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误。
    可李成却不这么认为!
    “壮郡守的想法太死板了……”
    他指着刘阚等人临时做成地沙盘道:“陈涉乃一流寇,从他之前地作为来看,此人不过是时运所致,才崛起泗水郡。他之前攻陷了不少城镇,但根本不做停留。将库府袭掠一空之后,立刻转移。这说明陈涉根本没有胆略和咱们来一场决战,若非陛下施政有错,他根本不可能成事。
    一群乌合之众,打就是了!
    守个甚?
    给我三千兵马,我就能把他这几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壮郡守太高看了他,只怕反而不美!”“高看了,难道不好?”
    屠屠忍不住道:“至少不会犯错!”
    “错估敌势,坐失良机,何来无错之言?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壮郡守高估对手,又低估了自己,本就犯下了不知己不知彼的错误。依我看,这一战,怕是很难取胜啊!”
    “你是说……”
    刘阚似乎有些明白李成地意思了。
    “若我是陈涉,定会以小股人马,佯攻灵璧。然后集结所有人马,在途中伏击陈县援军。
    若陈县援军兵败,则战火必将波及陈郡。陈郡,本就是故楚所在,我军一败,必然会有大祸。如果陈涉得了陈郡,昔日故楚之人定然纷纷来投。到那时候,陈涉的羽翼,必将丰满。”
    李成这一番分析,让蒙疾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刘阚,则惊奇地看着李成。怪不得大公子嬴扶苏如此看重李成,确有真才实学啊……
    依稀记得历史上的大泽乡起义,陈胜的确是占领了陈郡,而后自立张楚。但这具体是怎么占领的?史书上的记载并不详细。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陈胜在夺取了陈郡后,的确才算是成了气候。能有此战法,说明陈涉并非是一个泥腿子。亦或者说,陈涉身边,有能人?。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五七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四)
     更新时间:2009…8…4 22:48:56 本章字数:5674
    陈县(今河南淮阳),陈郡治所所在。(
    这是一座极其古老的城市,坐落在鸿沟之畔。上古时期,这里名为宛丘,据说是太昊伏羲氏的都城。伏羲氏在此定都,创下了先天八卦和龙图腾之说。后炎帝神农氏也在此建立都城,改宛丘为陈,而后有尝百草艺五谷的故事。大周武王,曾封舜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
    又有说,道教的始祖老子生于陈国,使这里成为后世道教文化的发源地。
    天下文官之祖,历代帝王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为他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小小的陈县,可谓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秦二世元年三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普照大地。
    位于陈县郊外,有一座占地百顷的大宅院。庄宅的主人名叫武臣,是陈县极有名望的大豪。
    一大早,武宅外来了两个人。
    为首的年纪偏大,另一个正是壮年。两人在武宅门口停下了脚步,年轻的男子上前叩响门扉,不一会儿大门开了一道缝,一个家丁探出头来,警惕的看着二人道:“你们是谁,有何事?”
    “请代为通禀,就说里监门陈馀,求见武老爷!”
    里监门,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好听一点,是管理街道栅栏的官员,说难听一点,就是打扫街道的人。那家丁一蹙眉,道了一声:“抱歉,老爷身体有恙,不接待客人。二位,请回吧!”
    说完。他蓬的就把门关上。
    “该死的奸商!”
    陈馀不由得一跺脚,恨恨的说:“就知道这些家伙靠不住。前些时候说的好好地,一眨眼连人都不见了。”
    “陈馀莫要焦躁。如今时刻,人心动荡。官府查的也很严密,武老爷小心,也在情理之中。”
    “那……”
    “不妨事,这许多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我猜想。武臣此刻,也是在犹豫不决。
    毕竟拿他身家做赌注,怎能不小心一点?不如这样。咱们等一会儿,待到晌午后再来拜访。”
    陈馀苦笑一声,“也只好如此了!”
