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还要觊觎我朝鲜,就要先过了明国那一关。”
    李溰见三个股肱大臣反驳的那人不敢再出声,他也说道:“以后要是日本再来打朝鲜,寡人也不用去求明国,担心明国不出兵救援了!”
    洪翼汉一听,马上顺口接着道:“上次我等三人陪着主上前去明国,是说尽了好话才换来了明国的出兵。你们作为臣子的,难道以后还要让主上放下脸面,再去求一次不成?”
    尹集等洪翼汉刚说完,马上又朝那人喷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今日我们还不出钱,自然是要有东西抵押给明国才行。要是惹怒了上使,以后还能从明国借到钱么?没有钱,我朝鲜何时才能恢复元气?”
    “就是,我等厚着脸皮,为我朝鲜国多谋求一点利益,为我朝鲜百姓能多一条活路而在算计,你却说我们幼稚。到底是谁幼稚,谁公忠体国,为民谋利?”吴达济说得义正言辞,一句句话宛如利剑一样,直刺那人。
    “。。。。。。”
    洪翼汉、吴达济和尹集轮流喷着,一直喷到口干舌燥,才算作罢。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在向其他朝臣表明,他们才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之臣。否则的话,凭着他们的身份,直接奏于王上,就能让卫士把那人拖出去那啥。
    其他朝臣已见到王上和三位大佬都一个意见,又说了这么多义正言辞的话,岂会没有眼色,纷纷附和,一起批斗那人。
    李溰看得不耐烦,直接叫来卫士,把那人拖了出去。然后对殿内群臣道:“时间不能拖得太久了,上使还在等回话的。赶紧商议下,看怎么样能达到上使的底线才是!”
    “是,王上。”殿内群臣齐声回道。
    又过了半个时辰,才重新请出了登莱巡抚卢象升。
    双方进行讨价还价之后,卢象升便答应了釜山的所有一切,大明都将接受。也就是说,釜山的朝鲜百姓,以后也将成为大明百姓。而朝鲜则将以釜山为中心,沿海一带都卖给大明,等于是把朝鲜半岛的尖尖角从朝鲜版图上切了。
    朝鲜在和卢象升正式签署条约,恭送他回登莱之后,便在全国动员,把那些实在无力救灾的灾民,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一股脑地强令迁移到釜山区域去。
    朝鲜君臣唯一感到遗憾地是,欠大明民间银行的债务没法免去,只免去了欠大明官府的钱。不过就算这样,也已经不少了,而且卢象升还答应,再为朝鲜作保,向大明的民间银行贷款一次。
    朝鲜君臣现在还沾沾自喜,靠着卖地解决了几个难题,却不知道将来几十年之后,看着釜山的繁华,只能欲哭无泪。

第七百一十七章 冷面孙传庭
    在卢象升向京师回报在朝鲜的成果时,大明自己的救灾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
    广东只是靠近海南一块地方受到飓风影响,但就算是这样,造成的难民也是无数。这从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广州就可以看出来。
    城里已有不少难民在乞讨,或找活干来混口吃的。城外的难民就更多了,特别是珠江口一带,已形成了一个难民集中地。
    在这块地方,货船布满码头,壮年劳力扛着各种货物上下船只。商贾豪客看货物,谈买卖,热闹非凡。
    这码头边上的客栈、饭馆、酒楼就更是热闹。这里也最容易雇佣难民,或者说,难民在这里也最容易找到活路,因此,才都聚集在这里。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官府在这里设有施粥厂,早晚各有一次。不过那粥只能垫垫肚子而已,要想吃饱那是不可能的。
    幸好现在不是冬天,否则这些难民有多少人能活下来就不好说了。
    正当这些难民坐着保存体力,百无聊赖之时,远处忽然来了一群兵卒。为首的那名文官骑着马,气宇昂扬。
    有大概知道官员品级的难民,看到之后都吃了一惊,好像来头不小,是个大官。
    施粥厂的管事也看见了,连忙迎上去道:“小人见过孙大人。”
    这位骑马而来的官员就是新任广州市舶提举司的提举孙传庭,当然此市舶提举司非彼市舶提举司。
    原市舶提举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提举﹐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
    但现在的市舶提举司就不同了,首先市舶提举司直接由朝廷户部直管。提举的品级也提到了正四品,并且成立水陆两路缉私队,提举甚至有权调用水师参与缉私。
    这提举的职位一下变得位高而权重,极度热门起来。
    孙传庭因为有出使日本的功劳,加上钟进卫所说他在其家乡也闻名,崇祯皇帝就把他调到最大、也最为繁忙的广州市舶司来了。
    孙传庭坐在马上并未下马,只是面无表情地问道:“难民营中的壮年汉子在哪一块?”
