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嬴婴轻声道:“丞相,这个人能说动吗?”
    “此人野心勃勃,对蒙恬素有不满。只是因大公子在,他不便和蒙恬发作。不过心里面,怕是连大公子都恨上了。想他也是名门之后,比之蒙恬还要高一等,如今却屈居蒙恬之下……
    此时只需陛下派一口舌伶俐的心腹之人,许以重利,他必然投靠。
    只要他愿意出手,则大事可定。就算是小公主到了五原,不过是把玉玺转个手,送回来而已。”
    “不愧是我大秦丞相啊……”
    赵高抚掌而赞:“陛下不用丞相,实在是可惜了。依老奴看来,那右丞相冯去疾,不及丞相多矣。李斯一抿嘴,傲然一笑。
    但旋即,他收起笑容,轻声道:“不过如此一来,陛下可不能立刻回转咸阳。当务之急,是要隐瞒陛下的死讯,安定人心。以我之见,可以请陛下过河北狩。找一人坐于车仗中,对外只说是陛下身体有恙,不宜见人。如此一来,则能继续隐瞒;就算小公主对外通报陛下死讯,车仗所到之处,小公主的谣言就不攻自破……只是,如何让陛下北狩,还需府令费心。”
    赵高点了点头,“这倒也不难,老奴自会劝说陛下。
    只是这一路上,却要丞相你多费心思。老奴会配合丞相,这外面的事情,就全托付给丞相了。”
    李斯微笑着点头应下。
    但他却未发现,在赵高转过身子地一刹那,三角眼中流露出一抹阴冷地光芒……
    第二部完
    第二部结束了……
    虽则中期颇有起伏,但对于后期的安排,老新还算基本满意。
    有人说,我喜欢恶心读者……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小说嘛,要yy但也要有跌宕起伏才是。一路yy主角一帆风顺,和流水账又有什么区别。其实,现在这么写,老新也知道,可能会吃力不讨好。但我觉得,小说就似人生,哪有一辈子一帆风顺地道理?平铺直叙的文,老新不会写,也写不来。老新只是认认真真的创作,问心无愧罢了。
    觉得恶心了,就不要看。
    喜欢的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老新也不挽留。
    就这样吧,从明天开始,将会进入第三部龙战于野。
    老新会继续努力,尽心尽力的创作出更精彩的情节和内容,奉献给大家。
    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将要拉开序幕……西楚霸王,还会远吗?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四四章 九原
     更新时间:2009…7…25 19:04:27 本章字数:5528
    北方的雨季,总是要比南方晚几个月的时间。
    当江南早已一派烟雨蒙蒙时,北疆的雨水,却迟迟不肯落下。直到七月末,大雨终于来到。
    暴雨、大雨……
    一连十余日,把个黄河水灌得满当当,咆哮着,打着旋翻滚而去。
    雨水过去之后,一道彩虹划过了天际……
    气温陡降,似乎在告诉人们,这寒冬的脚步,已经逼近!
    扶苏站在轺车上,手搭凉棚向北方眺望。他披着一件藏青色的大袍,头扎椎髻,配束发金
    二指宽的黄金抹额贴在额前,一手挽着辔头,一手扶着肋下的宝剑,目光炯炯有神。
    五载北疆风霜,早已将扶苏历练出来。
    再也不是当年初至北疆时那一派书生模样。颌下短须,面目黑黝,宛如饱经风霜的战士。
    从河北岸袭来的风,有点凉意。
    卷起旌旗猎猎。
    扶苏地心情很阴郁。数日以来他听到了许多谣言。说胡亥赵高弑父弑君。乍闻这消息地时候。扶苏真真个吓了一跳。可是旋即。始皇帝仪仗自平原津渡过黄河。朝着北方继续巡狩。
    所有地谣言。似乎一下子不攻自破了。
    不过父皇自渡过大河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据说是生了病……
    其实。刚听说父皇被杀地消息时。扶苏并不相信。但后来车仗过河。却引起了嬴扶苏地怀疑。
    别人不了解始皇帝。可扶苏了解。
    自家老子刚愎自用,而且多疑。这都没有说错,但始皇帝有一点,那就是一旦决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做出改变。之前在著县还说要回转咸阳,可没几天的光景。又自食其言,继续北狩。
    这在旁人眼中可能算不得什么毛病。
    但扶苏知道,这并非是自家老子的性格。难道说,父皇真的出事了?
