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山变-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端华的声音,梅巧玲站了起来,盈盈万福,“王爷?”
    “怎么了,阿昭,生什么人的气啊?”
    “还不是生您的气?”阿昭委委屈屈的撇撇嘴角,“到您府里一天了,也不见王爷,奴家自然生气了。”
    “别气,别气。这不是今天府里往来的客人太多,才耽误了吗?”端华低声下气的陪着笑脸,“来,我给你们介绍,这是我的六弟,现任山西泽州府巡抚的肃顺。你们要多多亲近啊。”
    梅巧玲吃开口饭的,又是在京中闯下的名号,朝中大员即便一个都不曾见过,名字也是要知晓一二,闻言笑着向肃顺万福行礼,“六爷,奴家不懂规矩,倒让六爷见笑了。”
    “哪儿的话。”肃顺答说,“久闻梅老板è艺双绝,并世无双,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è是看到了,这艺嘛,等一会儿在台上再好好领教。”
    阿昭扑哧一笑,“六爷真会说笑,奴家这一点微末小技,怎么敢当大人‘领教’二字?”
    两个人说着话,端华见缝ā针的问梅巧玲的跟包,“程老板到了吗?等一会儿就该是大轴了!”
    “还没有呢!”
    “还没有?”端华大大的楞了一下,程长庚身为京剧泰斗,戏德高尚,同行高山仰止,这一次自己请他过府赴堂会,很是花了不少银子,怎么居然到这个时辰了,还未到场?掏出怀中的金表看看,已经是晚上的七点多钟,即便是这时候进来,换衣扮装,也要耗时良久——程长庚到底是怎么想得?难道真的敢不拿自己这一国的亲王放在眼里吗?
    正在胡想着,后台的口又进来一个人,是费莫氏身边的小太监,一眼看见王爷也在,先请了个安,“王爷,福晋着奴才来问一声,轴子大戏可能演出了吗?各府的福晋、侧福晋都等着呢!”
    “你回去告诉她们,还得等一会儿。”端华不耐烦的打发小太监出去,命人把三庆班的主事叫了过来,“程长庚怎么还没到?”
    主事的也慌了神,手脚没个安放处的跪倒赔罪,“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本来定规着今天中午程老板应一个朋友的约请,到府中做客,不想到现在还没回来?小的已经派人去促驾了。王爷请再等一等吧。”
    “你放屁!这是什么时候了?本王等得起,我府中的家眷,并往来宾客可等得起吗?我告诉你,一盏热茶的功夫,程长庚到了便罢,若是到不了,就让你这三庆班关大吉!一个个都给我卷铺盖滚出北京城!”端华破口大骂,“狗上不得台,不识抬举的东西!”
    “是,是,是。王爷骂的是,小的这就下去催问。”三庆班的主事连一句还嘴的话也不敢说,避猫鼠一般蹑手蹑脚的躲了出去。
    好不容易把程长庚盼来了,主事亲自撩起马车的帘子,还未见到人,就闻见一股浓烈的酒气,主事又搓手又跺脚,急得无可奈何,“哎呦我的程大老爷,程祖宗,您怎么喝成这样就过来了?”
    程长庚也是无可奈何,他在京中梨园中的人缘极好,不单因为他是京剧巨擘之一,更主要的是为了戏德高尚,肯于大力提拔后辈,所以不论是谁,提起他的名字,都要真真正正的挑起拇指,赞一声:“好样的!”
