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成先是一怔。但旋即做出理解状,“不去子午岭也好。我们现在地情况,的确不适合作战。
    休整一下也好,等战事结束了,我们再向上将军报到。”
    “休整?”
    刘阚转过了身子,淡淡的一笑,“我们的确是需要休整,但绝不是现在。我不向上将军汇合。并不是要袖手旁观。相反。我们要有所行动,协助上将军打好这一仗。我们要攻占朐衍。”
    “攻占朐衍?”
    灌婴忍不住惊呼一声,“那有什么意义?”
    陈道子一开始也没有明白刘阚的意图,但很快的,他反应过来,眼睛一亮,不由得赞了一声:“妙!”
    蒙克和李成,马上也明白了。
    但两人旋即又露出为难之色,轻声道:“军侯,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攻打朐衍,只怕不是一个好决定吧。朐衍尚有匈奴人数万,凭我们目前的情况,攻打朐衍,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啊。”
    刘阚没有回答,而是招手示意吕释之过来。
    “小猪,把你这些天打探的情况,告诉大家吧。”
    在躲入峻极岭之后,吕释之再次充当起了斥候的角色。他率领百余名斥候,化装成匈奴人,不断地打探外界的消息。并且,吕释之只向刘阚负责,打探来的情报,除刘阚之外,无人知晓。
    吕释之说:“朐衍早先的确是有数万兵马。不过这一段时间,也就是从阿利突入北地之后,匈奴人频繁地调动兵马,显得很不正常。特别是最近几天,大批兵力向临河渡口转移。
    一应辎重、粮草,也转移地很频繁。
    我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临河渡口的呼衍提所部,把沿河一带匈奴部落中的女人、孩子,全部征召向临河渡口。只留下一群老弱病残留守……那些女人孩子,在抵达临河渡口之后,就统一被送往河北。另外,各部落中的工匠,也被转移出去。朐衍,如今只余三千人。”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陈道子、李成、蒙克三人最先反应过来。
    匈奴人,要撤退?
    “这怎么可能?”
    蒙克惊呼道:“该死的匈奴人,如今正在子午岭和上将军决战,朐衍作为匈奴单于的穹庐,为何要做这样地事情?如果他们要撤退地话,头曼在前方地交战。岂不是没有半点意义了吗?”
    “是啊,这不正常……会不会是匈奴人在搞阴谋?”
    刘阚说:“留守朐衍地人,是冒顿!”
    灌婴一怔。“冒顿是谁?”
    “他是头曼的长子。”刘阚想了一下,回答灌婴。对于冒顿地印象,刘阚不是很深刻。只是依稀记得,历史上刘邦在统一汉室之后,曾和冒顿交锋,结果留下了于汉人而言的千古奇耻大辱:白登之围。
    这冒顿,似乎曾杀父夺权,是个极其狠辣。又极其有能力的家伙。
    所以,当刘阚第一次听吕释之提起朐衍的情况时,首先的反应就是:冒顿一定是有阴谋。
    但是后来,等吕释之打听清楚了匈奴的情况之后,联系他曾在历史上弑父的行为,刘阚似乎明白了一些。正如陈道子所说:权力,可以让一切都变得很淡漠,乃至于父子反目,兄弟成仇。
    五百年春秋战国的历史,弑父地行为并不少见。
    父杀子。子弑父……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之后再加上阿利战败的消息传来,刘阚也就明白了冒顿的想法。“冒顿和阿利,号称匈奴双璧,在部族中颇有威望,甚至隐隐有超过了头曼的势头。此次阿利被头曼作为弃子,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想必那冒顿感到了压力,所以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我估计,冒顿是想要自立。
    他召集河南地各部落的女人和孩子,是因为他已经预感到了,头曼将会遭遇惨败。
    所以。冒顿未雨绸缪,把这些女人和孩子转移到河北,以求能保住匈奴人的元气……临河渡口呼衍提的女儿,就是冒顿的阏氏。所以呼衍提一定会支持冒顿地行为。所以才有此行动。
    小猪,冒顿如今可在朐衍?”
