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着大小官员。在二月初一观赏了波涛汹涌的钱塘大潮。这钱江潮的源头。是在黄沙坞的狮子头海面。狮子头是一块突出于海中的岩石。与鹰窠顶山脚相连。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头刚下山的雄狮。因而名之狮子头。也是人们观赏钱江潮的理想之的。
    每逢江潮初涌。景致别有滋味。
    潮头卷起泥沙。没过了海滩。时而笔直。事儿蜿蜒曲折。最终形**字潮。
    刘阚前世。曾多次观赏这钱江潮的景象。深知这钱江潮随每天都能观赏到。但初一十五之时。涌潮会比较高。但若说到最佳的观赏时间。还是在阴历的八月八日。距离现在。还有大半年。
    始皇帝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呆上半年之久。
    毕竟身为帝王。一代雄主。朝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所以挑选个好日子。观赏一下风景。虽看不到那种汹涌澎湃的涌潮。能略微感受一下。也就足够了。再说了。他本就不是为了玩乐而来。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
    始皇帝这一观潮。却又旁生枝节。出了一桩是非……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三三章 伴驾(三)
     更新时间:2009…7…15 17:48:52 本章字数:5873
    小公主落水了!
    刘阚作为中郎骑将,主要是负责外围的警戒。故而当始皇帝一行人观潮之时,他并未在场。
    率领骑军散开,警戒周遭动静!
    当听到小公主落水的消息时,刘阚硬是没有反应过来:这小公主,究竟是何许人?
    小公主,是始皇帝极为宠爱的幼女赢果,也是嬴胡亥的姐。嬴氏诸子当中,扶苏曾伴驾两次,胡亥这是第一次。只有赢果,始皇帝三次巡狩,都点名要她陪伴。始皇帝对她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
    幸亏自己没有伴驾观潮,否则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少不得要受到波及。
    刘阚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感到庆幸。至于那小公主长什么样子,漂不漂亮,倒是没有多想。
    前世时,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而在这一世,融合了两世的记忆之后,刘阚的实际年龄,怕已过了四十。身体虽说正在青春年少,可思想已有些苍老。特别是吕雉死后,让刘阚生出了许多感触。家中有娇妻,蜀中尚有红颜知己,拈花惹草的心思,早已经淡了许多。他现在最期待的,怕是天下太平,一世平安吧。
    “二叔,小公主长甚样子?”
    反倒是刘信很有兴趣,拉着刘阚问东问西。也难怪,他整日里除了练武,就是练武,生平接触到的女人,除了母亲吕和阚老夫人之外,也就只有那个小戚姬了……不过,戚姬对他的兴趣似乎不是很大,倒是和韩信司马喜说话较多。那两人都是仪表堂堂,英武儒雅。而刘信呢,五大三粗且不好说话。个头惊人,在他身边。很容易让人生出压迫感。再说了,木讷的紧,这样的人,怎能讨女孩子欢喜?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姬才会生出让刘阚带刘信历练的想法。****
    刘阚听了这个问题,想了一想,笑道:“一个鼻子两只眼,一张嘴巴一对耳,总不成生的两个鼻子三只眼吧。”
    “那不是和普通人一样?”
    “本来就是普通人嘛……”
    “可为甚大家都对她很怕?我这两天路过中军。看他们都是愁眉苦脸。还有那些当官的,也是那种模样。她要是普通人。怎可能会是这样子的情况?母亲和婶婶,就不会让人害怕。”
    这年月。虽说皇权不振,但始皇帝的威严却令人不得不惧。
    刘阚实在是不敢和刘信再说下去了。
    他说不出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之类地话语,更不能像那个狂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些话,在这个阶段,心里明白可以。但是却不能说出来。毕竟,始皇犹在。大秦犹在。
    至于这傻小子,还是让他留一份畏惧之心吧……万一说走了嘴,那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名。
    不过话说起来,陈胜吴广如今又在何处?
