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草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病患长时间大量月经出血,造成血虚。为什么会长时间大量出血?——脾气亏虚,脾不统血!
    中医认为,人体的血液是脾摄取食物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化生而来,只有脾气健运,才能源源不断化生血液,血量才能充足。同时,脾还是生气之源,气能摄血,也就是说,中医认为人体血液之所以能在血脉中运行,是因为里面有气,因而称为“气为血之帅”,或者叫“血随气行”。而这种统摄血液运行的气。就来自于脾。
    现在,病患病因便是脾气亏虚。这可以从她食少、腹胀、便溏、体弱、神疲、脉弱可知。要治这个病证。就需要补脾摄血。
    贞子提笔写了个归脾汤的方子,递给那fù人,fù人接过一瞧,苦笑道:“大夫。这方子我吃了无数,却不见好啊!”
    贞子奇道:“这方你吃过?剂量配伍都一样吗?”
    “都一样的。前面郎中就是开的这个方子,没用。”
    贞子拿着笔管挠挠头,侧脸瞧了瞧旁边姐姐樱子。樱子正好看完一个病人。当下问了情况,也觉得蹊跷,病人就是一个脾气亏虚导致脾不统血,而归脾汤便是治疗这种病的方子啊,怎么会不见效呢?
    两人正无计,旁边叶知秋适才听到了贞子问诊情况。虽然没有诊脉望舌,却也猜了个**不离十。起身过来问道:“怎么了?”
    贞子正无计可思,没好气道:“没你的事!”
    叶知秋笑了笑,转身要回桌位,旁边樱子道:“她明明是脾不统血证,前医用了归脾汤却没有效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帮忙看看。”
    叶知秋凑过去,拿起方子仔细一瞧,笑了:“你们这归脾汤少东西啊,难怪吃不好。”
    “少什么?”樱子问。
    “少了当归和远志两味药!加上,就一定有效了!”
    宋朝的归脾汤没有当归和远志,后世医家明朝薛己加上这两味药,使得原方养血宁神的效果大大增加,这才使得这个方子焕然一新,成为一代名方,现在中药店出售的归脾丸便是来自于后面的新加的归脾汤。
    这段历史贞子和樱子自然不可能知道,两人面面相觑,贞子道:“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倒是可以养血补心。”
    樱子也道:“加远志,增加宁心安神的效果,却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加这两味药,就有效果吗?”
    叶知秋道:“听我的,没错!若是没效,你们依旧再痛骂我一顿就是!”
    贞子冷笑:“这是给人治病,加了你的药治不好,岂能单单痛骂一顿就行的?”
    叶知秋苦笑,心想你们看不起我,我何必热脸贴你们的冷屁冇股!可一想到自己的脸贴在这两个绝sè小妞翘tún上的样子,太过yín邪,自己不禁笑了。
    贞子杏眼一瞪,道:“笑什么?”
    叶知秋赶紧板着脸,回到了自己的长条几案后面,继续诊病。
    贞子望向姐姐樱子,道:“怎么办?要不要去问问先生?”
    他们坐堂问诊有太医局的先生在一旁指点,遇到不明白的可以马上询问。樱子轻咬嘴chún,摇头道:“问了只怕也没用,归脾汤就没有加这两味药的,这可能是他们孙家自己的秘方。听他辨析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应该医术不错,这两味药加上也对证,没有什么坏处,左右无计,不如就听了他的,先开一剂,让病人吃吃看,好了再开,不好再求教先生。”
    贞子点点头,提笔要加,忽又搁笔,扭头望向叶知秋:“哎!加多少啊?”
    叶知秋装着没听见。
    “哎!我问你呐!当归和远志加多少?”贞子提高了音量,脆脆的,好象风铃的声音。
    叶知秋这才抬起头,先瞧了她一眼,又左右看看,指着自己鼻子道:“你问我?”
    贞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我不问你我问谁?是你告诉我们要加这两味药啊,又不说加多少!”
