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山变-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份通告,不要说日本人做不来,即便能够做得到,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海军大臣胜海舟第一个咆哮出声,“陛下,中国人如此不顾国际公法的准则,悍然以臣僚属员对待我国,绝对不能容忍。臣愿意和川村君带领云扬、第二丁卯两艘战船,分别奔赴朝鲜及琉球,保护陛下的子民不受到中国人的**请陛下诏准。”
    大殿中一片宁静,所有的文臣,以太政大臣三条实美为首,对胜海舟的话置若罔闻,只是用无声的眼神瞧向坐在中央的明治天皇。
    年轻的天皇同样乱了方寸,维新进行了不过两年,甚至连国内的四强藩还没有完全抚平,大藏省一年的所有收入,不过四百五六十万两黄金,海军所有的,也不过从英国购进的六艘舰艇,及国内自有的二十余艘水面战斗部队,前者还有一部分欠款没有还清,拿什么和中国人抗衡?十足年龄还不到二十岁的天皇真有点慌了手脚。
    “三条君,您以为呢?”
    “我想,此时与中国开战,实在是不利举措。”
    “大臣阁下,难道您以为,我们就这样答应中国人的条件吗?”
    “答应自然是不能答应的。中国方面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本来也不会寄希望于我们会全盘应承下来,既然如此,便有了彼此商谈的借口。而只要能够商谈,则两国之间的交往,便应运而生。从这样来说,难道不是我们一直希望取得的成果吗?”
    “那,三条君以为呢?”
    “撤侨之事,特别是琉球一地,陛下,怕是不能不按照中国人的要求办理了。不过,也毋庸全数撤出,只是摆出一副我国正在准备撤侨的样子即可。另外一方面,既然中国人要求我国派遣使者到北京去,商讨国事,便顺应机会,派人前往。总要和中国人将条件讲下来,最好能够争得在北京建立使馆,以互增彼此有无,为上策。”
    “但,中国人限定时期,若是到此之前,仍未能定义国是,朕只怕中国人会行以武力呢?”
    “陛下请不必为此担心。中国海军,未必强于我x本多多。更不必提琉球距中国远而离日本近,一旦有警,我x本海军迎敌而出,阻扰其军舰航行,也未必是难事。”三条实美胸有成竹的说道,“以我观之,中国人色厉内荏,这等说法,不过其故伎尔。”
    “太政大臣阁下这话不对吧?咸丰七年、咸丰十一年,大清败英法联军于安山湖,败沙俄于黑龙江。这也是色厉内荏吗?”
    “海战岂同于陆战?”三条实美笑道,“我x本上承天照大神庇佑,殷鉴不远当年忽必烈之蒙元,横扫欧亚,最终又如何?还不是折戟沉沙于海上?”他说,“我天皇陛下年少英武,我国人众志成城,以大清腐朽之国,何足道哉?”
    三条实美真不愧是老谋深算,几句话的功夫,说得上至天皇,下至群僚,一派激昂,似乎大清的威胁,也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了。但三条实美自家事自家知,中国如今的实力,绝对不是日本所能招惹得起的,岁入超过一亿两白银,全国早已经施行了全部西化的练兵方式,带甲几逾百万,这还仅仅是陆上部队;海军战力发展虽晚,但实力更加强横,远字级铁甲舰他虽然不曾亲眼见过,但也听人说起过,据说是中国的咸丰皇帝亲自设计,交英国十余家造船厂联合制造完成的,不论是火炮还是动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凡此种种,要自己的国家拿什么和人家抗衡?
