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玉莲一听,这贝勒的权势算是滔天了,自己要嫁过去,不但能享荣华富贵,还能让爹妈都不再受欺负,岂不是一举两得,至于原配不原配,根本不在话下。
    她想到这里,就对白养粹说道:“爹爹,女儿愿嫁,为爹爹分忧。”
    “那贝勒可是有原配的哦。”白养粹提醒道。
    “哼,原配算什么,爹爹难道不相信女儿的魅力么?”白玉莲不屑地道。
    白养粹想想也是,虽然名份上不是原配,但最终还不是看阿敏喜欢谁。对于女儿的实力,两夫妻都是有信心的。因此,三人就开始商量怎么促成这门婚事。
    都说有什么样的爹娘,就有什么样的女儿,应在白养粹一家,果然是不假。
    第二天,白养粹找了个理由,极力邀请阿敏到他家去做客。
    阿敏刚好心情不错,到奴才家去吃一顿就吃一顿了。
    白养粹一家上下全体动员,竭尽全力招待阿敏。不管是环境还是菜食,都是尽心尽力地安排到最好。
    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白玉莲不小心撞了进来。白养粹就假意训斥,然后让白玉莲给阿敏倒酒赔罪。
    阿敏那见过长得如此美貌的女子,柳眉杏眼,露出的肌肤如雪,十分可人,用纤纤细手,端着酒杯,对阿敏嫣然一笑,就让阿敏浑身发软,像雷击了似的,两眼发直,几乎失态。
    白玉莲在来之前就经过一番jīng心打扮,又全力表现自己,一下把阿敏迷得神魂颠倒。
    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白养粹一下成了阿敏的老丈人,地位飙升,就连一些建虏头目见了,也对他恭恭敬敬,不敢得罪。
    而阿敏自从娶了白玉莲,再不管其他事情,天天待在原知府后衙,展现男人的威猛。

第二百四十一章 作秀和托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rì,开业大吉。这一rì,京师惊动,崇祯皇帝率内阁成员来到午门外,给新建筑剪彩挂牌。
    这主意是钟进卫出的,崇祯皇帝为了让银行能更好的吸金,就听从了钟进卫所说,举行这前所未有的一次举动。
    在众目睽睽之下,新建筑的横匾挂了上去,名曰:大明皇家银行。
    钟进卫看着这个自己取的名字,有点洋洋得意,觉得很大气。
    紧接着,崇祯皇帝下旨,所有官员俸禄不再直接发实物和银两,全部改为大明九思宝钞。如有需要,可以前去银行兑换银两,全凭自愿,没有限制。
    为加强众人的信心,还演了一场表演秀。由首辅温体仁带头,领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高调领了新式纸钞,然后户部把其他官员次月的俸禄也发了下去。
    这些事情,当然也是钟进卫策划的。至于效果么,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还是不错的。
    钟进卫还派出了大量的托,散布全城去引导百姓以银换纸币。
    这些派出去的其中一个托,叫王复夕。他想了下中兴侯所说的要求后,来到一家档次较高的酒楼,进了人数最多的一楼大堂喝酒。
    这时候刚好是午后时分,喝酒吃饭的人比较多,不少人在谈论大明皇家银行。
    王复夕寻思着怎么来插话完成任务,这次只身而来,少了个同伴,还真不好开局。
    就在他寻思着的时候,进来三人,其中一个壮汉嗓门比较大,直接喊道:“小二,老样子,上酒菜。”
    小二显然认得来人,热情地答应一声,然后转身往厨房而去。
    三个人自个找了张空桌坐下,就在王复夕的边上。
    只听那个壮汉问其中一个商贾模样的人道:“大哥,今rì可是大排场啊,皇上亲临。”
    商贾点点头感叹道:“大明从未有过之事,那大明皇家银行,要说是衙门也不像衙门,要说是银庄,也不可能让皇上亲临吧,想不通。”
    王复夕一听,难得的机会,连忙转过去接话道:“有什么想不通的,这大明皇家银行,既是衙门,又是银庄。”
    那壮汉一听,冲王复夕一抱拳道:“这位大哥,此言何解?”
    商贾站起来也说道:“这位兄台,不介意的话,请过来一叙?”
    王复夕求之不得,假装沉吟了一下,就说道:“好,看三位也是值得交往之人,我就和三位说道说道。”
    他的声音有点大,大堂内有几个人本来就被他们的话题所引,他这么一大声,更多的人都关注了起来。
    那个矮个子挨着王复夕最近,听他愿意过去和他们拼桌,连忙过来帮着端碗筷。
    四人坐定之时,小二已经开始上菜了。商贾吩咐端菜上来的小二,再加几个好菜。
    王复夕等小二离开,就开口说道:“这大明皇家银行,乃是朝廷用于银两和纸币兑换之地,所以皇上才会亲临。”
    “纸币,什么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商贾有点惊异,之前在银行的排场太大,小老百姓不敢靠近,因此并不知道详细情况。
    “非也,不是大明通行宝钞,而是大明九思宝钞。”王复夕摇摇头,一边纠正,一边从怀里掏出了几张,“你们看,这就是大明九思宝钞,新式纸钞。”
    三人好奇地从王复夕手里分了几张看起来,其他桌的人一见,都对新式纸币感到好奇,甚至好几个站起来,不再吃饭,凑到他们桌边来看。
    几个人看了后,对这新式纸币的jīng美都感到很惊讶。看得出来,朝廷是花了大功夫来印制这些纸币的。
    不过这纸币jīng美归jīng美,众人还是记得之前的大明通行宝钞的下场。那商贾先问王复夕道:“兄台,你的这些纸钞是朝廷发的?”
