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妖才-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到了越市开放的日子,江东的大小世家都派出了庞大的采购队伍涌入了越市,将越市的物资采购一空。开放五日,日日物资都被采购一空,连一粒米都没有放过。
    “老爷,我们这次采购了正正一个仓库的粮食与布匹!”管家向朱桓禀报自己的采购成果。
    “管家做的不错,将他们都收入仓库之中。”朱桓看见这么多的物资,心中乐开了话,所谓囤积居奇,到时候一定可以大赚一笔。
    朱桓高兴地吩咐管家几句,就去看歌舞表演了,喝得醉醺醺的,就躺在了小妾的怀中。江东大小世家大部分的情况都和朱桓一样,一醉方休!
    “将军,将军,不好了,我们的仓库都被镇东将军府上的士卒给控制了。”一大早,管家就跑到了朱桓的房外,焦急地喊道。
    “什么?”朱桓从小妾的怀中跳了起来,懵了,难道真如顾雍说的一样,吕睿要大开杀戒?这,不合情理啊!
    “老爷?”看到朱桓惊呆的样子,管家叫了朱桓一声。
    “走,我们看看!”
    很快,朱桓就来到了自己族内的仓库,曹真正在指派军队控制仓库。
    “子丹兄!”
    “原来是休穆兄,休穆兄有礼了。”曹真向朱桓回礼。
    “子丹,你这是?”
    “镇东将军收到密报,江东世家有与孙权勾结,密谋造反,我们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例行公事?”朱桓愣了一下,例行公事用得着这样?
    “休穆不要惊慌,镇东将军让我带着休穆一起去查封吴郡的世家,休穆,走吧!”曹真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朱桓这回算是摸出了一点道道了,估计这是吕睿的计谋,但是葫芦了卖得是什么药,朱桓就不清楚了。
    “好,子丹,我随你去!”朱桓是骑虎难下了,只有跟着曹真一起去了。
    到了一个吴郡的世家,曹真看了门口的校尉,点了点头,校尉马上会意,带着士兵开始搜查一座控制的仓库。
    “大人,有发现。”很快,几个士卒从粮仓抬出了一袋米,里面有一份黄绢。
    “休穆,看看吧!”朱桓接过曹真的黄绢,一看,吓了一跳,这居然是私通孙权造反的文书,这可是大罪,按照大汉的律法,诛九族!
    “将此家主人全部推出去斩首,奴仆充公!”曹真马上发出了指令,造反,定任何罪责都不为过。
    “休穆,走,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
    “好,子丹!”朱桓拿着黄绢带人跟着曹真去到了另外一个世家,用同样的方法诛了一家的九族。
    一天之内,竟然抄了五个小世家。朱桓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不过他也明白了,这些所谓造反的证据,肯定是吕睿动了手脚,想起家中的仓库,朱桓心里拔凉拔凉的!
    “休穆,今日就这样,明日我等再去搜查别的世家。”曹真下了马,看来朱桓一眼,今天真是累了,都傍晚了。
    “子丹所言有理,明日我们再执行镇东将军的军令。今日兄弟们都累了,正好休息一下。”
    “恩,休穆请!”
    “子丹请!”朱桓向曹真拱了拱手,急匆匆地走了。(未完待续。。)
    ps:  虽然每天一更了,但是请大大理解,考完研究生会补上的。

第六十三章:屠杀后的安宁
    朱桓与曹真分开之后,急匆匆地向顾雍府上奔去,自己要向顾雍讨要一条计策!
    “朱将军?”顾雍的管家看见朱桓后,马上迎了上去。
    “行了,行了,不用多礼,你们老爷在家吗?”
    “朱将军,老爷正在府上赏花。”
    “速速带我去见元叹兄!”