    叶知秋嘿嘿一笑:“可是,我的名字不叫‘哎’。”
    贞子没好气瞪了他一眼,瞧向姐姐樱子。樱子抿嘴一笑,朝叶知秋努努嘴,推了她一把。贞子无奈,站起身,走过去,装模作样长揖一礼,道:“知秋贤弟,请赐教,这方子该加当归几何?远志多少?”
    “贤弟?你比我大吗?”叶知秋笑道。
    “我马上十六了,你不过十四五岁,我不比你大啊?”
    “我也马上十六了!”
    “我是七月生的!”
    “我是六月生的!”叶知秋笑了,“你应该叫我哥!”
    他已经问过碧巧,自己的生辰八字,所以知道,以前都是当小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比自己小的,虽然只小了一个月,却也当了哥,这份自豪溢于言表。
    贞子斜着眼瞧他道:“没说谎?”
    “如假包换!”叶知秋忍住笑,心想其实自己穿越前已经二十多岁,只是附身之后变成了十多岁的半大孩子,已经掉格吃亏很多了。
    贞子大眼睛眨了眨,道:“好吧,就叫你一声哥又有何妨,——知秋哥哥,好哥哥,告诉妹妹加多少,好不好嘛~!”
    余音婉转,拖长了,jiāo滴滴,甜腻腻,孩子撒jiāo似的拉着他的衣袖摇晃着,扭着小蛮腰,噘着樱桃小嘴。把个叶知秋听的一身鸡皮疙瘩往下掉,心想女人当真是魔鬼,说变就变,刚刚还凶巴巴的,现在就软嗲嗲的,赶紧拱手道:“行了行了,我告诉你还不成嘛,——两味药都各加一钱!”
    “谢了!”贞子脸上的笑容小鸟一般飞走了,面无表情转身回到长条几案后,提笔写了,把方子给病患拣药,道:“下一个!”
    叶知秋见她神情变化之快,比川剧变脸还厉害,唯有苦笑。
    樱子也回到自己几案后坐下,也叫下一个病患来就诊,可是,等在后面的病患家属却发现病人似乎不行了!
    这病人是个中年fù人,躺在长条几案上,两眼紧闭,嘴巴微张,他男人急了,忙摇晃着呼叫。樱子赶紧过去问道:“怎么了?”
    这中年人急得脸都白了:“孩子他娘早上就说头晕,还吐了一次,我就扶她来看病,人多就坐在这等,刚才还好好的坐着,后来就说头昏想躺一下,我就搀扶她躺在这,刚才叫到我们了,我叫她她不应,这才发现好象不行了!”
    樱子仔细一瞧,见那fù人呼吸微弱,能听到喉中痰鸣,掐开嘴,见口内有白sè痰涎,mōmō手脚,寒冷如冰,诊脉发现沉迟弦滑。急声道:“她这是痰厥,乃气机阻滞,痰mí心窍!”
    说着,疾步回到几案前,取了金针回来,选了一根毫针,刺入病患人中、合谷二xué,大幅度捻转。可是病患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贞子也急忙过来,见针灸无效,也急了,急忙跑去叫坐堂指导的先生。这位先生急忙跑过来,一瞧之下,又指点换了几处xué位,还是无效。场中众人都慌了神。
    叶知秋早已经围拢过来,心想痰mí心窍,在现代社会那就得进行气管切开,用吸痰器吸痰,这会儿没有吸痰器,找管子插进去也行,急声道:“赶紧把他气管切开!找一根管子来插进去,把痰吸出来!”
    这个法子当真匪夷所思,所有人都愣了,贞子急道:“这当口你还出这主意!想害死人啊?”
    樱子却道:“吸痰这主意可以,却也不用切开喉咙!”说着,端起桌上的杯子,将半杯水都倒在自己右手上,然后左手抱住那病fù头部,将那湿漉漉的葱白一般细nèn的柔荑,小心地伸入病人口中,用纤纤素指抠住口中痰涎,用指尖刺探咽喉,病fù立即反射xìng呕吐,当下吐出了一大堆痰涎。随即长长的shēn冇吟了一声。
    众人一片欢呼。那男子jī动的连连作揖感谢。指导老师又急声吩咐樱子再接着针刺xué位,过了一会,神志这才渐渐清醒了。
    叶知秋由衷赞道:“真是好办法,你这法子比我的管用多了!你真聪明!”
