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阚想了想,正要开口询问,突然间却听到了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紧跟着司马喜跑到了门口,颇有些兴奋的说:“主人,主人……程老成功了,程老成功了!”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一九三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
     更新时间:2009…5…9 23:34:58 本章字数:5415
    刘阚回楼仓快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里,刘阚首先要对楼仓重新去了解,因为过去的一年中,楼仓的发展非常迅猛。
    很多人,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
    当然这里面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刘阚身边的家庭。
    小刘秦两岁了,已经能牙牙学语,并且不需要人帮助,自己可以慢慢的行走。也许遗传的原因,刘秦远比同龄的孩子要来的壮实。以至于王姬戏称,十八年后,老刘家肯定会再出一头老罴。不过,由于这一年中刘阚不在楼仓,也使得小刘秦对刘阚很陌生,甚至不肯叫爸爸。
    刘阚在忙于公务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父子间的感情联络。
    好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刘秦已经不再像刘阚刚回来是那么认生。
    阚夫人也不再主持家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吕来主持。不可否认,吕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田庄很大,可是吕却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在某些事情上,她显得不那么果决,但也不能说她有错。因为吕之所以如此,也是从刘阚的角度去考虑。
    最让刘阚感到吃惊的事情,还是源自于刘巨。
    阚夫人偷偷的告诉刘阚,刘巨和王姬之间,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刘巨失去了记忆,人也十分憨厚,很知道疼人;而王姬呢,也是经过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两个人在一起,似乎也不错。但刘阚却有些犹豫,因为刘巨的真实身份,始终是他心里一个无法解开的疙瘩。
    如今他失去记忆了,是眼前的模样。
    可一旦他恢复了记忆,又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刘阚时常呆呆的看着在后院里练武的刘巨。心里面也经常盘算着,究竟要不要同意?
    于是他只好用刘巨身上的铜锁尚未去除为理由。拖延着表态的时间。
    但是,刘阚也知道。这种事情拖延不得太久。否则的话,阚夫人迟早会对他表达不满之意。
    除了家事之外,还有许多刘阚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中,最让刘阚感到吃惊地一件事,莫过于程邈给他带来的惊喜。
    新年地头一天,刘阚正在府衙中翻阅过去一年的公文。程邈神神秘秘的走了进来。站在刘阚面前。
    看他的笑容格外诡异,让刘阚非常奇怪。
    “程老,您有什么事情吗?”
    那程邈却微微一笑,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包裹。“都尉,小老儿这里有一件宝贝,请都尉过目。”
    “宝贝?”
    刘阚越发奇怪了!和程邈认识也有四五年了,刘阚从没有见过他像今天这样子的古怪。(就连在两年前,程邈费尽心思把完成了两千个隶书文字的改造时,也没有露出过这种表情。这老头,今儿是怎么了?
    刘阚的目光,转移到了那包裹上。
    “程老。别再和我打哑谜了,究竟是什么宝贝。让我开开眼吧。”
    程邈嘿嘿一笑,在刘阚对面坐下,把包裹放在书案上,解开了最外面地一层黑帛,里面确实一个香樟木做成的匣子。这种香樟木,本是一种香料。在燃烧之后,会产生出一种香味,能提神醒脑,香气怡人。不过这种木头很贵。而且在中原并不多见。
    刘阚家里有一些。不过是巴蜀秦家通过关系,从西域购买而来。
    阚夫人年纪大了。于是秦曼就带来了一大块香樟木,说是孝敬老夫人。阚夫人对这种香料也非常喜欢,甚至不舍得使用。也不知道,这程邈是从哪里弄来这么一大块香樟木,还做成了匣子。
    “都尉,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刘阚对香樟木的气息不是很感冒,故而一蹙眉头,笑道:“程老,你这神神秘秘的,我怎知道?”
    程邈闻听,得意地笑了。
    他慢慢打开了木匣,然后把匣子转了个方向。
    刘阚好奇的往匣子里看了一眼。可这一看,却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几乎是本能的伸出手来。
    那匣子里,居然放着一摞纸!
    色泽略发黄,拿起来透光看去,纸张的纹理也非常的粗糙。
    可这真的是纸啊!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没想到竟出现在自己地面前。已经习惯了使用锦帛竹简的刘阚,看见了这纸张,顿时生出了一种亲切感。不过随即,刘阚地心里面,又生出了一个疑问。
    不是说这纸张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吗?
    如今刘邦连汉朝还没有建立,这纸张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事实上,刘阚在这一点上还真的是错了。后世的考古学家曾经在敦煌的一处墓穴中就发现过纸张。那个墓穴,是西汉年间的墓穴。据考古学家推断,纸张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
    但具体的出现时间,并没有得到确定。
    因为那个发现纸张的墓穴,是西汉武帝时期地墓穴。也就是说,最迟在武帝时期,纸张就已经出现。而蔡伦在后来只是改进了纸张地质量,促进了麻纸和皮纸的使用,而非纸张地发明创造者。^^
    刘阚的手,微微发颤,捧着那带着香樟木香味的纸张,半晌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程邈献上的纸张质量很差,手感和后世出恭时所用的手纸差不多,但是又有些发硬。
    可这是纸啊!