    “朱将军,请随我来。”
    “元叹兄,你真是悠闲,居然还在院中赏花!”一进入后院,朱桓就发现了顾雍,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顾雍面前。
    “休穆兄?为何休穆兄形色如此匆忙?”顾雍扔掉了手中的鲜花看了朱桓一眼。
    “元叹兄,你要救我!”说完,朱桓将自己府中的事情和顾雍讲了一遍。
    “休穆?你也参与了越市的采购之事?”顾雍瞪了朱桓一眼,自己千叮万嘱朱桓要注意,没有想到朱桓居然不听话,搞了一仓库的物资回来。
    “元叹,我只不过是想小赚一笔,比起其他的世家,我下手很轻了。”朱桓焦急地为自己辩解。
    “休穆,物极必反,镇东将军岂会这么容易让你们赚这么多?”
    “元叹所言甚是,我悔不停元叹之言,落到了今日的下场,请元叹救我。”
    “休穆不用着急,今日发生之事,我已经细细想过,镇东将军的主要目的还是铲除孙权留在吴郡与会稽的势力,巩固司空大人在江东的势力而已,对于我等效命于司空大人的江东士族。只是给一个教训而已。”顾雍将朱桓请到了凉亭之内。让下人上了茶水。
    “元叹的意思是?”
    “休穆。今日你随子丹去查抄世家,难道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顾雍笑了笑,朱桓那是当局者迷!
    “哦?听元叹一说。。。。。。。。?”朱桓抓了抓脑袋,好像今日去抄家,都是陆氏,张氏,吴氏的族人,对于朱家与顾家的族人没有行动。只是封了仓库而已。
    “镇东将军不是想将江东世家全部铲除,而是测试忠心而已,休穆只需将采购之物资,送还镇东将军,并送上厚礼,镇东将军必不会追究休穆之责任。”
    “可是元叹,那么我收购海盐之钱财不是就这样没了?”朱桓失望地看了顾雍一眼,自己可是下了重本的。
    “哼,休穆,区区一仓库物资。让休穆如此介怀?镇东将军铲除了这么多的世家,世家留下的土地会分给军士与民众。十年,二十年?我们世家还不能将其收回吗?”顾雍看了朱桓一眼,摇了摇头,土地兼并是封建时代的一大趋势,大地主就是靠这样兼并起家的!
    “元叹高明,我明白了,我马上派人去准备,向镇东将军表明我朱家之意。”朱桓是大世家,岂能不知道土地兼并的厉害,要实行土地兼并,那么就要一个和平与统一的江山,投效最有实力的曹操,尽早一统山河才是正道。
    “休穆请!”顾雍点了点头,朱桓果然是个聪明的人。
    第二天一早,朱桓就已经在秣陵将军府外了。
    听到朱桓早早就到了将军府,吕睿马上将朱桓请了进来。
    “属下见过将军。”
    “休穆不必多礼,请起。”
    看到了朱桓身上的露水,朱桓肯定是连夜赶到了将军府,真是辛苦了。
    “谢将军。”
    “不知休穆今日到此有何要事?莫非是吴郡出了什么事情?”
    “回禀将军,吴郡并未出事,一切安好,桓今日来是送礼的。”
    “送礼?”
    “正是,桓与族人有感将军治理江东之辛劳,特送薄礼以慰将军与江东诸将士之功劳。”
    “哦?不知休穆准备了薄礼?”
    “回禀将军,都是一些江东的特产而已,桓为了支持将军与司空大人治理江东,决定捐出粮食一百万斛,布匹两万作为军资,以供江东士卒之军需。”
    “休穆有如此苦心,本将军一定上表司空大人,表彰休穆之功。”
    “为司空大人与镇东将军效力,桓倍感荣幸。”随后朱桓与吕睿聊了一下闲话,就退了下去。
    “将军!”徐庶在朱桓离开之后,走了出来。
    “元直,不久,便会有江东各大世家之人前来将军府了,我们要清除的人就不用见了,其他的,让他们出血就可以将军队撤回了。”
    “是,将军,属下明白了。”
    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来送大礼了,到时候的琐事,自然是交给徐庶处理了,自己还要回后院,听荣儿弹琴,铃儿跳舞!