    樱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仔细洗过手,重又回到桌子后面坐下,给那fù人诊查诊病开方。
    叶知秋心想,这姐妹俩可真有意思,姐姐淡如水,话语不多,妹妹却一惊一乍的冰火两重天。!。
第121章 新方子
    叶知秋回到座位也接着诊病,他前段时间的学习,诊脉望舌都已经练习娴熟,常见病已经难不住他了,刚开始还比较紧张,诊治多人之后,一颗心也慢慢平稳下来。
    吃过晚饭,接着诊病,太医局的病患冲着太医局这三个字,那当真是络绎不绝,人满为患。虽然有四十个上舍学生加上两个坐堂太医,却也是人人都有事干,没有闲着的。
    这时,又有事了,那边学生跟病人家属吵起来了!
    这学生治疗的是一个腹痛下利里急后重痢疾病患,这病人家境贫寒,没钱吃药,要求针灸治疗,针灸不开药很便宜。
    可是,这病人的痢疾很严重,每天上茅房数十次!所以针灸没一会,就捧着肚子又要嚷嚷上茅房,学生只好帮他把针取了,让他去茅房。回来之后躺下扎针,没多久又闹着去茅房,只好又取针。一来二去的,学生烦了,问他是不是存心的。病人家属便跟这学生吵了起来坐堂问诊的先生赶紧过去劝架,狠狠批评了那学生,学生低着头没敢说话。
    叶知秋也过去了,听了之后直皱眉,这学生也太不耐烦了,跟先前人家樱子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问旁边同宿舍的朱脑道:“这同学是谁啊?”“掌步云!他爹是掌禹锡掌太医。”叶知秋吃了一惊,掌禹锡虽然是北宋名医,但是爷爷孙用和的案子,就是他和高保衡两人搞起来的。搞得孙家家破人亡。前段时间被可馨使釜底抽薪之计,抽调去澶州治疗洪水过后发生的瘟疫去了。想不到他的儿子却也是太医局的学生,而且跟自己是同学。
    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这掌步云就是最好诠释。
    坐堂指导的是一个老先生,huā白胡须,训斥掌步云几句之后,问了情况,道:“病患〖针〗刺之后不久就要上茅房这是痢疾必然的结果你应该从治疗上面想办法才对!”掌步云嘀咕了一句:“有什么办法,刚扎好针他就要上茅房,总不能带着针去吧?”老先生道:“那好办,我说你扎保管不上茅房了!扎足三里、天枢、中胱、气海!”然后说了进针手法。
    掌步云按照老先生教授办法进针。不料没多时,病患又开始嚷嚷说要上茅房,不然就拉倒kù子里了。掌步云冷笑,斜眼瞧着老先生,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老先生却捻着胡须道:“捻转各针!快!”掌步云忙按照吩咐捻动金针。这一招果然奏效,片刻间,病患又安静下来了说不想上茅房了。
    一时间,围观学生们都赞叹连声。叶知秋也很惊讶,又问朱脑道:“这位老先生是谁?”“王惟一,教咱们针灸的,针灸科内舍就学了,那时候你没来。”叶知秋一听王惟一这名字,当真是又惊又喜:“竟然是他!”王惟一〖中〗国古代著名针灸大师,曾亲自设计监工制造了两尊精铜铸造的人体模型,作为教授针灸的模具。同时王惟一撰写针灸名著《铜人谕xué针灸图经》,是对宋朝之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这本书与铜人。配套使用。他用铜人教学的这个开拓xìng的创举,加上他的针灸专著,使得他因此成为针灸史上最有名的名医。
    知道是这位老先生之后,他的神奇针灸也就很正常了。
    那边掌步云要取针,王惟一却摇头说不要,环视四周同学,朗声道:“痢疾往往与积有关,对于积病,必须缓消,不可猛攻,如果强攻,虽然便通了但是腐秽不除,病不得愈。针灸治疗也是如此,只能缓消留针,不能强刺jī猛攻,想速效,却不得,这就是方法不对。必须留针半个时辰才取,如果其间腹痛要上茅房,就按照刚才的方法捻动金针便可以了。”众同学都吩咐点头,用心记住。