    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太久,许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但有些人,有些事,却不能不牢记心中。自担当了泗水都尉以后,刘阚发现历史上著名的大泽乡起义之地,大泽乡就在他的管辖范围。史书上说,陈胜吴广是在往渔阳的路上。在大泽乡揭竿起义。而渔阳。在北方。
    刘阚不得不怀疑一下,陈胜吴广。是不是就在他的治下?
    所以当上了泗水都尉以后,刘阚就暗令吕释之调查,看看能不能在泗洪地区找到那陈胜吴广。
    如果能找到的话,即便不能干掉他们,也要小心看管起来。
    但一直到刘阚奉诏候驾之前,吕释之也没有查到陈胜吴广的踪迹。这也让他在内心中,多了许多不安。大泽乡距离楼仓太近了……万一出现状况地话,楼仓作为泗洪地区的战略物资储备中心,就会首当其冲。这也是刘阚为什么会让钟离昧从楼仓军调出人马驻守大泽乡地原因。
    “信,不许胡说八道!”刘阚摸了摸刘信的脑袋,“记住,有些话在我面前可以说,但只要有第三个人在,就不许再提起。
    好了,别胡思乱想了。
    随我一同巡视……小公主这一出事儿,只怕是要在这里耽搁两天。此乃楚地,要多加小
    刘信瓮声瓮气地点头应了,默默的随着刘阚身后,继续巡视起来。
    一连数日,小公主终于脱离了危险。
    只是受了些风寒,加上又被惊吓了一番,一时间也不能走动。又在钱塘停留了十余日,见小公主已经没事儿了,始皇帝这才下令,起驾继续巡狩。自钱塘西行一百二十里,在中渡过富春江。
    秦制一里,与后世不同。
    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细计算起来,一里也就等于后世的415米。一百二十里,也就是后世的一百里左右。
    会稽的官员,早已奉命在会稽山下地诸暨候驾。
    车仗抵达,会稽郡郡守殷通,带着大小官员,以及当地的豪族大户,列队跪在道路两旁,恭迎始皇帝驾临。
    会稽山,本名茅山。
    因大禹王当初治水完毕之后,召集了天下诸侯前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大会计也。大禹王在此次诸侯大会上,斩迟到地防风氏,而坐稳了共主之位。^^^^
    会稽山因此而闻名天下,后大禹王更葬于会稽山。
    始皇帝自比功盖三皇五帝,可是在名义上,还是要尊一尊大禹王。
    而且,他此次巡狩东南,还有另一层深意。楚地是反秦势力最盛的地方,楚人性蛮,那些六国余孽藏于民间,难以寻找。所以,他要借巡狩之际,宣扬大秦之威风。以震慑反贼。
    在诸暨,始皇帝和颜悦色的召见了会稽郡大小官员,勉励有加。
    而后择黄道吉日,登山祭祀大禹王。
    由于之前在钱塘出了一场意外,始皇帝此次登山祭祀,没有再带着小公主赢果。让小公主赢果和随行嫔妃都留在诸暨行营之中,并让中尉骑军留守看护行营。毕竟,在山林之中,骑军的作用不会太大。行营地势空旷。若遭遇袭击,骑军的杀伤力。也远远超过了步军。
    刘阚作为中郎骑将,奉命留守行营。
    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行营分内外两部分。
    内营是始皇帝的临时行宫所在,嫔妃们大都居住于此处。随行的大臣,都在外营靠近内营的地方居住,有五百铁鹰锐士,驻扎于此地。中尉军则分驻外围。又有步军、车兵和骑军划分。
    骑军原本不在行营驻扎。而是在行营旁侧,另立小营。
    始皇帝登山祭祀。带走了大部分兵马。但行营之中,除了刘阚所部的骑军之外,还留有兵卒守卫。
    刘阚的骑军,也从小营移至大营外围。
    始皇登会稽山去了……马上就是清明节了,始皇帝选这个时候登山,恰好也应了这祭祀地习俗。不过,清明节头两日,还有一个寒食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晋文公大臣介子推而立下地习俗。===
    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烟火用熟食。
    刘阚早已有了准备,命人准备了许多麦饼。以防在寒食节期间生出事端。
    这一天。刘阚巡视行营完毕,回到军帐之中坐下。
    “信。取些麦饼来!”
