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穿愣了一下,不由得被崔小清的温柔感动了一下。
    “好吧,把这厮的薄荷酒带上,墨芍呢,也唤上她,带几件礼物,一起吃饭”,时穿一边吩咐着,一边跟崔小清向外走。
    这个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炊烟渺渺,空气中带着淡淡的饭菜香味,小孩子们欢笑着,聚拢在村中心广场上,玩着各种游戏,老人们一边端着大茶碗,跟邻居下着棋,一边呵斥着孩子小心,见到时穿出来,所有的人都要停下手中活儿,冲时穿欠个身表示招呼。
    一名孩子咯咯笑着从时穿脚边跑过,孩子的祖父惶恐地在后面喊着,时穿一把揪住孩子,见到孩子拖着两条鼻涕,他顺手给孩子擦了一把,而后……他看到了孩子胳膊上的黑纱。
    崔小清在一旁轻声提醒:“这孩子的父亲是团练,前日阵亡了。”
    说着话,崔小清轻轻牵起时穿的手。时穿感觉到柔软的小手在掌中轻颤,他心中叹了口气,重重捏了一把掌中的小手,顺势牵着手说:“苦了你了……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前一句话是对崔小清说的,后一句话是说那孩子——父亲死了不久,亲戚还在哀伤,孩子却已经戏耍。大约这时候,孩子还不明白父亲“走了”的实际含义。
    “丧事办了吗?”时穿抱着孩子询问跟来的老丈。
    老丈低下头,语气哀伤的回答:“已经办了,老爷,因是横死,没敢大半,等不到头七就埋了。”
    “他是老几?”
    “是老三!”
    宋代的士兵地位低下,不禁脸上要刺字防止他们逃亡,而且平常的歧视待遇也很多,宋代的汉子要不是bī不得已不会参军,已经加入军队的汉子,家族一般不拿他们当活人看。而阵亡在古代属于“横死”,连个正常的殡葬待遇都无法获得。
    可他们是为了保护乡民牺牲的呀?!
    时穿无法指责整个时代的规则,他想着,等到《租借方案》正式实施之后,大约崔庄团练的待遇会更好点。他脸sè只yīn了一下,又柔声问:“抚恤发了吗?”
    老丈拱手:“老爷,发了——烧埋银子三百贯,还说以后家中男丁每月给两贯钱,女童一贯五,一直发到孩子十八岁。等孩子长大了,还可以免费上学堂,或进团练作坊。老爷慈悲,家中上下感激不尽。”
    时穿轻轻摇头,唉,既然拿了钱,怎么还草草葬了……罢了,不说了。
    放下这孩子,牵着崔小清的手走了几步。似乎崔小清很享受这种感觉,主动提议:“郎君,再走走,去那几户死伤团练家中看看……”
    不错,这几日忙来忙去,现在闲下来,正该去他们家中看看。
    村中道路很好,时穿脚下瞪着一双牛皮快靴,崔小清则穿着一双木屐,带上全套首饰的崔小清走起路来,雅致的像一幅水墨画,她温婉的迈着小碎步,木屐踏在石阶上,走一路一路是音乐,这样的天气,如果再加上丝丝细雨,那就是画中人了。
    不能不说,玫瑰园的兴建影响了村里的建筑风格,而时穿的作坊,以及早先的崔园时园等建筑,基本上都是石材建筑,影响所致,村里的乡民有钱了,便喜欢把自家屋子换成砖瓦石材,而宋代民居的建筑风格嘛——现代的日本乡居,就在竭力模仿宋代味道。所以整个崔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现代日本小镇一样,但它比日本小镇更古朴,更有那股中华的味道。
    海州是港口城市,每年的季风以及由此而来的台风是大害,加上海州临近海边,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所以过去的海州,农业人口并不多,如果不是海州茶叶市场撑着,这片地区并不富饶。而这一两年稍稍改变的是:时穿兴建的巨型作坊。
    崔庄因为作坊而得利,村民们日子过得还不错。自玫瑰园兴建之后,村里的建筑变化最大的是屋顶,如今草帘式屋顶已基本不见了,因为它抵御不了台风暴雨,所以村民但凡有钱,先要换个防水水泥屋顶。这样一来,村内的建筑风格更像北海道海边渔村。
