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颉利睡的正香,忽然震天的杀喊声惊碎了他的好梦。他“噌”一下子坐起来连声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侍卫立刻进来禀告道:“大汗,外面有唐军的杀喊声人数至少万人以上。”
    颉利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穿衣。谁知却忙中出错,怎么穿都穿不上。侍卫立刻上前相助帮他穿上衣服,颉利来不及扎上衣带便对侍卫道:“传令戒备,召诸将前来。”
    侍卫立刻匆匆而去。
    颉利扎好衣带,心情也从最初的慌乱慢慢冷静下来。他思忖片刻,道:“来人,赶快去查看唐军的动向随时来报。”另一名侍卫赶紧冒雨跑出去传令。
    不多时颉利麾下的战将纷纷赶来。他们都被杀喊声惊醒,心中没底赶紧跑到颉利这来讨主意。
    很快唐军的动向便查明了。颉利得知唐军列好战阵稳步向大营推进心里更是诧异。按说一般偷袭战中偷营的一方应悄悄接近,接近敌营时则动如风雷猛烈如火,一鼓作气的展开猛攻。可唐军为何却未接近大营就大张旗鼓稳步逼近,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莫非李世民此举是在虚张声势?
    颉利生出这个念头,刚要下令诸战将迎敌,脑海中却突然冒出另一个念头。不对!李世民掌兵多年熟知兵事,加上夜雨如麻,想要掩饰踪迹完全可以,怎么可能露出这么大破绽?难道他搞这么大个动静并非是破绽而是陷阱?
    颉利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名字,突利!想到突利,颉利立刻联想到傍晚时分突利与李世民手下的将领鬼鬼祟祟的景象。这种种异常让颉利马上想到一个可能,李世民之所以搞出这么动静来,分明是利用鼓声和杀喊声通知突利,让突利与他夹击自己!
    想到这,颉利立刻道:“吐力,你马上去见突利,让他率军与本汗夹击唐军。”
    阿史那吐力闻言一愣,搞不清颉利为何下这个命令?颉利见他迟疑立刻瞪了他一眼,道:“速去!”
    阿史那吐力立刻转身而去。
    颉利在帐中皱眉踱步。阿史那思摩见状道:“大汗,何时出击?”
    颉利摇头道:“暂且等等。唐军动向如何?”
    阿史那思摩回道:“唐军正在叫阵。”
    听到唐军没立刻进攻,颉利更怀疑李世民与突利勾结。过了约摸一炷香功夫,阿史那吐力快步进来急声道:“大汗,突利说雨太大外面太黑,根本辨不清敌我,若贸然出击恐引发兵乱,所以他不愿出兵。”
    颉利立刻勃然大怒,喝道:“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果然与李世民有勾结!”
    阿史那思摩道:“大汗息怒。眼下该怎么办?”
    颉利压下怒气,思忖片刻道:“据营严守。”
    颉利刚说完一名侍卫匆忙来报,“禀大汗,唐军出动千余人猛攻营门。咱们的弓箭不堪用,弯刀不敌唐军的长矛马槊,死伤过百,营门眼看就要被攻破!”
    “大汗,”阿史那吐力立刻挺身而出道:“末将愿率部迎战唐军!”
    颉利立刻答应。阿史那吐力快步离开去召集麾下士卒支援营门。
    听到唐军猛攻营门,加上先前突利拒不出战,颉利更坚信李世民已与突利互相勾结想趁机置他于死地!怎么办?难不成要在阴沟里翻船?颉利愁眉紧锁着急的直转圈。
    阿史那思摩见颉利着急的团团转,立刻道:“大汗。眼下其实还没到山穷水尽。”
    颉利一听心中暗喜,停住脚步望着阿史那思摩道:“你有何良策?”
    阿史那思摩轻声吐出两个字,“讲和。”
    颉利闻之大怒道:“放屁,本汗岂能当懦夫?”