    寅时率部巡视,眼看着已快辰时,刘阚的肚子,不免饥肠辘辘。
    若是在平常,刘阚这已呼唤,刘信会快步赶来听命。可不知为什么,今天却有些奇怪。刘阚连叫两声,刘信却始终未出现。眉头不由得一蹙,刘阚站起身来,迈大步往军帐外走去。
    “薛鸥,可见到刘信了吗?”
    薛鸥摇了摇头,“未曾见到……都尉有事吗?小将这就去找他过来。“算了,先给我取些髓饼来。”刘阚想了一想,又吩咐道:“顺便去他地营帐里看看,叫他过来。”
    “喏!”
    薛鸥领命而去,不一会儿有亲兵送来了一盘髓饼,摆放在刘阚的面前。同时,还端来了一斛水,放在桌案上。刘阚咬了一口髓饼,端起水来正要饮用,这时候,军帐外传来一阵骚乱。
    “甚事喧哗?”
    刘阚放下手中的食物,蹙眉问道。
    “启禀中郎骑将,有行宫内营派来使者,说是有要事求见。”
    行宫内营?那不是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刘阚疑惑的站起身来,有点不明白,内侍过来有什么事情找他。要知道,中尉军虽为王族亲军,但素来不与内廷有瓜葛。始皇帝也非常忌讳这个。
    想当年,皇太后赵姬淫秽宫廷,险些对始皇帝造成威胁。
    所以始皇帝决不允许内廷中的人,和外臣有联系。****即便是他最信任地赵高,手中也只有中车府而已。没有始皇帝的命令,赵高也无法对外臣指手画脚。至于内廷嫔妃,权力也更小。
    刘阚走出军帐,见外面有一黑衣内侍垂手而立。
    不是赵高……赵高作为中车府令,随始皇帝一同登会稽山去了。眼前地这名内侍,装束虽然和赵高没什么区别,但不管是在气度上,还是在外形上,都有天壤之别,是个普通内侍。
    “刘中郎!”
    内侍一见刘阚出来,快步上前。
    刘阚沉声道:“你是何人?为何事而来?”
    “内臣是韩妃身边的黄门,贱名百里术……里面出事了!韩妃命内臣来询问,今日可有人出营了?”
    出事了?出什么事了?
    刘阚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内营如果出事,那守卫行营地人,可就都要有大麻烦了。他连忙转身询问身边的人,但是却没有人看见有人出去。百里术一脸的焦虑之色,可以看得出来,一定是有什么人不见了。刘阚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术黄门,是不是内营有人失踪了?”
    百里术点了点头。伏在刘阚耳边道:“小公子和小公主,不见了!”
    刘阚的脑袋,嗡的一声响,头皮都乍立起来。
    整个行营之中,被称之为小公子和小公主地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那刚过十一岁的嬴胡亥,另一个则是始皇帝地爱女赢果。若失踪个把宫娥彩女也就罢了,可这两个人,实在是关系重大。
    薛鸥这时候跑来。“都尉,信公子不在营帐中。”
    别是刘信这家伙也搅进去了吧!
    刘阚连忙驱散人群。拉着百里术的手问道:“百里,小公子他们在失踪之前。可有甚不寻常?”
    “不寻常?”百里术摇着头说:“却也没什么不寻常啊……唔,我想起来一件事。前两日小公主有点烦闷,逼着人给她讲一些江南地方地传说啊,故事啊什么的解闷。昨天晚上,小公主还缠着韩妃给她讲西子的故事。今天早上的时候。老奴还看见小公主跑去找小公子玩耍。
    老奴当时也没在意,没想到。没想到却出了这档子事!”