    这样的情自然为他赢得了众多同行的爱戴,友朋往来更是无日无之,今天中午,就是应一位梨园票友的邀请,到其府上去做客的。这个人叫平龄,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有秀才功名,秉最好唱戏,而且唱得相当不错,有赛松林的花名。不过旗人改行做优伶,终究为人瞧不起,所以平龄只是以票友的身份,偶尔下海,过一过戏瘾。
    今天事有凑巧,平龄八月初八入闱,三场考罢出闱,尚未发榜,平龄就在人前人后大言不惭的宣称,“这一次的戊午科,旁的人中不中平某人不知道,我是一定要中的。”别人只以为他是想中举人想糊涂了,痴心说梦话,也不大理他。
    平龄不以为意,在府中摆下酒席,专请了北京梨园行的好朋友过府来,大摆堂会。席间散金派银,热闹到了极致——为了这样的缘故,程长庚来晚了。
    好在在平龄府中也是彩唱,倒省去了装扮的功夫,换上一身行头,就可以登台献艺。他到了的时候,台上正在演‘倒二’,也就是倒数第二出戏,同样是名动四九城的大角一个是演老生的张二奎,一个是胡喜禄,本工是青衣。
    张二奎也是京中有名的梨园巨擘,名望一度甚至超过程长庚,有梨园状元的美誉,不过命途多舛,跌踬不断。
    咸丰元年的时候,因故离开四喜班,转而和与大奎官刘万义共组成立自己的双奎戏班,此外还聘请了当时以唱小生闻名的徐小香、唱青衣闻名的胡喜禄等名伶加入,在京城轰动一时。不料后来为梨园同行彼此不能相容,双奎班也解体了。
    据说解体的原因就和胡喜禄有关,这两个人都是京中名伶,恃才傲物的脾气、架子都极大,每一次配戏的时候,张二奎已经打扮好了坐在衣箱上等,而胡喜禄却仍自慢条斯理的拿细石子磨手上的烟油,有时候可以磨半个小时之久,不管旁人急得是不是火上房,仍自故我。这样的态度,自然使得彼此意见很深,中道分手,不在一起合演久矣。
    这一次能够在‘台上见’,一则是提调有手段,动以巨利,二来则是彼此都一时有兴,事先约定好了的,这一次合作不比盛年意气,大家彼此客客气气,合作好了,循规蹈矩,将戏文中jīng微之处拿出来,为梨园后辈做示范。
    谁知道经由郑王福晋点戏,居然把他们的戏派到了倒二?张二奎年纪大了几岁,于这种争名夺利的心思不是那么重了,即便不是最后的大轴,也可以接受,而胡喜禄则不同,在他想来,凭自己的名望,人脉,居然要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垫场’?如何能够忍耐?有心就此辞演,又实在惹不起郑王府,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主意。
    两个人合演的这一出戏文是《坐楼杀惜》,胡喜禄科班出身,多年侵之下,本子中jīng义奥妙之处无不熟稔,这一次又是有意卖其实他的本意倒不是难为张二奎,只是想夺去后面登台的梅巧玲的风光。故而将阎婆惜拾到招文袋之后的那种得意、有恃无恐,言语之间将宋江任意恶谑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啃’得张二奎狼狈不堪。
    没办法,只得讨饶,借着念白说道,“我二人有十几年的jiā情,须为我留点面子才是。”
    胡喜禄立即回敬,扬起一条清脆无比的嗓音答道,“哪个不知道我二人的jiā情?还留什么面子?”
    于是,台下哄堂大笑,张二奎越发受气。好容易等到‘杀惜’,他也可以出气了。
    照戏文所写,宋江从靴筒里ōu出攮子,冲过去,左右三个回合,要了阎婆惜的命。张二奎恨透了胡喜禄不讲理,不惜卖一番力气,要杀不杀,做出种种身段,他是武生的底子,腹笥宽博,每个身段各自不同,却又都是那么好看,台下的观众喜不自胜,而台上的胡喜禄却大大的吃了亏。
    杀惜这场戏,以老生为主,花旦作陪,所以宋江要杀不杀,阎婆惜就得在台上尽力躲避,他脚下踩着跷,疲于奔命,最后的结果非得是摔倒在台上,出一个大大的洋相不可。所以胡喜禄也讨饶了,跪倒在台板上,合掌而拜,“求求您!你早点把我杀了吧!”
    一句话出口,台下的笑声简直要把屋顶都要震得飞起来了!A!~!