    “小人带孙大人过去。”那人并没有丝毫不满,仍旧笑着回答道。
    说完之后,侧身在前头引路,领着孙传庭往不远处走去。
    难民营的壮年汉子集中在一起,就是为了方便有商贾豪客来雇佣。他们看到一名大官过来,倒没有人像看到商贾豪客一样激动,抢着围上去展现自己。因为他们不认为这名大官会雇佣自己,更多得只是像之前一些官员一样过来巡视一番而已。
    可谁知道这名官员却与众不同,首先骑在马上,笔挺着上身,浑身散发着冷峻的气势,就不是以前的那些官员可比。
    这名官员到了他们的面前,便驻马停留,而不是继续巡视。
    孙传庭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遍众多的壮男汉子,然后说道:“本官乃广州市舶提举司提举,现在招募市舶提举司的缉私兵丁,要求身体强壮,能吃苦耐劳,无家小,会识字的优先!”
    他这话一出口,顿时犹如一个炸雷在这些难民的头顶炸响。
    首先对于广东人来说,特别是遭受台风的沿海广东人来说,市舶提举司的缉私兵丁怎么样,他们是了解的。那可是商贾豪客都要为之折腰,人人为之羡慕的肥油职位。虽是兵丁,却与一般的兵卒完全不一样。
    没想到这位朝廷官员竟然到他们这群人中来招收缉私兵丁,这消息一说,如何让他们不为之兴奋!
    其次是这位提举提出的条件,身体强壮,这个容易理解,可为什么要无家小,甚至还要会识字的优先?
    那些有家小的首先想不通了,纷纷嚷了起来:“为什么有家小的不行?”
    “大人,草民只有父母双亲,这样可以么?”
    “大人,草民只有一个儿子,这总可以吧?”
    “。。。。。。”
    不止是这些,更多的人则是因为不识字而起哄:“大人,我有的是力气,抓人最拿手了,为什么要识字?”
    “是啊,大人,我平时跑得比别人快多了,就算不识字,也可以吧?”