    阿史那思摩轻道:“大汗,汉人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有一句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连日阴雨,以至于我大军无法发挥弓马之利才落到这局面。”
    “废话。”颉利不悦地道:“若非连日阴雨本汗早就打到长安城下了,岂容李世民在此嚣张?”
    “大汗,既然眼下天时不利,不如先与李世民讲和暂且退兵,等来年再兴兵。”
    颉利心中一动,道:“此刻李世民占上风他肯讲和吗?”
    阿史那思摩道:“大汗,汉人有句话,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世民怎会想不到这点?”
    颉利恍然大悟。没错,若是李世民与他恶战一场定会两败俱伤,旁边的突利可就渔翁得利了。李世民又不是傻子,怎会不知道这些?
    颉利大喜,道:“思摩,烦劳你走一趟与李世民讲和。”
    阿史那思摩点点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诸将看到秦琼指挥的千余士卒已经将颉利大营的大门打的摇摇欲坠而且杀伤突厥百余人,心中大喜纷纷请战,想趁机全线突进杀突厥人一个大败。
    李世民却坚持不许。
    诸将心中纳闷纷纷将眼光投向李元吉。李元吉也想询问李世民为何不大举出击,只是先前他与李世民就出战与否上产生分歧,眼前的结果令他很没面子,他如何好意思询问。
    秦琼本来想鼓舞士气一举将营门攻破。孰料,颉利大营中忽然传来一声大呼,“颉利大汗遣使求见秦王殿下。”秦琼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将消息传回去。
    李世民得到颉利遣使求见的消息略一思忖,下令道:“前锋且退牢守营门谨防突厥人偷袭。将使者带上前来。”
    秦琼接到命令指挥士卒后退丈余与突厥士卒脱离接触,列好阵形严阵以待。
    阿史那思摩孤身从唐军士卒中让开的一条小径中穿过去,徒步来到李世民面前长揖道:“阿史那思摩拜见秦王殿下。”
    “夹毕特勤,颉利可汗派你来所为何事?”
    阿史那思摩道:“大汗遣末将来向秦王殿下请和。”
    李世民冷笑道:“请和?眼下孤已占尽上风,换作是特勤你会同意请和吗?”
    阿史那思摩笑道:“殿下,若真换作是末将,会。”
    李世民身边的诸将听了立刻大怒,不过李世民治军极严,他们心中虽怒却也不敢妄自插言。
    “哦?”李世民道:“为何?”
    阿史那思摩道:“你们汉人有句老话,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必殿下也明白当前的局势。眼下的确是殿下占据上风,但若大汗铁了心与殿下一决雄雌,纵然殿下能取胜,只怕也是惨胜。到时殿下面对的可是养精蓄锐的突利可汗。”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突利与我乃结拜兄弟。”
    阿史那思摩道:“颉利大汗与突厥可汗乃是亲叔侄。”
    李世民反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见突利可汗出兵助颉利可汗?”
    阿史那思摩道:“亲叔侄尚且不相助何况是结拜兄弟?殿下又怎能保证突利可汗不会坐收渔人之利?”
    李世民看到弓拉的差不多了,便道:“特勤说的有道理。”
    阿史那思摩听到李世民如此说,知道讲和的事有眉目了,便道:“这么说殿下答应讲和了?”
    李世民道:“不知颉利可汗准备如何讲和?”
    阿史那思摩道:“大汗撤军并与大唐签订友好盟约。”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道:“大唐与颉利可汗早有盟约,若颉利可汗遵守盟约你们如何会在此地?”
    阿史那思摩面色一红,讪笑道:“殿下明鉴,草原连年天灾牛羊暴死无数,大汗的确有难处。况且若说毁约破盟只怕也是大唐在先吧?”
    事实上早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初的确与颉利订过盟约。只是那时李渊势弱,所以盟约中的条款对李渊极为苛刻。直到武德六年后,大唐先后灭掉了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站稳了脚跟,便不再遵守盟约,甚至断绝了与突厥的贸易。不过这盟约原本就是实力的体现。盟约双方的实力发生变化,盟约就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眼下李世民的目的是逼迫颉利撤军,所以也无心在这些枝节上反复纠缠,便道:“此事一言两语也难分是非。现在若要签订盟约还需邀突利可汗一起商谈。不过颉利可汗是否应先撤回大军以示诚意?”