第92节 科场大案(1)
    第92节科场大案(1)
    八月初八顺天乡试的第一天,就有乡试监临景廉和巡查砖mén御史征麟(巡查砖mén御史是外场官员,负责稽查考生有无夹带,私弊等情事的一份职务)分别上章,弹劾时任顺天府治中蒋大镛,通判萧鼎禧,‘漫不经心,任意延误,实属不成事体”并奏请将此二人jiāo部议罪,以‘警玩忽而肃场规’。
    清朝闱试的规矩,会试、殿试不提,顺天乡试的第一场四书题也是要皇帝钦定的,不过和会试、殿试不同的是,顺天乡试的规矩,有了一点改变,主要是这样的:考试正式开始是在八月八号,八月六日,正副主考官入闱,见内外帘官,各房考官,其他提调、监临、巡查御史等,在这其中,正考官的手中有一把很特殊的钥匙——这柄钥匙大清国只有两份,一份在他这里,一份在皇帝手中。
    到了八月初六的晚上戊时左右,由礼部堂官从宫mén口取来题匣——当然已经是由皇帝亲自封缄好了的,到贡院,随即钤用监临关防,到第二天印用号戳,以备正式办理。
    等到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八日的正日子,由各房考官,御史、监临、会同主考,行礼之后用钥匙打开题匣,取出题纸,然后分别刻板,印刷题纸,再下来把题纸发下去,就可以正式考试了。
    至于参加考试的生员的名册,是归于蒋大镛及萧鼎禧负责的,按照定制,这两个人要在八月初六的晚上将名册赍送到贡院,与北皿各省提前报上来的名册进行比对,确实无误之后,到了八月八日按照名册上所点的,逐一放行。
    这份名册送到贡院的时间,大约是在初六日的戊时(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而这一次此二人办差,居然迟迟未到,几次派人去催请,到了初七日的辰时方才到达。
    这还不算,等到检查点名册的时候,竟然有舛误之处,经由湖广道御史尹耕云等人紧急核对,逐册检查,方始无碍大局,但也把众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样办事马虎,自然深为众人所不满,故而景廉、征麟几个分别会同贡院各监察御史、提调、监临上章弹劾。
    皇帝拿过折子,认真的想了想,今天是八月初十,第一场刚刚考罢,若是这时候认真整顿的话,时间上未必来不及,只不过戊午科场大案,因为距离最近,涉案人数最多,官级最高,可以说是中国自有科考制度以来,场中弊案的一次总爆发,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更于自己日后的大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明知道会出事,也只得暂时隐忍一时了。
    对于这份弹章,皇帝也没有更多的表示,只是将其作为很普通的一次渎职事件处理,把蒋大镛、萧鼎禧两个人jiāo部议罪,也就罢了。
    到了八月十一日,景廉又上折子了,这一次参劾的对象是顺天府尹梁同新、府丞蒋达(这个职务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副市长,可能是专管文教卫的)。奏劾的由头是府丞蒋达为与上官负气,居然不顾成例,违制出闱。
    这就是比蒋大镛和萧鼎禧渎职更为严重的事件了,皇帝命人到军机处,提八月初六日上谕档来看,蒋达以顺天府丞,在这一次的乡试中放了提调之职。
    提调是闱中总办之官,位置非常重要,主要负责的是包括钤卷打戳,巡逻剔弊,内而主考房官及百业执事,外而士子、书役、夫匠等人的日常用度所需,都是由提调官负责管理。虽然闱中一切用度都是在大兴、宛平两县领款报销,但往来jiāo涉,却都是提调的责任。
    如今蒋达负气出场,公事立刻变得棘手起来,景廉几个除了弹劾蒋达之过之外,另外请旨:‘……恐奴才一人jīng神有限,无不贻误,所关甚巨”而景廉所能做的,只能是和柏葰商议之后,请求从场中现在的外帘御史中简派一员,就近署理?在折子中他说,‘……文闱未竣,提调事务繁多,相应请旨,迅赐捡放,以专责成。’
