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地师-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计连杀鸡都不敢。要不,他怎么会被我这样一个弱女子给绑了?要不是我后来睡着了,他还跑不掉吧?”
  程仪笑道:“我告诉你,我们守备在淮安的时候,率200人的一支队伍,全歼了100余人的倭寇,还抓了700多人的山贼。还有,他在播州的时候,一个人放水淹了杨应龙的5000jīng兵,你说说看,他是不敢杀鸡的人吗?”
  “真的?”歌伶惊住了,“那他怎么会……”
  “他只是不想伤害你罢了。”程仪说道,“如果他想伤你,10个你也已经成他的刀下鬼了。你若是不信,等你病好了,可以去看看我们勘舆营的训练,看看苏守备的武艺如何。”
  “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守备想如何处置我呢?”歌伶问道。
  程仪道:“苏守备说了,你醒过来之后,随时可以去见他。他想问问你想救的老师是何人,是否值得营救。若你老师确是好人,那么他会设法救下,定不会让好人蒙冤。若你老师是为非作歹之徒,那么你最好不要与他同流合污。苏守备还说,爱吾师,更爱真理,尊师不能盲目。”
  “我老师当然是好人!”歌伶说道,“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武昌、麻城一带,谁不敬重我老师的才学?”
  “你老师是个神医吗?”程仪问道。
  “不是……”歌伶道,“其实,我说他是我老师,并不是说我跟他学医术,只是敬仰他的学识罢了。我老师曾在麻城开坛讲学,我前后听了一年多,所以把他当成我的老师。”
  “你说了半天,此人是谁啊?”程仪好奇地问道。
  “他叫李贽。”歌伶答道。


 268 营救大儒李贽

  “李贽……这个名字很耳熟啊。”苏昊嘀咕道。
  “那个姑娘说的,真的是李贽?”举人周汝员一脸激动地问道。
  程仪点点头道:“正是。我听我弟弟也提起过此人,好像就是在麻城讲学的。歌伶还说,这位先生的号叫温陵居士,这就不会有错了。”
  “不错不错,温陵居士正是李贽李卓吾,这可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儒啊!”周汝员说道,他的眼睛里放出一股崇拜的光芒,像是后世的脑残粉丝们提起自己的偶像时候那样。
  听周汝员这样一解释,苏昊一下子也想起来了,似乎在一年多以前,他曾听马玉和土豪赵洛聊起过这个人,当时那二位也像今天的周汝员那样,对李贽顶礼膜拜之至,称他为当世第一大儒。
  苏昊还记得,当时大家就讨论过李贽的政治倾向问题,认为他的有些观点过于离经叛道,可能会为朝廷所不容。比如说,他批判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吹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这与明代的主流执政理念是相悖的。此人客居麻城,开坛讲学,从者数千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意见领袖。朝廷派锦衣卫去抓他,也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这个时候发生了而已。
  “这个歌伶就是因为想救李贽,所以才绑架了我。现在这事,大家觉得该怎么办?”苏昊问道。
  周汝员道:“若这个女子是救人心切,而且欲救之人又是李贽,以属下的意思,还是对其网开一面为好。毕竟守备大人只是受惊,而没有危险,不予追究,也是说得过去的。”
  “追究是肯定不会追究的。”苏昊说道,“若是想追究她。当时我就可以杀了她,又何必把她带回营里。我的意思是说,咱们有没有必要帮她一把?”
  “帮她一把?”众人都吃了一惊,“守备,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也要去救李贽?”
