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马上肯定,一定是这个原因。
    找到了鞑子撤军的原因,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确认,他们还是松了口气,记起过来找钟进卫的目的,就问道:“监军,我们接下来是何去何从?”
    钟进卫看看天sè,想了会,就说道:“鞑子虽然退去了,但我们没到过昌黎。为救昌黎而来,却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也说不过去。我们就去昌黎看看如何?”
    何可纲和曹文诏相互看看,觉得监军的这个提议有道理,再说现在鞑子退走了,去昌黎城也安全,就都赞成钟进卫的提议。
    五千骑军再次转向,往昌黎而去。
    这两天鞑子没有攻城,让昌黎县令左应选和守备石国柱都稍微休息了下,但还是能看得出两人的疲惫,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此时,两人正在昌黎西城头站着,周围几步远的地方站着几个衙役,不让别人靠近昌黎城的两大巨头。
    左应选和石国柱正在讨论援军的事情。鞑子已经离开昌黎,援军仍然一直未曾出现,难道真的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在看不见的地方和鞑子大战了。
    如果这样,不知道朝廷的援军能不能打赢。两人讨论多时,也属于瞎子摸象,乱猜。
    最后,左应选看看天sè,对石国柱说道:“天sè已不早了,等明rì鞑子还未曾出现的话,就开了城门,让百姓出去收集些物资回来,城墙下的滚木礌石也得清理下。”
    石国柱点点头,拖到明rì再开城门,也是谨慎,他当然没意见了。
    左应选看石国柱也同意,就转身准备离开城头,回县衙去处理些民事。
    谁知他刚转身准备走的时候,石国柱忽然拉住了他。这个动作有点失礼,左应选诧异地看向他。
    只见石国柱用另外一只手指着远处道:“县尊快看,远处来的是朝廷援军么?”
    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有隐约的马蹄声传过来了。左应选连忙转身看向石国柱所指的方向。
    是有一支骑军开过来,虽然天sè已经有点暗了,但依稀还能看到那支骑军的一抹红sè。
    大明尚火,因此明军的旗帜,军装都以红sè为主。这点和鞑子的区别很大,所以很远就能区分开来。
    左应选毕竟是读书人,眼睛还没有石国柱好,只能隐约看到一抹红sè。他还在猜测的时候,石国柱已经确定了,大声喊道:“朝廷的援军来了。”
    远处的马啼声已经惊动了这面城墙上的乡兵,他们也正在看,但没有石国柱对明军的熟悉,所以石国柱最先喊了出来。
    经石国柱这么一喊,也不知道这些乡兵是真看清了还是盲目相信石国柱,纷纷大叫朝廷援军来了。
    其他地方的乡兵,民夫最先聚集过来,有机灵的就去点了火把过来。
    这时,城里头也开始热闹起来,有些早睡的老弱被吵醒,然后热闹声中也有了他们的一份贡献。
    城头上的人看着那支军队有几骑跑在前面,最先奔近昌黎城。
    乡兵们看到是穿了明军服饰的骑兵,都在城头上欢呼起来,只有左应选和石国柱等人还沉着气,看着越来越近的那几骑。
    那几骑跑到昌黎城下后,勒马大喊,但被城头的声音掩盖了。左应选连忙传令噤声。
    然后,城头上的人听到了一个他们期盼已久的声音:“大明勤王军监军中兴伯钟进卫,带关宁军何可纲参将,曹文诏游击前来救援昌黎。”

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长打胜仗
        五千骑军很快跑到昌黎城墙下,何可纲和曹文诏簇拥着钟进卫来到军前观看他们舍命来救的昌黎城。
    钟进卫见过京师和通州的城墙,现在看到昌黎的城墙,觉得这城墙低多了。
    他一下觉得昌黎百姓了不起,领头抗虏的人了不起。
    守备石国柱对关宁军比较熟悉,看这支骑军,不管从那个方面都不可能是鞑子装扮的,就急忙告诉昌黎县令左应选。
    左应选急忙传令民夫去搬开堵在西城门的泥袋子,然后对着城外军前几个领头人物喊道:“下官昌黎县令左应选,城门已堵,请稍待片刻。”
    何可纲看看这昌黎县城这么小,就对钟进卫说道:“监军,这昌黎城容不下我们五千骑军。”
    钟进卫正在观察城头上那个绿袍县官,听何可纲这么一说,就转过头来看向他道:“那怎么办?”
