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座城池,名为五原。
    不过这时候的五原,并非是以一座县城的形式而存在。
    它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贸易交流的作用,常住人口并不算很多,不过千余人。
    由年迈的戍卒和一些流放北疆的刑徒家眷组成,同时还要担负起管理和清洁五原城的责任。
    不管扶苏在最开始,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到九原。
    但总体而言,在扶苏监军五原的四年里,和蒙恬大力整顿九原郡,使得九原郡颇有欣欣之气。
    王离接手之后,并没有把扶苏蒙恬当年制定下来地规矩都抹去。
    不过,他还是放弃了对内套地区的控制,除了在临河要塞驻扎着八百戍卒之外,整个内套,再也没有秦军的驻扎。而五原的作用,也随之被淡化,后由乌氏接管过去,更名乌氏堡。
    乌氏是个很聪明的人!
    他在:衍城买下了一座大宅,但很少会居住在那里。
    除了举办酒宴,邀请王离这些当地大员们之外,那座:衍的大宅,更多时候只有寥寥几十名老仆打理。对于乌氏的这种态度,王离也非常赞赏。后来索性把五原,交由乌氏打理。
    这样一来,五原渐渐的,就变成了乌氏地私人财产。
    大宗的边境贸易,几乎全部要通过乌氏经手,在很大程度上,乌氏已经控制了九原五成以上的经济命脉。而对于这一点,王离并没有什么觉察,相反对乌氏,更加的信任。
    王离终究只是王离,而不是他的父亲或者祖父。
    如果是王翦或者王贲,肯定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王离……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
    “没想到这乌氏君,还真是有本事啊。”
    进入河南地之后,刘下令放慢了行进地速度。一方面继续北上,一方面派人前往九原,与王离地使者进行磋商,购买辎重粮草,以缓解粮食的压力。
    山东南北,战火熊熊。
    但九原郡千里旷野,却是冷冷清清。
    一路上,刘+见到了不少小村镇,大的有一千户人口左右,小的可能连一百人都没有。所谓的四十四城,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许多挂有‘县’名的城池,甚至比不得楼仓的小村庄。
    河南地太大了!
    蒙恬扩土三千里,几乎可以抵得上一个关中。
    几十万的人口扔进去,作用非常小,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样。
    试想,一个关中,就有差不多四五百人口。当然了,此时人们嘴里地关中,还不包括后世的甘肃宁夏等地。河西走廊的数千里沃土,如今还是一片荒芜,可即便如此,与九原郡天壤之别。
    “爹爹,这里好荒凉啊!”
    在经过了一个被废弃的城池时,刘秦带着车长,爬上了刘所乘坐的大车,有些失望的抱怨。
    刘的这辆大车,非常大。
    是经过特殊的加工,车厢差不多比得上一个小房间。
    车厢中间,有一个火盆,上面扣着一个笠子,热气从笠子上的孔中传出来,分散的很均匀。
    这样地大车,一共有二十辆。
    除了夫人所乘坐的那一辆大车之外,就属刘这辆车最大。
    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也是刘平时召集幕僚商议事情的临时场所。
    车长,就是车宁地小孙子。
    刘下手中的公文,微微一笑,“比起八年前,我第一次来河南地时,如今已经好了许多。
    八年前,这里一路走过去,数百里未必能看见村落。
    除了那些游牧地胡人外,就是成片的荒地……秦,爹望你记住,再繁华的地方,也是一点点的开垦出来。九原是山东乃至整个北方的门户,将来这里即便只有一个人,也绝不能放弃。”
    刘秦听不太懂刘的意思,可见刘郑重的表情,还是用力点头,表示记下了。
    “好了,去玩儿吧!”
    刘揉刘秦的脑袋瓜子,“你在楼仓长大,想必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色。楼仓……美则美矣,但终究是少了番大气魄。
    和长出去走走,找你车公公,看看能否抓到两匹好马回来。”
    一入河南地,车宁和屠屠,就抓到了十几匹野马,让刘的骑军,得到了些许补充。
    毕竟在通过横山的时候,刘的骑军,损失可不小。至少有百余匹战马,在山中丢了性命。
    刘秦闻听,欢呼一声,和车长下了车。
    刘找来李成贾绍等人,准备商议事情…
    “咱们明日就要抵达:衍了,想必乌氏君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看乌氏君在九原的这一番作为,所图恐怕不小……当初我让他转移九原郡,倒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不过,我相信他乌氏此刻,怕是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
    不管是我们留驻九原,还是渡河向北,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利益……此人,不可不防。”
    李成从行囊里翻出了一卷牛皮地图,铺在刘的面前。
    “君侯,贾司马已经打听清楚了过去两年中,乌氏的主要活动区域。
    他与月氏人关系很密切,而且又与龙城的冒顿往来频繁。我曾听人谈起,去年末月氏王还将一个女儿许配给了乌氏……此人踞五原掌控河北内套,名下有千里沃土,骏马逾十万匹,实力非常雄厚;同时还他掌控了铜、盐等物资,与月氏匈奴交好,在九原也颇有威望。
    君侯若要立足九原郡,只怕这乌氏,就是第一大阻碍。”
    刘+点了点头,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地红点,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当初要乌氏到九原发展,只是想利用他,成为一颗钉子。可没想到,这棵钉子,已经变成了足以让刘感到头疼的利器……既然要立足九原,那么所有权力就必须要集中在一人手里。
    如此一来,和乌氏,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冲突。
    “贾绍,可曾与道子联系上了?”