    两人说着,转身正准备离开。却见官道上尘土飞扬,十几骑快马,风驰电掣般跑来。
    马上为首之人,身材高大。体魄健壮。相貌颇为秉异。只见他身穿一袭黑衣,一部美髯风中飘散。端的是气度不凡。在他身后地骑士,一个个也都是精神抖擞。显得非常之英武。
    那马上人从两人身旁冲过,突然间又勒住了战马,拨转马头。
    “敢问尊驾,可是张公?”
    语气中,带着一种惊喜之意,让老者不由得一怔。他停下脚步,扭头看过去,“尊驾是……哪位?”
    陈馀在他耳边轻声道:“老师,这个人就是我早先和你提起过的,武臣的姐夫。姓刘,名邦。”
    “好大的口气,竟然自称为邦,看上去不一般啊!”
    老者更好奇的是,这中年人似乎认识他。于是微微一拱手,和颜悦色地问道。
    这老者,名叫张耳。
    本是魏国大梁人。魏国灭亡后,秦始皇听闻张耳师徒地名声,故下令缉拿。这师徒就躲到了陈县,还担任了里监门的小吏。这许多年了,张耳气度更加不俗,即便是被认出,也毫不在意。
    马上的中年男子,见张耳承认了自己地身份,不由得非常高
    他跳下马来,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了张耳跟前,“张公,您忘记了?我叫刘季,曾在您门下聆听过您的教诲。”
    想当年,张耳去了外黄富豪的女儿,得了万贯家财,门下食客无数。
    除了那些当时已经很有名的人外,张耳那记得那许多人?看这人的年纪,当时就算是在他门下呆过,恐怕也是默默无闻之辈。此人自称听过教诲,说穿了不过是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张耳人老成精,当然不会揭穿。
    “竟然是刘季啊!”
    他笑呵呵的拉着对方地手,“十年一别,恍若隔世。未想到,刘季你居然还在,而且如此地精神。若非你说起来,我怕是都记不得了。刘季啊,你怎么会在这里?又为何要改换姓名?
    若我早知是你,肯定来和你相见了,何必又等到今日?”
    中年人,正是刘邦。
    当日他和周勃卢绾,周苛庄不识四人在祁亭杀官之后,连夜就逃到了陈县。在陈县,有一个他的旧识,就是那个昔年在沛县城里卖酒地武姬。不过武姬如今可不一样了,和自家失散多年的兄弟武臣重逢之后,过着那锦衣玉食地好生活。连刘邦也不敢肯定,武姬是否能接收他。
    和武姬分别的时候,武姬曾对他说过:有一日若是过的不如意,就来陈县找我。
    刘邦落难了,来投奔武姬了!
    最让他吃惊的莫过于,武姬非但没有忘记他,在给他安顿好了之后,还提出要嫁给刘邦。
    这缘分二字,真的是很难说清楚。
    武臣私下里对刘邦说:“家姐自回来之后,一直闷闷不乐,挂念着你。不少本地的乡绅才俊,都颇为中意家姐,但是都被拒绝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家姐一直喜欢你。如今……这是天作之缘,你来了,干脆就娶了我姐姐吧。要不然她不快活,我一旁看着,也觉得心里难受。”
    刘邦是个好色之徒!
    当初在沛县,娶了老婆之后照样拈花惹草。
    不过后来被刘阚给收拾了一下,也就收了点性子。可这骨子里的本性,却是永远变化不得。
    他如今一落难之人,不得能得一安身落脚之处。还能得一美人,何乐而不为?
    武姬的年纪或许大了一点,可这些年养尊处优的。保养很好。白白嫩嫩,让刘邦也不禁垂涎。武臣提出这要求,刘邦哪能不答应?不过还是扭扭捏捏,表现的颇有顾虑,半推半就的应了下来。而后。武臣为刘邦弄来了一个身份。他在沛县做大哥惯了,干脆就改名为刘邦。
    一晃两年过去了,刘邦也已在陈县站稳了脚跟。
    他天生豪爽。以前是没钱,如今娶了个富婆在家里,自然有变本加厉之嫌。武姬也真是爱煞了刘邦,他要什么,给什么……总之,刘邦如今这气派,比之当年在沛县。却强了许多。
    两人寒暄几句。张耳似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我今日本想拜访武老爷,没想到他居然有病了!”