    而且,身为日本国内政界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对于西面的这个邻居,三条实美总是投注着最多的关注,他知道,从二十年前开始,中国推行新政,能够取得如斯强大的现状国力,全部是这个年轻的皇帝一手促成。他在国民之中的威望,绝对不是现在的明治天皇能够想象得到的。
    这一次出使中国,所有人都知道,会是一次极难办理妥当的差事,能够为天皇信任,而且资历、威望足以担当的不出数人,三条实美算一个,木户孝允算一个,岩仓具视勉强也可以算作一个。但木户孝允新婚燕尔,让他执行这样的差事,未免有些过于不人道了。最后在御前议定,由三条实美为正使,外大臣大久保利通为副使,择日经由美国公使田贝呈递公文,乘船到北京去,和中国人会商。
    三条实美回到家中,还不及认真思考一番此行的艰难,又下人来报,“木户孝允君来拜见大人。”
    木户孝允可算是一个奇人,他生得非常高大,却丝毫不见笨重,年轻的时候,拜在江户三大剑馆之意的练兵馆修习剑道,当时的掌门的名震日本列岛的剑豪,人称力之斋的斋藤九郎,木户孝允尽得乃师真传,入门的当年,就获得神道无念流的资格证书,第二年还当上了塾头——大约相当于助理教练。
    木户的武功非常高,当年更曾经是横行无忌的剑客高手,除此之外,木户文治之途,也丝毫不落于人下,他熟悉日本形势,更懂得睁眼看世界,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从起手夺命,变成畏首畏尾,胆小如鼠,经常为人所耻笑。
    但三条实美知道,他并不是怕战争或者改革,更加不是害怕死亡,他只是在努力为国家寻求一条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发展途径的真正勇敢之士。所以,对于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同僚,从来都的尊敬有加的。
    请对方到自己的茶室相见——这是一间密闭而逼仄得近乎苛刻的场所,门开得只有四尺高,人想进入,必须低头弯腰,进到室内,关上房门,便成幽暗而宁静的空间,用来修身养性,再适宜不过——但能够进入到这一处房间的,在日本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木户是个大个子,进来的时候很觉得吃力,但知道这是老友的习惯,不好多说什么。脱下木屐,踩着干硬的地板盘膝而坐,三条亲自为他倒上一杯茶,做了个‘请’的手势,“夫人还好吗?”
    木户新婚不久,他的妻子本姓几松,是当年京都一带的名ji,当年的木户还叫桂小五郎,两个人认识交往,他隶属于长州藩,地位很高,威望也有,但在京都,却是个过街老鼠般的角色,这是因为长州藩和京都本地的新选组是世仇,只要被对方看见,就是杀无赦的结果。所以虽然和几松小姐感情很好,却是聚少离多。但几松始终不离不弃,一直到明治维新之后,几松做了长州藩藩士冈部利济的养女,门当户对的嫁给木户孝允,改名木户松子。
    听三条问起,木户含笑点头,“很好。谢谢您的关心。”
    “松子是个好女子,你这家伙有福气了。”
    木户大笑,“承蒙您的夸奖,内子一定会很高兴的。”笑过一会儿,用过几杯茶烟飘荡的香茗,木户问道,“听说是由您到中国去吗?”
    “是的。”
    “不好办啊。”
    “是啊。”
    “大人,以您所见,能否让中国人打消这样荒唐的条件吗?”
    “只怕很难。”三条实美老老实实的说道,“我翻阅过所有能够得到的关于中国的消息,以这二十年为限,似乎所有的政令,没有一条是出自臣下之手——即便有,也是经由皇帝的授意做出的。所以,这一次的公告,即便不是御书,也一定经过他的首肯。若是旁的事情和旁的人,总能想到一个规避之策,唯有他……”
    “我明白的。便是中国内阁的臣下有反侧之心,也无置喙之余地。大人是这样说的吧?”
    “麟太郎君在御前会议上还说,要多多奉献日本国姣好的女子予中国皇帝,以达到延缓中国人的兵锋的作用?真可笑啊”三条实美神情中是一片说不出的讥笑之意,“咸丰若是真会为几个女子而改变国政,他干脆改名叫小丑算了”
    麟太郎君指的就是海军大臣胜海舟,他本名麟太郎,号海州。木户孝允也知道,中国的皇帝很好女色,但他同样知道,女色是男子事业大成之后的点缀,若是以为可以凭借女子,干扰他的心智,未免过于轻视敌人了,“阁下说的极是。但我以为,此事便未必就一定不可行。即便中国皇帝不为所动,难道在他之下的那些中国大人们,也会不为金钱美色所动的吗?”