  “为什么不呢?”苏昊道,“如果他真是当世大儒,而且也没什么大逆不道之举,这样被锦衣卫带走,实在是可惜了?我等也都是读圣贤之书的。既然他是当世大儒,我们怎么也该出手相助吧?”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从锦衣卫手里救人,形同谋反啊。”邓奎提醒道。
  “我们只救人,不伤人,没那么重的罪。再说,这个李贽也是60多岁的人了,咱们这样做,也只是出于尊敬老人的想法嘛。”苏昊笑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苏昊对于锦衣卫的印象是完全负面的,丝毫也不认为与锦衣卫作对有什么不妥。李贽的学说,其实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相对于封建时代来说。这属于一种进步的思想。苏昊觉得,让这样一个思想家落到锦衣卫的手里,实在有些可惜了。
  苏昊这样一说,大家都沉默了。邓奎、张云龙这些当兵的人。对于什么李贽张贽的,并没什么感觉,但像周汝员乃至程仪。都属于文化人,对于一个大儒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
  李贽被锦衣卫抓走,要带回北京,其下场会是如何,大家完全能够想象出来。但在苏昊开口之前,大家也就是叹叹气,表示表示惋惜而已,哪里会想到要出手去营救。现在苏昊把这话说出来,倒让大家为难了。
  从明哲保身的角度来说,当然不能去营救李贽,这个糟老头子与勘舆营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为他冒风险?但大家口口声声说他是大儒,看着大儒蒙难而不出手,如何说得过去?但如果真要去营救他,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万一没弄好,这可就是惹火烧身啊。
  “苏守备,你真的想救这个李贽?”邓奎打破了沉默,对苏昊问道。
  苏昊点点头:“真的,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大学者,让锦衣卫给杀了,有点可惜。如果能救他一命,何乐而不为?”
  “那么,打着咱们勘舆营的旗号去救?”邓奎又问道。
  苏昊大摇其头:“这怎么可能,一亮旗号,这可就真的成了谋反了。为了一个李贽去谋反,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那我明白了。”邓奎道,“既是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属下去办吧。”
  “就这么简单?”这回论到苏昊吃惊了。邓奎回答得这么爽快,简直就像是上街买斤白菜那样,这可是从锦衣卫手里劫人,是钢丝上跳舞的勾当。
  “救个人而已,有何难哉?”邓奎轻松地说道。
  苏昊问道:“邓奎,你打算怎么去救,总得有个方案吧?你要带多少人,准备文斗还是武斗,会不会伤及无辜,这些事情你都想好了?”
  邓奎道:“属下还没有完全想好,但属下觉得,要从锦衣卫手上救个人,没什么难度。至于说人手,此事不宜有太多人参与,我带几个得力的弟兄去办就行了。对了,大家不要声张此事,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好吧,你先去准备,考虑好方案之后,报告给我,我也要评价一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至于你们各位……”苏昊把头转向周汝员、程仪等,说道:“一定要严守秘密,不要声张出去。对了,程仪,告诉那个歌伶,这些天不要轻举妄动。”
  “属下明白!”程仪认真地回答道。
  讨论完毕,众人便分头开始安排了。邓奎让苏昊负责带着勘舆营,按原计划行军,不要在刘店镇逗留。他自己则从营中选了十几名得力而且忠诚的士兵,悄悄地脱离了队伍,北行20余里,在一个名叫胡岭的镇子边潜伏下来,准备实施营救行动。