    贾绍摇摇头,“说来奇怪,我根据道子留下的联系方式,但是却无法和他联系上。
    不过,蒙少君倒是联系上了……”
    “蒙克?他现在何处?”
    贾绍说:“少君如今还在云中武泉(今呼和浩特市东北方)。”
    “武泉?”刘一怔,看了一眼李成。
    若说对九原云中的熟悉程度,刘远比不上李成。
    李成连忙说:“武泉是云中边关要塞,也是云中郡北方门户。东胡和月氏人如果要攻击云中,就必须要通过武泉。想来蒙少君之所以去武泉,就是担心王离大军撤离,胡人会袭扰那里吧。”
    贾绍说:“蒙少君也是这么说。
    王离集结北疆八成以上的兵马,入山东平剿叛乱。从云中到~口,千里防线只有万人留守。
    蒙少君说,是道子让他在云中召集昔日上将军部曲,待王离离开之后,接手武泉,已放着东胡的袭扰。而且,从蒙少君与李少君两面传来的消息看,从去年末,王离集结兵马入山东之后,东胡匈奴地确是蠢蠢欲动……在今春时节,曾经三次出击,但并没有做太久停留。”
    这个消息,刘知道。
    东胡匈奴的首领阿利,也算是刘的老对手了。
    两人当初在河南地时就有过交手。虽然力量悬殊,但那一次,刘+的确是输了。
    “那蒙少君有没有说,道子如今在何处?”
    “蒙少君说,道子抵达河南地之后,先是在九原、:衍、广武和五原等地转了一圈之后,就独自一人,往河北去了,同时还带走了大部分黄金,之后再也没有和少君有过任何联系。
    少君和骊丘之前,一直藏在上将军昔日的一个部将军中……君侯,你说道子他会不会……”
    “绝不可能!”
    刘等贾绍把话说完,就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贾绍的意思,刘很清楚,他是想说,陈平是不是携款逃走。
    刘和陈平相知十余载,更有过出生入死的交情。他兄长如今就在刘+这边,陈家地资产,虽然在离开原武之后缩水了不少,但如果说陈平为了区区万黄金就背叛刘话……
    刘信!
    “那就是说,道子并没有和乌氏联系?”
    “听蒙少君的意思,应该是没有。”
    刘的眼睛蓦地亮了起来:那也就是说,陈平很可能已觉察到了乌氏的野心。否则,这么好的一颗钉子,他断无不去利用的原因。之所以没有去找乌氏,除非是陈平对乌氏有了戒心。
    如果陈平有了戒心,那么……
    刘禁笑了!
    只怕,乌氏的危险,将随之降到了最低。
    “很好,接下来贾绍你要加强与蒙少君和李少君方面的联系,特别是东胡人的动向,更需仔细打听。
    还有,派出细作,设法混入乌氏堡里。
    再让秦同派黑衣卫过北河,严密监控匈奴与月氏地动向。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第一时间告之我。”
    “喏!”
    贾绍立刻起身,下了大车。
    李成忍不住询问道:“君侯,你真地不担心道子……我是说,他这么久音讯全无,会不会遭遇不测?”
    刘笑着摇摇头,“道子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的剑术或许没有盖聂和骊丘那般厉害,可寻常七八个人,休想近他身边。况且他这个人,很谨慎,也很小心,遇事会非常冷静。
    如果真出了意外,他会想方设法的通知我。
    而今他没有任何消息,就说明,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李成被刘那自信满满的表情所感染,不由得笑了。
    “说实话,道子和我认识的时间不短了,可是我发现,我对他的了解,不及君侯十一。那家伙平日里少言寡语地,也不好说话。我真看不出来,君侯为什么会对他如此地信心满满呢?”
    为什么?
    这是一个刘自己也很难回答的问题。
    也许,就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地的确确留下地无数事迹,让刘可以毫无原因的,去信任。
    ———————————————
    夜已深,五原城依旧***通明。
    已更名为乌氏堡地五原城,亦如乌氏当年在乌氏建立地城堡一样雄伟。
    当然了,时间有些短,
    乌氏堡,还远远无法和乌氏的古堡相提并论。不管高度和厚度,还是从堡内的各种建筑设施,都比不得古堡。可是,这规模却已经有了。
    比起那座古堡来,新堡是以一个城市为基础。
    发展的空间更加大,而且这气势也更加的恢宏壮观。
    乌氏跪坐在客厅中央,看着从九原、:衍传送过来的消息,那眉头不自觉的拧成了一个川字。
    “应元,你如何看待此事?”