    “你这样的话,要是给大隈君知道,只怕他额头上的皱纹,又要深上几分了。”
    木户孝允大笑起来。
    

第38节实惠(1)
    第29节
    皇帝自然想不到日后会有这样多的变数,廷寄的谕旨钤盖军机处的银章,发往云南昆明,也就将此事扔到脑后了。
    这一次驾幸小汤山,除了理应随扈的大臣之外,还特别降旨,让文祥、许乃钊二人也随驾到来,不是让他们参与政事,主要是想给他们一个调养的环境和机会——而事实上,温泉的环境对于二老的哮喘也诚然是有些疗效,在城外的温泉中泡了几次,二人都感觉胸中一清,往日那种喘息之间如同拉风箱的声音,竟然一扫而空了。呼吸时,头脑清晰,分外舒爽。二人自感身子大好,便随同僚觐见,一起到了御前。
    皇帝看见两个人,倒是一愣,略带埋怨的说道,“朕不是说了吗?你们两个人此来,只是调养身子,不必问政——日后将养好身体,还怕没有为国出力的时候吗?怎么还是来了?”
    “老臣叩谢皇上隆恩”二人行动有致的一起跪倒,“皇上待臣恩典,臣就是磨成了粉,也报答不尽。近日略感身子大好,不敢存之心,只求能够孝尽绵薄,以报答皇上恩典。”
    “朕就说嘛,温暖的天气于你们的身子有好处。你、你、你”他的手指一个一个从奕、曾国藩等人脸上点过,说道,“没知识,真可怕,就是说得你们这些人了。”
    奕和曾国藩交换了一个好笑的眼神,又不敢言语冲突,只得把这个‘罪名’担了下来。“说正经事吧。”他说,“朕接到李鸿章从福建呈上来的奏折,马尾造船厂一事,已经开始启动。”他抬头望天,沉思片刻,“李鸿章这个人,朕知道他,野心很大,能力也很强。上任不足一月,就能够在顺畅接掌省内民情军制之外,将造船厂的事物同样安排得井井有条,就可见一斑。”
    “李鸿章固然有才。但奴才以为,皇上如此知人善任,任用得法,才真是圣明所在呢。”
    “你也不必拍朕的马屁,军机处廷寄李鸿章,南洋海军,事关闽、浙、粤数省海防之重,朝廷用人不疑,断无遥制。望该员上体朕心,妥帖办差,以不负朝廷厚望之德。”
    奕重复了一遍,逐一记下。
    “还有海军将佐的选拔和使用。你们以为,威海一地的海军学院,足够日后兴建两支海军部队人员之需的吗?若是不够的话,该怎么办呢?”他用手一指,“骆秉章,你说说看。”
    “臣以为,只有威海一处学院,断然不够使用。但于今之世,四海升平已久,各省都有大学逐渐兴建、招生。百姓之中有太多读书的种子,而朝廷登进之途甚宽,读书人不愁入仕无门,所以,对于报国从军,兴致不大。此所以威海海军学院,招上来的多是福建生员,山东、山西、河南、直隶等省的生员虽然也有,但为数甚微。便是此意了。“
    “这确实是个麻烦,那,你可有解决之道?”