    有了这玩意儿的出现,以后就再也不需要用那草筹了……
    当然,刘阚可不敢把这心里话说出来。如果让程邈知道他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东西,居然被用在了那个上面,说不得会立刻拔出宝剑和刘阚拼命。不过,刘阚的心里真的是非常高
    询问之下,刘阚才知道了这纸的来历。
    原来,程邈出身于墨门,对于兵事却不甚精通。他更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早年间曾在巴郡得到了一卷秘录。据说是鲁国大匠公输般和墨翟两人合著,上面记载的全都是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当然了。也仅仅是设想而已,而且程邈得到的,还是一卷残缺不全地秘录。
    上面就有这样的一种纸地构思。
    只可惜,程邈以前没有那个能力来进行试验,直到跟随刘阚以后,他才有了这个条件。
    当初修建田庄的时候,程邈在田庄后面开了一个池塘。就是为了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整整三年时间,程邈终于完成了第一步。
    刘阚并不知道纸张是怎么制作,可是在询问了程邈使用的材料之后,他立刻发现了一些问题。
    于是向程邈提出了他的建议。并且让程邈安心进行试验。
    两个月过去,刘阚都快要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却没想到程邈居然成功了……
    李成有些迷茫的看着兴高采烈的司马喜和手舞足蹈,有些癫狂地刘阚,忍不住问道:“都尉,什么成功了?”
    “啊……成司马随我来,给你看样好东西!”
    刘阚拉着李成的手,大步流星的跑出了府衙大厅。穿过过道。二人直奔程邈的住处。
    远远地,就见陈平、曹参。还有吕文、陈义正匆匆而来。
    这些人都知道程邈在做什么,同时像吕文和陈义,也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
    看到刘阚来,吕文立刻拦住了他的去路。
    “阿阚,别的话我也不说什么了,这一次就由我来经营这个东西,你可不许再让别人插手。”
    陈义一听就不乐意了,“吕翁,话不能这么说。这东西应该由咱两家人一起经营。你怎能一个人独吞?”
    别看陈义有点憨直。可是脑袋瓜子却非常清楚。
    也难怪,山东北地各郡。特别是当年的三晋之地,地窄人众,不少人最后都选择了从商这条路。吕文能看出来的商机,陈义自然也不可能看不出来。闻听吕文要独霸这生意,陈义立刻就不乐意了。
    刘阚笑道:“你们先不要着急,我先进去看看,还不知道程老这一次是不是真的成功呢。”
    说着话,刘阚带着人就走了进去。
    院子里面,有一股极其刺鼻地味道,弥漫在空中。
    韩信站在书房门口,看见刘阚过来,连忙上前行礼。
    在发现了韩信之后,刘阚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书佐。不过,刘阚可不是想要当韩信地老师,因为韩信本身就家学渊源,刘阚所能做的非常简单,把他领到了程邈这里,丢给了他一卷孙子兵法。
    跟随程邈,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学识。
    同时又顺着韩信自己的兴趣,学习兵法。一部孙子兵法,可谓博大精深。即便是几千年的后世,也没有人敢说完全能钻研透彻。孙武之后出现的兵法,可以说都收到了孙子兵法的影响。
    刘阚就是让韩信自己去理解,自己去研究。
    而程邈能交给他的,则是一些基础的学问……
    韩信呢,也充分地理解了刘阚地意思。和司马喜两人整天呆在程邈身边,可说是寸步不离。
    程邈原本有三个学生。大徒弟王信,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王信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与其强求,到不如任由其发展。
    二徒弟司马喜呢,倒是很好学,也甚得程邈地欢心。
    三徒弟戚姬……如今留在阚夫人身边,跟着阚夫人她们识文断字。现在又来个韩信,虽然明知道这韩信的兴趣不在他这里,可既然刘阚吩咐了,程邈还是会尽心竭力的却教导韩信。
    书房里的书案上,并排摆放着一张张色泽雪白,带有莹润光泽的纸张。
    类似于后世的宣纸,但毫无疑问,比之宣纸的质量,还有很大的距离。书案下面,还摆放着一摞摞染黄纸,看上去非常的粗糙。程邈正在对比书案上的纸张,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甚至连刘阚走进来,程邈也没有发现。
    直到司马喜上前推了他一下,程邈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向刘阚行礼。
    “按照都尉所说,小老儿搜集来了一些古樟树的树皮,然后又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最终产出了目前的这些纸张。并且,小老儿根据原料发酵的时间长短,也作出了相应的比较。
    都尉请看,这一张是贮存了三十天,通过自然发酵的方式,然后再制作纸浆。而这几张贮存的时间则相对长一些,大约五十天到六十天左右,而后出来的纸张,明显要比以前的好。”
    刘阚从程邈手中接过两张纸,静静的观察。
    而吕文和陈义两个则蹲在那一顿染黄纸中间翻看,都显得非常兴奋。
    而曹参和陈平,却是一言不发,轻轻的点头。毫无疑问,对于陈平和曹参而言,更看重纸张的实用性。
    “阿阚,你打算怎么销售这些纸张?”