    百里术说完,老泪横流。
    刘阚劝慰了他两句,然后命人四下寻找。
    “百里,小公主为何突然对西子的故事生出兴趣?”
    西子,也就是那历史上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刘阚本就是随口一问,不成想百里术正色道:“中郎,难道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这诸暨,就是西子的故乡啊!”
    “啊,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
    说实话。刘阚一直以为。西施是杭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钱塘。谁让西湖那么有名?谁让后世有那么一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地诗句?若非百里术提起,刘阚还会继续认为,西施就是杭州人。
    西施,是诸暨人啊!
    怪不得小公主会突然间对她产生了兴趣。
    可为什么会失踪呢?不但是小公主赢果失踪了,连带着刘信,也不见了踪影。
    刘阚和百里术,愁眉苦脸地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诸暨这么大,赢果等人要是跑出去,如何寻找?若是兴师动众,难免会被有心人盯住;可如果不理不问,似乎也不是个法子。而且,这件事迟早都要被始皇帝知道,刘阚这一会儿,还真的感到了头疼。
    “啊,我想起来了!”
    百里术突然间暴起,抚掌大叫。
    “百里,你想起甚了?”
    “今儿个三月初六,是浣纱节……”
    “浣纱节?”
    “中郎可能不知道,那西施本名施夷光,本是古越国苎罗人。幼年时家贫,故而曾在村口溪畔浣纱为生。后来,那条溪水,被称之为浣沙溪。据传,越国灭吴之后,施夷光回归故里,隐居于浣沙溪畔浣纱……一日失足落水,不幸而亡。于是本地人,就把三月初六这一天,命名为浣纱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往浣沙溪旁,一边浣纱,一边呼喊施夷光之名,为她招魂。
    我也是在很久以前,偶然间听到地这个故事。
    昨日小公主缠着韩妃说故事的时候,我还插了一嘴,浣纱节这一天正午,施夷光地魂魄会出现在浣沙溪上……”
    这老货,难道不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吗?
    刘阚二话不说,呼的长身而起,快步向军帐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百里,你立刻回去,请韩妃派出铁鹰锐士,往浣沙溪与我汇合。薛鸥,备马,带上人,立刻随我前往浣沙溪!”
    薛鸥还不清楚怎么回事,有亲卫已牵来了赤兔马。
    刘阚翻身上马,打马扬鞭冲出了军营。
    直到这时候,薛鸥才反应过来。他连忙叫上了刘阚那二十名亲随护卫,纷纷上马,冲出营门。
    百里术也是脸色大变,快步走出军帐,一路小跑,往内营而去。
    为迎接六十年国庆华诞,单位和宣传部,电视台联合举办《祖国在我心中》DV作品大奖赛。
    老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但没想到,这么早就开始了……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三四章 伴驾(四)
     更新时间:2009…7…16 14:24:23 本章字数:5616
    苎罗山,在诸暨之南。
    风光秀美绝伦的苎罗山,原本是古越国的治下。先民们居住于此,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从山中走出两个美丽的姑娘,从此而闻名于世。施夷光、郑旦!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浣纱女,只因为美丽,而被作为棋子送往吴国。越国,因此而复兴,可施夷光和郑旦,却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当一个国家的命运,被两个柔弱的女子承担在肩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有甚希望?
    世人只记得范蠡奇谋,勾践卧薪尝胆,却把施夷光和郑旦两人做出的努力,有意无意的淡化。
    甚至,没有人知道施夷光和郑旦的结局。
    施夷光或许还好一些,因那西施之名,而为后世人所知。可是郑旦呢?知道她的人,甚少。
    夫差死去,勾践复国。
    当整个古越国都沉浸在复国的喜悦中时,苎罗山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