    “。。。。。。”
    自然还有一些没有家小,或者识得几个字的壮汉,则是兴高采烈地举着手,拍着胸脯吸引孙传庭注意。
    “大人,草民没有家小的。”
    “大人,草民上过私塾。”
    “。。。。。。”
    孙传庭也不言语,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下变成菜市场的难民区。
    过了一会之后,他忽然把手一挥,跟随他而来的兵丁马上上前,用手中的刀枪把因激动而拥到他面前的难民隔离了开来。
    难民们因为兵丁的行动,也有所收敛,不再激烈推销自己或者质问孙传庭的条件。
    “本官做事,难道还要向尔等解释不成?”孙传庭冷冷地看着面前这群壮汉喝道。
    感觉到孙传庭的冰冷,怕惹怒了这位朝廷大官,难民们一下安静了下来,再不敢喧哗。
    “符合条件,且有意想当缉私兵丁的人出列。”孙传庭看现场安静了,就宣布道。
    他之所以要坚持那个看似无情的先决条件,是因为来广州上任之前,崇祯皇帝已和他谈过。
    市舶提举司将是以后朝廷财政的一大收入,必须要做好这份提举的工作。如有玩忽所职,贪污**的,一定严惩不怠。
    孙传庭也明白这个职位是非常有油水的职位,一个不小心,就会滑进油水中淹死。
    就他还在京师,任命刚一出来之后。原本门可罗雀的住处就一下变成了门庭若市,客若云集。这些突然来拜访的人,无不是想让他抬抬手,以便他们能偷税漏税的。
    也因此,让孙传庭格外认清了这个职位要保持廉洁的重要性。因此,他对上谁都是冷冷冰冰,首先就从外表上明确告诉别人,我不好相处,别来烦我。
    至于他的那两个先决条件,也并不是他冷血,或者说他性子苛刻,而是有这么做的必要理由。

第七百一十八章 体检结果
    首先,之所以孙传庭要来招收难民,是因为他认为原有的缉私兵丁都是老油条,让他们继续担任缉私兵丁只会给自己抹黑。
    而不要有家小的难民,是因为有家小,就更容易**,很容易为了养家糊口而伸手;或者商贾和走私者直接从他们家小身上下手,从而拉缉私兵丁下水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其次有关识字,是因为孙传庭在京师见识到了新军,其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被他归结为士卒普遍学习识字,能明理,才会如此与众不同。而他自己,也需要这样的缉私兵丁。
    当孙传庭挑选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壮年难民往回走,经过码头之时,有不少富豪商贾认出了孙传庭。这些人马上脸上堆满了媚笑,卑躬屈膝地向他打招呼:“孙大人,这么热的天还亲自出来,真是大明官员的楷模啊!”
    “孙大人百忙之中还记得来救济难民,一颗仁心,真让我等惭愧啊!”
    “孙大人,我东家是那啥啥啥,想请您喝个茶,能挪个时间么?”
    “。。。。。。”
    孙传庭仿佛耳朵聋了一般,没有理会任何一个人。要是有那个不长眼的为此去挡他马头,就会用冷冷地目光直盯那人,能让挡着的人吓得后脊椎骨发凉,赶紧让开。
    当孙传庭走远之后,这些商贾看着孙传庭的背影,不由嘀咕道:“一幅死人脸,一点不讲人情世故,当他自己是什么人!”
    “就是,还从没见过这号人,就不怕得罪了一些他不能得罪的人么!”
    “。。。。。。”
    很是有些商贾忿忿地在背后说孙传庭,虽然他听不见,但却能想象得到。
    孙传庭心中早有主见:任他再大,能大得过皇上?现在的朝廷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朝廷,只要自己做得正,就不怕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
    而且孙传庭知道,暗处还有东厂的人在盯着,到时候皇上自然知道是非功过。他也不怕东厂的人有问题,因为东厂也有神秘的廉政公署在看着。现在这个局势,想要所有的一起**,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
    想到这,孙传庭倒是暗自佩服搞出目前这个监察体系的人。有明有暗的监督,每个官员的头上都悬着神明,想干坏事都要先掂量掂量再说。
    而被孙传庭所佩服的那个始作俑者钟进卫,此时还在操心藩王封建北美之事。
