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听得眉头一皱,这答案并不能让他满意,因为梁廷栋的回答都不出自己的意料,没有说出有什么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于是,他又转向钟进卫,问他道:“钟师傅,你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臣对这燧发枪很满意。”钟进卫先是总结了一句,然后才开始细说。
    梁廷栋在边上听到钟进卫这开头的第一句,不由得暗自鄙视,这燧发枪是你搞出来的,你当然是说好了。
    “第一,燧发枪的哑火率并不大。当然这可能与天气情况也有关系。但不管如何,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演习的表面看,好像燧发枪因为哑火率比火绳枪快不了多少,但其实在战场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哦,什么优势?”崇祯皇帝一听,好奇地问道。
    温体仁和梁廷栋也关注起来,只不过他们的心思不同。温体仁是一门心思地听优势,而梁廷栋则在心里所,吹吧,我看你能吹出什么优势来。
    只听钟进卫向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战场临敌,士卒比起演习之时多有紧张。加之火枪手的队列排得比较密集,因此他们都会担心自己身上的火绳会不小心碰到别人身上的火药等物,而引起事故,必然没有如此从容。”
    梁廷栋听到这里,心想果然是在吹了,这完全可以通过训练避免。
    钟进卫不知道梁廷栋在心里诽谤自己,仍然在给崇祯皇帝解释道:“而且火绳其实也要担心其是否会熄灭的问题,如果火绳做的不够好,这种情况发生也是普遍的。另外火绳因为要在战前就点燃,如果战事拖久的话,还存在燃烧完了的情况。”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并没有钟进卫所想象中的那种听了后欢喜的表情。
    钟进卫再看看其余两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便知道这几人都是没上过战场之人,不知道自己说得这几点其实非常关键。
    于是,他又解释道:“陛下,这几天看似小事,但真到了战场上,影响是巨大的。臣可以说,战场上两种枪械之间的对比,会比之演习场至少要扩大一倍。”
    崇祯皇帝听了这才动容,他转头看看梁廷栋,再回过头来看钟进卫,心中已有明悟。中兴侯和兵部尚书之间的不同看法,其实是因为他们一个上过战场,一个没有上过战场。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对兵部尚书这个职位有了新得看法。
    钟进卫并不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番解释,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了梁廷栋的去职。
    他在那边继续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次射击演习也有暴露目前燧发枪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哦”地一声,连忙问道:“还需如何改进?”

第五百一十五章 持久战
    “从丙比试验中看出,燧发枪加装了刺刀之后,多少都影响了装填速度。”
    钟进卫先是说明了一下,然后又解释道:“之前臣已经察觉到这个问题了,只是因为暂时兵仗局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将就了,想着通过训练多少能减轻加装刺刀所带来的影响。。。”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打断钟进卫的话问道:“钟师傅,你的原本意思是要在打完枪后再装上刺刀?”
    钟进卫点点头,回答道:“陛下说得是。如果被敌人近前,不可能再装填弹药来射击,就只能用刺刀近身攻击了。因此要求这个装刺刀的速度要非常快才可以,否则等敌人冲到眼前了,还没装好刺刀,那就是致命的。而现在却是做不到这点,因此只能在一开始就装上了。”
    “中兴侯。。。”
    “钟师傅。。。”
    温体仁和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约而同地说了话,然后发现对方说话了,又都停住。
    “臣唐突了。”温体仁连忙告罪。
    崇祯皇帝笑着轻轻摆摆手,然后问钟进卫道:“你不是说通过训练来减轻影响么?”
    钟进卫苦笑一下,才回答崇祯皇帝道:“臣刚才看着射击实验,发现就算训练得再好,也终归还是有影响的。而目前火器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射速,多打出一枪,敌人就少一份接近的机会,也就会多一份胜算。通过训练,有可能一分钟内影响不明显,可五分钟、十分钟、甚至半小时呢,这影响就大了!”
    崇祯皇帝已有使用西洋钟,因此听得懂分钟的概念。他听了之后,也是微微点头。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也没什么好想法,就转过头,问温体仁道:“温卿刚才有什么要跟钟师傅说得么?”
    温体仁听了,就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侯,你再要求兵仗局来改进这点,一定会有收获。”
    钟进卫听了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地道:“温大人可是指枪炮伯?”
    看温体仁微笑着看着自己,钟进卫呵呵地笑了起来。果然是人老成精,对于人心理的把握比别人敏锐很多。
    崇祯皇帝在钟进卫一说出来之后,也已明白温体仁所指原因,当即微微笑了起来。这本就是自己重赏那名工匠的原因之一,千金市骨。
    在下首站着一直没资格说话的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听得有点迷糊,他见几位大佬都没说话了,就好心提醒温体仁道:“首辅,枪炮伯是火炮铸造的工匠。”
    他的言下之意是,枪炮伯不是枪械类工匠,是不是搞错对象了。
    可范俊也不是傻子,在说出口之后已明白过来温体仁话中的含义。
    他马上笑着继续说道:“但我兵仗局中还有很多类似枪炮伯的匠人,回头我一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就肯定会有办法了。”
    几个大佬相视一笑,也不戳穿他。
    既然这边完事了,崇祯皇帝就带着心满意足回宫去了。就钟进卫还留在兵仗局,因为新军还在那站着呢。
    他来到新军士卒面前,缓步走在队列前面,一个个面孔的看过去。
    新军士卒脸上的汗水都快成河了,要不是戴着头盔,估计都被晒晕了。但就算是这样,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有不忿之色。
    钟进卫看完一遍后,站在他们的中间,大声地道:“你们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你们今天,给我长脸了!”