    PS:看了《贞观之治》第9集,其中那段秦王百骑退突厥的剧情实在太差了,比老萧写的差远了。不信的可以看看。

第九三章 杨文干是干啥的?
    颉利接到阿史那思摩的回禀立刻下令撤军,然后派遣阿史那思摩与突利、李世民商谈签订盟约之事。
    他们如何签订盟约暂且不谈。且说柴绍这边。突厥入侵柴绍接到李渊的旨意,于七月十二日率右骁卫万人火速前往歧州坐镇。七月十五日柴绍率军到达歧州,立刻下令城外百姓就近入城躲避突厥人,同时整顿军务招募民夫加强城防严防突厥袭扰。李潜被柴绍临时任命为旅率,带两百府兵为斥候,四处探出突厥人的动向兼清扫小股突厥贼寇。
    李潜对突厥人侵扰中原杀掠百姓的行为恨之入骨。这次有机会上阵杀敌自然十分卖力。从七月十五开始,他便带着两百府兵飞驰在歧州的每个角落,如警惕的猎犬一般用尽一切手段捕捉敌人的踪迹。若发现突厥大股军队则立即回报柴绍做好防备,发现小股贼寇则直接歼灭绝不手软。一个半月下来他率的一旅累计歼灭小股突厥贼寇近两百人。
    进入八月歧州的气候大变,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突厥人被大雨所困停止袭扰。八月十日日,李潜接到军令率部撤回歧州城。
    回到歧州李潜安顿好府兵,顾不得更换干净衣衫,草草擦拭了头脸便匆匆去见柴绍。来到正厅,见厅门紧闭门口有亲兵把守。李潜上前轻声问了问当值的亲兵,得知李五郎、何七、柴勇等将领人悉数在里面商议军情。
    李潜现在不过是个旅率自然没资格进去参与,更不方便贸然入内,所以他只得在外等候。时值仲秋且连日阴雨,天气已经很凉了,加上李潜的衣服多处湿透,站了片刻便觉得冷,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
    里面的柴绍听到动静立刻问道:“外面是谁?”
    李潜赶紧回道:“卑职李潜奉命来到。”
    柴绍听了道:“你先去喝碗姜汤暖暖身子,换身干爽衣衫再来。”
    李潜应下,赶紧去换了衣衫喝了碗热腾腾的姜汤,感觉舒服了许多才重返正厅。
    李潜还未到正厅,正巧遇到商议完军情刚从里面出来的李五郎等人,他立刻上前拜见。
    李五郎看到李潜,笑道:“老弟,听说你这次斩获不少。”
    李潜笑道:“小打小闹而已,才不到两百个。”
    何七听了笑道:“哟嗬,胃口不小啊,怎么,想把突厥人都吃掉才满意?”
    李潜笑道:“小弟是有此心无此力啊。那么多突厥人小弟就是杀到手软也杀不完。”
    何七与李五郎还想再逗李潜几句。柴勇见状道:“好了,你们别捉弄他了。李潜赶紧进去吧,国公正等着你呢。”
    李潜辞别众人,进了大厅看到柴绍正盯着几案上的地图看的出神。李潜立刻上前拜见。
    柴绍抬起头挥手屏退左右,对李潜道:“长安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李潜摇头道:“卑职最近一直忙于察探敌情,长安发生的事卑职还未听说。”
    柴绍示意他坐下,然后道:“咱们离开不久长安便发生了杨文干谋反一事,震动朝野。”
    李潜听了诧异。杨文干是谁?怎么没听说过?通过史书李潜看到过不少谋反案,其中有真谋反也有被逼谋反,还有被冤枉谋反。虽然这些案子中有真有假有冤有不冤,但只要牵扯到谋反这个罪名,几乎可以断定当事人九死一生。这杨文干籍籍无名之辈,想来也不是什么大角色,只是柴绍为何说他谋反会震动朝野?