    王复夕摇摇头,一边收回自己的纸钞一边说道:“是我自己去换的。”其实是钟进卫发给他们的活动费。
    “什么,你自己去换的,你就不怕这些纸钞成为一张废纸么?”壮汉一听,大吃一惊,说话的声音都不由得大了。
    周围围观的人也纷纷看着王复夕,仿佛看到了一个神经病,脑子不正常的人。
    “你们懂什么,老旧的思想。”王复夕表现出了对他们的不屑。
    商贾知道有内情,连忙问道:“还请兄台教教我等。”
    “和银两铜钱比起来,这纸钞好用不?”王复夕并没有马上给他们解答,还是先问起了纸币的好处。
    除开纸币的贬值之外,还真找不出它相对实物货币的缺点,这也是从宋开始在民间自发出现纸币的原因之一。
    商贾点点头,道:“用纸钞确实可以少好多麻烦。”
    “我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如果这纸钞不会贬值的话,你们是不是会选择用纸钞?”王复夕继续问道。
    围着他的人互相看看,然后大家都点点头。
    “那不就得了,现在朝廷有规定,纸币可以兑换同面值的银两,银两也可以兑换等价的纸币。随时可以兑换,童叟无欺。”王复夕一幅你们怎么就想不通的表情。
    “就在那个大明皇家银行?”商贾疑惑地问道。
    “就是这个大明皇家银行,相关规定,都有布告张贴在那里,以官银成sè兑换,一看便知。”王复夕肯定道。
    众人互相看看,记得以前的大明通行宝钞,是由官府强行发放的,而且并不能兑换回银两。现在朝廷说能兑换银两,真能兑现么?
    王复夕看看他们这些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在疑惑不定,就又说道:“今rì官员的俸禄发放,全部都是用这大明九思宝钞。如果他们还想用回银两,照样可以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
    “不对啊,兄台,这还未到俸禄发放之时吧。”商贾忽然发现王复夕说的话里有错漏之处。
    “你等不知,为了庆祝大明皇家银行的开业,皇上特意提前发放俸禄。”王复夕回答道。
    边上忽然有一个围观的人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王复夕一愣,然后马上回答道:“你去银行那看看就知道了,而且,我另有渠道得知。”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商贾是知道这点的。所以他并没有去问何处得来的消息,毕竟这比较**。
    “官员可以去银行进行纸币银两兑换,我们普通百姓也可以去兑换纸币银两?”商贾确认道。
    “正是。”王复夕点点头。
    “那大明通行宝钞是否也可以去兑换银两了?”商贾进一步问道。
    王复夕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想了下,然后回答道:“好像不行,布告上言明是大明九思宝钞兑换银两。”
    “那不也是官府发行的纸币么?”围观人群中有人说道。
    “你们看看这通行宝钞和这九思宝钞的印制就知道了,肯定是区别对待的。”王复夕回答道。
    “那不公平啊!”那人抱怨,人群里面也有几个附和他的意见。
    壮汉看到王复夕的脸sè沉下来,就转身驱赶道:“你们围过来干啥,还让俺们吃不吃饭了?走,走,走。”
    确实是,一群人围着他们四个人,咋吃饭。这些围观的人也听得七七八八了,就道一声歉,回自己座位继续去用餐。
    商贾也向王复夕告一声罪,只顾着问问题,耽搁用餐了,几个人于是推杯换盏地喝了起来。
    在边吃边聊的过程中,商贾不停的拿话套王复夕,想知道的更多。
    王复夕乐得装傻,把能告诉的内容统统都告诉了他。
    吃到最后,王复夕觉得这三人还不错,而且他刚好还有个事得做一次,就喊小二过来结帐,他请客。
    小二马上跑过来,躬身笑着打断还在互相抢着付钱的王复夕和商贾道:“客官,一共一两一钱五分三厘,谢谢。”
    王复夕一把按住商贾伸往怀里的手,说道:“再跟兄弟客气,我就不认你这个朋友了!”
    商贾见王复夕说到这个份上了,就不再坚持,可没想王复夕付帐倒出了状况。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天一换
        只见王复夕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拿出一张一两的纸币、一张一钱的纸币、两张一分的纸币和一张三分的纸币以及一张三厘的纸币,一共六张纸币,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是看着王复夕在一张面额一张面额的数,所以在面额上没有问题,可这纸钞,他不敢收,看着王复夕道:“客官,能用现银么?”