    “得在城外驻扎了。”
    “好,那就城外驻扎吧。”钟进卫这几天跟着骑军走,也都习惯住帐篷了。
    于是,何可纲传令大军在城外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休息。
    昌黎的人都涌到城西来了,城墙下是热火朝天的搬运工作,城头上是昌黎城的头面人物。
    他们中有的人还不时望望远方,看还有没有大军出现。有的却在点评城外的这支骑军,大声赞扬着这支骑军的jīng锐。
    左应选看到城外这支骑军自觉地在城外开始安营扎寨,不由得对那个监军和将领们的好感度直线上升,现在不扰民的军队不是很多见啊!
    何可纲先提出不进城,左应选却以为是监军的主意,让钟进卫在无形中占了一回光,形象又得到了提升。
    不过这也是钟进卫没有经验,如果他发现军队扰民的话,肯定也会阻止。
    人多力量大,城门洞很快就清理出来了。
    左应选怀着激动的心情,整理了下衣冠仪容,然后带着守备石国柱以及昌黎防御战中出力甚多的乡绅们步行出城门迎接。
    钟进卫他们就在城门口不远,看着城门被缓缓打开,然后一群人走了过来。
    钟进卫在穿越后一直和大明的皇帝以及高级官员接触,已经不是穿越前的纯**丝了。再加上有后世的电影电视剧的一些影响,这时的他也不怯场,为表示尊重,翻身下马。
    监军这么一下马,其他人就不好在马上坐着了,也都下马。
    左应选看到一群军将还有东厂番役簇拥着一个年轻人,便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勤王军监军、中兴伯钟进卫。
    于是,带着众人走近钟进卫,然后深深作揖道:“昌黎县令左应选率昌黎百姓恭迎王师。”
    钟进卫没想对方一上来就是一个大礼,稍微愣了会,这场面没见过。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忽然他想起军训时的口号,于是,想说为人民服务。不过马上就想起不对景,别人也无法理解,匆忙间改道:“你们辛苦了!”
    说完之后,钟进卫觉得很得体,自己急中生智把同志们换成了你们,应变能力不错。
    左应选听到这个年轻人的话之后,直起身子看过去,见面前这个年轻人面sè和蔼,并无一丝位高权重的高姿态。
    位居伯爵之衔,监军大明几十万的勤王军,兵部尚书兼阁臣的孙承宗其实都是在他的监督之下,不可谓权势不大。一般的人,都会微微有些得瑟,可这个中兴伯没有,左应选心想这中兴伯真是与众不同
    钟进卫也在同时打量这个昌黎县令,大约四十上下,中等身材,疲惫之中带着一丝坚毅,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人。
    能在几万建虏大军的攻城中,领着一群百姓抵抗到现在,也真是一个能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听说过他,看来历史埋没了不少英雄豪杰啊,钟进卫在心里想到。
    左应选身子一侧道:“请中兴伯入城歇息。”
    钟进卫看看面前的一群人,再往城里望去,在路的两边都已站着密密麻麻的人。
    忽然他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有如此的勇气和毅力抵抗住鞑子的攻城。
    于是,钟进卫缓步前进,慢慢地环视两边的每一个人。
    东厂番役马上散在两边,护卫着钟进卫,顾百川贴在钟进卫的身后,然后才是其他将领和昌黎县令等人。
    才走没几步,忽然有几个老人跪了下来:“恭迎王师,恭迎中兴伯!”
