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得近了,唐大玄看这群人都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样子,但却拿仇恨地眼光看着自己三人。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自己的那份吃食,然后说道:“谁要知道有个叫唐敖的下落,我这份吃食就给他。”
    这群人的眼睛瞬间就转到了他手中这份食物上面,一动不动地盯着。可惜没有人说话,说明他们都不知道唐敖的消息。
    猴子在一边看着这群人,心里想着要是自己到了这一步,会不会就坚持不住而向建虏说明自己的身份去换口吃的?
    过了一会后,三人无奈地离开了这群人。在走得较远的时候,耳尖的猴子听到那群人里面有人在说:“待到王师到来之日,就是这群汉贼授首之时。”
    “看来王师打了胜仗之事,都已传遍辽东了。”猴子突然说道。
    谷满仓转头看看猴子,有点好奇他为什么突然说出这话。
    于是,猴子就把刚才听到的说了遍。一边的唐大玄听了,恍然大悟地说道:“怪不得建虏死活找不到那铸炮之人,原来是其他汉人都和我们一样,对王师存在希望。现在让咱们汉人奴才也出来找,怕是以为这样会比较接近汉奴。”
    猴子一听,心中暗暗点头,不就是有那份希望在嘛!
    蒙古鞑子的大规模出现,还有限粮的开始,无不是因为明军打了胜仗的原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建虏们无聊闲谈被懂虏语的汉奴听到了,消息也就迅速传了开来,给了辽东的这些汉人一个希望,盼望着王师早日到来。
    有了这个希望在,稍有廉耻之心的汉人都不会向建虏出卖自己的尊严,背弃自己的祖宗。
    三人不约而同地站住身子,望向大明所在的西南方,心中想着何时才能看到那火红战袍。
    以前的时候,是多少的瞧不起那些军头。可现在,却无比盼望着他们出现。
    他们没想到的是,辽东汉奴的希望,在不久的以后,却被狠狠地打击了一番,以为明军的胜利只是昙花一现。
    唐大玄和同伴一起连着找了好多天,却一直没有大哥的消息,心情不由得陷入了低谷。
    而京师的某人,却刚好因为别人心情处于低谷,而呵呵笑着。
    笑完之后,他才说道:“那些传教士虽然表面见我都毕恭毕敬,心里估计一直在咒我这个始作俑者是撒旦魔鬼。”
    徐光启看着他,无语地摇摇头,然后说道:“侯爷,还是说正事吧。”

第五百一十章 到西洋送礼
    钟进卫听了笑笑,便言归正传,对坐下首的徐霞客说道:“那些传教士已同意当你导游,引你前往欧洲旅行了。说起来,我前世今生都还没去过,要不是离不开,还真想去看看,欧洲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徐霞客听得不是很明白,但从中兴侯的话里行间好像是说非常想去欧洲一趟。
    真要说起来,以中兴侯的身份,前往西洋是最合适的。
    不过他觉得自己身份低微,不好表态,就只是微笑着看着钟进卫,等待他的正文。
    “这次出使西洋,表面上主要是去查看考察这西洋教派是否对民有利,适合大明传教。但真实用意在之前已经和你说过一次,现在再说一次,你一定要牢记。”钟进卫郑重地说道。
    在这多事之秋,朝廷还费了很多劲安排这次出使,足以证明其使命之重。
    徐霞客听完后连忙站了起来,躬身行礼道:“请侯爷放心,草民。。。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徐霞客虽然学识文采都有,甚至记忆力也是超群,但就是连秀才都考不上。
    现在朝廷一下特意为他这事新增一个名目,即七品西洋巡按,专事巡视西洋之事。
    他平时见官习惯了自称草民,猛然当了官,还不是很习惯。
    钟进卫也不以为意,示意徐霞客坐下,然后继续交代他道:“朝廷为你这次出使西洋一事,已特旨交代景德镇官窑烧制一船精美瓷器,以供你西洋送礼之用。”
    徐霞客一听,眨眨眼睛,有点不解,只好问道:“侯爷,这出使西洋也送礼?”
    钟进卫点点头,笑着道:“对,就是送礼。我们大明的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在西洋非常受欢迎,价格昂贵,西洋人都以拥有一套大明瓷器为荣。”
    连续说了会话,在这六月中旬的炎热天气里,颇有点口干。钟进卫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下嗓子才继续说道:“你到了西洋之后,争取去多个国家走走。每到一个国家,就给当地贵族送套瓷器。这么做的好处有二。”
    说到这里,钟进卫又伸出右手给他数手指:“其一,西洋人和国人差不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送了礼之后,你想要什么就容易多了。”
    接着他伸出又一个手指说道:“其二,你每到一地,就可以放出风声,谁运一船工匠到大明,就能运回一船瓷器。工匠越是熟练,特别是之前交代给你的那几个行业的熟练工匠,大明给得瓷器就越精美,想要丝绸也没问题。”
    徐光启再次听到这点,还是在心中摇头。
    当初中兴侯提出这个做法的时候,让儒家出身的几个人颇为为难。这不是拿物换人么,势必掀起西洋走私工匠的浪潮。
    要知道现在西洋人想尽方法想与大明进行贸易,以获取瓷器、丝绸等西洋受欢迎的传统物品。
    大明要是主动开通了这么一个交易渠道,以那些西洋人的贪婪,怎么可能不乖乖入瓮。
    钟进卫说完后,晃了下两根手指,对徐霞客道:“这两点好处对你此行使命的帮助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送,明白么?”