    比如为了防止积水积雪,大多数民居的屋顶倾斜很厉害,快类似尖顶了。整个村落的屋子虽然带着典型华夏味道的方正,但红瓦石墙,石板街道,临街的窗户开得很小,厚重的石墙显得很凝重……这一切,更像现代风格的北海道。
    清脆的木屐声踏在这样的街道上,怎一个诗情画意。
    宋人的鞋底都是木制的,连快靴都是。基本上直到清代,在橡胶传入中国之前,最好的靴子底都是木头雕成,比如官靴,直到清代覆灭依然是“木底为上”。
    制作木底的材料有软木与硬木,甚至还有银质鞋底——宋代最著名的银底鞋其实是一双高跟鞋,这鞋子也被指认为“裹脚”习俗的初始,它叫:“错到底”。但其实,把这双鞋拿到现代商场里,路过的人会脱口而出,称呼它为“松糕鞋”。
    时穿牵着崔小清的手,一路在街道上徜翔,一边挨家挨户的慰问伤亡团练,一边听着崔小清的脚步声,胡思luàn想着鞋子问题……不知道在宋代发展高跟鞋,销路会怎样?银底松糕鞋都出现了,再稍稍变化一下款式,宋人会接受吗?
    各类机械分发下去了,下面是给团练们寻找产品,按宋人的创造性思维,也不需要太费劲,只需要给大家捅破一个窗户纸,宋人会接过创造的接力bāng,自动的发展下去……
    不知不觉中,天sè渐渐黑了,该走的人家已经慰问完毕。时穿感到心情特别宁静,他就这样牵着崔小清的手,施施然的走进崔园——这就是大宋普通村庄的一天吗?
    崔园里张灯结彩,不知在庆祝什么,自从进了崔园,崔小清很得很羞涩,而时穿这时已经明白了事态的结果,他坦然地牵着崔小清的手,走到了崔园正堂接受崔园仆人的恭贺,而后牵起崔小清的手,柔和地说:“你肯委屈自己,我欠你的我明白,我向你保证,在崔庄,没有人强过你。”
    崔小清满脸红晕,温柔的点点头,回答:“话不能这么说,我愿意,我心甘情愿的。”
    没有婚纱,没有结拜礼,没有贺喜的宾客,没有婚书,没有喜帖,只是借着崔庄剿匪成功的喜庆,不明不白的办了这样一场喜宴——在礼仪之邦的华夏,“婚”这个词格外神圣,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办一场“婚”,因为按照《周礼》,续弦继室所行的礼节,也不是“婚”。
    崔小清停顿了一下,接受了时穿的鞠躬,并回了一个礼,平静的回答:“官人无需歉疚,奴家也没有失去什么,奴家只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分量,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更清楚自己不能像豆腐西施一样,蹉跎了岁月——奴家没那个本钱。”
    说到这里,崔小清心里补充:其实黄娥也是个明白人。她若不让步,崔小清为了心中所爱,会坚持斗下去,即使失败她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她本来就是一个被家族抛弃、无依无靠的孤女。没有时穿出手,也许早被海州的浮làng子掳回家中做妾了。如今,院门口那块大石头就是证据。
    真这样下去,斗来斗去大家都没好结果。而黄娥退让一步,回避到城里;崔小清得偿所愿,不再纠缠身份的细微差异,反而是两相得利的最好结果……
    所以,即使没有“婚”礼,即使没有满堂的宾客,即使这场结合不能声张,崔小清心中也充满甜蜜。
    这是最好的结果。
    一瞬间,崔小清眼前掠过了无数童年回忆,她饱含这两眼的泪水,心中呐喊:今天我嫁了,我把自己给了这个男人,真好。
    这个时候,墨芍姑娘一身绿衣,捧着一杯茶走到两人面前,恭敬地行全礼,口称:“恭喜崔姑娘了,还请崔姑娘……崔姐姐接受我这杯茶。”
    崔小清毫不犹豫的端起茶碗,时穿赶忙阻止……古代女人间的敬茶礼可不是随便行的,在婚宴堂上,敬茶礼是有讲究的,那是妾室给正妻行的礼节。
    “这是怎么回事?墨芍,你来凑什么热闹?”

