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上,大军在洮州靠近吐谷浑的边界区域扎营。
    啃干粮喝凉水,大军草草吃过晚饭,马三宝便召集旅率以上军官议事。
    众将齐聚后,马三宝取出地图,道:“明日大军将进入吐谷浑地界。我以为,吐谷浑人进入自己的地界后必然松懈,甚至会停下来修整,收拢残部。所以,我要诸位一鼓作气,一战而下。记住,动作一定要快,不能让吐谷浑人反应过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潜听了暗暗点头。他们孤军深入,若被吐谷浑人反应过来围住,麻烦可就大了,甚至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李潜道:“将军,卑职明日愿做斥候打探敌军动向。”
    马三宝想了想,道:“也好。杜勇,你拨出一队交与李潜。李潜,你三更即出发,负责西南方向沿洮水察探。到未时若无发现便立刻回来。杜勇,西北方向和正西方你再派人打探。发现敌踪,立刻回报。”
    李潜和杜勇立刻领命。马三宝接着安排了行军路线,向其他人分派了任务。安排行军路线乃是方便斥候能及时找到大军,若斥候不知道大军的行踪,如何能及时回报消息?众人领命,各自告退回去督促麾下士卒。
    李潜跟着杜勇去接收了一队士卒。这一队的队正叫屈世卿,年约二十出头,灵州世家子弟。原为府兵,因作战勇敢,被柴绍看中选入亲兵营,累功为队正。李潜与他们虽然见过,却不太熟悉。众人见了面,互相寒暄两句,李潜将明日的任务安排了一番,细细叮嘱了几句。因他们半夜便要出发,于是都早早睡下了。
    三更不到,值守的士卒便叫醒了李潜。李潜命令士卒抓紧整理了衣甲兵刃,取了战马,沿着洮水一路向西南而去。为了扩大搜索范围,李潜将一队人分成十组,每组相隔里许,命他们一定要小心,一旦发现敌踪,立刻回报。
    如此搜寻,直到次日未时,李潜等人已深入吐谷浑境内有上百里,然而所有人都回报说一点发现也没有。李潜听了心中颇为沮丧。他第一次带队做斥候,竟然是个无功而返结果,实在太丧气了。
    屈世卿见状,上前禀告道:“李旅率,前方不远有个河滩,那里河水平缓。卑职以为吐谷浑人若要驻扎,多半会选择那里,不如到那里搜搜看。”
    李潜连连点头,道:“说的不错。敌人若要驻扎,肯定会选有水的地方。其他人先隐蔽起来。屈队正,你带一火人,咱们去那里看看。若是无获,再回去也不迟。”
    李潜等人向河滩走了大约两里,便看到河滩方向有缕缕青烟,估算距离至少在三里开外。李潜见状心中大喜,赶紧命令众人下马,然后找了个小树林将马藏起来,留下四人看守马匹,其他全部步行过去。
    李潜等人一边步行,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大约走到距离青烟的位置一里左右时,便听到前面有讲话的声音。李潜连忙打手势示意众人隐蔽起来。他自己则蹲下身子借着草丛的遮挡快速跑到河岸上,找个灌木丛藏好,然后探头向前方一望,发现河滩两岸果然有不少帐篷,帐篷周围有许多人来来往往忙碌个不停。李潜观察了片刻,没有发现老人、妇女和孩子,立刻断定,这些人吐谷浑的溃兵。
    只是李潜通过观察发现这里只有两百多人。他感觉这些人不象吐谷浑人溃兵的主力。按照马三宝当初的计算,逃回来的吐谷浑溃兵至少有三千人,即便有些溃散了,但伏允身边怎么也得有千把人。莫非留在这里的并非伏允?