    “有病?”
    刘邦一怔。旋即大笑道:“张公休听那家伙地话,早上我出去的时候。=    ==他还在那里练剑呢。
    嘿嘿,张公的心意,我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不如这样,张公跟我回去,若武臣再推三阻四,我就带着他姐姐离开陈县。这小子,脾气是越来越大,怎地连张公都敢拒之门外,实在无礼。”
    张耳听这番话,心里面那叫一个舒坦,眼中有一抹赞赏地笑意。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这年月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想当年,他张耳也是一方大豪,如今却要隐姓埋名的躲在陈县当一个小吏,这心里地滋味,肯定不舒服。刘邦这一番话,真让他感觉痛快。
    当年怎地就没有发现,门下居然还有这等出众地人物?
    张耳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感叹。
    刘邦也不管他如何想法,拉着张耳的手,往武臣家的方向走去。
    “张公,听说反贼如今地势头,很猛?”
    张耳看了一眼刘邦,轻轻点头,“不过情况也并非想像的那样……陈涉如今攻陷了谯县,下一步该如何走,却是至关重要。若是错走一步,此前种种都将化为乌有。刘季,你家住沛县?”“正是!”
    “但不知,你在沛县可有知交之人?”
    刘邦毫不犹豫的回答:“确有一两个生死之交。”
    “那在当地声望如何?”
    “其中之一,乃沛县县尉,与我相知逾十数载;还有一人,我视若亲兄弟,也在县衙当差。
    除此二人之外,沛县县丞萧何,素来以我马首是瞻。至于乡邻父老,更是再熟悉不过。”
    反正当事人也不在,刘季扯虎皮拉大旗,吹得云天雾地。^^     ^^
    张耳眼睛一亮,扭头看了一眼陈馀。而后沉思片刻后,突然又问道:“刘季,你祖居沛县吗?”
    “正是!”
    刘邦疑惑的看着张耳,不免心中奇怪,这老儿为何突然这么问我?
    “我祖祖辈辈,都居于沛县,张公为何有此问?”
    “我在想,我门下竟曾有一位楚国王族,而我却一无所知。有眼无珠,我可真的是有眼无珠啊!”
    王族?
    刘邦懵了!
    他祖宗八代追上去,有没有王族他不知道,可是却知道,他老子是种田的,他老子的老子,乃至老子老子地老子,都是种田地出身。张耳说的是他吗?他什么时候,竟成了楚国王族?
    张耳正色道:“刘季,你也许不知吧……沛县刘姓家族,在三百年前,曾经是楚国王族地一支。沛县刘姓,衍生自荆楚十八家。而这荆楚十八姓,又是自芈姓所出。芈姓,你当知是何人。”
    芈姓,那是楚国王族之姓。
    刘邦自然知道这芈姓的来历。可这刘姓地来历……
    哈,怎么一不小心,老子居然成了楚国王室?
    慢着,这老小子突然间和我提起这个,肯定是不安好心。冷静,冷静……看看他到底怎么说。
    刘邦故作镇定,“老师您这可是说笑了。我怎会是楚国王族后裔?
    按照您的说法,那岂不是姓刘的人,都成了楚国王族后裔?我认识一个人。他可是老秦出身。”
    “你是说泗水都尉刘阚?”
    刘邦的眼中,掠过一抹阴霾。怎地连这老头子都知道那刘家子的名字?他刘家子,就这么有名吗?
    不过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笑容,“原来老师也知道刘阚兄弟啊。”
    “哦?你认识刘阚?”