    “皇上本年金秋,东巡三省,臣亦得幸同行,仅只在威海一地所见,生员来源,不外三种。第一,自幼家贫,为朝廷供给食宿,另外发赏每月为数不等的粮米银钱之故,投身其间;第二,便是略略通晓西学,深知海军肇建,为我大清未来之亟,因此不顾清名,投身报国;第三,便是原本江南水师的水勇,为政令所迫,不得已入学。”
    “……但臣略加探访,可知入学生员,皆为满、汉、回族百姓,其他各族,从未与闻。倒像是这些人并不知道朝廷有这样的政令一般,故而臣以为,若是能够召集云、贵、川、黔、粤、桂等省的少数族裔,这些人虽不识字者居多,而且氏族之中,人丁稀少,但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若能够到学院中入学,朝廷供给食宿,并多加照料,料想粉身报国,自不必提。可缓解海军学院生员不足的窘境。”
    “很好”皇帝大声说道,“这绝对是一条出路既缓解了学院人员不足,又给他们提供温饱,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正如骆秉章所说,虽不识字居多,但秉性淳朴,一经训养,即可成为我大清忠贞不二之士。好骆秉章,这是刚才突然想到的,还是早就打好了腹稿的?”
    “臣是随皇上东巡之际,略有所识,不过绝不系统。这一次经皇上一逼,才汇聚成言的。”
    “皇上,老奴以为,此事毋庸过于惶急。少数族裔不识字,如何能够掌握船上种种操行之法?不如先在该族混居之地,教以简单的开蒙书籍,待……”
    “这样不行。你们想想,少数族裔多以渔猎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安安静静的捧起书本来阅读?学业之事,从来就是精于勤、荒于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究一事无成。所以,既然要做,就要做到家。把家境贫寒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发给粮米银钱,使之家中无后顾之忧,然后把这些人全部送至山东,到学院中集体上学、读书。也同样是发给奖学金,但数目不能那么多,只能有正规的生员十分之一。”
    “皇上,请恕臣问一声,如此做法,可有说乎?”
    “从山沟中初初到了威海那样的花花世界,手中有大把的银子,不怕闹出丑事来吗?”
    曾国藩脸一红,“是,皇上见微知著,臣明白了。”
    皇帝不理他,继续说道,“至于给他们的家人嘛,阎敬铭,你说说,赏给多少银钱为适宜?”
    “臣以为不宜过多,少数族裔群居之地,百姓淳朴,有如赤子。若是陡然而富,怕有人起觊觎之心,不论是否良材,都要递送而入,所谋者,只为朝廷的封赏银子。为规避此节,臣以为,每家当在二十枚银元为好。”
    “好就定为二十枚银元。一千人也不过两万枚,朝廷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若是再多,更好。朝廷更可以择优录取”皇帝快速拍板,“这件事等下去之后,即刻知会内阁,明发天下。”
    这件事确定下来,奕又说道,“皇上,工部尚书匡源丁忧去职,臣等以为,南书房大臣潘祖荫学识深厚,可当其用。”
    “潘祖荫啊?他不行的。”皇帝笑着摇摇头,“他这个人朕知道,要是让他做文学侍从之臣,还算人尽其用。若是做部院尚书,乃至外放为官……,许乃钊,你可知道,为什么不行?”
    许乃钊自然知道为什么。潘祖荫是常熟人,家境富裕,从小锦衣玉裹,养成了大少爷的脾气,而且口没遮拦,言行无忌,入职南书房的时候,常常有一些宫室艳屑从他嘴中流出,皇帝为人很忠厚,虽然多次想训诫他,但念在他才智若海,又是天生的名士派头,也就多多容忍一二。
    以这样的性格,担任工部尚书,一定会惹下极大的祸事——工部的差事,很多时候是要与内务府打交道的,以潘祖荫的性情,又怎么肯卖内务府那些人的面子?到时候,两下纷争起来,他不能安于位还在其次,给内务府那些人在皇上面前进言,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时间久了,他就有杀身的大祸但知道归知道,许乃钊宦海多年,又岂肯做这种背后议论人非,而且还是像潘祖荫那样的少年名士之行?这岂不是给自己找冤家吗?
    皇上问及,不能不答,许乃钊沉吟了一下,“臣想,这是皇上对潘少兄心存保全之道吧?”
    “人言许乃钊为人忠厚,今日一见,果然如是。”皇帝轻声笑着,不再多谈此事,“工部让王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