    “将军,这是江东世家的名单,请侯爷过目!”经过三天的抄家,孙权的残余势力基本已经被铲除了,一些没有什么人才的世家也被吕睿找借口给干了。
    “好,呈上来!”吕睿接过了表文,江东世家被抄家的总共有五十家,其中包括了一些大家,陆家族人三家,张家族人四人家,孙家族人三家,吴家族人四家。总共五千余人余人,全部斩首,奴仆与家兵十多万充入军中为苦役。
    吕睿看着文中的数字,愣了一下,五千颗头颅?就这样没有了?自己什么时候也变成屠夫了!
    “将军?”徐庶试探地问了吕睿一句。
    “按照计划全部杀了,让吴郡,会稽,秣陵的世家与百姓都看看与我军作对的下场。”吕睿闭上了眼睛,这个是乱世,不能有一丝仁慈,若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心狠!
    “是,将军,属下明白了。”
    小暑对于江东来说还是比较凉爽的,在秣陵,吴郡,会稽的刑场上,五十家世家同时被斩首,五千颗头颅落下,让江东的世家都感到一丝无名恐惧,曹军不是好惹的,比起孙策来,吕睿杀人更讲谋略,给你安个罪名再动手,让家族背上一个叛逆之名,再想复兴家族?首先要除了叛逆之名!
    江东的百姓则是对吕睿的做法拍手称快,铲除世家,多余的土地就可以落入百姓的手中,有了土地就有了保障。经过了一系列行动,吕睿在江东确定了威望,治理江东更加得心应手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四章:联姻取才
    “兄长,有了十万苦役,建业新城建造工期缩短了不少,估计年末便可完工,到时候,兄长就可以迁将军府到建业了。”
    “有劳子丹了,子丹在此驻扎辛苦了,待来日返回许都,为兄一定好好犒劳子丹。”
    “多谢兄长!”
    “大人,徐参军到!”
    “让元直过来。”
    “诺!”
    “属下参见将军,参见曹校尉。”
    “元直不必多礼,元直前往吴郡与会稽有什么好消息?”
    “回禀将军,江东剩下的世家偶表示会支持将军治理江东,投效司空大人,同时庶还给小将军做了一回媒人。”说完徐庶看了一眼曹真。
    “媒人?先生是给真做了媒人?”曹真才反应过来,徐庶口中的小将军正是指自己。
    “哦?元直给子丹做媒人?”
    “正是,将军,原孙权部下步骘有一族妹,步氏;天生丽质貌美不凡;与江东二乔齐名;原本步骘以妹配孙权;不想还未婚娶;孙权就败退豫章;现留在步骘府上;元直已劝说步骘与小将军结亲;巩固司空大人在江东之统治!‘
    “步氏?难道就是步练师?怎么还没有嫁给孙权?看来是历史发生了偏移。不过,这样也好,步骘是江北寒士的杰出代表,用步骘符合曹操的用人标准。而且步练师性情温和,不争宠,嫁给曹真也算是好归宿,希望不要生出曹爽那样的蠢货,不然就对不起曹真了。”吕睿心中在暗自盘算。如何将步氏与曹真的婚礼做大。巩固曹氏在江东的统治。
    “将军。您看?”
    “元直,速将此事上表司空大人,让司空大人定夺。”
    “子丹,此事为兄认为**不离十,你就等着做新郎吧!”吕睿看着曹真哈哈大笑起来。
    “是,兄长!一切听从兄长与父亲的安排。”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曹真也对于徐庶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
    “元直。子丹大婚之时,在吴郡,会稽,秣陵三地颁布招贤令,为朝廷广纳英才!”吕睿也不是笨人,这是收录寒门有才之士的好机会,岂能放过?