    可如果父皇出事了的话,丞相李斯为何要说谎呢?李斯和父皇,并肩作战了一辈子……从当初吕不韦掌控朝政开始。李斯和父皇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两人联手,横扫六国,这情意颇
    若说李斯反秦?
    扶苏打死都不会相信。
    但如果不是……难道说,父皇真的没事儿?
    想到这里,扶苏就觉得心情很压抑。父皇的车仗已经抵达晋阳,可是扶苏地疑惑,却越来越重。
    “大公子,起风了!”
    李成跨马而来,在轺车旁勒住了战马。轻声道:“这朔风罡烈,咱们还是回去吧,莫伤了身子。”
    李成。现如今已是舍人身份,也是扶苏的左膀右臂。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这辈子都不可能像祖父一样成为名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幕僚。李成并不是以兵学为主,而是着重于杂学。他思路很敏捷,而且所知广博,能在瞬间想出应对之策。舍人,没有任何品秩……然则李成却做得乐在其中,每日都很快活。
    扶苏很信任他!
    想当初是他。把李成从槐里带出来,推荐给了蒙恬。
    扶苏扭头,淡淡一笑,“守慎,你挣叫个甚咧。这点小风,又岂能奈何我?风凉正好,脑瓜子清楚,有些事情能想个明白……
    哦,上将军回来了没有?”
    上将军。自然是蒙恬。
    这两年来,东胡屡次叩边,蠢蠢欲动。
    与以前不一样,东胡的叩边行动,有秩序了很多。从前,东胡人一旦叩边,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每次叩边之后,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废墟。然而这两年。东胡人似乎改变了策略……他们只抢牛羊牲畜。却不会轻易大开杀戒。有些时候,在劫掠时。还会给一些商户一些适当补偿。
    这也使得北地一些地区的人,不再似从前那么排斥。
    有很多商人,在见到了大笔地钱帛后,还主动的和匈奴人联系,贩卖一些被管制的物品。
    虽杀了很多人,可是却屡禁不止。
    特别是在今年初,东胡人在于延水上游开市,又吸引了大批的商人。
    扶苏已经派人打听清楚,这两年主持叩边和开市等活动的人,正是当年匈奴的左贤王,头曼的次子,栾提阿利。
    自当年匈奴败北,头曼身死之后,幸存的匈奴人就分为两部人马。
    一部是有头曼长子冒顿,带去了狼居胥山,并很快的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吞并呼揭等国之后,冒顿建单于**于燕然山下,安侯河畔(今鄂尔浑河),定名为龙城,朝着四面扩张开来。
    而另一支匈奴人,则大都是当年逃离河南地,无处可去地匈奴人。
    他们随栾提阿利投奔了东胡,从一开始的小帐,逐步发展。到后来,栾提阿利又逐步招收一些不愿在大秦律法下生活的燕赵子民,其中不泛有当年燕赵军中士卒。有了这些人之后,栾提阿利所部不断壮大。东胡有八大帐,是东胡势力最为强横地部族。而栾提阿利所部,在五年之后,已不弱于八大帐中的任何一支。但是栾提阿利始终保持着冷静。
    他深受内讧之苦,更在燕赵谋士的指点下,审时度势。
    东胡是阿利的依靠,故而他不会和东胡翻脸……至少在目前,他绝不会和东胡人翻脸。
    所以,栾提阿利选择了南下。
    但又不是似从前那般铁马金戈,而是有克制的南下,与中原人频频接触。
    为了取得中原人的好感,阿利还请人给他起了一个中原人的名字。他部落所居靠近故燕之地,故而以燕为姓。又因部落之畔,有一死水,终日不动,名之为奴,并有表字。为十二郎。
    郎通狼音……
    阿利绝不会忘记自己匈奴人的血脉。
    许多当地人,甚至很亲切的称呼他为十二郎,为其南下地行动,更多了几分亲和力。
    冒顿远在燕然山,中间尚有月氏国,暂不需要费心。然则这栾提阿利。已成了心腹大患。
    蒙恬对这燕奴非常的警惕。
    故而在三月于延水开市之时,蒙恬就率部前往查看。
    匈奴,亡我之心不死!