    柴绍见他诧异便解释道:“杨文干是东宫的老人,后来外放庆州都督。六月时,陛下到仁智宫(长安以北宜君县)避暑,秦王、齐王两位殿下随侍太子留守长安。不久东宫郎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向陛下密报,太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正筹集军械谋反。陛下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宫见驾。”
    李潜闻之大惊,暗忖,谋反的竟然是太子!这太不可思议了吧?李建成的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怎的?
    柴绍没理会李潜的惊讶,继续道:“太子已得知缘故,孤身前往仁寿宫请罪。他一见陛下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陛下盛怒难平把太子拘押起来。同时陛下令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杨文干觐见。六月二十四日,杨文干得知此事后却随即起兵谋反。陛下闻之大怒,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秦王商议对策。秦王以为杨文干不过是跳梁小丑,只需一员大将率军即可平定叛乱。陛下却坚持让秦王亲自征剿,并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改立秦王。”
    李潜听了暗忖,若真是若此,后来李世民何须搞什么玄武门之变?
    柴绍又道:“见陛下如此说秦王便率兵出征。孰料,讨伐的大军还没到,七月初五,杨文干的叛军已溃乱,杨文干被部下斩杀。后来在齐王和封侍中的力谏下陛下原谅了太子,命他仍回长安留守。不久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全部流放嶲州。”
    李潜听了一头雾水。这事怎么听着乱七八糟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柴绍喝了口茶水继续道:“此后突厥大肆侵扰中原,上个月二十一日,陛下命秦王和齐王率军迎敌。前日报来的军情说,秦王和齐王在豳州五陇坂逼退颉利和突利大军,颉利和突利答应和谈。”
    李潜听到这个消息暗暗觉得失望。怎么老是与突厥人和谈?难道就不能狠狠打它一下让它知道大唐的厉害?
    柴绍道:“不过陛下以为突厥人不会那么老实的和谈,肯定还有小动作。况且颉利名为突厥大汗,却也未必能完全约束住突厥各部,定会有不从其令的部族趁机劫掠,想趁着和谈未成之前再捞一笔。所以陛下命柴某加强防备,适当时可自行出击。”
    李潜听了暗暗诧异。这种边打边谈的策略他早在前世就听过,而且那次大战还是边打边谈的典型案例,也是打出中国人威风的重要一战。当年志愿军在三八线的英勇顽强令李潜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没想到此时竟然也会出现这种局面。
    李潜点点头道:“国公放心,卑职现在就去察探敌情,狠狠打突厥贼子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
    柴绍道:“不着急。你先好好休息两天后日再去。”
    李潜拜别柴绍回到住处。牛弼还在当值,房间里静悄悄的。李潜就趁这个难得的清静坐在榻上仔细思忖柴绍讲给自己听的那些话究竟是什么用意。
    在李潜前世的记忆中,柴绍在唐初诸将里属于默默无闻的一个。前世的李潜甚至以为柴绍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沾了他驸马身份的光。来到这个世界,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李潜发现自己低估了柴绍。柴绍的才能其实非常出众,他之所以没有取得象李靖、李世绩那样的战功,是因为驸马身份限制了他。自古皇亲国戚功劳过大都会被猜忌,柴绍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向不主动请缨。不过凡他所参与的战役都是胜多败少。
    除了军事上的才能柴绍的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觑。平阳昭公主死后柴绍空有个驸马名份。按说人走茶凉,柴绍应该不被重视才是。可事实上李渊对柴绍颇为重视。歧州地处要地乃是长安的屏障,李渊让柴绍担任歧州刺史,足以说明他对柴绍的信任。而且柴绍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始终保持着相对密切的关系(是与李建成不是与李元吉,李元吉是疯狗一个)。从这两点来上看,柴绍的政治智慧的确不俗。
    基于这些理由,李潜深信柴绍对他所说的那些事肯定有原因。可柴绍究竟要说的是什么呢?或者他想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