    吕释之摇了摇头,“据我们打探的消息,冒顿在前日离开了朐衍,随呼衍提去了临河渡口。
    如今留守在朐衍的主将,是冒顿的亲信,苏勒。
    这家伙非常勇猛,据说有万夫不挡之勇。不过生性好酒。每日无酒不欢。是个道地的酒鬼。”
    刘阚目光灼灼,凝视众人。
    “怎么样?匈奴人想撤走。我们绝不能让他们遂了心愿。据说,朐衍城中还有一万多个女人,正等待着向朐衍转移。这些女人的肚子里,怀着的都是胡蛮的种儿。如果放走了她们,将来一定会卷土重来,对我们造成更大的威胁。我想赌一把,只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
    蒙克说:“如果按照小猪的说法,夺取朐衍并不是难事……问题是,我们将会面临匈奴人地反扑啊。”
    “是啊,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只怕是抵挡不住匈奴人的反扑。”
    刘阚笑道:“我说过了,这就是一次赌博。成功的话,我们不但可以为富平地百姓报仇雪恨,还能够协助上将军打击匈奴人。子午岭一带的匈奴人,几乎聚集了他们八成以上的精锐。
    占领了朐衍,就如同关门打狗,那些匈奴人也就无处可逃。
    而且,我们夺取了朐衍之后,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住冒顿的兵力。平侯在北地击溃了阿利,其兵锋定然北向。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则河南地的匈奴人,定将无处可遁……而后我们和大军汇合,直指河北。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匈奴人一举铲除,从而永绝后患,如何?”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而言,刘阚的这番话,无疑令许多人感到心动。
    只是,想要打赢这场大战,这个时机必须要把握好。否则的话,非但无法达成目标,反而会全军覆没。
    “娘毒子地,赌了!”
    蒙疾拍腿大叫,“赢了,大家升官进爵;输了,就一起完蛋……军侯,我跟你干。”
    “我也干了!”
    樊哙和屠屠抚掌回应。
    陈道子则静静地看着刘阚,许久之后,突然一笑:“兵行险招,关门打狗!嘿嘿,地确很刺激,我干了。”
    刘阚向灌婴看去。
    灌婴笑道:“你莫要看我,我跟你来北疆,就是为了赚取军功。娘毒子地,老子在富平杀得憋屈,正好要在朐衍出一口气。干了,干了……男儿当杀人,千秋功业,尽在杀人中啊!”
    蒙克也连连点头。
    刘阚见大家都同意了,当下分派任务。
    “小猪,你立刻带人,设法混进朐衍,做内应。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要给我潜伏下来。
    待我发动攻击之时,你必须要从城中接应。
    这任务很危险,也很艰巨。不过我相信,你这小子,一定能做到,对不对?”
    吕释之郑重的点点头,“阚哥,你放心吧,我一定可以做到。”
    “成司马,我要你立刻设法和平侯取得联系,至于怎么和平侯说,我相信你一定清楚;好了,各位!成败就在此一举。富平百姓和秀军侯他们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们,马到功成。”
    “为秀军侯报仇!”
    “为富平百姓报仇!”
    几只大手叠摞在一起,众人神色庄肃,郑重地宣誓。
    于是,李成当天就带着五十名骑军,从峻极岭的山间小路出发,向义渠方向急进。吕释之则带着一百名老秦军,化妆成了匈奴人的模样,在天黑以后溜出了峻极岭,在朐衍城外潜伏,寻找机会混入城中。蒙克蒙疾等人,则各领一队兵马,在山中进行短暂的休整,等待命令。
    刘阚站在山顶上,却留下了陈道子。
    清冷的月光,照映在山顶上,洒下了一片乳白色的冷霜。
    刘阚静静的看着陈道子,许久之后,他轻声问道:“道子,这一战吉凶未卜,也许……将是我们的最后一战。”
    陈道子笑道:“军侯何必如此悲观?此战只要我们能把握住时机,筹谋得当,是必胜无疑。
    这最后一战,又从何说起?”