    说完之后,钟进卫抬手给他们敬了一礼,这样的士兵值得他敬礼。
    新军士卒脸上都露出一丝自豪,动作整齐地给中兴侯还礼。
    礼毕后,钟进卫接着宣布道:“好,接下来你们就要进入下一个训练阶段,就是燧发枪的射击训练。”
    钟进卫说到这里,手向后一伸,王鹏马上递上一支燧发枪。
    钟进卫把枪向上一举,对新军说道:“看见没有,这种新式枪械,是现在全天下最先进的枪械。要是因为枪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炸膛,在枪柄上有工匠的编号,他就会被问责。因此这燧发枪的质量是一等一的,你们放心用好了。”
    新军士卒们听了,虽然没有说话,可明显能看出他们眼中的一丝轻松。
    “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尽量训练,把这第一支枪给我练坏它!”
    钟进卫的说话别具一格,让新军士卒一下又变得诧异起来。
    “只有无数次的练习,才有可能练坏它。只有这样,你们的射击速度、准确度都会提高。当然了,协同性也必不可少,到时候自然会有教官教你们。你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别让建虏冲到你们跟前,和你们拼刺刀,明白么?”
    钟进卫说到最后,声音提得很高,让跟在一边的兵仗局同僚都差点吓了一跳。
    “明白。”五百个声音同时吼了出来,回答了钟进卫的话。
    钟进卫很满意,接下来就让兵仗局的人给五百士卒发燧发枪,当然是没有刺刀的那种。
    他自己便不再管这个了,在护卫们的簇拥下前去找宋应星。
    那个最为基础的显微镜这么久了还没有进展,钟进卫不得不过去看看。
    出了兵仗局的门,钟进卫直感到闷热,抬头看看天,不由叹道:“这狗日的天,总算是要下雨了。”
    他自从回到京师后,就没见过下雨,这明末的旱灾真不是吹的。
    钟进卫一想起这事,不禁又有点为大明北方的旱情发愁。各地报上来的情况他都有看到,雨水很少,对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
    虽然在自己的努力和一些运气下,农民军在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就被自己一举围歼了。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农民军首领们,现在都在为国效力。
    但要是旱情一直下去,虽有粮食开中法、减免田赋赈灾等措施,就算撑过了一年、两年、三年,也撑不了第四年。
    老天不是自己能改变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鱼松多输送一点到内地,蕃薯等农作物的研发要加快,藩王也要快点封建海外,能腾出田地来,也带走一些灾民。
    甚至再多点其他措施,就这么拼了吧,看是老天的旱情厉害,还是人定胜天,抗过明末这波天灾。
    他是真心不希望大明倒在农民军手中,不管是农民饿死还是起来造反求活,杀官军还是被杀,伤得都是华夏的元气。
    钟进卫一边想着,一边往玻璃研究所而去。他知道,宋应星肯定在那边。

第五百一十六章 阳谋
    登州水营码头,海风一阵阵地吹过,时不时地带来一股海腥味。
    不过没有人在意这些,登莱巡抚卢象升对已登上战船的阎应元说道:“丽亨,一路保重了。”
    阎应元看着这位年龄相差不大的顶头上司,虽说认识相处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却已成为至交好友,同生共死过的同袍。
    现在要终于要分开,奔赴两个不同的战场,同为大明出力,心中不由百感交集。
    他也不是善于言辞的人,只是抱拳回礼,然后真诚地道:“九台保重,待我东南归来,再到中丞麾下效力。”
    卢象升却比阎应元豁达,他听了哈哈一笑道:“谁知道,说不定到时是我到你的麾下了,哈哈!”
    阎应元也不是婆妈之人,既已告辞,便不再多待,当即下令开船。
    他并没有返回京师去和家人告别,因为有那个神通广大的妹夫在,他很放心。
    阎应元在接到正式调令后,便向卢象升辞行,便有了刚才那一幕。
    他告辞了卢象升后,乘船直接走海路,往福建福宁镇上任去了。
    卢象升看着阎应元的船已走了很远后,他才骑马返回巡抚府。
    要说他一点都不在乎和战友的分别,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他是在皮岛就近指挥对建虏的骚扰作战,在知道消息后特意赶了回来给阎应元送行。
    当然了,顺便他也要巡视下辽东难民、东江军卒家属的安置工作。
    这次回来,他看到国企的鱼松厂已正式开始生产了,并且规模在进一步扩大中。
    看到登莱巡抚来巡视,国企的人便向他提出,每日送过来的鱼不够用,最好再增加捕鱼的人。
    这让卢象升欣喜不已,国企的人这么说,就是说能消化更多的人手了。
    他一边又拨了一部分小型运输船出来改造成渔船使用,一边琢磨着是不是打几场大点的战事,解救更多得辽东汉民出来。
    在送走阎应元之后,卢象升便在内堂琢磨着这件事。
    不过他并没有考虑多久,就被人打断了:“中丞,獐子岛有紧急军情禀告。”
    卢象升一听,连忙问禀告的张献忠道:“信使何在?”
