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李靖何曾不知道李世民的用意?李靖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灭吐谷浑,这三件大功可谓前往古人后无来者,若是论功行赏的话封王也不为过这不是夸张而是实情想想当年的杜伏威和罗艺,他们两个不过是各自占领了一小块地方的割据势力,降唐之后皆被封王不同的是罗艺卖了祖宗,改姓李才封了燕郡王杜伏威没有改姓直接封了吴王投诚献地的都能封王,何况是一刀一枪打下了比两人占据的地盘还要大十倍的功劳?再说,人家李靖还是实实在在的姓李大唐虽然说非李姓不得封王,不过武德年间有杜伏威封了吴王,安史之乱后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李光弼封临淮郡王另外唐中宗时还封了几个异姓王,武则天时就不用说,姓武的出了好多王,但总体来说异姓封王非常困难
    不过,这些因功劳大而被封王的还真没几个有好下场李靖心里当然不想走上罗艺、杜伏威的老路所以,虽然每次立下大功后他都会被人诬告,不过他就是不解释因为他坚信解释就意味着心虚,他清楚李世民此举就是想抵消掉他的功劳而李靖自己也不想让功勋连累自己也许当他听到有人诬告自己时表面上默然无语一付受尽委屈的样子,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李靖明白李世民的心思,李潜也明白所以在李世民下诏封赏他时,他接连上表辞谢封赏最后在李潜的坚持下李世民只赏了李潜彩缎千匹牛弼这次斩获颇丰,因功晋勇武侯,左骁卫将军
    贞观八年八月,牛弼成亲娘是程咬金夫人娘家的一个远方侄女,姓裴名英裴英与一般名门闺秀不同,她从小不爱女红,不爱读,所喜爱的便是刀枪棍棒骑马射箭她的几个哥哥从小就被她欺负裴英虽然爱好舞枪弄棒骑马射箭,不过她天生丽姿,加之勤练武功,体态婀娜刚健她还经常抛头露面,很多名门公子都曾见过她的容颜,倾慕不已从她十二岁开始,就有人上门为她提亲她得知后只提了一个条件,谁能打的赢她,哪怕那人是瘸子、瞎子她也会嫁他,否则想都别想
    十二岁的小女孩即便是招式精妙可力气能有多大?所以许多练过几天功夫的公子哥们都想占便宜在裴英接连打断了七名上门提亲的公子哥的腿后,整整四年没人敢上裴府给裴英提亲为此,裴英的父母愁白了许多黑发可无论他们怎么劝说,裴英就是不改变条件被父母逼急了,裴英就横刀在颈,以死相威胁裴英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随她去
    贞观八年,裴英已经二十岁在大唐,这个年龄的女子若嫁不出去只能等着给人做小妾了就在裴英的父母快要彻底愁白头,他们正巧来长安访亲,又正巧遇到了长安百姓夹道欢迎从吐谷浑班师军队这难得一见的胜景,无巧不巧地听到路人议论牛弼得知那个威风凛凛地牛将军至今还未婚娶,而且功夫高强战功赫赫,裴英的父母大喜过望,立刻找关系托人说媒找来找去他们找到了程咬金的夫人程夫人又找到了麦紫澜而这时麦紫澜正发愁如何完成李潜交代的给牛弼说媒的任务,一听裴英的情况立刻欣喜不已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牛弼和裴英见面交了次手,然后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八月初六,裴英从裴家娘子变成了牛夫人贞观九年六月,牛夫人裴英为牛弼生下了一子,取名牛思德
    之所以牛弼会给儿子取这个一个俗气的名字是因为在他喜得贵子之前的一个月,也就是贞观九年五月,大唐开国皇帝,做了九年的太上皇李渊崩于垂拱前殿李渊对牛弼极为赏识,如果没有李渊的提拔,牛弼也许一辈子只能当个小军官,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因此牛弼对李渊非常感恩李渊的字叫叔德,所以牛弼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思德
    李渊的去世给李潜敲响了一个警钟因为李潜记得,长孙皇后将于一年后,也就是贞观十年因病去世她的死让原本还没有表面化的储君之争越演越烈,而大唐也是从这时开始了非常严重的内耗这些并不是李潜所希望看到的
    

第三零二章尾声
    李潜对太子李承乾的保有很深的同情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其实是个缺少父爱的孩子他小时李世民忙于征战天下,等李世民安定下来时,李承乾已经长大了,而且他还有了好几个比他年龄小且可爱的弟弟父母溺爱幼子长孙,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无非是长子出生时父亲正忙于创业,无暇与孩子沟通交流而幼子出生时,父亲一般都事业有成,有大把的时间来照顾孩子接触的多感情自然就深厚而此时长子大多都已成年或处在青春期,有了独立的人格,父子之间往往容易发生冲突父亲对长子的态度自然不如对幼子那样有爱李承乾的经历应该说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本来李