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草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要找他,他自己到找上门来了。不过,叶知秋先前已经吩咐衙役将他们居住的这个套间小院子的院子门关上了,没有他的许可,谁也不能进来,以免把瘟疫带进来。
    跟着他们的这些衙役已经被城里那么多人的暴毙吓坏了,他们当然要听叶知秋的话,这个时候关系性命的事情,那自然是天王老子都不管了,别说是县令。先把命保住再说。
    所以,县令在外面叫门,这些衙役在门后面说不能开,担心瘟疫会进来。。一边飞奔跑来向叶知秋禀报。
    叶知秋和邓隐他们急忙来到院子门后,隔着门说话自然不方便。叶知秋便让衙役搬来了一架木梯架在墙上。他把口罩带上,爬上楼梯,望着下面跺脚大叫衙役开门的罗县令,道:“对不起,罗大人,你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暴露在瘟疫病人里,我不能让你进来,有话就这么说罢!”
    罗县令脸色都变了,仰着头对叶知秋道:“国舅爷,不好了,那个公孙楠已经病倒了!症状跟其他人发病之处一样!卑职后悔没有听国舅爷的话,所以特来请罪!”
    说罢,咕咚一声跪倒磕头。
    这罗县令看见公孙楠也发病了,这才知道叶知秋的做法是对的,而不是胆小,面对这样恐怖的瘟疫,再怎么谨慎都是不过分的。
    叶知秋让他起来,道:“我先问你,你们这有军队驻扎吗?”
    罗县令摇头道:“没有,我们附近没有军队驻扎,只有京城才有。”
    叶知秋苦笑,对罗县令道:“我给你一套防护服,你穿上,或许有用。”回身让下面的衙役去拿一套连体衣来,扔给罗县令,道:“你穿上,然后去组织衙役民壮,让他们封闭城门,不准出去,以免瘟传播开去!”
    罗县令赶紧答应了,穿好连体衣,叶知秋又提醒了他一些防御瘟疫的注意事项。
    罗县令急匆匆的去了。只不过,他没有去组织人手阻止城里人外逃,因为,他已经知道,城里人已经有很多跑出城了,再阻止已经没有意义,说不定还会闹出乱子来。他回到家,让仆从把房门全部钉死,拿着刀枪,防止人进来,全让老婆儿媳按照叶知秋这套防护服的样式,给全家人定作了防护服。全家人都穿上。
    然后,这才领着衙役们开始维持城里治安。那些衙役看见县太老爷穿了这样一身怪莫怪样的衣服,也跟着学,于是,这种服装很快流行起来。ishu。
    但是,这并没有给全城的瘟疫防护带来明显的改观,因为大理国地处南疆,气候温暖湿润,很少用到皮货,所以皮货都外销了,本地使用的很少,制作原材料紧缺。同时,防护服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加上严格的病人隔离手段和前后的消毒药水使用,还有相应的防疫医学知识,才能有一定的效果,而这些,全城百姓是不具备的。
    半夜,叶知秋和众位太医又全副武装地穿好防护服,出来给病人们复诊。
    叶知秋和范妙菡来到最早去的那的老段头家,没门没有锁,一直到里面,连叫了好几声,都没有人答应。进去一看,老段头和他仅存的儿子,都已经咽了气。
    先前布置衙役通报县令把尸体都掩埋了,但是,死的人太多,县城来的仵作只有几个,人手远远不够,所以老段头家里的几具尸体,都还没掩埋,还有现在是冬天。尸体还不至于腐烂这么快。
    叶知秋他们又继续逐一复诊。让他们心情沉重的是,下午医治的十几个病人,有一小半都病死了。剩下的,大多病情加重,只有两个病情稳定,一个略有好转。
    叶知秋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将这个略好一点的病人用得方子,马上给其他病人使用,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复诊的时候,又多了许多新病人。听说是京城来的太医,都来求医。一直治到东方变白,这才初步结束,返回衙门休息。
    衙门里自然没有床铺,但是,叶知秋决定还是不去驿站或者客栈,因为那两个地方,都有不少病死的人,而且人来人往的,不好封闭隔离,还是在衙门里安全一些。
    衙役不劳吩咐,便把衙门里的桌椅板凳拿来堆在大中间烧了,生了一炉篝火。所有人除了站岗防止外人翻墙进来之外,都围在篝火旁,躺在地上和衣而睡。
    范妙菡蜷缩在叶知秋怀里,不知道是冷还是害怕,娇躯轻轻地发抖。叶知秋抱紧了她,轻轻地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
    这一吻,让范妙菡镇定了不少,把脸蛋贴在叶知秋的脸颊上,低低的声音道:“师哥,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
    叶知秋知道,范妙菡今天看的死人太多了。她一个大家闺秀,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害怕是很正常的。搂着她,低声道:“不会的,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平安地回大宋的。”
    “你说,这场瘟疫,会不会我传到我们大宋去?”