  勘舆营到过刘店镇,没准镇上有人能够记得勘舆营某个士兵的样子,如果在刘店镇实施营救,很容易留下蛛丝马迹。邓奎选择另一个镇子来办此事,便是为了更好地保密。
  由于大家谁都不认识李贽,所以邓奎专门让歌伶跟着他们这一队一起行动,当然,事先他对歌伶也是约法三章,命令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自行动。歌伶听说勘舆营愿意出手相助,喜不自禁,邓奎对她提出再苛刻的要求,她也是满口答应,绝无二话的。
  对于邓奎来说,李贽是什么人,他并不关心。他只是因为苏昊说了要营救此人,所以便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任务了,这就是一名职业军人的素养。
  至于说自己面对的对手是锦衣卫,邓奎就更不在意了。锦衣卫盛名在外,但更多的时候只是狐假虎威,真本事并没有多少。众人传说锦衣卫厉害,只是因为锦衣卫有拘捕官吏的特权,别人面对锦衣卫时不敢反抗。如果对方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要真刀真枪地干,锦衣卫的战斗力也就和普通的卫所兵没什么区别。
  当然,苏昊也交代过了,他们的目的只是救人,而不能伤人。如果与锦衣卫发生冲突,有了伤亡,那事情就不好收场了。苏昊虽然深得万历的宠信,但这种宠信是有限度的,至少目前还不到能够允许他挑战锦衣卫的地步。
  勘舆营离开刘店镇,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地向南行,走不多久,前面果然出现了一队锦衣卫,打着旗子向北开来。苏昊看到,这队锦衣卫的队伍中间有一辆囚车,车里关着一位白发老者,想必这就是押送李贽的那支队伍了。
  “全体都有,原地停下,让到路边,让前面的锦衣卫通过。”苏昊下达了命令,“还有,锦衣卫通过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有挑衅行为,不得与锦衣卫发生冲突。”
  如果没有营救李贽这件事,苏昊才不会让自己的队伍为锦衣卫让路呢。狭路相逢,拳头大的就能够先通过。勘舆营有2000多士兵,面对着锦衣卫的一支小队伍,哪有让路的道路。但现在就不行了,万一双方抢路的时候发生冲突,回头再发生李贽被劫事件的时候,人家就会联想到是不是勘舆营在报复,这就会给勘舆营添乱了。
  听到苏昊的命令,勘舆营士兵们全都让到了官道的一旁,静静地注视着这一支小队伍通过。这一队锦衣卫大约有七八十人,领队是一名正五品服色的军官,也不知道是个镇抚还是个千户。苏昊与自己的士兵们站在一起,等待着对方通过,对方从苏昊面前走过时,连看都没有看苏昊一眼,显然是压根就不把苏昊这一队官兵放在眼里了。
  “囚车里的那位老者,应当就是李贽了。”囚车经过的时候,周汝员小声地对苏昊说道。
  “你过去没见过他?”苏昊问道。
  周汝员摇摇头:“我家中甚是拮据,哪有余钱供我游历?除了去考试之外,我很少有离开淮安府的机会。虽然一直都听说李贽的大名,却从未有缘亲身去听一次他讲学。”
  “以后会有机会的,我让他给你开个专场。”苏昊拍拍周汝员的肩膀说道。
  周汝员不放心地说道:“我看锦衣卫有七八十人,邓中军只带了十几个人,能行吗?”
  苏昊道:“我看这支锦衣卫队形凌乱,士兵精神状态萎靡,若是要动武,邓奎一个人就可以单挑他们全队人。不过,我跟邓奎已经说好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武的,就看他的智取之计能不能奏效了。”
  锦衣卫走过去了,从他们行军的速度来看,傍晚时分正好走到胡岭镇。他们应当会在胡岭镇过夜,这就给邓奎他们留出了营救的机会。(未完待续。。)


 269 伪粉丝

  锦衣卫镇抚骆准觉得自己倒霉透了,好端端地在京里喝茶听曲,没来由就接了一个去湖广行省抓人的差使。抓人这种事,其实锦衣卫是很喜欢干的,因为抓人的时候可以伴随着抄家,而抄家就意味着能够捞到外快。但骆准接的这个差使,抓的却是一个穷书生,而且还是一个60来岁的穷书生,这种活能有什么油水可捞?
