两具。
  看着意料之中的胜利,多尔衮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sè,冷冷对亲兵摆了摆手,“放火,烧了干净!”
  说罢,头也不回,便朝着南方奔去。
  片刻间,熊熊的烈火升腾而起,将整个天空都映衬的一片火红,而地上这些数不尽的尸体,则成为了最好的燃料。
  ~~~~~
  不多时,身在通州的刘如意,便接到了京师南大营遇袭的消息,同时,京里有命令传来,要求九边众军,务必将这群深入明军腹地的清军围杀。
  刘如意不由疲惫的摇了摇头。
  想不到,自己的预言竟然成真了。
  皇太极,真的是够果断啊!
  不过,现在再出援兵?
  刘如意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脸颊,这他娘的明明白白就是一个圈套,南大营已经损失惨重,若再不知死活前去追赶,怕是正中了皇太极的谋算。
  当即,刘如意便令亲兵传令各军,“牢守营地!切不得轻易出战!”
  静下心来,刘如意也在仔细思量。
  皇太极怕是早已经看到了他的长处,也明显找出了明军的短处。
  没错,若是阵地战,满清绝对讨不了任何便宜,但若是论机动xìng,明军绝对无法与尽是骑兵的满清铁骑相比。
  这一来一回之间,形成的逆差,便是他皇太极的优势所在。
  只要抓住了这个优势,纵使是刘如意,也很难从正面将他们击溃!
  很快,亲兵便返回来禀报,“大将军的指示已经传达各军!不过,不过……”
  亲兵看了刘如意一眼,欲言又止。
  “说!”
  “是!”亲兵对着刘如意磕了头,忙道:“大将军,其余将军,都严守您的军令,不过,宣府镇总兵杨将军,听到南大营遇袭,甚是愤怒,眼下,已经带兵向南方追击清军了!”
  **


 第588章 找寻机会!

  
  有句俗话说的好,‘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这句话虽然残忍,但在很多时候,却是至真的真理。
  果然,还没到中午,前方斥候便传回消息。
  杨国柱部宣府军,追击清军至通州南六十里外的牛家桥,遭遇清军埋伏,损失惨重,杨国柱只带着不足三千亲卫骑兵营,逃回通州明军驻地。
  其部本来有万余人,却因这一次冒进,将杨国柱这几年的家底赔了个干净。
  刘如意得知这个消息,心中也颇为不是滋味。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本身就是甚为不理智的行为。
  战争,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更不是游戏,一举一动,将领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麾下将士们的身家xìng命!
  杨国柱忠君,这似乎是没有错。
  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第一时间,便点齐大军,追击杀入明军腹心的清军。
  但问题是,朝廷的决策真的是对的么?
  满朝文武大臣,个个看似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又有几人,能是真的知兵事之人?
  就比如当今首辅杨嗣昌,出身世家豪族,自幼便有才名,仕途也是顺风顺水,可到了这个时节,以他一己之力,撑起大明整个南方的剿匪事业。可他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却依然没有能力,改变整个湖广、四川的局势。
  不是他不尽力,而是他真的没有这个鼎定天下的能力!
  虽然刘如意最终替杨嗣昌完成了他的心愿,可这位老人,呕心沥血之下,此时已经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在湖广之时,刘如意本来想亲临四川,看望一下这位大明最后的‘良臣’,可惜,各种事物繁杂,又赶上此次清兵入口,刘如意着实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在心底里期盼,杨嗣昌能熬过这个坎儿。
  不多时,帐外一阵喧嚣,有亲兵进来禀报:“大将军,宣府镇的杨国柱强军来了!”
  刘如意眉头微皱,瞬间却又舒展开来,“有请!”
  “是!”
  片刻,杨国柱便在亲兵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如意的帐内。
  一rì不见,但杨国柱却仿似瞬间苍老了十岁,原本还是黑白相间的头发,此时已经是花白一片,脸上的层层褶皱,仿似西北大漠里的荒原,他看着刘如意,未语眼泪却先掉了出来。
  “杨帅节哀啊!此次之事……哎!”刘如意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大明最后的‘忠将’,只是默默的陪着他坐在一旁。
  杨国柱抽泣了好一阵,却依然难以缓过神来。
  今rì这一天,怕是比他这一辈子,流的眼泪都要多。
  良久,杨国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哎~~!刘兄弟,悔不听你当初之言啊!我,我真的做错了么?可怜啊!可怜我那万余宣府镇子弟啊!我该如何同他们家眷、亲族交代啊!”
  事实上,杨国柱这一年多的功夫,之所以能在宣府镇迅速练就这一批新军,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沾了刘如意的光。
  松锦之战,刘如意和彩石军扬名天下!
  而杨国柱与刘如意交好,也是天下皆知,有刘如意的名头在,使得宣府镇的儿郎,对杨国柱也有了一种莫名的信心,待到宣府军扩军之时,纷纷踊跃加入!
  但他们怕是谁也没有想到,战争还未开始,他们却莫名的沦为了政治的炮灰,连尸骨也难以保存。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怕是男儿最大的悲哀。
  刘如意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看着杨国柱的眼睛道:“杨帅,事情还没有坏到那个程度,你要振作起来啊!此次大战,只不过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这一战,我大明必胜!”
  刘如意说的坚定无比,没有丝毫迟疑,倒是让杨国柱有些错愕,微微颤颤的道:“刘,不,大将军,你,你可有良计,破满清大敌?”
  刘如意不忍欺骗杨国柱,缓缓摇了摇头,“暂时是没有!不过,事在人为,咱们还需耐心等待,机会总是会有的!”
  杨国柱不禁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满清势大,刘如意这般稳妥的做法,才是唯一的取胜之道。
  ~~~~~
  杨国柱走了,王朴却是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刘如意的帐内。
  他是刘如意的铁杆小弟,自然要比杨国柱亲近不少,说话,也并没有太多的顾忌,“刘兄弟,我刚才看到杨帅从这里出去,他?他来见过你?”
  刘如意点了点头,“可惜了宣府镇万余儿郎啊!”
  “哎!”王朴也叹了口气,“老杨太较真了!刘兄弟你已经跟他说的明明白白,他却还……哎!这都是命啊!”
  刘如意不可置否,转移话题道:“朝廷方面,有没有最新的消息!”
  “刘兄弟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此次,我就是为这消息而来!”王朴一听这来了jīng神,压低声音道:“听闻京里传言,昨夜南大营被清军攻破,皇上大怒,接连杖毙了几个知事的太监宫女。今早,杨帅败北的消息,更是在朝里引发了轩然大波。此时,皇上和那些阁老大臣们还在议事,相信,用不了多时,消息便会传来!”
  刘如意点点头。
  到了这个程度,京里几乎已经没有秘密。崇祯皇帝现在,怕是举步维艰啊!
  不过,刘如意此时却没有时间理会崇祯皇帝的想法,经过今rì,刘如意也猜透了皇太极的一些想法,那便是…………要狠狠给自己上眼药。
  通州附近,九边众军防守,皇太极就算举全力而攻,也逃不了太大的便宜,他能选择的,只能是京师外围的薄弱环节。
  说实话,对于皇太极这种行为,刘如意心底里是乐意见到的!
  毕竟,待皇太极将崇祯皇帝‘揍’的痛了,崇祯皇帝才会明白,谁才是大明的柱石!
  相对的,刘如意也会得到更大的权利!
  但满清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