    “不会的,放心吧!”叶知秋微笑道。
    叶知秋早就在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昭然若揭,只是,他一直不想面对。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的流感,是防不胜防的,当年的禽流感,猪流感,都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根本堵不住。好在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通讯技术加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这才没有造成一九一八年那样死亡两千万人的恐怖灾难。但是现在是古代,别的不说,单单是对这种瘟疫的传染方式的无知,就足以造成致命的灾害。所以,传到大宋,那是绝对的,而且会很快。但是,他现在只能这么安慰范妙菡。
    必须要让仁宗皇帝提前做好准备!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范妙菡累了一夜,在叶知秋的怀里也感到了安全,很快就睡了过去。
    叶知秋等她安睡之后,这才轻轻的起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信,把大理里弄县爆发致命流感的事情说了,还详细写了这种病的几种主要症状,和治疗的主要方子。
    最后这一点,叶知秋没有办法写清楚,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自己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子才有效。只能把目前被证明没有效果的方子写了,这样至少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最后,也把自己那个稍微有一点作用的方子也写了。供参考。
    写完之后,他悄悄叫醒了户部司房,现在,衙门里罗县令被挡在了外面进不来,主簿已经病死,其他佐官都忙自己家的事情去了,衙门里只有这个户房司房还坚守阵地。
    叶知秋把这封信交给他,让他立即派人加急把信送到大宋边境,请他们务必马上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东京汴梁,交给自己的父王。他会立即转交给皇帝的。
    那司房赶紧答应了,马上安排两个捕快,星夜兼程赶往大宋边界。
    那两个捕快骑着马,飞奔出城,直奔东北边境。
    下午时分,他们正沿着官道往前奔驰,突然,迎面来了一伙人,有几十个,手里拿着锄头、木棍啥的。乱哄哄朝他们两过来了。
    两个捕快以为是下地干活回家的农户,便挥舞着马鞭叫着:“让开!快让开!衙门公务!”
    马不停蹄地往前从冲去,按照往常,路上的行人肯定会躲闪官差,如果慢了,会挨鞭子的。但是,这一次不同,这些农户不仅没有躲开的意思,反倒是将手里草叉、锄头对准了他们冲过来的马。
    两个捕快只得勒缰绳把马停住,勃然大怒道:“你们干什么?竟然敢拦官差,你们想造反吗?”
    当先一个粗壮大汉,二话不说,兜头就是一锄头,正打在那捕快的脑袋上,当即脑浆崩溅,一头载下马来。
    另一个捕快又惊又怒又是害怕,伸手就去拔腰间的单刀,刚碰到刀柄,已经被冲上来的农人拉下马来,锄头、棍棒一通的乱打。
    那个粗壮农人瞧着冷笑道:“现在到处都在闹瘟疫,成百上千的这么死去,与其这样病死,不如先过几天痛快日子,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死了也要拉个垫背的,你们这些狗贼,平素欺压我们百姓,今人便是你们的死期!”