第三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
    李潜想了想,觉得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既然发现了就不能放过。于是他悄悄回来,安排两名士卒在此盯着,然后带众人撤回藏马处,李潜命屈世卿带四人回去通禀军情,并让屈世卿告诉马三宝,待大军进攻时,李潜将率其他人从这里进攻。
    屈世卿领命而去。李潜又派两人将剩下的四火人悄悄带到这边来。
    等了近一个时辰,天色已到傍晚,李潜忽然感觉到大地在微微颤抖,立刻明白屈世卿已带大军来到,连忙下令所有人上马备战。
    很快密集的马蹄声传来,李潜估算距离,知道大军距此地差不多又一里左右。他立刻命令众人策马登上河岸,然后取出弓箭,各自瞄准目标,只等杀喊声响起,便射出三箭,然后策马冲杀过去。
    杀喊声响起,李潜率先射出三箭,将三名敌人射杀。然后收了弓箭,取出长枪大喝一声,“冲!”便策马冲出去。其他士卒也紧跟着冲出去。
    吐谷浑人新败,本身就已人心惶惶,再加上又被突然偷袭,更是慌了手脚,毫无斗志,纷纷象没头苍蝇似的在营地里乱撞。李潜率部杀过去,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更有许多人看到他们出现,立刻弃了兵刃高举双手跪地投降。很快,这一仗便结束了。
    两军汇合,李潜才发现来的不是马三宝而是李五郎,而且李五郎只带来了三百骑。
    李潜上前见过李五郎道:“老哥,怎么就只有你们过来?马将军呢?还有其他弟兄呢?”
    李五郎笑道:“你们送来军情不久,杜勇也回报说西北方向发现一股敌军,人数在三百左右。马将军决定两边都不放过,便派老哥我带了些人过来,他率其他人去打西北方的敌军了。”
    李潜恍然大悟。这时屈世卿过来,道:“两位将军,这些降兵怎么办?”
    李潜望向李五郎。按照官职,这里李五郎最大,而且,李潜刚刚进入军队没几天,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李五郎沉思了片刻道:“先捆起来。等明日报给马将军再行处置。”降兵也是军功。但,与斩首相比,降兵的获得难度比较大,而且处理起来更麻烦。想将这些人带回去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还要耗费粮食。如无必要,很多将领都不喜欢留降兵。历史上就有许多斩杀降兵的记载。如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兵,项羽坑杀秦朝章邯的降兵等等。
    李潜想了想,补充道:“屈队正,捆好后将他们用绳索一个一个连起来,防止他们逃跑。”
    屈世卿立刻领命下去。李五郎笑道:“老弟,不错啊。这法子好用多了。”
    李潜谦虚道:“哪里,都是老哥你教的好。对了,老哥刚才说明日回报马将军是怎么回事?今天不去吗?”
    李五郎道:“现在天色已晚,这两日弟兄们也累的够呛。正好这里有现成的帐篷,索性咱们就在此住下,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动身汇合马将军。”
    李潜听了觉得这样也好。他便伸手请李五郎先行,两人找了个最大的帐篷,走进去一看,发现地上已经铺好了厚厚的毛皮,毛皮上还铺着竹席。
    李五郎笑道:“看看,这些吐谷浑人真好客,知道我们来,连睡觉的地方都准备好了。”
    两人相视大笑。而后,两人席地而坐,李潜道:“老哥,要不要审问一下俘虏,或许能得到些消息。”
    李五郎点点头,道:“应该如此。”
    李潜起身道:“那老哥先歇息片刻。小弟去安排下。”
    李潜出了帐篷,叫来屈世卿,让他先弄些吃喝的给李五郎送去。然后又安排他抓紧审讯俘虏。
    屈世卿是亲兵出身,做这些自然驾轻就熟。很快便送来了几样菜肴,都是些肉干肉脯肉羹之类的现成东西,还有一葫芦酒。李潜与李五郎便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喝了没几杯酒,屈世卿便来回报,道:“卑职审讯了几名俘虏,其中有个郎中(吐谷浑官名)。他招供说,伏允早已轻骑远走,不过,为了收拢残兵,他让名王达善留下。那名郎中便是达善的部下,达善让他在此地收拢残兵。这两日,他总共才收拢了一百多人,却被我们全抓了。”
    李潜急忙追问:“他可说达善在哪里?”