    吕文不免有些紧张起来,满眼期盼的看着刘阚,“而且,你最好再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程公纸吧!”
    刘阚看了一眼一脸惊愕之色的程邈,笑着说道:“程公发明此物,将会是利在千秋的大发明。
    今后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将会感谢程公……恩,就叫程公纸。
    道子,参哥,你二人感觉如何?”
    曹参和陈平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刘阚的这个想法。但是,这看似平常的行为,却让程邈热泪盈眶。
    “至于如何经营……”
    刘阚抬起头,看了一眼吕文和陈义。他沉吟片刻,而后轻声道:“在我决定之前,还需要去请教一个人……陈义,你立刻派回原武,请令表兄前来。岳父……你也别担心。这桩生意不比其他,必须要仔细筹谋方可。不过若我决定推行纸张的话,绝不会忘记了您这一份儿。”
    岳父这个称呼,原本是出自于唐玄宗时期。
    只是刘阚不喜欢称呼别人为父亲,索性就称吕文做岳父。
    而吕文呢,也没有去追究这岳父二字的来历,反正知道是刘阚对他的尊称,就足够了。
    听闻刘阚这么一说,吕文也算是放下心来。
    不过仍有些好奇的问道:“阿阚,你打算请教什么人?”
    刘阚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吕文的这个问题。这纸张的推广,不比泗水花雕。酒,自上古就有,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所以在行销上,只需要略施手段,推广出去即可。重要的是在于质量,只要刘阚能保证他的酒水香醇凛冽,就不需要去担心销路问题。
    然后纸张……
    这里面还牵扯到了一个习惯的问题。
    要想推广出去,还需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恩,看起来这件事情,一定要请她出面才行!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一九四章 秦清的条件
     更新时间:2009…5…11 0:39:37 本章字数:6081
    巴蜀风光,自古雄奇。
    江阳负山肘江,更扼守蜀南、渝西、黔北、滇东要冲,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如今,江阳立县,等同于在巴蜀腹地设立下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也让很多人为之关注。
    中原,此时已经烈日炎炎。
    秦清拄着拐杖,缓步登上玉蟾山。在山顶上,可鸟瞰正在兴建的江阳城,目光显得十分迷离。
    年纪大了,秦清的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
    特别是年初的一场大病过后,让她在榻上整整躺了二十天。以前,登玉蟾山,可健步如飞。但是现在,走一会儿就会喘息起来。登到山顶的时候,更出了一身的汗,感到无比疲惫。
    秦曼,默默的跟在秦清的身后。
    她是刚从东海回来,还带着刘阚的嘱托,回来拜见秦清。
    虽然和刘阚没有说什么话,可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秦曼和刘阚之间,有那么一点不同寻常的关系。否则,秦曼也不可能在见过刘阚之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赶回这巴山蜀水。
    她喜欢刘阚!
    连曹无伤那种神经很大条的人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老而弥坚的秦清?
    不过,秦清并没有说破。
    在秦曼回来后的第二天,她就带着秦曼来到的江阳。美其名曰是要视察江阳县的建设进度,可实际上,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连秦曼都说不上来。只是默默的跟随着秦清,她深信。以祖母的睿智,有很多事情即便是什么也不说,祖母也能看出个究竟。她只能等待时机。
    刘阚请秦曼带来了一样极为珍贵的礼物。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奉给秦清……在秦曼地身后,审食其和曹无伤两人距离秦清祖孙大约有三十步左右的距离,默默跟随。早就听说过秦清是何等了得。可不到巴郡,就永远也不可能明白秦清在巴郡影响力。而她在咸阳的能量,更是无比惊人,只有体验过之后,才能了解。
    设立县府,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
    可秦清只是派人去了一趟咸阳。之后始皇帝就下令在巴郡设立江阳县。所耗费的时间,甚至不超过两个月。若只是设立江阳县也就罢了,始皇帝竟然就江阳县长的人选问题,专门派人请教秦清。那可是始皇帝。大秦朝的第一人……可是在秦清面前,却好像一个晚辈一样。
    不过,依照着以往的规律。秦清从来不会插手大秦的政事。
    偏偏这一次,秦清告诉始皇帝的使者:“请回禀陛下,关于江阳县治下地长吏,老身倒是想推荐一些人选,但不晓得能否符合陛下的心意。名单我已经列好。还请天使回咸阳后转呈。”
    其实这也是一种姿态。
    那使者非常清楚,如果秦清开了口。始皇帝绝不会有任何异议!即便是合丞相府、太尉府等咸阳大小官吏都反对,始皇帝也会同意秦清的请求。当然了,也不会有人跳出来找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