    之前的时候,城头上已经听到领头的是中兴伯,并传到了城中百姓的耳中。
    这几个老人知道是中兴伯领军前来救援,绝境重生的激动,让知道感恩的老人自觉地跪了下来。
    其他人一见,纷纷跪了下来,很快就跪满了两长排。
    “恭迎王师,恭迎中兴伯”的话慢慢的汇聚成了一个宏亮的声音。
    钟进卫一见,走不动了,跪礼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非常罕见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很少有人会跪。
    更何况现在全城的人都跪着,他觉得承受不起,刚想说话的时候,身后的顾百川低声用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提了下“皇上”两字。
    钟进卫马上明白过来,当下向右上一抱拳,大声道:“皇恩浩荡,皇上心忧昌黎,给我权限,才能前来救援昌黎。有皇上的恩德,也有将士的用命,还有诸位的坚持,才没让鞑子得逞。大家。。。”
    钟进卫说到这里,放下了双手,然后大喊道:“大家都是好样的!”
    不管身后的关宁军将领,还是昌黎的头面人物或者昌黎的百姓,都没想到钟进卫会说出这么口语化的用词,但这里面蕴含的夸奖却是能感受到的。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建虏就讨不到好去。终有一rì,我们会打到关外去,打到建虏的家门口去,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的厉害。”钟进卫握紧右拳,振臂呼道。
    “大明威武!”跟在钟进卫后面的何可纲听得热血沸腾,首先出口喊道。
    “皇上威武!”昌黎县令和东厂番役马上跟上喊出了声。
    “中兴伯威武!”
    “灭了建虏!”
    “杀光蒙古鞑子!”
    “。。。。。。”
    老百姓的声音就不一致了,各种各样的都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很兴奋。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暂时胜利的喜悦中,并期待着以后更大的胜利。
    何可纲在心里微微叹道:大明缺少真正胜利的刺激啊!这只是一场建虏自己退去的守城解围战,大家就这么激动了,其实何尝不是一种缺少自信的表现。要是有一rì,胜利不再罕见,军民自信到对于取得的小胜利不屑的时候,该有多好啊!
    现场气氛一下融洽起来,钟进卫让百姓们起来,他们也就没再坚持,然后昌黎县令出面让他们散去。
    钟进卫随后向左应选提出要看看城防,他想知道昌黎城的城防到底是如何的,为什么别的城市比昌黎大,城墙还高,但却守不住。
    左应选对于钟进卫的要求自然不会有意见,就陪同钟进卫开始视察昌黎城防,并一路给钟进卫介绍。
    他特别介绍了木排的作用,颇有点自豪,昌黎能扛过建虏的几波攻城,木排的作用很大。
    钟进卫没什么经验,听左应选说着,不由得为此惊叹。
    但关宁军中的将领就不同了,有的不置可否,有的还微微摇头。
    他们的这些态度恰好被钟进卫看到,就问原因。
    曹文诏给钟进卫解释道:“监军,我们汉人做的云梯上端都会有两个钩子。用于钩住城墙,是云梯能稳定在城墙上,不容易被掀掉。因此,如若我来攻城,即使和鞑子的条件一样,只需做一些长竿子,上端绑钩子,钩住这些木排,让士卒合力,直接就能拽下去。”
    左应选一听,看向身后的石国柱,两人面面相觑,心道,幸好鞑子不知道此招。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万人敌
        左应选在庆幸之后,又开始介绍其他守城器械。对于昌黎城的土制盔甲,大家还是认可的,这让左应选他们刚才略微受伤的自尊心好过了点。
    然后他开始介绍昌黎城的大杀器,各类土制火器。钟进卫不了解情况,就看个新鲜。