    那之后,经过这一次针灸,病患的痢疾果然痊愈了,这让叶知秋对王惟一的针灸技术印象十分深刻,也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位好先生而高兴。
    这之后再无别的惊险发生,到了夜里,二更天,医馆这才关门,学生们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白日里没时间看书,便只有晚上看了,反正也不存在熄灯问题,朱脑他们回到宿舍,便挑灯读书起来。一直到三更过后。
    这些书很多叶知秋也没看过,想到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便要迎来毕业考试,如果不能通过,就得卷铺盖回家,丢人不说,救不了孙家人那才是大事。所以他也是利用所有时间专心看书。
    四人一直看到三更过后,第二天还要上课,这才匆匆洗漱áng睡了。
    叶知秋舒舒服服躺在金丝蚕被里,只是,这还是穿越过来第一次单独一个人睡,没有了碧巧和若菊,他觉得身边总是空dàngdàng的,已经习惯了闻着女孩幽香入睡,现在屋里却是四个大男人,满鼻子满耳都是汗味脚丫子味和呼噜声磨牙声,虽说穿越前大学七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但人就是这样,习惯了舒服的日子,再回头过艰苦的日子,总是有些不自在的。
    闭着眼睛,不知怎么的,眼前却冒出樱子和贞子两姐妹的模样来,特别是樱子,不顾脏不顾臭,亲自伸出纤纤细手,帮病人引痰,这才是真正的医者父母心的表现,他对小〖日〗本一向印象不好,不过,这对小姑娘,却让他对〖日〗本女人印象大为改观。看来不能用国家区分人,再好的国家,也有差劲的人,再差劲的国家,也有好人。
    第二天上午上课,下午继续坐堂诊病。
    头日那fù人又来找贞子看病了,喜不自胜说道,吃了新开的方药,月经量已经明显减少了,食yù也增加了,睡觉也安稳了。
    贞子一听,很是惊讶,禁不住瞧了叶知秋好几眼,只可惜叶知秋正专心致志给病人诊病,没有看见他敬佩的表情。
    贞子把这件事告诉姐姐樱子。樱子也很是赞叹,让贞子原方开了,接着给病人吃。先后吃了十几药之后,缠绵折磨了这病人三年多的病,终于痊愈了。贞子和樱子姐妹俩这才相信,这个敢于诘责古人经典的半大孩子,不但嘴巴厉害,还是有些真本事的。
    叶知秋在太医局的生活一旦走上正轨,日子就好过了。早上上课,下午晚上在医馆坐堂问诊。
    转眼间五天过去了,又迎来了休息日。
    唐慎微他们巴不得这一天早点来,好一天都泡在书里,誊抄研读叶知秋的那一箱皇家医学典籍。休息日头天晚上是不用去医馆坐堂问诊的,可以回家住,但休息日当天晚上却要返回学校,坐堂问诊。朱脑他们三人休息日头一天下午下课之后,便坐在宿舍奋笔疾书,誊抄医书。叶知秋是不用抄的,王妃已经说了,这些书他想看多久就看多久。他回到了新家吴王府。
    他先回自己住处探望了母亲岳氏,说了自己五天来的学业和见闻,岳氏见他还这么孝顺,很是欣慰。
    然后叶知秋来到王妃寝宫问安。
    王妃见到叶知秋,自然喜出望外,拉着问个不停。见他精神头还不错,也没饿瘦了,这才放心。吩咐厨房做一顿叶知秋喜欢吃的大餐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说是一家人,其实只有吴王、王妃和叶知秋他们三个),大哥出城去道观访友去了,二哥三哥也是呼朋唤友游船河去了,王妃的话也不听。无奈,只有三个人吃。
    酒宴上,王妃喜滋滋对叶知秋道:“官家得到翰林院曹铨他们的禀报,说发现了张仲景的失传的《伤寒杂病论》,官家龙颜大悦,连说了好几个好,还说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