    李成轻轻咳嗽了一声,“大公子放心,守慎已派人前去通知上将军了……估摸着,一两日间,定会抵达。”
    守慎,是李成父亲为他起的名字。
    用他父亲的话说,李成祖父李信当年。就是轻狂骄傲,导致伐楚失败。故而希望李成能凡事三思,慎重而行。李成也地确是做到了这一点。遇事即便是已有了对策,他也会三思而动。
    扶苏突然问道:“你怎么看?”
    “啊,看个甚?”
    “莫和我打着马虎眼子,你心里清楚,我在问你什么。”
    “可是关于陛下的那些谣言?”
    扶苏没有说话,只是用剑鞘轻轻敲击了一下车辕。那意思就是说:你说对了!
    李成顿感头疼……
    这可是牵扯到了皇家里面的事情,自己一个外臣,怎好随便评论?他沉吟片刻,低声道:“大公子。臣乍闻这谣言时,非常吃惊。但仔细想来,无风不起浪……这谣言来得,颇有古怪。”
    “你的意思是,可能是真的?”
    李成低着头,却没有开口。
    “若是真地……车驾为何不回咸阳,反而往北而来?”
    “依着常理地话,车驾应该先回咸阳,立刻正名。一旦正名。到时候大公子也只能以臣下之礼觐见。但是车驾不回咸阳,反而北行……臣以为,也许是少了某件很重要的东西,无法名正言顺吧。”
    扶苏身子一颤,扭头盯视李成。
    “会是什么东西?”
    “这个,臣下就不得而知。”
    扶苏用剑鞘,敲击车辕更急。叮叮叮的声音在寂寥的原野上空回荡,扶苏的目光极为凝重。
    片刻之后,他说道:“李成。你立刻传令下去。让蒙疾蒙克屠屠三人,率部自九原往榆中一线。严密巡查。特别是窟野河神木岭一带,仔细盘查过往人员。如果有人要送东西过来,那么神木岭将是唯一可以绕过关卡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若有消息,立刻回报。”
    李成喏了一声,准备拨转马头。
    就在这时候,只听远处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大公子,大公子!”
    马上来人在轺车前滚鞍落马,单膝跪地道:“大公子,上将军回来了!”
    “啊?”
    “上将军还说,请大公子立刻回城,他有要事和大公子商议。”
    扶苏闻听,二话不说,一拽辔绳,轺车唰地一下子在原地转了个圈,“李成,你去传令,其他人随我回城!”
    话音未落,战马长嘶。
    轺车卷起一股尘烟,疾驰而去。
    李成也不敢怠慢,拨转马头朝着远处行去。好不容易得了些清闲,若那谣言是真,怕就要战火重燃了!
    九原城,于大河套北东流处。
    新建造而成地城池,雄壮威严。建城之初,正逢李成自楼仓返回。对楼仓镇的格局,李成是赞不绝口。于是扶苏采纳了李成地建议,取刘阚地建城之法,兴造起来了现在这座城池。
    数载经营,九原城已成为北疆第一重镇。
    始皇帝下令设立九原郡之后,先后往九原郡迁住民六万户,约二十七万人口,使之迅速繁荣起来。九原城有人口六万,这对于战事频繁的北疆来说,是一座少有的大城市。蒙恬和扶苏在这里苦心经营数载之后,更使之变得繁华起来。经纬交错的街道,格局颇似咸阳城。
    扶苏驱车感到将军府门外,勒住马,跳下轺车。
    “屠屠,你怎么在这里?”