    大明的jīng锐部队,关宁军中的将领却是个中老手,有资格也有能力评论这些火器。
    当左应选介绍到他们用的霹雳炮毒火球的时候,何可纲说话了:“此乃采石之战中宋军的重要火器,如今看来,有诸多缺点,不是很好。”
    钟进卫一听,来了兴趣,就问道:“那你说说看,也给他们指点下。”
    “是,监军。”何可纲答应一声,就指着面前的那个霹雳炮毒火球开始点评。
    左应选和石国柱他们则听着何可纲说话,心里还有点不服气,昌黎就是靠着这些火器,才最终打退了鞑子最凶猛的一波进攻。
    “此物杀敌并不是因为火药爆炸,而是火药爆炸时引燃内中的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以毒烟制敌。”何可纲先是说了这个火器的特xìng。
    钟进卫看看左应选他们并没有反驳,就知道何可纲说得没错。
    “此物缺点有三,其一,雨天,大风天不能用,否则雨水灭毒烟或大风吹走毒烟都会导致效果大弱。”
    “其二,此物只能攻其不备,如若知道有此物的话,士卒各配一块打湿布料,缚住口鼻,其危害大减。”
    “其三,毒烟不能控制,亦有可能伤害到城头守军。”
    钟进卫看着何可纲在边上不慌不忙地介绍着,心里暗赞一句专业人士啊!
    左应选听着何可纲说出那么多缺点,心里又是庆幸当时是占了天时,鞑子又不懂这些,否则也不会给他们大量杀伤。
    建虏本身并不是如何懂战争的技巧,只是凭着勇武和一些原始的战斗手段,东征西战。
    后来,他们在战争中慢慢成长,并且有汉jiān投靠他们,带去了很多新的战争yīn谋和技巧,又导致了他们越打越强。
    在钟进卫知道的那个历史上,正是三大汉jiān给建虏带去了火炮技术和使用技巧,才让他们彻底压倒了大明,攻城也势如破竹。
    如果这次昌黎之战时,有范文程之类的高级汉jiān过来出谋划策,这城能不能守住还真是一个问题。
    钟进卫等何可纲说完之后,问道:“何副将有什么改进的建议么?”
    何可纲听钟进卫问改进的建议,笑了下道:“说来也巧,就在这几年,这东西还真有了改进,不过名字也换了。”
    “换成什么名字了?”钟进卫有点好奇。
    “万人敌。”
    钟进卫一听,好霸气的名字,威力估计也不凡,看左应选他们也是一脸期待的神情,就说道:“怎么改进,如何个做法?”
    何可纲知道钟进卫是帮昌黎县令问得,就详细地介绍道:“用中空泥团晾干后,通过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配成的火药,并适当增加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按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当然,也可以在木桶里糊泥并添实火药而成。”
    钟进卫听着这做法好像很简单,只是啥毒火、神火的,这点不清楚,估计是加有砒霜等有害药物之类的东西吧。他看看左应选他们都没有一丝疑惑的意思,就知道应该没错。
    “在守城战时,如若鞑子攻城,点燃引信后抛下城墙。万人敌会不断喷shè出火力,四面旋转。如若向内旋转,因为有城墙挡着,因此不会伤到自己人。而向外旋转时,鞑子人马都会遭到大量杀伤。因此名曰万人敌。”何可纲把用法和威力都详详细细地进行了解释。
    左应选听得很仔细,在何可纲说完之后,又详细问了火药配方,用量等细节。然后在心里一衡量,如果当初用来做这种万人敌的话,不但威力会更大,而且也能做更多个,因为城内的药物少,火药多。
    他心里暗自决定,以后就都改为做这种万人敌。
    钟进卫在左应选的带领下,视察完了城防后,又查看了鞑子shè上来的箭堆,这都够城里做几天饭的量,想象当时箭如雨的场景,不禁为昌黎百姓的英勇而感到佩服。
    这时天sè已经完全暗了,唯有火把照亮了钟进卫的周围。城里基本都是昏暗的,并没有多少亮光。
    有一个衙役悄悄走近左应选的身边,耳语了几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