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一听,这么重要的一个事情,反而没有顺利实施,有点急了:“为何如此?”
    “据说是诸总兵在抵zhi。细节尚未知晓。”
    “快,传孙师傅前来觐见。”崇祯皇帝忙道。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回答道,然后准备退出去安排此事。
    崇祯皇帝心里既急又担心,眼角瞄到了钟进卫准备出殿。脑中灵光一闪,忙对王承恩道:“等等。”
    然后转向钟进卫:“钟师傅,朕有话对你说,先等等。”

第六十五章 监军
        “好的。”钟进卫见是崇祯皇帝叫他,就只好乖乖的回到殿中。
    “钟师傅可否前往城外军营一趟,看看孙师傅遇到了什么情况,能否帮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原来钟进卫平时的表现一直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印象:什么困难一到钟进卫那边,都有方法可以解决。所以刚才看到钟进卫的时候,想到了这个主意。
    去古代军营啊,没去过,还挺向往的。钟进卫一边想一边回道:“是,陛下。”
    崇祯皇帝转头对王承恩道:“你派几个东厂番役保护钟师傅前往城外大营。”
    “陛下,中兴伯目前只有爵位,未有职位,以何名义前往城外军营?”王承恩提醒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想了想道:“以监军名义前往即可。”
    钟进卫在边上一听,监军啊,我喜欢,权力很大,又可以不干活。
    辞别崇祯皇帝,钟进卫随着王承恩一起出了殿门。
    王承恩转头对着钟进卫说道:“请中兴伯在午门少待,咱家派人去东厂,择护卫过来向中兴伯报到。”
    钟进卫见他提到护卫的事,想起之前用的两个,就对王承恩说道:“王公公,上次的顾百川和王鹏不错,要他们两个有空的话,陪我一起去军营吧。”
    王承恩笑笑,道:“看来这两个小崽子干活不错,被中兴伯惦记上了。行,咱家就派这两人过来。”
    “哦,还有个事儿,要麻烦下王公公。”钟进卫又想起一个事情。
    “中兴伯,请讲。”王承恩不敢嫌钟进卫事多。
    “麻烦王公公派个人告诉下阿奇,就说我出外办差,不知道啥时候回来,让她不用惦记。”钟进卫说这事的时候,稍微有点不好意思。
    王承恩笑笑,中兴伯还挺记挂着女人的。当下表示没问题。
    很快,顾百川和王鹏赶到午门来拜见钟进卫。两个人都是有头脑之人,这种被领导惦记上的好事,当然是喜欢的紧的。他俩马上对钟进卫表示感谢,什么愿为效劳的话,一见钟进卫就送了一箩筐过去。
    钟进卫也很高兴,都是熟人。于是,三人加一个传旨宦官前往京师北面的大营而去。
    钟进卫这回还是骑马,已经骑过一天了,今天控马更熟练了些,小跑而行。
    两个番子这回没有穿便装,骑马跟随钟进卫身后,不时吸引路上行人的目光。
    出得城门之后,就见到了离城二里左右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帐篷。左右伸展,看不到尽头,很是壮观。
    行得近了,才发现这个军营并没有和书中所写的一样,并没有壕沟,拒马之类的玩意,只是像野营一样,这里一块,那里一块。
    甚至还有许多兵丁根本就没有帐篷,直接露天的。比京师里面的难民好点的是,这里的火炭供应比较充足,能看到每个军营块的边上堆了不少。
    他们几个人,一直到入了营门,才有旁边坐着的几个兵丁懒洋洋的站起来,拦住他们,也没看印信之类的,看看装束,就直接放行了。
    一路前往孙承宗所在的中军帐,因为更近了,营地地情况看得更清楚。钟进卫发现有的兵丁只是有杠木制长枪,身上的衣服,各式各样的都有,而且破破烂烂的,不要说有盔甲的,有皮甲的都很少。甚至钟进卫还发现,兵丁里面,老大爷,小毛孩都有一些。
    钟进卫很是无语,这就是古代士兵,能和建虏去肉搏?