    “怎么,我这就不是现银了,实打实地,瞧见没,与银钱通行使用。盖着朝廷的官印。”王复夕说道。
    “客官,不是这个意思,这个,那个。。。”店小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店里的掌柜一直在注意这边的动静,现在看到这情况,就过来代替小二向王复夕解释道:“客官,鄙店小本经营,经不得亏本。您这纸币到底是不是和以前的宝钞一样,鄙店实在不知,还请客官改用现银会钞吧。”
    “岂有此理,这是朝廷新出的宝钞,不是以前的大明通行宝钞,而是大明九思宝钞,不一样的。这种纸币在大明皇家银行能zì yóu兑换银两的。”王复夕假装压着怒气说道。
    “这,客官,等过几rì,鄙店去那银行核实之后,再用此宝钞结帐可好?现在,能否暂时先换成银两结帐?”掌柜还是好言解释,显然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商贾见双方僵持着,就想自己来付钱。王复夕对他摇摇头,道:“这店会做生意么,官员的俸禄以后全是这种九思宝钞,如果不收这种宝钞,以后肯定会少一批顾客。”
    “客官说的是,鄙店下次一定收。”掌柜连声答应,但话里的意思却是,这次一定要实物货币。
    王复夕好似很无奈,就把大明九思宝钞放回怀里,拿出一锭大银,丢给掌柜,说道:“我这里可是有十两纹银,结你的帐去吧。”
    掌柜连忙道谢,感谢王复夕的体谅,然后去柜台称重了。
    掌柜走后,王复夕对同桌的几人抱怨道:“真是不识抬举,用现银不嫌麻烦。”
    商贾安慰道:“兄台不用与他们一般见识,回头我请客,请兄台去另外一家吃过。”
    壮汉和矮个子也是附和,心里却在想,如果有人拿这纸钞到自家店里买东西,自己是收还是不收?
    不一会,掌柜就回来这桌,把剩下的纹银找回给王复夕。
    没想,这时候,王复夕却又闹起来了,说掌柜给的重量不够,成sè不足之类的话。
    掌柜知道这位客官肯定是气自己刚才不收他的纸币,只得好话赔罪,不满意就换银两,折腾了好久才算完事。
    这期间,那壮汉想站起来劝王复夕算了,应该不会有问题。但被眼疾手快的商贾按住了,没让他说。
    店里其他人看着这边闹剧,心里在想着,这实物货币确实没有纸币方便,这种纠纷时常能见到。
    王复夕像是比较生气这家掌柜,会完帐后,就向同桌告辞。
    商贾他们再三邀请下次聚餐,他只是推托说事忙,有缘再相见,就先走了。
    等王复夕走了后,商贾三人也离开了酒楼。
    出了门之后,商贾对他的两个结拜兄弟说道:“走,我们去那大明皇家银行看看情况。”
    壮汉和矮个子自然没有意见,之前的时候只是远观,现在能近距离观看这水泥建筑,当然是好的。
    商贾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们两个怎么看这个大明九思宝钞?”
    两人就跟在商贾后面,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由矮个子开口道:“大哥,我们心里也没底。”
    “我看,朝廷是花大力气准备用这纸钞来代替银两了,否则这印制上就不会花这么多心思,而且也不会让大明所有官员的俸禄都改为这纸币。更重要的是。。。”商贾说到这里,他停住了,转身看向两人。
    “是什么?”矮个子很好地配合道。
    “朝廷用这水泥先造了银行,用来作宝钞银两兑换之用。”商贾把他的话给说完整了。
    “那会不会长期可以兑换啊?”矮个子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商贾就回答不出来了,他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走,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说完后三人又开始前行,走了一会儿,商贾又问了:“如果像刚才一样,也有人拿着大明九思宝钞去你们那买东西,你们是收还是不收?”
    壮汉刚才有想过这问题,收吧,怕这宝钞不可靠;不收吧,又可能黄了生意,没了赚头,实在是两难。
    他见矮个子也在犹豫,没有回答大哥的话,就开口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商贾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大哥建议你们收,确实这个纸币是比较方便的东西。但最好你们是一天一换。”
    “大哥,什么一天一换?”矮个子这时候开口了。
    “就是在每天银行快关门之前,拿着当天收到的纸钞过来兑换银两。”商贾回答道。
    “大哥这个主意好,俺看行。”壮汉出言赞同。
    矮个子想着如果每天一换的话,就算官府耍赖,不让兑换了,自己也不过是损失了一天的收入而已。
    而且这么做,相当于每天收纸币,不但少了好多兑换的麻烦,还能吸引不少持纸币的顾客。
    于是,矮个子也赞同商贾的建议。几个人一边商量着纸币的事情一边走去银行。
    到了大明皇家银行后,三人为这银行的建筑而惊叹,感觉宏伟、大气。而且地面上虽然不是大理石铺成,但其平整之程度犹如大理石。
    所有窗户都用的是玻璃,使得房内的光线很好。壮汉和矮个子对此很是好奇,商贾比他们见识多,在一边给他俩细细解释这区别于琉璃的玻璃。
    然后他们转到银行的大门处,看到有一个很大的布告区,上面张贴着一张大布告,详详细细地说明了大明皇家银行的职能。
    他们三人看到三三两两地有人过来,像他们一样东张西望,显然是来探听情况的。
    各处大门及路口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