    徐霞客也是走惯了江湖的人,钟进卫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他岂会不懂。因此,他抱拳回道:“下官明白。”
    说完在心里暗自下了一个结论,中兴侯看来对西洋很熟悉。
    钟进卫说完了这事,就又叮嘱徐霞客道:“沿途的航道,各城市的情况,你也要记下来。我知道你会写旅行日记,只是提醒下你记得侧重点,或者干脆你可以写两份,一份写你爱写的,一份写我要求的。”
    徐霞客的面色稍微红了下,当即站了起来,抱拳回道:“侯爷多虑了,霞客首先是大明的霞客,现又身为大明官员,自当为国尽力为先。”
    徐光启在一边听得连连点头,看向徐霞客的目光也多了一份赞赏。
    现在大明的官员有他这样觉悟的人不多,看来不一定非要科举出身的人,才是对国家有用的人。
    钟进卫想着不会自己这么一改变,以后就少了一份《徐霞客游记》了吧?
    他当即笑着对徐霞客道:“无妨无妨,你只要先把我要求的给记录下来后,剩下时间也可以写写沿途的风土人情,奇花异草,奇风怪俗之类的,给大明其他人一个介绍西洋的机会。”
    徐霞客见钟进卫又这么说了,就答应了下来。
    因为钟进卫,徐霞客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最终写出来的《徐霞客游记》与原本历史不同,分为了上下两卷。
    上卷为国内,下卷为出使西洋见闻。就凭这上下两卷,让徐霞客名垂后世,也让他下半辈子光靠稿费就衣食无忧,福及子孙。
    钟进卫接着有点歉意地对徐霞客说道:“因为行程安排有点紧,可能没时间让你回家告别了,需要你直接前往江西景德镇,然后到澳门汇合等候在那里的传教士一起前往西洋。”
    徐霞客听了笑笑道:“此事无妨,下官经常外出,半年一年的不回家一次,也已是常事了。下官已有书信让人送回家,让他们无需担心。”
    钟进卫听了,不由有点好奇地问道:“你这次来京师多久了,又为什么过来,这边有什么景点吸引了你?”
    “下官遇见侯爷之前,已到京师多日,足迹遍及京师附近。这次过来的目的倒不是为了景点,而是为中兴侯而来。”
    徐霞客的回答让钟进卫颇为吃惊,他看看同样露出诧异的徐光启,然后又转回头问徐霞客道:“为我?”
    徐霞客一看,知道自己没说清楚,让钟进卫误会了,赶紧解释道:“就是为中兴侯的水泥而来,因为下官曾看到过类似的东西。在江南听说了中兴侯的水泥特性后,特意赶来京师看看。”
    钟进卫一听来兴趣了,难道大明已经有人先自己而发明水泥了?但自己怎么没听说过,朝廷中人好像也没听人有提及过这点。
    于是,他好奇地问道:“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

第五百一十一章 泥模铸炮
    “下官在一座喷火的山下见过类似的东西。”徐霞客回答道。
    钟进卫听了一晕,原来不是有人烧制出了水泥。
    徐霞客说得是在火山附近见到过,那是肯定了,那种天然水泥的成份主要是火山灰和石灰,在火山附近可能会有。
    他想明白了后就站了起来说道:“徐大人今天过来,就是要给你说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让你能知道大明最缺少什么书籍。我就不打扰了,你抓紧时间向徐大人请教吧。”
    徐光启和徐霞客一见钟进卫准备走人,都站了起来给他送行。
    没过多少时间,钟进卫就出现在兵仗局。他过来的目的,就是要安排燧发枪和目前所使用火绳枪的对比演习之事。
    范俊听说中兴侯到来,赶紧迎了出来。
    他因为造出燧发枪一事,虽然还是担任原职,却已升了品级。最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对他很满意,记住了他。
    而这一些,其实都是因为中兴侯的缘故。因此他对中兴侯很是感激,现在见到钟进卫是殷勤得很。
    “准备得怎么样了?”钟进卫一见到范俊就问道。
    他在那日崇祯皇帝说了要看对比实验后,就已派人通知范俊了。现在已经过去几日,徐霞客出使西洋的事也已搞定,就跑过来安排此事了。
    “侯爷放心,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范俊笑着回答道。
    “好,现在燧发枪已打造了多少枝?”钟进卫一边在范俊的引领下往里面走,一边问道。
    “已有四百三十六枝了,回头就可以交付于侯爷。”范俊回答到这里,又补充了一句道,“多亏了侯爷向皇上请旨,现在咱家的兵仗局补充了不少熟练的工匠,这造枪的速度就上来了。”
    “那就好。”钟进卫满意地点点头,这速度确实可以,至少新军所用的燧发枪已经足够使用了。
    不过新军还有另外一份重要的火器,钟进卫关心地问道:“那改造过的佛郎机进度如何了,有没有合格能用的?”