    接近中军大帐的时候,能看到守卫的兵丁了。只见那几个兵丁都是壮年小伙,全身披甲,一手持红缨枪,一手握住腰刀的刀柄,一丝不苟的站着。
    听闻马蹄声传过来,另站一侧的一个小旗出来右手伸掌,拦道:“中军重地,下马步行。”
    传旨宦官端坐马上,尖声道:“有上谕,给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然后催马前行。
    小旗听了,又见后面跟着是厂卫,不敢阻拦,一边引导上差前往中军帐,一边派人火速飞报给孙承宗。
    钟进卫进了中军帐,感叹这里面真是大,把这个帐篷搭起来,估计得费不少时间吧。
    很快,孙承宗就出现在众人眼前,于是,传旨宦官按部就班的传旨,把崇祯皇帝的意思传达给了孙承宗后,就拍拍屁股回去了。
    孙承宗心里嘀咕:这事情老夫都头疼死了,拿那些兵痞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一个毛头小伙,从未有从军经历,能有什么本事来出谋划策。
    不过,一则孙承宗也是会做人的人,二则崇祯皇帝对中兴伯非常重视,是圣上面前的红人,三则中兴伯于自己有推荐之恩,所以心里虽然有点轻视钟进卫,但言行上都没有表露出来。
    “中兴伯过来辛苦了,可曾用餐?”
    “啊,孙大人说得是,我早餐都没吃呢,就被皇上给抓去,饿死我了。”总算有人记得问自己有没有吃饭了,钟进卫感激的回答道。
    孙承宗一愣,自己只是一句例行的客套话,没想还真问出个没吃饭的,这回答还这么有特sè,言语里透着埋怨圣上的意思,也只有中兴伯能这么说了,其他人谁敢。
    当下,孙承宗赶紧安排钟进卫吃饭。顾百川和王鹏这次倒是吃过饭的,不用陪着钟进卫再用餐了。
    虽然军中饭菜简陋,但钟进卫还是吃的满意,拍拍肚皮道:“总算解决了。”
    孙承宗见钟进卫吃完了,就请他到大帐议事,钟进卫也很奇怪,怎么以孙承宗这么有名的牛人,都还搞不定裁兵,到底是个什么难题?正好可以问一问。
    刚一坐定,钟进卫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孙大人,裁兵不好裁么?”
    孙承宗是见识过多次钟进卫在圣上面前的言行,所以对他直接了当的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有点质问的意思,但也不见怪,更何况中兴伯还是圣上特意为此事派来的监军。
    “老夫有负皇上的重托,甚感不安,所幸皇上派中兴伯过来帮老夫出谋划策,当能尽快了解此事。”
    不是说孙老头是个耿直的人吗,怎么也这么会拍马屁了?钟进卫有点惊奇刚才听到的话。其实他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了,古代宦海沉浮的人,怎么可能是一根筋的呢。
    到底是什么困难都不知道,钟进卫自然不敢夸海口,连连谦虚,然后再问道:“孙大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裁兵推行不动?”
    孙承宗习惯的用手捋了捋额下长须,然后道:“正好老夫要召集众将前来参拜监军,老夫会当面问他们汰兵情况,中兴伯一听就明白了。”
    很快,“咚咚咚”的大鼓声音响起。孙承宗在中军帐主帅边上的位置按了把椅子,请钟进卫坐了。然后自己在帅座上坐了等待众将前来参拜。顾百川和王鹏就站钟进卫的后面拱卫着。
    钟进卫坐在那里,不禁有点期待,又有点激动。以前最多是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议事的时候,一排一排的将军,威风凛凛的。马上自己就要参与其中,而且还是自己坐这里,等着那些将军过来参拜。吼吼,很期待啊!