    屈世卿回道:“他说达善在据此五十多里的一处牧民聚集区驻扎。”说着屈世卿取出一幅地图,指着一个地方,道:“就是这里。”
    李潜见屈世卿所指的地方在此地的西北方向,他暗自盘算了片刻,道:“李将军,事不宜迟,咱们马上出发打他个措手不及。”说着,李潜顿了顿,又道:“只是卑职担心夜晚行军会不会迷失方向。”
    李五郎点点头,道:“夜晚行军倒不用担心,今夜虽无月色,但可观星辨别方位,还可以让那郎中带路,不虞有失。李某担心的是达善那厮。达善此人李某也听说过,他生性狡猾,若被他察觉,我们可就麻烦了。那郎中可说达善有多少人?”
    李潜点点头。古代对将军的素质要求很高,须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然根本无法胜任。至于李五郎的担心,则更是良将应有的素质。
    屈世卿回道:“据那郎中讲,当初他离开时,达善麾下便有七八百人,皆是跟随达善进犯洮州、岷州的恶徒,且达善肯定还会征召牧民,只怕现在达善麾下不下千人。”
    李五郎想了片刻,道:“这么多人我们三百人吃不下。派人联络马将军,告诉马将军我等将趁夜色行进,天亮前到达此地。我等会在此一直监视敌踪,待马将军来到再作定夺。吩咐下去,抓紧吃饭休息。让韩千城留下一队看守俘虏,明日一早押回洮州。”
    屈世卿领命而去。
    李潜则在暗忖,游牧民族就有这个好处,只要有牧民聚集点,征召士卒太容易了。不过,临时征召的,想来战斗力会弱些。这次马三宝率领的八百多中都是精兵,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若采用突袭战术,获胜的把握很大。
    李五郎道:“老弟,看来咱是没机会好好睡一觉喽。”
    李潜笑道:“这倒不算什么。待凯旋班师,咱们再好好睡上两天。”
    军令很快传达下去,士卒们赶紧吃了吐谷浑人为他们准备的热饭。这些饭本来是吐谷浑人自己要吃的,结果他们刚做好,唐军就杀过来了。吐谷浑人辛苦了半天,直接让唐军捡了现成饭吃。
    吃过饭,喂过马,在河里洗了澡,士卒们轮流休息了一个时辰,然后整顿好装束趁着夜色出发。负责带路的便是被俘的那名吐谷浑郎中。他被缴了武器,坐在最前面的一匹马上,四周皆是唐军。而且他腰上还绑了两条牛皮索,被两名士卒从两边拉着。负责看押他的士卒明确告诉他,可以试图逃跑,但他们也绝不手软。反正他的脑袋也算军功,逃跑只会让他们增加军功。那郎中早已吓破了胆,连忙表示他一直仰慕大唐,希望能成为大唐子民,现在有为大唐立功的机会,他一定尽心尽力,不会逃跑。
    因为这次行军目标明确,时间紧迫,所以,李五郎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不再小心隐匿行踪,反而命令众士卒打起火把来,照料道路,加快行军速度。火把亮起,远远望去,他们的队伍好似一条火龙一般疾速前行。
    到五更天时,那郎中回报说此地距离达善所在的位置不过十里路了。李五郎命令全部熄灭火把,缓速推进,不要惊动了敌人。军令下达后,三百人熄灭火把,驱策战马缓速推进到距离达善三里左右的小树林里藏起来,然后,李五郎派了一队人悄悄摸过去探查敌情。
    很快有人回报,聚集地里的部分牧民已经开始活动,看上去没有异常。李潜和李五郎松了一口气。李潜暗忖,吐谷浑人的军事思想还很落后啊。按照唐军的制度,即便是临时扎营,三十里内也要派游骑探查,夜晚安置岗哨警戒。而吐谷浑人却根本没有防备。也许他们觉得已经到了自己的地盘心里松懈所致吧?