    他仔细想了一遍,发现还漏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他的倡议下,崇祯皇帝下了圣旨。但钟进卫觉得不放心,决定亲自过去看看具体的安排。
    于是,他在顾百川等人的护卫下,前往大明门东边的官署,其实就是在午门的不远处而已。
    没过多久,他就来到钦天监之南,礼部正东的这处官署。该官署有大门三座,均向西,对面是照壁。
    “侯爷,就是这里了。”顾百川指着这处官署的横匾说道。
    钟进卫勒马抬头一看,上面用黑漆书写“太医院”三字的朱色横匾,果然是自己这次过来的目的地。
    于是,他翻身下马,直接往大门处走去。
    一群骑士到了大门口,虽说不是急促的马蹄声,却也还是有不少动静。门役听得清楚,连忙出来看动静。
    他定睛一看来人身着侯爵服饰,身后有几种不同服饰的护卫,特别是东厂番役的服饰更是醒目。一见之下就明白是中兴侯到了,因为由东厂护卫的侯爵,大明只有一个。
    两个门役,一个连忙跑里面去通报,另外一个则赶紧迎了上来。
    “侯爷大驾光临,小人已前往里处通报院使及诸位大人恭迎大驾。”门役低着头,恭敬地说道。
    钟进卫微笑着继续前行,一边说道:“不用,前面带路,直接过去便是。”
    院使只是正五品的官员,在门役看来,是高高在上的大官。但对中兴侯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小官而已。
    因此,中兴侯怎么说,便只有怎么做,门役依言赶紧在前头领路。
    进入大门之后,钟进卫看到左边为土地祠,右边为听差处,绕过影壁,就是一处大堂。
    此时太医院的院使和院判等主要官员已迎到大堂,一见中兴侯转出影壁,连忙作揖道:“下官参见侯爷。”
    如果是在明初,按照礼制的话,官大三级就要拜见。但现在已是二百多年之后了,基本上没有人再遵守明初的礼制。
    钟进卫也乐得不被人跪拜,身为后世的他,对于跪礼还是比较别扭的,不管是自己跪别人还是别人跪自己。
    一番见礼之后,钟进卫来到第三间大堂的主位坐下。他的护卫们则散落在大堂的各个角落,只有顾百川和李老四立在钟进卫的身后。
    院使和院判分别坐在钟进卫的两侧,上了茶之后,钟进卫便问道:“今年的体检情况如何?”
    在他的建议下,崇祯皇帝早在去年的时候就下旨由太医院组织,每年一次给朝中大臣做一次体检。
    今年的体检才刚刚做完不久,因此钟进卫才会先问下这个情况。
    院使一听,面向钟进卫,恭敬地回答道:“朝中诸位大人都还可以,只是首辅大人和工部尚书。。。”
    钟进卫一听院使的语气,好像温体仁和徐光启有问题,吓了一跳,这两人可不能有问题。他连忙打断了院使的话追问道:“怎么,他们两人怎么了?”
    院使见中兴侯如此激动,有点无语,但还是耐心地解释道:“侯爷无须担心,首辅大人只是操劳国事,身体疲乏久了,需要调养,否则拖下去会久劳成疾。”
    钟进卫听了先是松了口气,但也着急另外一位,大明伟大的科学家的身体状况:“那徐光启徐大人呢?”
    这回院使的脸色倒是比之前严肃了,他回答道:“经几位御医的诊断,徐大人的身体不是很好,应是平日不注意保暖,长久为风寒所侵,加之年老之故,已到病变之前兆。如果不是及早发现的话,怕是会危及性命。”
    “那怎么办好?”钟进卫马上变色地问道。他因为担心,没有注意院使所说的话其实已告诉他没事了。
    这也不能怪钟进卫,因为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徐光启就是在这几年病逝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钟进卫才想出体检之例。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能太宅
    院使见中兴侯没有听清自己的话,就再重复一遍道:“所幸发现得早,本院已开了药方,嘱咐徐大人按时用药,应该不会有大碍。”
    “哦,这样就好!”钟进卫一听徐光启没事,就长长的舒了口气。
    钟进卫着实紧张这两人的身体,因为温体仁作为大明首辅,统领百官。他清廉自爱,这种廉洁的作风带动整个大明官场正在向良性转变。
    如果温体仁有事的话,钟进卫不知道谁能让百官信服。毕竟在去年的反腐大风暴中,大明京师官场上基本所有人都被涉及了,没有人是干净的。由此对比,温体仁更是难能可贵,不可或缺。
    而徐光启在中兴大明的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