    不过,让钟进卫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赶到中军帐的,竟然不是披甲戴盔的武将,而是一个文官。更惊奇的是,这个文官竟然不是斯斯文文的那种,而是一个正当壮年的彪形大汉,但露出来的皮肤却又很白的一个人。
    只见这个壮汉文官上前抱拳:“参见本兵。”
    孙承宗对他点点头,道:“九台一边少待。”
    钟进卫脑门一串问号:九台,谁啊,没听说过明末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那壮汉文官也奇怪孙承宗身边怎么坐了一个布衣,身后还站着两个东厂番子。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是东厂的人,那又为何不穿东厂的服饰呢?
    正当两个人在互相打量的时候,其他各路领军将领开始陆陆续续的赶过来了。
    每个赶过来的将领都对钟进卫感到很好奇,但也没有多问,站在两侧待命,或者互相窃窃私语。
    三通鼓完毕,钟进卫见大帐里面还没有站满人。不禁心想,怎么这么连绵的军营就只有这么多将军?心里不禁有点疑惑。

第六十六章 汰兵
        钟进卫看看孙承宗,见他好像还在等,丝毫没有开始军议的苗头,就把身子往孙承宗那边挪了挪,然后小声的问道:“孙大人,人都到齐了么?”
    孙承宗抬头见是钟进卫,不由有点苦笑,放低他的大嗓门道:“这群是将爷!”
    钟进卫还不是很明白,不是应该军纪森严,三通鼓毕,诸将都聚齐,然后开始议事,迟到的要打军棍的么。怎么看孙承宗的意思,好像不能奈何他们。
    果然,后续又开始来人了,孙承宗也没有说要打板子,态度跟前面来的那些差不多。
    估摸着又过了两刻钟的时间,孙承宗终于正了正身子,清了清嗓子道:“军议开始。”
    底下互相小声聊天的人才闭嘴,站得有模有样。
    “诸位将军,皇上派来一位监军,就是本兵身边这位。”孙承宗一边介绍,一边指了指钟进卫。
    钟进卫见孙承宗介绍自己,学着电视上看来的礼节,站起来对下面各将抱拳拱了拱手。
    孙承宗的话音在继续:“监军就是新封的中兴伯,钟进卫。”
    这个时候,公侯伯还不是很泛滥,这些个军头都还没有得到爵位赏赐,钟进卫的地位就高了。
    一些军将见孙承宗介绍了钟进卫原来是监军,还是中兴伯,于是,纷纷殷勤的出列见礼。
    钟进卫最关心的是那个好身材的文官是谁。
    马上,那个文官出列向钟进卫抱拳道:“下官,大名府知府兼按察使副使卢象升,见过监军。”
    啥,卢象升,他就是卢象升啊!钟进卫一听,激动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过马上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就拱拱手算是还了礼。
    其他人见此也没啥觉得有特别的地方,因为卢象升是文官,这么郑重对待也无可厚非。
    等大家见礼完毕之后,孙承宗的大嗓门又响起来了:“诸位将军,汰弱留强的裁军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
    “报本兵,都已裁完了。”
    “报本兵,已遵令在裁,午后定能完成。”
    “报本兵,未将本部已全是强兵了。”
    “。。。。。。”
    这些领兵将领纷纷出列做了表态,基本都是完成任务的意思。
    钟进卫在一边听了有点奇怪。皇上不是说汰弱留强的整军计划实行的不顺利么。而且问孙承宗的时候,他好像也是一脸苦笑。怎么现在全部完成了呢,这不是很好么?
    钟进卫想到这里,拿着疑惑的眼神,转头看看孙承宗。
    孙承宗读懂了钟进卫投过来的眼神,也没解释,只是对着帐下说道:“既然已完成,各部报下裁军结果。”
    底下没有人当出头鸟。
    孙承宗就补充道:“请卢知府这列开始顺序汇报。”
    卢象升一听,出列抱拳,回道:“本府带兵及民壮一万两千三百二十三人。经本府筛选,余八百一十二人,其余人等,明rì由大名府兵备副使带还大名府。”
    钟进卫一听,裁减了那么多啊,这不是很成功么。
    底下的那些将领一下也嗡嗡嗡起来,只是都不敢大声的讨论。
    孙承宗一听,也很是高兴。道:“卢知府,你是怎么筛选的?”