潜并不打算改变这一切因为李潜担心改变了这一切会让历史走向未知,这样做的风险极大不过,考虑到阿约已成了他儿媳妇,日后的历史已经改变,再加上他对于长孙皇后非常敬佩所以,李潜决定影响历史进程他通过麦紫澜告诉了长孙皇后几个治疗哮喘气疾的疗养方子长孙皇后服用之后效果不错,哮喘病得到了控制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命侯君集为主将,李潜为副将讨伐高昌在此战中,李潜发现了棉花白叠子,意识到棉花重要经济价值,下令商号立刻进驻高昌大量收购战后班师,侯君集以李潜收购高昌人棉花乃是资敌罪为由弹劾李潜这时,一直处心积虑想要除掉李潜的长孙无忌伙同亲信跳出来攻讦李潜,李潜再次被李世民下狱而且由于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的操纵,不明真心的百姓也误解李潜,纷纷上万民请求处死李潜在舆论压力下,李世民不得不考虑处死李潜
    消息传到牛弼耳朵里牛弼大怒,联合选锋营将领准备以清君侧为由,率兵攻入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府邸就在牛弼走向造反的千钧一发之际,麦紫澜出现强行制止了牛弼她还向怒火冲天的牛弼表示,这一切其实早在李潜的预料之中,李潜之所以一直不反击就是想看看谁在背后整他而且李潜早就有了自救的办法
    就在李世民召集众臣决定对李潜的最终判决时,魏征突然拿出一件棉袄说此物便是李潜从高昌买来的白叠子所制,能够抵御严寒,而且柔软舒适,适合军中和百姓使用正在考虑远征高丽的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棉袄的重要价值,也明白了李潜的一番苦心,于是下旨将李潜无罪释放并官复原职弹劾李潜不成的侯君集感觉极为失望,然而,还没等他的失望流露出来,立刻有人弹劾他在征讨高昌期间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他手下将士知道后,竞相偷盗,他恐其事被稿发竟然不敢制止李世民看了弹劾的奏章,立刻将侯君集下狱若非长孙无忌指使岑文本上表,侯君集只怕早已被流放
    侯君集出狱后心中不平,暗地里联络太子李承乾准备造反却被人告发,李世民当机立断,将侯君集下狱处斩并废了太子李承乾,另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潜之女菡儿为太子妃
    经过长时间准备,李世民贞观十四年起兵讨伐高丽这次讨伐高丽的借口并非是为了盟国罗,而是收复故土高丽的大部分国土在汉朝时都属于中原唐军连战连胜,将高丽人逼回朝鲜半岛高丽不敌遣使求和,愿以鸭绿江为界,放弃辽东国土
    众人皆认为应乘胜追击独李潜认为应放高丽一马原因是如果逼急了高丽,高丽人会放弃内部矛盾一心死战,反而会增加死伤如果同意求和,高丽人没有了外部压力,内部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内耗之后高丽的力量十不存一再者,罗、百济与高丽矛盾重重,如果唐军同意高丽的求和,高丽肯定不会放过罗,到时唐军有的是借口攻打高丽
    李世民同意了李潜的建议不过如何治理辽东成为摆在李世民眼前的大问题辽东地广人稀,如果大军驻扎在此地所费钱粮数以百万,朝廷无力承担如果不派足够的战士,待唐军撤回后,高丽人又会卷土重来众人束手无策时李潜提出了屯田戍边的建议,而且他还建议通过商业开发吸引多的汉人来此定居辽东物产丰富,商业开发的价值比西域高,好处显而易见李世民大喜,任命李潜为辽东总督,晋辽国公
    贞观十八年,经过李潜三年的治理,辽东已有汉人数百万,而高丽经过内耗后国力大损,无力进犯中原,只能在朝鲜半岛与罗、百济互掐
    贞观二十年,李潜见时机成熟,上表请求讨伐高丽李世民同意二十万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灭掉了高丽和百济罗很清楚自己若不主动投降,它也将会步高丽和百济的后尘于是罗主动投降,罗王到长安当了闲散王爷,子孙皆有荣华富贵
    贞观二十二年,李潜为帅出征日本两年后日本纳入大唐版图
    贞观二十四年,李潜入朝任兵部尚参与朝政
    贞观二十七年,一直在政治上被李潜压制的长孙无忌郁郁而终李潜接任尚左仆射
    贞观三十五年,李世民驾崩,临终前任命李潜为顾命大臣,辅佐皇帝李治李治登基,立菡儿为皇后,次年改元永徽
    永徽三年,李潜晋司空
    永徽四年,李潜告老,其子李福任吏部尚参与朝政,次子李祎任大唐钱庄总督
    永徽三十年,李潜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六岁,同年,他的两位夫人相继辞世李治追封李潜为辽东郡王,两夫人皆封王后李潜子嗣中有宰相一人,总督三位女儿贵为皇后,另外两个女婿中皆为大将军,可谓权倾一时不过李潜治家极严,历经两朝家中没有出过任何枉法之事,备受百姓赞誉
    根据李潜临终前的要求,其墓碑上的墓志铭里只有一句话,“来过,活过,爱过,此生无憾”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