    乌氏放下手中地书信,抬头向坐在一侧的中年男子问道。
    这是乌氏的长子,名叫乌应元(向黄易大大致敬一下吧)。年已过了四旬,生的魁梧雄壮,相貌果毅。乍一眼看过去,你绝对是不会相信,这乌应元和乌氏之间,会有血缘关系。
    一个胖的活生生似肉球一般,一个却是……
    乌应元闻听老父询问,轻轻摇头,哂笑道:“倒真未能想到,这位刘君侯竟然真的是做到了!”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
    乌氏小眼儿一眯,看上去还是笑眯眯的。
    但若仔细观察他的双眸,就能感受到,那眸光中的一抹戾色。
    “想当初,我听说他要北上,还觉得此人是不是疯了……楼仓到河北,数千里之遥,且不说一路上关隘重重,他带着许多流民迁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是,他做到了!”
    “所以,就该我们头疼了!”
    乌应元眯起眼睛,轻声道:“如今刘君侯挟十万流民,抵达河南地。不管他是要留在九原,还是要渡河北上,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在九原固有的实力,造成巨大地冲击。更不要说,他一旦在九原留下来,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到时候双方冲突起来,只怕是不好办啊。”
    乌氏没有说话,轻轻点头。
    “即便他渡河北上,一样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我们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冒顿地支持……只待来年开春,冒顿定然就会对月氏发动攻击。我们趁机拿下月氏,再加上王离将军的帮助,定能在河北站稳脚跟。到时候,爹爹可就是开国君王。
    但刘这次一过来,这变数可就变大了,不得不防。”
    从乌应元地话语之中,乌氏想要在河北立国?
    乌氏笑了笑,“我一把年纪了,当不当这开国君王都无所谓。只是我不希望,咱们两年的心血白费了,还搭上你妹妹的身子,伺候那月氏王父子两人……此事,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乌氏娶了月氏王的女儿,月氏王娶了乌氏的闺女,还父子……
    胡人的男女关系,一向是很混乱。子代父,母嫁子之类的事情原本就很平常,哪有那许多说法?
    乌氏本身,也有犬戎的血脉,所以对胡人的习俗,倒是见怪不怪。
    他在大厅里徘徊,思索着对策。
    乌应元突然道:“实在不行的话,就趁着那刘渡河水之时,请月氏出兵,与半途偷袭,如何?”
    “刘+用兵如神,你又不是没听说过,他当年在河南地的作为?
    论打仗,论计谋,你我父子,只怕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武力惊人,有老罴之称,想要杀他,恐怕没那么容易。”
    “父亲,难道你忘记了住东屋的哪位?
    想必他要是出手的话,定能有七八成的把握吧……”
    “聂叔吗?”乌氏摇摇头。
    叔,在有些时候,代表兄弟的意思。乌氏称‘聂叔’,并非真的是叔叔,而是‘聂兄弟’。
    “聂叔虽强,但他对刘+颇有好感,只怕难以说服。
    而且聂叔的关门弟子,如今就在刘麾下效力……弄不好说服不得他,反而会通知刘+,殊为不智。
    所以,不但不能告诉他,还要设法把他支走。
    恩……正好匈奴和咱们有一批货物要进行交易,明日就让聂叔押送,去河北与匈奴人交道吧。”
    “可那刘+……”
    “刘事,无需太着急。”
    乌氏手里翻弄着一枚黄金打造而成的两铢钱,思索片刻道:“刘+现在还没有抵达:衍,估计抵达临河,还需十余日光景。你立刻派人前往九原、:衍等地,放出风声,就说刘带着十万流民,要抢大家过冬的粮食……诸如此类,反正要让九原郡人,对他产生出敌意。”
    乌应元不禁笑了。
    “父亲,果然妙计!”
    “另外呢,你连夜动身,去河北寻你妹妹,让她在月氏人中,选勇士百人,马上送过河来。
    记住,是真正的勇士,别给我弄一群不知所谓的吃货过来。”
    乌应元点点头,站起身来道:“我立刻出发。”
    “对了,廷威怎么还没有回来?”
    乌应元一怔,“我三天前已派人去:衍找他了。如今大雪封路,不太好走,想必廷威已在路上吧。”
    “那就好,那就好!”
    乌氏连连点头,“你这就动身吧,我去找聂叔说说,商量一下让他去河北送货的事情。”
    “我这就出发!”
    乌应元转身,大步走出了厅堂。
    乌氏则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后,闭上了眼睛。
    “刘……呵呵,刘……”
    他口中呢喃了几句之后,突然睁眼,森然一笑,“你能来九原,算你的本事……只不过,应该到此为止了!”
    翻弄着手中的金钱,乌氏迈步,走出了大厅。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312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一)
     更新时间:2009…11…1 18:25:57 本章字数:10071
    之地,莽原数万里。/首。发
    放眼看,白茫茫天地成一色,好不壮观。
    这是月氏国的土地,与匈奴那种游牧式的生活方式相比,月氏人已经逐渐的过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