    刘阚叹了口气,“其实,我只是想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道子,你究竟是谁?”
    “啊?”
    陈道子一怔,惊讶的看着刘阚,“军侯这话又从何说起?”
    刘阚双手,用力的搓*揉着面孔。而后,他仰天看着那一轮残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我觉得,你不应该叫做陈道子……呵呵,说起来可能很好笑,我只是觉得,你应该叫做陈平。”
    陈道子微微一颤,看着刘阚,许久说不出话来。
    好半晌,他突然叹了口气,“军侯,我的确是叫做陈道子。只是,道子是我母亲为我起的乳名,如你所言,我的大名的确是叫陈平。可是我不明白,平不过一无名之辈,军侯是如何知晓?”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一七四章 决战河南地(四)
     更新时间:2009…4…23 19:10:22 本章字数:4802
    东方露出了青白色的曙光。
    淡淡的月桂,依旧挂在西边的天庭,一队队匈奴骑兵,抵达横山口昭王城三十里外的旷野。
    头曼率领王公首领,登上了沙丘。
    连夜追击,斩杀了千余名秦军,杨熊所部狼狈的逃进了昭王城。
    此时,旷野中有一层蒙蒙的轻雾,在空中无声的浮游。
    “大单于,前方发现秦
    头曼骄横的冷笑,“秦蛮子是打算和我们决一死战了!传令下去,大军列阵,准备发动攻击。”
    一声令下,旷野中回荡悠悠号角声。
    头曼则坐镇中军,不断的指挥兵马调动。不知不觉间,天将大亮……
    雾气逐渐的消散了!
    头曼跨坐那匹神骏的王之星上,登高眺望。可这一看,却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在横山口昭王城下地开阔地上,黑压压一大片,铺天盖地的全都是秦军布下的军阵。鸦雀无声,如同一座寂静的黑色森林,矗立在匈奴大军的前方。一片厚重的黑色,覆盖了土黄色的大地。
    嘶…!
    这些兵马,至少也有十万之数吧!
    头曼手搭凉棚,仔细观瞧。只见秦军排列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
    方阵四面结实,正面是阵地,左右两翼全都是以三排背向的战车组成屏障,如同一道后世地栅栏。
    晨风。撩起阵中旗幡招展。
    矛戈成林,虚虚实实的,让人无法看个究竟。十架三丈多高的望楼车,竖立在各方阵中央。
    这蒙恬,当真是名将!
    这秦军,也当真是无坚不摧的锐士。军阵布置的十分严整,阵内十万人马。屏气敛息,一片死寂。可就在这令人心惊胆战的死寂之中,又蕴含着一股迫人肺腑的杀气,令头曼心生恐惧。
    问题是……这些秦军,是从何处来?
    始皇帝调集三十万大军,征伐匈奴。如今其精锐屯集在云中郡,已经是一个被证实过地消息。
    阿利在鸡头山遭遇秦军精锐攻伐。秦军的人数当在十万以上。这也不该有错。
    如此的话,上郡最多只有两三万兵马。并且在早先的试探中,头曼也获得了肯定……可是,这十万大军又是从何而来?如果是临时征调的话,为什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这是怎么回事?
    伊牙思和独龙奇赶来和头曼汇合。
    “大单于,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儿啊!”
    独龙奇虽然是个莽夫,但也不是没有头脑的家伙。他看着正前方的秦军大阵,忍不住询问。废话,谁都看出来情况不对劲儿了!
    可是又能怎么办?
    退兵。那绝不可能。以秦军地这个阵势来看,一旦匈奴人退兵,他们肯定会趁势掩杀。士气此消彼长。匈奴人绝对不可能是对手。如今之计,唯有攻击……凭借着早先地气势,一鼓作气击溃秦军。或许会伤亡惨重,但其结果,总好过现在撤退。对,攻击,也只有攻击!