    同一天的时间,蒋达自请严议,并参监临梁同新的折子也送抵了御前。在这份折子中,蒋达自辩道,“……臣达,以顺天府府丞例得入闱提调,凡闱中一切应办事务,是其专责。然责虽有专属,而权则向无所柄。盖臣以府丞之官,唯司试事,平日除与各县教官相见外,其余大小各官,并无公事谋面,是以入闱之日,无论直隶调来之官不能认识,即顺天本属之官,亦全然不知。所有内外执事各官,全赖府尹梁同新为之详察,然后商同分派。庶无旷官,亦无废事。”
    “闱中员属甚多,应办事务亦复不少,皆宜先令书吏造册备查,方可临行无误,乃此番乡试,该监临梁同新,并不令书吏造册,以致入闱分派,草草开单,漫无稽查,甚至有派入直隶试用府经历潘淳者,并未入闱,亦开单内,临点时又不尊约束按名排列,以致派后稽查,有其名而无其人,殊属不成事体。”
    “至于闱中供应,例以本府粮马通判总办,盖以闱中所有书吏夫役,皆系两县之人,而粮马通判专管京师市价,故一切弹压买办,俱可期其得手。而该府尹不知何故,并不令通判萧鼎禧入场,而又派其同党之即补知县箫履中、署县丞箫端成及试用典史王肇垕、试用州吏目翁世鉴,为之盘踞于场内大所,而已大兴典史李光澜、宛平典史李建中盘踞于小所。小所者,在砖mén外,所以总办一切供应者也。”
    “此辈贪污辍祝ㄖ絝éi己,不唯主考房官之煤米纸烛全不敷用,即刊印题纸亦不jīng选,以致发题后,士子等纷纷以破烂纸张,甚至有关防而无字者来换,不胜骇愕。”
    在自辩折子的最后,蒋达写到,“至于府尹梁同新护庇属员,因循不振,治中蒋大镛办理草率,通判萧鼎禧胆敢不照成例入场,而又夤缘使其同党盘踞两所,事事把持,大兴知看书~就来县贺廷銮,宛平知县máo庆林,于内外供给偷减延误,典史李建中、李光澜、尤复积滑刁建,遇事抗延。办理疲玩,士子等用水皆无,似此场务,万分竭蹶,势必贻误。臣唯有据实严参,伏候圣裁。”
    “至臣有提调之名,无提调之实,连日昼夜呼唤不灵,事事不能应手,致积劳徒患头痛目眩,咽喉干结,似成急症。刻即不能办公,只得据情请假,随棚出闱,奏请提调接班,臣才疏xìng拙,办理未能裕如,相应请旨,将臣jiāo部,严加议处。所有自行检举,据实严参缘由,理合具折恭奏,伏乞皇上圣鉴。”最下面写的是年月日。
    把蒋达的折子看完,皇帝随手放在一边,看看时辰,已经是下午申时,军机处已经退值出去了,若是再派人到府中去宣召,也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口中问道,“六福,今儿个是十几了?”
    “回皇上话,今儿个是八月十三日,离中秋月圆,只有两天了呢!”
    皇帝喃喃自语的点点头,“是啊,还有两天就是中秋节了。”他说,“可是啊,偏偏有人不愿意让朕舒舒服服的过一个节哩!”
    六福没听清楚,以为他有什么吩咐,“主子,您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皇帝放下手中的nǎi子,轻笑着拿起一本奏折,又看了起来。
    第二天叫起的时候,奕第一个问及此事,“皇上,乡试抡才大典,顺天北闱更是举国观瞻之所,连着三场考试未毕,就出了这样纷繁复杂的状况,臣弟身为军机首辅,当负其责。”他把头上的大帽子取下来,放在一边,“臣弟自请处分。”
    皇帝的表情很和煦,“你是军机首辅,还要顾及着总署衙mén那边的事情,这件事,由不到你来为下面的那些人分责——”他用力一摆手,“此事你们都不用管,朕亲自过问!”
    奕等大大的愣住了,下意识的抬头看去,皇帝年轻的面庞上满是笑意,似乎为什么事很开心一般,奕的话说得很对,朝廷取士大典,天下观瞻,期间更夹杂着一个军机大臣,两个部院大臣,六部御史、给事中数十人,宗室亲贵无数,派谁人办理这份差事,不论办得好与坏,怕都是要大大的得罪一群人了!与其这样,不如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