    扶苏意外的看到了屠屠站在府门外,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大公子,末将是随上将军前来……上将军命末将在这里等候大公子,他在书房之中相侯。”
    听闻这话,扶苏又是一怔。
    论官阶品秩,自然是蒙恬要高他数筹。然则身份的原因,每一次扶苏前来,蒙恬都会出门相迎,这叫做礼数。可是这一次,蒙恬居然没有迎接,反而只派了屠屠在这里,等候自己。
    看屠屠的模样,扶苏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速带我前去!”
    这上将军府,扶苏熟悉的很,根本不需要屠屠带引。但是不知为何,扶苏这一次却让屠屠前面带路。结果这一路走下来,扶苏不由得感到心惊。上将军府占地三百顷,分内外九进,设小校场。
    蒙恬有八百铁甲军,就居住在这上将军府中。
    沿途过去,只见两边军卒林立,守卫森严。一个个手持刀枪剑戟,光闪闪,却是杀气腾腾。
    看样子,是出大事了!
    扶苏一边想着,一边就随着屠屠来到书房外。
    只见在书房旁边地回廊上,蹲坐着一个体型剽悍的小巨人。一身兕袖铠,已破烂不堪。
    椎髻蓬松,背负长剑。
    看打扮,扶苏一眼就认出,这是铁鹰锐士的装束。乍一看这小巨人的时候,扶苏还以为是刘阚。但仔细一看,却又发现不是。似乎比刘阚要年轻许多,年纪大约在十七八岁,透着青涩。
    这小家伙是谁?
    活脱脱又是一头老罴……
    那小巨人,抬起头,和扶苏的目光相触。
    扶苏一个机灵,这小家伙的目光,可真是凶狠的紧呢。若比当年老罴,这小家伙更多了分凶毒之气。
    “屠屠,那是何人?”
    屠屠刚准备回答,书房门开了。
    蒙恬见扶苏,连忙上前行礼,然后顾不得君臣之礼,一把攫住了扶苏的手臂,口中急切的说:“大公子,快随我进来!”
    “上将军,您这是何故?何事如此惊慌?”
    在扶苏地记忆里,蒙恬一直是沉稳的代名词。然则此刻,蒙恬慌慌张张,好像失了魂魄似地。这让扶苏颇不理解,跌跌撞撞的被蒙恬扯进了书房,刚站稳身形,却发现书房中还有一人。
    那人一见扶苏,忙上前行礼。
    他体型巨大,膀阔腰圆。身上着一件兕软甲,外罩一袭破烂的黑袍。袍子上,隐隐约约,可见斑斑血迹。有一股刺鼻的怪味儿,好像有很长时间没有洗澡,一脸的风尘,疲惫不堪。
    扶苏看到此人,先是一怔。
    旋即仔细一观瞧,不由得惊呼一声道:“北广武君?怎地是你……你,你,你怎会是这般模样!”
    前面的章节中,出现了一个错误。
    应该是九原郡,老新错写成了五原郡。五原郡是汉时的名称,从这一章开始,更改过来。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四五章 九原(二)
     更新时间:2009…7…26 17:48:41 本章字数:6733
    刘阚看上去很狼狈!
    事实上他也不可能不狼狈……
    从平原津带着赢果逃走,一路上就没得到过好好休息的机会。赢果虽然懂事,可自幼锦衣玉食的生活,从小在父亲呵护中长大,又何曾受到过如此颠簸流离的苦楚?懂事,也有程度上的不一样。等她从那种惶恐中清醒过来以后,大小姐的秉性发作,着实让刘阚很头疼。
    好在跟着一个哈无良,多多少少能给她一些照顾。
    但即便是这样,小丫头一路上不晓得抱怨了多少次……
    而赵高等人,固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追捕他们。可暗地里派出人手追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特别是赵高手中的中车府,高手云集。
    这些人在战阵中的用处也许不太大,可是论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