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洗漱用餐过后,李由和刘阚闲来谈天说地。
    以前。刘阚也不是没有和李由交谈过。只是大多数时候,旁边都有人,以至于无法尽兴。这一次,也没甚旁人打搅,李由也少了许多顾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尽显出一派卓绝口才。
    刘阚不得不承认,这李由的确是学识渊博。
    按照李由所说,他的学识皆源自于他地父亲李斯。而对李斯。刘阚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法家学派地人,可实际上,李斯曾在稷下学宫求学于荀子,是一个道地的儒生。其实,在战国末年,秦朝时期的儒生,并不像后世刘阚所认为的那种只知空谈,不通世事冷暖的腐儒。
    儒家学派,在这个时代并不受重用。所以儒生们会用各种方法。随机而变,以求取前程功名。
    李斯。就是这其中地一员。
    总体而言,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术,经历过四个阶段。
    秦汉时期的儒生,因儒学不兴,故而苦苦的挣扎,试图为儒学求取生存空间。在这个时期,儒生们能博采众长,不问学术流派,可以随机应变。直至,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后盛唐!
    历经两汉四百二十二年,虽经历了五胡乱华地动荡,但是在盛唐气氛下,儒生们随着时代,而胸怀广阔,有天下唯我独尊的气概。故而,唐代的儒生,气魄最大,从而孕育出李白杜甫这等人物。
    两宋时期的儒生,一方面忧虑与大宋的衰弱,另一方面又自豪于文明地昌盛。
    在这个时期,儒生们始终怀有一种既自卑,又骄傲的心理。就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指使下,有理学脱颖而出。
    至于唐宋之后,明清地儒学……
    总之,当李由和刘阚交谈地时候,刘阚丝毫感觉不到李由身上地腐儒之气。
    不过从李由的口吻中,他似乎听出了一些其他地意思。在学问上,李由对父亲李斯是钦佩的。可是他好像并不赞成李斯的一些做法。特别是这些年,李斯成为丞相之后,似乎失去了当年锐意进取之心,多了几分功利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李斯的作为,让李由很不满。
    当然了,李由也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说李斯如何如何。
    有些事情,连刘阚都明白:不是李斯不作为,而是始皇帝日益刚愎的性情,让李斯不敢作为。
    而且,刘阚能听得出,李由对扶苏抱有极大的期望。
    隐隐约约觉察到,李由对他释放出善意的真正用意。几乎咸阳宫的官员都知道,刘阚是嬴扶苏的人。而扶苏性情稳重,除了蒙家兄弟之外,从不与咸阳的官员们,有太多的勾连。
    当然了,这也是为了防止始皇帝心生疑虑。
    刘阚是扶苏的人!
    在这一点上,扶苏倒是没有太多地掩饰。
    李由是希望能借由刘阚这条线,和扶苏搭上关系。
    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白,可意思却大差不差。刘阚也没有表示的太明白,但隐隐的。向李由说明,他可以从中牵线搭桥。到了李由这个地位,很多话是不想要说明白的,一点点暗示,足矣。
    “此次陛下巡狩东方,派右丞相冯去疾镇守咸阳。
    父亲等官员。全部随行……另外,陛下还带了小公子和小公主一同前来,你到时还需谨慎。”
    第二天,李由和刘阚启程赶往雒阳。
    途中,他和刘阚并辔而行,低声地嘱咐着刘阚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小公子?小公主?”
    刘阚对始皇帝的家事了解一些,但却知道不多。毕竟是帝王家事,有很多事情,外人不可能知晓。只是。当他听到小公子三个字的时候,脑海中本能也似地,闪过了一个人名。
    “小公子名胡亥。年方十一岁!”
    果然是他……
    刘阚不由得眉头一蹙,心里面没由来地抽了一下,有一种不祥地预感。
    但究竟是哪儿错了?