    头曼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
    “我们上当了!”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不过也没什么。秦蛮子惯于使用诡计。但在我兵锋之下。又能有什么用处?
    我有大军二十五万,足以击溃这些秦蛮子。
    告诉勇士们。退一步则死,进一步则生。只要我们击溃了这伙秦蛮子,迎接我们的将是中原那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漂亮的女人。野战,我们匈奴人又怕过谁?传令,进攻,进攻!”
    不得不说,头曼的确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在明知道已经中计的情况下,寥寥数语,就将匈奴人本有些低落地士气,一下子给提了起来。
    “进攻,进攻!”
    匈奴人本就善于冲击攻杀,人借马力,马借人威。
    眼前这一片开阔地,正可纵马砍杀。秦蛮子在这里应战,岂不是自寻死路?只要秦军顶不住匈奴人的冲击,一旦溃败,那么匈奴人的马蹄和弓箭,就能追上他们,将他们杀得落花流水。
    如此,则一战功成。
    蒙恬在这里摆下阵势,可是却没有发动攻击。
    很明显,他也知道匈奴人地优势所在,所以并不愿意在这里和自己面对面的砍杀,而是严阵以待。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领教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野战吧!
    头曼拿定了主意,立刻下达攻击的命令。独龙奇率先出动,和伊牙思一左一右,各领两万骑军,直扑秦军。
    而头曼的中军,则有左大当护骨力朵为先锋,向秦军发动攻击。
    一开始,他们策马小跑,待骑阵拉开了距离之后,立刻齐声呐喊,突然间加速,向秦军冲去。
    两军之间,有三四里宽的距离。
    五万骑军如同三支利箭一样射向了秦军,叫喊声,马蹄声震耳欲聋。冷寂的荒原,顷刻之间卷起了三股浓烈的尘烟,向苍穹扩散而去。
    蒙恬就站在中军方阵中地望楼车上。
    他这座望楼车,显然要比其他各阵地望楼车要高一些,大概有四丈左右的高度。
    沉冷地面容之上,流露出一股肃杀之气。旗鼓官站立在他的身畔,手持令旗,等候蒙恬下令。
    以静制动!
    这就是蒙恬的策略。以防御之势,牵制住匈奴大军。直至将其全部调动起来,再做致命一击。看着匈奴骑军冲过来,蒙恬不由得森然冷笑,缓缓地抬起了右手,而后用力下向一挥。
    身后的旗鼓官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一面黑色的三角旗幡,伸出望楼车,上下挥舞;随即。各军阵的望楼车中也伸出了旗幡。
    阵中,回响起整齐的号角声,但是秦军却毫无动静。
    当匈奴骑兵呼喊着,疯狂的扑来,距离秦军前锋军阵约有七八百地距离时,望楼车上的黑色旗幡,突然间变成了彩旗。刹那间。军阵之中。传来了咚…咚…咚,喧嚣的战鼓声响。鼓声震天,秦军大阵在悄然中发生了变化,一辆辆巨型弩车被推至阵前,嗡…的一声弦响,巨箭破空。
    秦军的弩车,是在吸取了故韩国的大黄参连弩优点后,加以改进。
    儿臂粗细的巨箭,足有四五尺长短。这种弩车地射程。可以覆盖五六百米地范围,七八百步的距离,正好是在这种秦弩的射程之内。数千辆弩车同时发射。一排巨箭破空,发出刺耳的锐啸声。这种本是用于攻城的弩箭,在野战之中,更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威慑力和杀伤力。
    每一支巨箭,蕴含万钧之力。
    即便是匈奴人持有盾牌,被巨箭射中之后,啪的一声就会粉碎。
    成百上千的匈奴士兵,惨叫着倒下。有的甚至是连人带马被巨箭贯穿。战马希聿聿惨叫。带起一片炫美地血雾。许多匈奴人,手臂被巨箭打断。但却毫不退缩,咬着牙向秦军冲击。
    一轮,两轮,三轮……
    在三百步的距离之中,匈奴人死伤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