第298章 洞房花烛
墨芍深深鞠躬,白瓷般的脸庞逐渐退去红色,显得很镇定:“哥哥,奴家跟娥娘妹妹不一样,奴生性喜静不喜动,奴喜欢小门小户的农家生活,见到人多喧闹,不免恐惧……”

  看来,桃花观被拐一事,终究在墨芍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烙印,她变得有点孤僻,有点怕与人交往,怕去人多的地方,怕跟人打交道——这种症状,更确切的说是“自闭”。

  “哥哥眷顾我们,从桃花观出来,一起照顾我们两年,衣着唯恐不鲜丽,饮食惟恐不周详,还给我们请老师教导我们读书识字,三五不时地还陪我们出去踏春游玩,为了让我们有个依靠,还把我们列入族中给我们名分……哥哥为我们做的这一切,墨芍都看在眼里。墨芍在桃花观时,常觉得这天底下已没有我等的活路,混没想到自己也能有几日逍遥。

  哥哥,除了哥哥外,妹妹到哪里找哥哥这样疼爱的人,想到终有一天要离开哥哥,墨芍只觉得痛彻心腑,若真到了那一天,墨芍不如去死

  哥哥,墨芍与娥娘姐姐不一样,娥娘姐姐有父兄有姐妹,由不得给人做妾(成为贱籍),墨芍家在荒僻山村,爹娘老子也许一辈子不知道山外面的情景,更不知墨芍的生死……”

  墨芍膝行两步,把茶碗举得更高:“哥哥,墨芍是什么身份,自己明白,哥哥虽然再三抬举墨芍,但无哥哥搭救,墨芍也许在某个勾栏瓦舍与人弹琴作乐,或者在某个大户人家做牛做马,墨芍今日的身份全来自哥哥,贵贱也就是哥哥一句话。

  哥哥教我们一身管家的本领,可想到今后要去大户人家,墨芍禁不住浑身发抖,我等这样身份,即使有了哥哥的竭力包装,但哪有大户人家,肯与不知底细的人结亲?哥哥想着我们嫁妆丰厚,以后必不受夫家腌臜气,可是看看素珍姐姐吧

  素珍姐姐论文才论相貌胜墨芍百倍,而罗家原本穷困,素珍姐姐万贯嫁妆,难道不丰厚?如今又是什么情景?想到整日要应付妯娌的讥笑,婆婆的刁难,以及面对无数陌生人,墨芍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知哥哥仁厚,听了我这话儿,或许会寻找温饱之家,让我们去做个当家主事的主妇,可是哥哥,温饱之家难道事少,看看顾三娘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豆腐西施,她那次嫁人选的不是殷实之家,且家中没有亲眷牵扯,这样的人家拿出来,谁不说是好婚姻?可豆腐西施的日子,怎能算可好?

  哥哥,墨芍这一身本领,唯有在哥哥面前使得开,天底下,唯有哥哥不在意墨芍的原来,也唯有在哥哥身边,墨芍才得以呼吸自如。墨芍只认哥哥,哥哥若是可怜墨芍,与其将来让墨芍面对不可测的命运,不如哥哥今日收纳了我,哥哥,慈悲啊。”

  “唉”,时穿常常一声叹息:“我选择的人家,怎可能让你不快乐呢?所有的‘结果’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自然会给你们挑选最好的结果。

  咦,你所见到的豆腐西施、顾三娘、褚素珍……,都只是万千花朵中的一朵,她们的婚嫁结局并不代表全部,更多的人正生活在皇宋的灿烂之下,快乐着,幸福着——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过的。”

  墨芍说出刚才的话,似乎用尽了力气,她再无辩驳,只是跪倒在地上,反复喃喃:“哥哥,可怜一下墨芍吧。”

  时穿长长的叹了口气:“好吧,我答应你——你这样子,给姐妹们开了很坏的先例。”

  墨芍那白瓷般的脸庞立刻耀眼的像新出炉的钧窑白瓷,她没有羞涩,只剩下无尽的激动,嘴里呢喃不停:“谢谢哥哥,谢谢哥哥。”