    地上那个捕快已经被打得脑袋开花,死在当场,哪里还能听到他说什么。
    这些农人打死两个官差,便开始抢他们身上的东西,一个农人从尸体身上搜出叶知秋的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他又不识字,看不出什么名,当下刷刷几下,将那封信撕得粉碎,扔到了路下,一阵风出来,便成了漫天的蝴蝶。
第226章 逃
    第226章
    叶知秋医治瘟疫病人曾经产生了作用的方子,后来结果让他大失所望,用在其他病人身上,作用却不理想,只有几个病情有了好转,其他病人,依旧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
    他们来到里弄县已经是第五天了,流感瘟疫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得到有效的控制,从最初的死亡几十人一路攀升,到这一天,全城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五百人!而病倒了病人,也有上千人!
    城里仅有的两家棺材店,所有的棺材都已经卖光了。连半成品都买走了,但是,还是远远不够。只能把尸体停在堂屋里,等着棺材店进货。
    叶知秋非常担心,他穿着防护服,让人把罗县令叫来,告诉他,这样不行,必须把尸体火化。罗县当然听他的。带着衙门的衙役,挨家挨户地劝说让他们把尸体火化了,不然会造成瘟疫的进一步流行。
    当然,几乎没有效果,响应的寥寥无几。因为土葬是千百年的传统,不可能几句话就改变。而且全城那么多病死的,罗县令不敢用强,生怕引起众怒造成民变,那可是死罪。
    面对这样的局势,叶知秋只能仰天长叹。
    公孙楠死了。
    着他出去巡诊的几个大理太医无一例外全死了,在痛苦地与瘟疫病魔抗争了几天之后,一个个死去。
    叶知秋不计前嫌,得知消息之后,前去诊治,但是,他没有好的方子可以治疗,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
    公孙楠在死之前,一直看着叶知秋身上的那件奇怪的防护服,也许,他们在后悔,当初自己对叶知秋的轻视。他用性命,为自己的行为支付了代价。
    第六天,罗县令惶恐地找到了叶知秋。——经过这几天的观察,罗县令没有发病的迹象,叶知秋这才确认他没有染病。所以让他跟他们在一起了。
    罗县令脸色煞白,甚至在轻轻发抖,这一点可以从他那无风自动的白胡子得到证明。叶知秋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让这个老头如此害怕。
    但是,听了罗县令的话之后,叶知秋自己感到了一阵的寒意。——罗县令告诉他,刚刚得到消息,大理国南部和西部若干个县,都出现了瘟疫!而且,一些州县还出现了灾民的暴动!从这两天观察的情况来看,他们里弄县的民众,似乎也在暗地里蠢蠢欲动,有群起响应的可能!
    如果单单是瘟疫,相对处理还简单一些,要是再加上民变暴动,局势一旦失控,那可就麻烦了。请牢记所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只怕就有池鱼之祸。
    范妙菡他们也紧张起来了,庞安时低声道:“大哥,要不然,咱们撤走吧,赶紧返回咱们大宋!”
    其他几个也是这个意思,叶知秋沉吟片刻,道:“这样吧,你们先走,我要留下。”
    范妙菡急道:“为什么?”
    “我一定要找到治疗这种流感的适当的方子,这几天,我一直在适用各种方子治疗,进行效果比对,目前找到的一个方子,相对效果还可以,只是用量配伍需要进一步调整,因为这次的流感瘟疫,呈现多种症型,要根据不同症型进行调整配伍。如何调整,我还在一边治疗一边测试,如果这时候撤离,那就前功尽弃了。”
    范妙菡道:“可是,要是发生民变,甚至兵变,那怎么办?”
    “放心,有雪奈保护我,她的本事,保护我们两人是绰绰有余的。”
    “不!”范妙菡道:“我要跟你在一起!我哪里都不去!”