  果如骆准所料,他带着70多名锦衣卫从京城赶到湖广省的麻城,把这个名叫李贽的家伙逮着之后,在他的住处挖地三尺,除了一堆旧书之外,只翻出了十几两碎银子,连塞牙缝都不够。其实这也怪骆准自己没文化,李贽的那些藏书里面,颇有一些是绝版书,如果拿给懂行的人看,也是能卖出个好价钱的。骆准既然不懂这个,自然也就错失了一个捞钱的机会。
  如果仅仅是捞不到钱,也就罢了,穷差使也是得有人去办的,骆准自认倒霉就是。更麻烦的是,这个李贽也不知道是如何妖言惑众,竟拥有数以千计的拥趸者。听说李贽被抓,这些拥趸从四里八乡蜂拥而至,一下子就把骆准和他的手下给围了。
  想想当时那个场面,骆准至今还有些后怕。无数的读书人以及普通民众把书院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喊口号,扬言如果锦衣卫敢把李师带走,他们就要与锦衣卫拼命。锦衣卫不怕杀人,但面对上千人的围攻,他们可没有杀人的胆色。最后,麻城知县带着大群的衙役过来帮忙,好不容易才把百姓驱赶开,让锦衣卫带着李贽逃了出去。
  出了麻城,沿途之上还是麻烦不错。在武昌的时候,一群书生搞了一个什么请愿活动。说是要进京去向皇帝上书,要求释放李贽。对于这样的活动,骆准倒是不怕的,反正请愿是到京城去,与骆准无关,他只管把自己的差使办完就行了。
  从武昌出来向开封府行进其间,不时有一些人上前来拦路,他们都自称是李贽的学生,拦住锦衣卫的目的,也仅限于为李贽奉上一杯酒。或者送点衣物之类。由于没有在麻城那样大的规模,这些人并不敢与锦衣卫为难,最多也就是骂几句为虎作伥一类的话,骆准让手下的士兵把刀拔出来,这些骂人者便惊惶四散了。
  相比那些拥趸,李贽自己倒是要平静得多。他每天呆在囚车里,悠然自得,一会扒着栅栏看看外面的风景,一会盘腿静坐。陷入冥想。骆准甚至觉得,如果这段路足够长,让李贽在囚车里呆上几个月,他说不定就能悟出什么霞举之道。直接从囚车里飞到月亮上去了。
  唉,赶紧赶路,早点回京城去吧,这是骆准唯一的念头。
  “骆镇抚。前面有个镇子,天色将晚了,咱们是否在镇上歇息?”有士兵跑上前来向骆准请示。
  骆准随口问道:“这个镇子叫什么?”
  “叫胡岭镇。”士兵答道。
  “嗯。那就在胡岭镇过夜吧。”骆准说道,“你们去几个人,先包一个客栈下来,客栈里不能留宿其他客人,以免生事。”
  “得令!”士兵答应着,叫上几个同伴飞跑着到镇上打前站去了。
  胡岭镇不算大,镇子上有三家客栈。锦衣卫士兵全面考察了一番之后,选择了一家瑞升客栈作为锦衣卫的宿营地。瑞升客栈里原本已经住了七八位客人,锦衣卫士兵告诉他们,限一刻钟之内收拾起自己的行李,住到别的客栈去。若是耽误了时间,行李都别想要了。
  众人见发令的是锦衣卫的人,哪敢造次,一个个都乖乖地抱着行李跑掉了。客栈老板强装着笑脸,询问打前站的士兵,需要开几间房才够。
  “开20间房!”士兵答道。
  “官爷,本店总共也才15间房,哪能给你开出20间来呀!”老板哭丧着脸说道。
  “那就把你的屋子空出来,还有你家闺女的闺房……她可以不用搬出去。”士兵说道。
  老板闻言,吓得赶紧回自己的屋,把老婆、闺女都转移到亲戚家去了,自己则抱了一床被子睡进马棚里。房子可以腾出来,但他不能不呆在客栈里,否则谁知道这些丘八会把客栈折腾成什么样子。
  刚刚收拾停当,骆准就带着大队到达了。这一通鸡飞狗跳、大呼小叫,自不必提。骆准让客栈老板从镇上最好的酒楼叫来了酒菜,带着士兵们在客栈的大堂里喝酒行乐。至于李贽,则仍然被锁在囚车里,给他塞了两个冷馒头充饥而已。
  “请问,李卓吾先生在这里吗?”
  众人正喝得高兴,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问话。卓吾是李贽的号,所以门外的人问李卓吾,其实就是问李贽在不在。
  “哪来的闲人,你们不知道李贽是钦犯吗?”一名锦衣卫拉开客栈的门,气势汹汹地对外面吼道。
  门外站着十几个人,都是书生打扮。当头一人眉清目秀,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