    “怎可能不认识……呵呵。说起来。我和他还是亲戚呢。他地老婆,是我老婆的妹妹。”
    “刘阚夫人是武大小姐的妹妹?”
    这到底是哪门子地亲戚?别说陈馀想不明白,就连那老奸巨猾的张耳。听着也有些糊涂了。错了错了,不是我现在的夫人,而是我以前的妻室。”
    刘邦说着,脸上浮现出淡淡的悲伤之色。若说他对吕雉没有感情,那纯粹是扯淡。这些年,吕雉可是给他了许多帮助。只是没有想到,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儿子地手里。端地是可笑。
    对于刘邦身上地这笔糊涂亲事。张耳没兴趣知道。
    但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是,当他得知刘邦和刘阚还有亲戚关系的时候。下意识地高看了刘邦几分。无他,刘阚虽然是大秦的官员。甚至还屠杀了不少六国后裔。但他创泗水花雕白手起家,又与程邈造程公纸,还合力创造了隶书字体。这两件事,足以让刘阚在读书人中,享有名望。
    妹夫有如此本领,姐夫想必也不会太差……
    张耳沉吟片刻,耐着性子说:“若说那刘泗洪,的确也姓刘,但却并非沛县之刘,而是老秦之刘。
    上古时,有帝尧后裔,伊祁氏放勋,受封于刘(今河北唐县),建立了祁姓刘国。后裔因此以刘为姓,又有裔孙刘累,相传能驯化神龙,侍奉夏后,被夏帝孔甲赐为御龙氏,是为刘姓正宗。后殷商时,祁姓刘国改名为刘氏唐国,在周初又被周成王,改封到了杜原,为杜国。
    这也是北刘一支的形成,一般而言,河水以北,以及河水两岸地区的刘姓,都归于北刘一支。
    刘季你这一支,算是南方刘氏一支,出自于楚国王族。所以两支并无关联,而沛县除你之外,若没有其他刘氏家族的话,应该就是你了。”
    按道理说,张耳这一番讲解过后,刘季听了应该很高兴。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丝毫不觉得快活。
    凭什么刘家子的刘,就能压过我刘季地刘?
    大家都是姓刘,凭什么他就是上古时期,而我却是楚国芈姓所出?还他妈地是从旁姓衍生出的旁姓?
    刘季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可脸上仍旧带着惊喜之色。
    “没想到,我居然出自王族?”
    说着话,刘邦带着张耳就到了武臣家门前,叩响门扉,门子打开门一见是他,顿时露出阿谀之色,“原来是刘老爷回来了……啊!”
    他看见了跟在刘邦身后地张耳陈馀,不由得暗自叫苦。
    刘邦说:“张公乃是我的老师,你们以后可要恭敬一些。老师,请先去客厅等候,我这就去找武臣,请他来见你。”
    张耳陈馀笑着点头答应,随门子进了客厅。
    在客厅里,陈馀见仆人都出去了,这才压低声音问道:“老师,那刘季不过一痞赖货,您何必要对他如此恭敬?”
    张耳却一笑,“陈馀,你我落魄至今,切不可轻视他人。
    这刘季,有大气,他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如今陈涉势单力薄,我还需让此人,为我等分忧。”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五八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五)
     更新时间:2009…8…6 19:38:03 本章字数:5958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虽然大梁早已经封城,可耐不住这消息是无孔不入,究竟是什么人散播开来?已无人知晓。
    官府方面,也是焦头烂额。
    连续在城中排查了三日,也捉拿了几百人。是不是陈涉的人,说不清楚。但凡是家里藏有兵器的,就先拿到官府大牢之中。到了后来,甚至连一把菜刀锄头,都有可能被认作兵器。
    一时间,大梁人心惶惶,躁动不安。
    周市整日里早出晚归,很少见到他的人影。刘阚心里很着急,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可是自己还被困在大梁城内。他得到了消息,说是陈涉派出一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