    朱肱也道:“我也不去。刚才罗县令说了,现在大理多地已经发生民变,咱们情况不明,冒然乱闯,万一闯进正在闹民变的地方,岂不是自投罗网?一动不如一静,大理国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等民变平息了,大哥也找到治疗瘟疫的方子了再说。”
    唐慎微也道:“正是,咱们结拜的时候就说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现在危难当头,怎么能自己逃生呢?”
    庞安时也道:“正是,大哥不走,我们是不会走的,那就一起留下!”
    唐慎微老成持重,捋着黑胡子道:“既然已经有了民变的苗头,咱们不得不防。请罗县令来,商议如何防止民变。”
    叶知秋立即叫人去请罗县令。可是,人还没有请来,就看见不远处火冲天,并不时有喊杀传来。在场众人无不脸上变色。
    片刻,先前去请罗县令的衙役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道:“不好了!西城,民变了!杀人放火呢!县太爷带着捕快民壮过去了!”
    叶知秋知道,县城里可以调动的捕快衙役民壮不多,只怕弹压不住。对那衙役道:“你赶紧把衙门里能调动的人都调动起来,把兵器仓库打开,把兵器分发给大家!”
    那衙役苦着脸道:“打开兵器仓库,必须县太爷说了才行,不然,私自打开,那是死罪。”
    叶知秋顾不得给他废话,道:“兵器仓库在哪里?你带我们去。”
    衙役听着那渐渐大起来的喊杀声,不仅脸上变色,不敢多说,急忙带着他们来到后面的兵器仓库。
    古代跟现代一样,对武器都是实行管制的,而衙门的兵器,除了捕快随身携带单刀之外,别的武器都收藏在武器仓库里。
    把他们带到兵器仓库之后,那衙役赶紧退到一边。
    叶知秋道:“把门撬开!”
    邓隐一直跟着,见状急忙上前挡在门口,急声道:“不行!国舅爷,抢夺衙门武器仓库,那是死罪,你们是大宋的子民,更不能这样做!要不然……”
    刚说到这里,就听见大门方向大乱,接着燃起了熊熊大火!然后看见不少衙役、书吏朝这边跑来了,看见他们,大叫道:“乱民杀进来了!”
    在恐怖的瘟疫面前,在无法逃避的死亡来临的时候,人的理性彻底丧失了,暴力随之而生。
    叶知秋一把将邓隐从仓库门口拉开,冲着空中急声道:“雪奈!把锁砸了!”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块石头,当的一声,将那把铜锁打得乱飞出去。叶知秋叫了一声好,抓住门环,用力将一边大门拉开。朱肱过来,帮着把另外一扇大门拉开。
    武器仓库里,琳琅满目的摆放着各种武器。叶知秋拿起一柄匕首插进靴筒里。又拿了一把孥,还有一盒箭,挂在腰间,回头道:“快!拿武器!”
    庞安时他们都各自拿了兵刃,连范妙菡都拿了一杆长枪。邓隐脸色苍白,终于也一咬牙,拿了一把仆刀。
    出到门口,远远看见一大伙人,潮水一般朝他们这边涌来。很显然,他们是冲着衙门的兵器来的。
    叶知秋让打开兵器仓库取兵器,不是为了跟这些暴乱的民众对抗,而是为了自保。
    这几天,叶知秋已经把里弄县衙门的大致情况摸清楚了,手一挥,带着众人往衙旁边的马厩走,要跑路,没有马是不可能的。
    还好,乱民还没有冲到这里来。他们一人牵了一匹马,快速把马鞍套好,策马从向后门。
    打开后门,看见的场景让他们目瞪口呆。——只见地上横七竖八都是尸体,明显都是被打死的,不少房屋已经冒出了滚滚浓烟,不时有人挥舞着武器跑来跑去,店铺差不多都已经被砸,里面被洗劫一空。店主被杀死在门口。
    由于他们都是马队,手里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