    他想着这次演习是不是也看看哪种改进的佛郎机,安全性应该不用说了,肯定大为提高,就是不知道射程和威力比旧式佛郎机如何。
    范俊一听,小心地回答道:“侯爷,现在天气还不错,估摸着再有半个多月就阴干了,那个时候就可以铸炮了。”
    钟进卫一听,当即站住脚步,看着范俊,惊讶地问道:“什么,过去了这么久还没有开始铸炮?”
    他以为铸炮肯定是在铸炮了,但可能合格率不高,所以才有此一问。
    因为他在之前京畿之战时,检验葡萄牙运来的火炮时,已知道火炮的废品率不低。
    他还真没想到现在过去大半个月了,竟然还没开始铸炮。
    范俊一听钟进卫的话,心中明白他是不明白铸炮的流程。
    他当即转了个方向,伸手一迎道:“侯爷,请这边走,咱家带您去看看铸炮流程。”
    钟进卫一听,就往他所指引的方向而去。范俊就跟在他身侧给他解释道:“侯爷,这铸炮就算再熟练的工匠,也是需要这么久时间的,其关键在于模具的阴干,这点非常重要。”
    钟进卫侧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跨入了一处院子后,只见这处院子里都是类似凉亭的所在,在亭里放着不少桶状的泥模。
    范俊快速走前几步,引着钟进卫进了一处凉亭,然后介绍道:“现在铸炮必须先造这泥模,放在四处通风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阴干。晴朗天须得一月有余,如果是下雨阴天的话,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大概两三月不等。”
    他说完后看钟进卫皱着眉头,一脸的不满意,心中想着中兴侯并不是事事都懂,就由咱家向他挑明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免得以为咱家不尽力。
    于是,他原先稍微有点弯曲的上身挺了挺,大声地向钟进卫解释道:“侯爷可能不知道,如果心急不等泥模完全阴干就用于铸炮的话,所铸出来的炮是没法用的。”
    这时作坊内的工匠听到院子里的说话声,发现是领导到了。赶紧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出来迎接。
    范俊看到手下的人都站十多步远的地方行礼,就说得更起劲了:“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此种铸造出来的火炮极易炸膛。”
    那些工匠们见自家领导在向中兴侯卖弄专业知识,都配合着点点头。
    这也不算拍马屁,因为他们认为自家领导并没有说错。
    “而且每铸一门炮,其泥模就须得打破才能取出火炮。因此每一门火炮,都须得有一个新的泥模。不过侯爷可以放心,等再过半个月之后,有这么多工匠在,泥模可以源源不断地出,那时候火炮也能不断地铸造出来了。”
    范俊还是不敢让中兴侯不高兴,因此在最后又安慰钟进卫了。
    谁知钟进卫还是皱着眉头问道:“既然这种泥模要如此之长的时间,成品率也不高,为什么不试试其他模具?”
    范俊听了一愣,中兴侯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自己刚才的态度不满意,开始鸡蛋里挑骨头了?
    想到这里,他那刚挺直的身子又习惯性地稍微弯曲了点,给钟进卫解释道:“侯爷,这泥模铸造大炮可是自古以来,哦,还包括西洋人,都是这么干的呀!”
    钟进卫一听,就更是不满意了,怎么就只知道因循守旧,他当即加重了语气,不满地说道:“以前怎么样我不管,西洋人怎么样我也不管。这泥模铸炮的效率这么低,成品率又不高,就不想着改进改进,或者用其他方式来试试?”
    他说完之后,心中暗叹了一句,大明不缺乏聪明才智之士,但大多都因循守旧,不知道创新。
    钟进卫想到这里,不再理范俊,直接走前几步,来到那些工匠面前问道:“我们大明除了泥模铸造之外,还有什么铸造法,你们再想想,谁若要是能改进铸炮之法,当有重赏。”
    他怕这些工匠把他所说的重赏当耳边风听听,就继续解释道:“朝廷不久就会成立军械研究所,谁要能改进铸炮之法的,就可以进研究所当研究员。”
    现在这研究所一事已在工匠中传开了,特别是水泥、玻璃那边的工匠,都想尽方法表现自己,以期望能进研究所。
    这些兵仗局内的工匠自然也不会例外,听钟进卫这么一说,眼睛顿时红了。
    钟进卫看到这一情况,就加了一把火:“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说错了没关系,但只要你想出了方法,那就是前途无量的!”
    范俊跟在钟进卫的后面,心想中兴侯这是痴心妄想吧?
    可就在这时,工匠群里忽然举起了一只手。

第五百一十二章 铁范铸炮
    钟进卫一见,当即点名道:"举手的那位,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办法的?"
    众人一听,赶紧让出一条通道,使中兴侯能看到举手的工匠。然后都好奇地看着这位工匠,心中惊奇他竟然会有办法。
    举手的工匠明显有点激动,面色稍红,鼓足了勇气道:"侯,侯爷,我大明很多农具铸造都是用铁模子,说不定这火炮也可以用铁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