    等了一会,天色渐明,而马三宝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李潜有些焦躁不安。李五郎见了笑道:“兄弟,放松些,这些人跑不掉的。”
    李潜知道他以为自己求战心切,苦笑一声,解释道:“小弟倒不是急于求战,而是担心马将军。他们怎么还没过来?”
    李五郎道:“咱们把消息传过去,他们接到消息即便不休息,也得比我们晚一个时辰才能到,现在还早呢。”
    李潜想想觉得也是。在前世,他习惯了无距离同步通讯(比如手机、电话、网络)手段,现在却有些不习惯。他老是以为这边派出士卒那边就能收到消息,却忽略了两个地方之间的距离。按照李五郎告诉他的情况来看,在他们还没出发前,马三宝在他们北面至少五十多里外。他们派出传讯的士卒时,天还没黑,马的速度能快些,但也需要两个时辰才能到。等马三宝接到消息时,他们已经出发了。马三宝即便再怎么加紧赶路,也得落在他们后面。
    想到这,李潜的情绪平稳下来。不过,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信息传递渠道!在前世,信息的传递如此简单,以至于很多时候李潜都忽略了它的存在。但现在,李潜突然意识到了这条渠道的重要性。他知道,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信息无处不在,同样信息传递的渠道也必然存在。小到离家在外的游子给家里的平安信,大到载入史册的重大战役的战况,都需要渠道来传递。若非如此,远在长安的皇帝陛下如何能获得数千里外的军情?
    ---------------分割-----------------老萧写的辛苦,请大家支持,有打赏的给点打赏,有推荐的给推荐,老萧在此谢过!

第三六章 插曲
    然而,李潜却知道,从目前情况来看,信息传递的渠道却少的可怜而且极为脆弱。说少的可怜,乃是因为民间的信息传递只依靠托人带信或捎口信的方式,费时费力不说,遇上战乱,可能就音讯全无。不然杜甫也不会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了。国家层面上稍好一些,有相对健全的驿传系统。不过,国家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构建的驿传系统也依然脆弱。比如李潜救了马三奎那次。事后,李潜在佑川曾询问过马三奎,另外那两名驿卒发生了什么事。马三奎告诉他,吐谷浑人买通了马贼分几路拦截报送军情的驿卒,那两名驿卒战死了。当时马三奎还感叹,若非遇到了李潜,只怕他也没命了。马三奎的感叹只是对自身运气的感叹,然而李潜现在想想,却发现了驿传系统是如此的脆弱。
    设想一下,假若吐谷浑买通的马贼拦成功截住了岷州向外传递的军情,那么得等多久朝廷才能接到准确的军情呢?三天?五天还是一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会发生多少事?当然,吐谷浑是游牧民族,缺少攻城器械,守军只要固守城池,他们也无可奈何。但若是劫杀驿卒的事发生在中原呢?音讯阻隔一个月,只怕被攻打的城市都易帜了。若这个被困的城市是战略要地,一旦易手,战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谁都无法预料。甚至有可能整个战局都会发生逆转。
    意识到信息传递渠道的重要性,李潜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改良驿传系统!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李潜知道,他目前对驿传系统的运作的了解还只些皮毛,而且这个系统究竟存在那些问题,该如何改良以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李潜还没有计划。但,这些李潜并不担心,他知道梦想就象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条件,它一定会生根发芽,萌出第一片嫩芽,然后成长、壮大,直至收获。
    想到这,李潜嘴角露出微笑。李五郎见了,诧异地道:“老弟,想什么呢,这么开心?”
    李潜被李五郎的话惊醒,立刻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不好意思,老哥,想别的事呢。”
    李五郎一笑,道:“看你笑的这么开心,不会是想女人了吧?给哥说说,是不是有相中的了?是佑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