    刘阚也说不上来。按道理说,嬴胡亥现在还是个小孩子,始皇帝应该不可能会这么快挂掉吧。
    实话,刘阚现在还真不希望始皇帝死去。
    毕竟,天下局势稳定,六国余孽无踪。历史上,只记载了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是何等地暴虐残忍。劳民伤财。可是在刘阚看来,始皇帝统一六国以来,除了在南北两疆发动了战事之外,似乎并没有如后世所说的那般残暴。说他穷兵黩武?好像也不是非常的合适吧……
    根据记载,六国未统一之前,各国驻守北疆的兵马,近百万之众。
    而如今,始皇帝在北疆漫长的边界线上,只驻守了四五十万。而且。待各国早年修建的长城连为一体之后,兵力可以减少十万到二十万之众。至于那所谓的孟姜女哭长城,更是无稽之谈。
    长城下,的确是埋有无数枯骨。但许多地方地长城,并非是始皇帝修建,而是六国所造。
    那数不尽的枯骨,更有可能是出自六国之手。之所以全都加在始皇帝的头上,倒也正应了一句老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史书啊,自来是有胜利者所书写。刘季又怎可能说大秦好话?
    有道是。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如果能好好地生活过日子。谁又愿意做那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人?
    “小公主名果,年二八!”李由倒是没有注意到刘阚的情绪变化。他老婆就是始皇帝的女儿,也算是半个王室中人,故而对很多事情,都非常的清楚,“那小丫头倒也生的漂亮,甚得陛下宠爱。只是这性子啊……呵呵,你若是遇到那丫头的话,最好还是躲得远一些……阿阚,刘都尉?”
    “啊!”
    刘阚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有些尴尬的一笑,“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有点走神,还请郡守见谅。”
    “嘿,在我这里走神没什么,但是等见了陛下,可千万不要走神!”
    李由并没有在意,笑嘻嘻的说着话。
    但刘阚地心里,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甚至……已超过了当初听闻始皇帝要召见他时的那种恐慌。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三一章 伴驾(一)
     更新时间:2009…7…13 15:19:44 本章字数:6256
    雒阳,周王都。
    昔日繁华的王都早已在几十年前化为一片灰烬。
    今日之雒阳,已非东周之雒阳,而是大秦之雒阳。青灰色高大巍峨的夯土城墙,在阳光中透出一股莫名的苍凉雄浑气。猎猎飘扬在城门楼上的苍龙大纛,似是诉说着雒阳往昔的威严。
    许是那千古一帝将临,雒阳城给刘阚的感觉,和上一次完全不同。
    如果说,上一次他看到的雒阳,只是一座繁华而喧闹的城市,那么这一次,雒阳透着王气。
    不知为何,从进入雒阳城的那一刻起,刘阚的心情,莫名沉重。
    李由把他安排在驿馆之中,而后就忙着接待始皇帝车驾的前哨人马。始皇帝会在正午时抵达,昨夜宿谷城,但前锋人马,已经抵达雒阳。作为三川郡郡守,雒阳的主管者,李由必须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迎接王驾的到来。于是乎,他也顾不得去招呼刘阚等一行人了。
    卯时,刘阚就接到了通知,在雒阳城外,雒水河畔迎驾。
    不仅仅是刘阚,包括李由在内,所有的雒阳官员,还有雒阳臣民,都要在雒水河畔等候。
    刘阚带着刘信,垂手立于雒水河畔。
    已经入冬,天气非常的寒冷。滚滚的雒水,已经出现了结冰的现象,不时有河水卷着冰碴子,呼啸而过。
    两千年后……
    黄河干涸,洛河水绝。
    刘阚前世曾来过这个地方。
    那时的雒水,已经变成了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溪,那里还有半分今日所见到的雄浑气魄?
    人常说。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雒水作为黄河地一条支流,有着大河东流去的磅礴之气。
    看着眼前的这条河流,刘阚才能感受到。华夏民族原本应该具有地气概。
    “二叔,二叔!”