    “本府不用五十以上老者和十五以下少年,不用家中独子,不用父子皆在者,不用兄弟皆在者,不用家中唯一支柱者。然剩三千四百余人。后举百斤石锁走百步不喘着留,故只剩八百一十二人。”
    “好!好!好!”孙承宗一听,很是满意,连续三个好。没想钟进卫一来,就有好消息了。
    “卢知府辛苦了,下一位。”孙承宗笑着道。
    钟进卫在边上听了,心想,偶像就是偶像,动作神速,裁军又合理,不愧后世有人说卢象升是明末的岳飞。
    下一位是辽东总兵祖大寿,他出列道:“末将麾下共两万零三百余骑,几次血战后减为一万八千二百骑。此次无弱兵可减。”
    孙承宗点点头,关宁军的骑军,而且这次带出来的都是jīng骑,没有弱兵也说得过去。
    这个祖大寿也是有名气的,历史上,人肉都吃。钟进卫把样貌也记下了,肯定还会打交道的。
    “下一位。”孙承宗在那边继续了。
    这次出来的是保定总兵曹鸣雷,他报道:“末将麾下共一万五千八百余人,本次淘汰弱兵一百人。”
    这下问题不就来了,孙承宗看看钟进卫。好像他没察觉有问题,孙承宗就又问曹雷鸣道:“你部骑军多少?”
    “禀本兵,末将共有骑军两百三十二人。”
    “那么说其余一万五千来人全为jīng锐步卒了?”
    “正是!”保定总兵丝毫不脸红。
    孙承宗瞄见钟进卫开始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就面无表情地道:“下一位。”
    宣府总兵侯世禄出列:“末将麾下共有三万四千六百余人。经过本次汰兵,剩三万四千人。”
    “这么说,你部汰兵六百余人?”大嗓门问道。
    “正是!”
    “骑军多少?”
    “一千八百九十人。”
    “嗯,下一位。”孙承宗那边麻木的又说道。
    昌平总兵尤世威出列:“末将麾下共有二万九千七百余人。本次去弱四百二十余人。”
    然后不等孙承宗问,直接回答道:“本部骑军共有一千五百七十人。”
    钟进卫的眉头皱了起来,就算不是后世来的人,光看看建虏入关之后,所向披靡的事情,就知道这些人说话不实。
    要有那么多强兵还败成这样,那建虏难道是穿越过来,个个都拿着机关枪扫shè的么。冷兵器,双方差不多实力的话,伤亡比就不会差多少。建虏怎么可能损失的起,还能在京畿之地耀武扬威?
    钟进卫在想着,底下的将领继续在汇报,差不多都是和之前的几个一样。淘汰的弱兵比例少的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钟进卫都不想再听下面那班将领在忽悠了,这肯定不是事实。
    想想自己来中军帐的路上看到的那些兵丁,听着下面将领的话语,钟进卫颇觉得有些刺耳。于是,他出言打断了下面将领的汇报,直接说道:“诸位将军,你们是怎么个标准淘汰弱兵的?”
    谁都没答钟进卫,大帐一片安静。不是说看不起钟进卫,地位在那摆着的,关键是这问题不好回答。
    孙承宗发话了:“保定总兵曹鸣雷。”
    “在。”曹鸣雷面无表情的出列,心里暗道倒霉。
    “你来答监军的话。”
    “未将自有一套辨别强弱之法,监军未在军中待过,末将说了也说不明白。”
    “讲!”孙承宗给他一个炸雷。
    “是。”诸将对孙承宗还是有一份敬畏之心的,毕竟人家是老资历的人。
    “末将察其言,观其sè,因此辨别出是强是弱。”
    钟进卫听的还是一头的黑线。
    孙承宗又点了几个将,结果说和没说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取决于这位将领本人的判断。
    最后,孙承宗都听得腻味了,拍了下帅案,直接说道:“皇上有旨意,朝廷军需短少,不足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