    “正在前衙等候中丞。”张献忠抱拳回答道。
    这次卢象升回登莱,把他带了回来。一是让他休息一段时间,二是张献忠有书信送往京师,必有回信,也可以让他早点看到。
    对于张献忠,虽不是卢象升的家丁出身,却很受他重用,也因此多有为他考虑。
    果不其然,京师来人,不但带来了阎应元的调令,还有张献忠的家书,而且还是四封。
    当时卢象升一时兴起,便主动替不识字的张献忠读了书信。
    四小在信中充满了对张献忠的思念,以及自豪地诉述他们在新军中的训练。还让张献忠少杀几个鞑子,免得他们长大没得杀了。最后则是让张献忠放心,中兴侯对他们非常之好,就是亲侄子也只能这么好了。
    卢象升一边替张献忠高兴,一边暗猜中兴侯的新军,不知道训练出来后会是怎么样的。
    之后的几天,他也明显发觉张献忠脸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不少。
    甚至有几次他还听到张献忠和别人唠嗑说什么他义子必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辈子他已是满足了之类的话。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此时的卢象升看着张献忠,当即说道:“走,去前衙。”
    他个高步子大,没一会就来到前衙,见到了獐子岛派来的信使。
    “禀中丞,紧急军情,建虏有行动。”说完后,信使把一封鸡毛信呈上。
    卢象升也没坐到位置上去,直接走过去从信使手中拿起鸡毛信,撕开了便看了起来。
    原来獐子岛参将祖大乐在陆地活动的夜不收杀死了一个建虏派往朝鲜的信使,搜到书信一封。
    信中言明建虏粮食告急,要求在朝鲜的莽古尔泰把收集到的粮食先行运回去,不得再有失误。
    祖大乐同时在信中向卢象升建议,此次机会难得,一定要截获这批粮食。他愿意将功赎罪,绝不会再拖后腿。
    卢象升马上展开鸡毛信中那份建虏的信,可惜是满文。不过巡抚府中有懂得满文的文案。
    他当即传令让那文案过来前衙,然后在等文案的期间,他问信使道:“你们祖参将经常有派夜不收出去?”
    “回中丞,是的。”
    没想到祖大乐到了獐子岛后,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大概是看到皮岛这边不断袭击朝鲜境内的建虏,颇有建树,便也坐不住了的缘故。
    卢象升想到这里时,文案已匆匆赶到。他便不再多想,当即命令他当场翻译,不得有丝毫遗漏。
    文案翻译的结果和祖大乐在信中所说的内容差不多,就是奴酋皇太极向莽古尔泰催粮。
    卢象升听得大喜,他当即命令信使道:“你即刻回程告诉祖参将,本官命他继续派出夜不收探听消息。如有建虏的进一步消息,即刻飞报皮岛。”
    “是,中丞。”信使答应一声,然后马上辞别出衙而去。
    卢象升又展开祖大乐的信看了一遍,心中有了计较,开始下达命令。
    他传令在登莱休整的明军结束休整,各岛的明军集结到皮岛、獐子岛两岛待命。
    之所以下这个命令,是因为他担心建虏已有被自己截过一次的前例在,势必会增加护卫粮队的军队人数。
    而这次粮食的拦截,意义会很重大。从信中可以看出,建虏国内没有这批粮食,将会发生大面积的饥荒。
    从打击建虏的角度考虑,截获这批粮食,至少是不让这批粮食落到建虏手里,其效果比杀几百个建虏要大得多。
    因此,卢象升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此次行动能成功,哪怕是打一场硬仗,也再所不惜。
    命令发出以后,卢象升没有了一开始的热血冲动,冷静了下来。
    在思考再三后,他又给朝廷汇报了这次行动,禀明这次战事的意义,恳请关宁那边做出牵制行动,配合这次战事。
    做完了这些之后,卢象升便亲自领军出征,先行前往皮岛。
    这种意义上的战事,就算卢象升再冷静,也必然要亲自去的。

第五百一十七章 宋氏镜片
    京师久违的雨终于在雷电交加中下了下来,让不少人为之欣喜。
    这种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多久时间就已到尾声,变成了一丝丝细雨正在收尾。
    虽是如此,天气却不再闷热,清凉的气息让很多人的脑子为之一清。
    可也有人并没有受到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