    “是,将军,属下明白了。”
    很快,曹操的诏令就下来了。同意曹真迎娶步氏,同时表步骘为会稽主簿。辅助王朗治理会稽以曹彰为会稽校尉,协助王朗。
    “彰见过兄长!”一月后,曹彰就带着孙氏来到了江东。
    “子文速速请起,不想彰弟来得如此之快,为兄应该早些出迎才是。”
    “兄长客气了,此番彰可是为了子丹而来,代表父亲参加子丹的婚礼。”北方局势紧张,袁绍有挥军南下,卷土重来之势,曹操不能离开许都,只有派曹彰来了。
    “对!对!对!我们要先为子丹举行婚礼。”吕睿接过了曹操的家书,看了曹真一眼。
    “真多谢子文与兄长!”曹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脸涨得通红。
    “哈哈哈哈!子丹也会脸红,子丹,彰告诉你,这没有什么好害羞的,不就是结为夫妻,这事情彰有经验,到时候指点你一下!”说完曹彰坏坏地看着曹真。
    奶奶的,曹彰仗着自己是已婚男子开始教导人家了!
    “彰弟,不可失礼,你可是曹家的公子,这里还是我的镇东将军府!”曹彰也不会选时候,虽然只有兄弟三人在这里,但是还有仆人,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失了曹家的面子。
    “是,兄长!”
    “子文,你前来江东任职,弟妹返回孙府没有?”吕睿喝了一口茶,开始询问曹彰。
    “这。。。。。。。。。?兄长,我先来这里了,孙府还没有去。夫人也跟着来了,在后院与二姐闲聊。”
    “子文,离开我将军府后,马上去拜见孙将军,你好歹也是别人的女婿!”曹操派曹彰前来的目的很明确了,就是拉拢孙贲一族的,曹彰还傻傻的,先来拜见自己,应该先去拜见自己的老丈人才对!
    “是,兄长,彰晓得。”
    “好,就这样了,子文先去拜见孙将军,晚上我在将军府设宴,为子文接风洗尘。”
    “多谢兄长,彰告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江东贴满了镇东将军府的招贤令。
    秣陵城门旁两名年轻人来到了招贤令前,“承渊,你说镇东将军府是不是真的招贤纳士,要收用善于水战之人?”
    “文向,听说从江北来此的步骘已经获得了会稽主簿的官职,看来曹军招贤纳士之心不曾有假,在广陵一带,我们不是也看见了曹军的招贤令?”
    “恩,既然如此,我们就去试试,若是真能博个一官半职的也好建立一番功业。”
    “好!承渊,我们走!”
    镇东将军府上,吕睿正在接见招纳的贤才。
    “属下见过镇东将军!”步骘看见吕睿马上行礼,曹真与步氏的婚礼已经定下了,步骘也属于曹氏的姻亲了,干事情自然动力十足。
    “恩,子山不必多礼,都是一家人,今日不是堂会,随便一些。”
    “是将军。”
    “将军,今日骘特向将军举荐一文一武之才,辅助司空大人治理江东。”
    “哦?子山要举荐何人?”
    “广陵卫旌子子旗见过镇东将军。”
    “广陵吕岱字定公见过镇东将军。”
    步骘的话语刚落,一文一武就拜见吕睿。
    卫旌与吕岱?乖乖,一个是日后东吴的尚书,一个是东吴的大都督,两个宝被吕睿捡漏了,孙权继位后招募了不少日后东吴的俊杰,看来这些人以后都要成曹魏的了!
    “子旗与定公快快请起,既然是子山推荐,本将军一定量才而用!”
    “谢将军!”
    “将军,庶也向将军推荐三人!”
    “哦?元直也有人才举荐?”徐庶负责招贤令的颁布与考核,看来又抓了漏网之才!
    “庐江丁奉字承渊见过镇东将军!”
    “琅琊徐盛字文向见过镇东将军!”
    “东郡潘璋字文珪见过镇东将军!”
    丁奉,徐庶,潘璋?这都是江北流亡江东的寒门俊才,而且他们都是水军人才,有了他们,自己建立扬州水军有将领了!
    “好!好!好!三位一看就是精壮之士,只要肯为司空大人效力,日后必能建立一番功勋,光宗耀祖!”
    “多谢镇东将军!”吕睿点了点头,这些江北流亡之人,家乡都是在中原与徐州一带,光宗耀祖是每个人的愿望,有了这批忠义之干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