  对于一个自闭的人来说,能生活在最信赖的人跟前,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墨芍得到了这种快乐,生命都在因这种幸福而燃烧。

  时穿发话了,崔小清顺手接过墨芍奉上的茶碗,笑盈盈说:“这下子好了,你这下子名正言顺,我也算兑现承诺了……嘻嘻,郎君接下来要整编团练,可得在崔庄待些日子,你且乐吧。”

  墨芍晕晕乎乎的点头,梦游一般的走下堂去……纳妾之礼不是“婚”,不需要额外的礼节,这一杯茶代表了所有,从此她就是墨姨娘了。

  酒宴开始了,今日的客人也不多,主宾是几名时氏族人,而崔小清收养的那位“寄子”,或者称“继子”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存在虽无关紧要,但这样一来,崔氏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客人。对此,时穿并不在意,他都不在意了,几位仰仗时穿讨生活的时氏族人自然无语。

  至于村里的人,也曾有人听到消息想来祝贺——崔家时家合二为一,今后这个村子里他们的说话声会更响亮,这时候还不巴结,什么时候去?

  不过,当那些人备好礼物准备上门时,或有人悄声提醒:方举人娶二妻的事情刚刚发作完,弄得整个家族家破人亡。如今教头娶了外室,外室是什么?岂能宣扬的尽人皆知?你去贺喜,要说什么话,该祝贺什么?

  于是,许多人悄悄打消了祝贺的念头,而心头最热切的人,不过是把贺礼悄悄放在崔园门前,自己转身回家。

  宴席就在这样无语的气氛中进行,席间,崔小清曾悄声问:“城里头那位,该怎么答复?”

  时穿点头响应:“这事该我出面,我明日通知城里。”

  崔小清赶忙提醒:“娥娘恐怕不会来祝贺的……算了,她还小,这种事不来也罢。”

  这句“还小”,其实是点明习俗以减轻时穿的心理负担。宋代大户人家孩子立业早,但成婚晚。而宋代又是个剩男剩女格外多的时代,读书人讲究科举成功再成亲,那样他们可以结上一门对仕途用帮助的亲事。但家业大了,总的有人管家吧?这时候的惯例是:先娶一个妾室管理家务。

  同样,如果定亲的女方年纪小,或者因为孝期耽搁了婚事,男方也会预先娶一门亲事作为过渡——古代社会,男方在外面打拼挣钱,女主管理内宅,料理好男方下半身问题,这就是通常的古代生活。

  不管时穿与黄娥定未定亲,不管之前崔小清是否与黄娥达成了妥协,这句“还小”就代表了一切。无论按照宗法,按照传统习俗,这时候黄娥只能采取默许态度……

  这段事说过就罢,婚宴继续进行,酒不错菜不错,可是来宾不知道该怎么说贺词,所以场面虽然不冷冰冰,但总是不热烈。

  曲终人散,夜深人静,时穿牵着崔小清的手走进她布置的婚房。

  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明明白白住在一起了。红烛高照,烛火下崔小清脸上泛起了红云,她低着头很柔顺地解着衣服。随着一阵窸嗦的脱衣之声,她的身上已是不着寸缕,赤luo裸地站在了时穿面前,人早已羞得抬不起头。

  时穿的呼吸为之一窒,大脑好象一片空白。

  当日与崔小清的私通发生在夜晚,时穿瞌睡的神智有点迷迷糊糊,醒来后又不想回想,所以对这具身体没什么印象,今日它完整呈现在面前……怎地一个美丽啊。

  雪白的脖颈,如削的肩膀,而在那之下,是一对小巧的ru房,中间一点嫩红,好象蓓蕾一样,傲然挺立着。纤细的腰身,平坦光滑的小腹,雪白圆润的大腿,粉红色的柔唇像棉花糖一样,让人忍不住想张口han住吸吮。

  “别站着了,去床上吧”时穿情不自禁走过去,手搭在腰臀的曲线,感觉着它的丰满圆翘,增添无穷遐想。心动之下,又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揉捏着。

  “唔……”崔小清浑身打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