    刘信瓮声瓮气的唤了刘阚几声。
    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耳边只闻听山呼海啸一般地声音。
    不知不觉,已到了正午。远处官道上,出现了猎猎飘扬的苍龙旗,却是始皇帝的车驾,到了。
    大小官员,雒阳百姓,纷纷跪下。
    刘阚带着刘信。也跪在河畔,匍匐垂首。
    虽然挺讨厌这规矩,但入乡随俗,刘阚还真的不敢去标新立异,站在那里。
    威武的号角声,在苍穹回荡。
    一队队车仗驶过了雒水。正当中一辆御辇,突然停下来。从车辇中,走出一身穿龙袍的男子。
    刹那间,山呼万岁的声响更加恢宏,引得雒水也为之息声。刘阚偷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想来,车辕上站立地男子,就是那千古一帝吧。只是距离有点远,让刘阚多少有些看不清楚。
    之所以吃惊。是因为始皇帝的胆略。
    谁不知道,六国余孽处心积虑的想要杀死他,可他还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出现在众人视线里。是狂妄,亦或者说,是一种帝王的骄傲!从这一刻起,始皇帝似乎是在向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发出挑战:朕,就在这里……有本事的话,就过来动手吧,朕。在这里等着你们。
    刘阚忍不住暗自赞叹一声:真雄主也!
    欢迎庆典。大约持续了盏茶光景,车仗徐徐而行。驶入了雒阳城中。
    作为奉召官员,刘阚被李由加上,在车驾地最后随行。早在始皇帝第一次巡狩东方的时候,雒阳城就开始修建行宫。是在东周王都的旧址上,重新建起一座宫殿。规模比之咸阳宫要小了很多,不过在其他的方面,却完全是依照咸阳宫的格局建造。此时,紧闭的宫门大开。
    “二叔,肚子饿了!”
    站在宫门之外,刘信拉扯了一下刘阚的袖子,低声的抱怨了一句。
    也难怪,从早上到现在,可说是水米未进。始皇帝入洛阳宫之后,除了随同始皇帝从咸阳而来的官员入宫之外,宫门外还有几十个官员,等候着始皇帝地召见。有文有武,一个个神情肃穆,垂手而立。看这些官员身上的印绶,刘阚也只能苦笑,他的官位,怕是最小。
    也就是说,如果始皇帝要召见他的话,怕是要排在最后。
    当然了,也可能不会召见。
    毕竟始皇帝会在雒阳停留十日,在这十天之内,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刘阚这么一个人。
    但是在始皇帝未下诏让他们散去之前,刘阚只能在这里等待。
    “信,再忍耐一下!”
    刘阚轻轻拍了一下刘信,“等一会儿散了,二叔带你吃雒阳的美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刘信很听话的点点头,不再出声。
    但刘阚却知道,这小子怕真的是饿坏了。否则以刘信的那种性子,不到受不了的时候,决不可能开口。只希望始皇帝快点下诏散了吧……否则连刘阚自己,都觉得肚子饿的顶不住了。
    看看那些垂手而立地官员,刘阚不禁暗自钦佩。
    居然一个个好像兵马俑似地,一动不动。做官,看起来也是要学习地,这种功夫,可不好磨练。
    刘阚心里胡思乱想。
    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宫门外的官员,少了一半……而天色,却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
    就在这时,宫门大开,从宫中走出一名黑衣内侍。
    年纪大约在四旬靠上,身材高大,体型健硕。一双细长的眸子。五官周正,倒是一表人才。
    只是下巴上光秃秃,身上少了一种阳刚之气。
    站在宫门外。这内侍尖声喝道:“陛下有旨,诏泗水都尉刘阚。觐见!”
    刘阚吓了一跳,虽然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可是却万没有想到,始皇帝会在抵达雒阳的第一天,就召见他。也难怪,这宫门外面,还有十几个大秦官员。品秩看上去,可都高于刘阚。
    不过刘阚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恭声道:“臣,刘阚,接旨!”
    “你就是刘阚?”
    那内侍上上下下打量了刘阚一番。阴阳怪气的问了一句。估计,也不是有意为之……太监嘛,说起话来总是少了些阳刚之美,在别人听起来,自然感觉不舒服,刘阚当然也不例外。
    恐怕,这也是大多数人讨厌太监的原因之一吧。
    至少在刘阚看来,这内侍地语调语气,不泛有拿捏的味道。心里多少有些不快。但言语之间,还是显得非常恭敬,插手行礼道:“下臣,正是刘阚。”
    “随洒家进去吧,陛下等着见你呢。”
    内侍阴着声音,说了一句之后,转身往里走。
    刘阚连忙开口道:“这位……”
    话到嘴边,刘阚却说不出话来了。叫公公,这年月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叫法;可不叫公公,刘阚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这称呼上地事情。可是要小心一些。太监本身就是个不完整的男人。心里不免会有这样那样地扭曲。若是因为一个称呼而得罪了对方,未免不值。
    好在。内侍倒也机灵,似乎知道刘阚的难处。
    当下微微一笑,“洒家中车府郎中令赵高,刘都尉可称我为赵郎中!”
    啊呸……我还叫你赵大夫呢!
    慢着,赵高?
    刘阚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内侍。他就是赵高?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在后世臭名远扬的大太监,可刘阚却不得不打起了几分小心。
    论品秩,赵高的官位比刘阚第一级。
    但是论地位,刘阚拍马也追不上这位祸国殃民的家伙。
    他忙上前一步,低声道:“赵郎中,能否让下臣和随从说上一声?您也知道,下臣那些随从多是粗人,没有见过太大地世面。”
    对于刘阚恭敬的态度,赵高倒是很受用。
    “那快点,莫让陛下等着。”
    就这样,刘阚在许多官员嫉妒的目光中,走到刘信身边,低声的交代了几句,让刘信在这里等着。
    然后,他随着赵高走进洛阳宫中。
    一路上,两人没什么交谈。刘阚在后面,看着前面健步如飞的赵高,颇有些感到怪异。后世电视剧里的太监们,走起路来都是夹着腿,迈着小碎步,看着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但这赵高,似乎颠覆了刘阚对太监地认知。他走起路来很快,大步而行,甚至一步,顶的上一些人两步。
    并且,从赵高那颇有频率的步履之中,刘阚看出他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赵高的武艺很厉害吗?
    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当太监?
    怀着这样的疑惑,两人来到大殿前方。
    洛阳宫的大殿,金碧辉煌,比之咸阳宫不遑多让。赵高停下了脚步,示意刘阚不要再走了。
    “刘都尉,且在这里侯旨。”
    说完,赵高头也不回,循着台阶噔噔噔,健步如飞,眨眼间就没入了***通明的金銮宝殿。
    站在台阶下面,刘阚可以听到大殿中隐隐约约传来地声息似有丝竹之声,并且飘来诱人的饭菜香味……
    始皇帝正在宫中,和臣子们用膳。想到这里,刘阚不由得心中苦笑一声,咽了一口唾沫。
    要召见我,又让我在这里瞪着眼睛闻饭香,实在是,实在是太过分了!
    可谁让那大殿里面坐着的,是千古一帝?
    刘阚心里虽有不满。但是却不得不忍耐着,老老实实的在台阶下站立,等候着始皇帝下诏。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洛阳宫中。刮起了一阵小风,让刘阚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蝉。
    这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饥寒交迫,大致就是这样地感觉吧。刘阚现在倒是羡慕那些在宫门外侯着的官员了……在洛阳宫外,至少可以活动一下。但在这宫里,他一动也不敢动。虽说老秦的规矩,远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