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人大笑,陆秀成道:“情来不要画娥眉。哈哈,藏拙看来心如火燎啊。”
    李潜被他说的满脸通红。众人调笑了李潜几句,这时麦紫澜梳妆完毕,新人该拜别亲人了。
    梳妆后的麦紫澜只能用惊艳来形容,李潜看到她已经有些迷糊了,如同木偶一般跟着来到正堂。直到看到梅宗际时他才清醒过来,赶紧与麦紫澜跪在一处。
    李潜跪好对梅宗际、梅宗颖夫妇朗声道:“陇西李潜,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女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自此而后千秋万岁,不离不弃,永结同心!师父师母抚恩深重,岳父母养育辛劳,李潜夫妇夙夜不敢忘怀,唯今之后,常侍膝下以报深恩!”
    麦紫澜道:“伯父伯母、义父义母的养育之恩,紫澜永世不忘,女儿归许李氏,当恪守妇道,相夫教子不坠门楣。”
    梅宗际道:“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紫澜你心思细腻足智多谋,需要多帮衬潜儿。潜儿,紫澜年幼你要多让着她。”
    李潜麦紫澜叩首道:“谨遵师父(伯父)教诲。”
    梅宗颖道:“紫澜,你性子犟以后切莫耍小孩子脾气。夫妇同心方能家庭和睦,家合才能万事兴。”
    李潜麦紫澜再叩首道:“谨遵岳父(父亲)教诲。”
    梅宗际的夫人谢氏和梅宗颖的夫人陆氏又对麦紫澜殷殷叮嘱,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垂泪。
    过了一会,管家老吴道:“吉时已到,新人该动身了。”
    谢氏和陆氏扶着麦紫澜送到花车旁,抖开一方叫做“蔽膝”的大红巾子蒙在麦紫澜头上,送她上了花车。
    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穿街过坊来到永兴里。牛大叔临时充当管家负责张罗安排。他看到队伍来到,连忙安排人将新人迎进宅子。
    等队伍安置的差不多了,牛大叔刚要进院子,忽然一位四十多岁领着一个两三岁大小女孩的妇人上前,对他道:“敢问您可是牛兴?”
    牛大叔借着灯火的光芒仔细打量了一番那妇人,无比惊讶地道:“你可是杨家娘子?”
    那妇人立刻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奴家。牛兄多年不见,你可好?”
    “还好。还好。杨家娘子你可好?你也住在这里吗?”
    那妇人点点头道:“奴家四年前嫁了应国公武士彟。宅子就在这永兴里,适才听闻鼓乐声便带着女儿出来看看,不想正巧遇上了你。”
    牛大叔一愣。武士彟是谁?
    那妇人见状解释道:“夫君原来是并州商人,因从龙有功被封为应国公,现任检校扬州长史。”
    牛大叔恍然大悟。
    那妇人道:“这家是什么人,牛兄可是在这家当差?”
    牛大叔摇头道:“这家是威武县男的宅第。我与他师父情同手足,今日他成亲我特来帮衬一二。”
    那妇人听了隐隐有些失望,道:“这么说你日后并不住在此处?”
    牛大叔点点头,道:“是啊。等过些日子我便去永安坊去住。”梅宗际与梅宗颖两人明确表示不久就要回苏州。那宅子梅宗际做主给了牛弼。所以牛大叔日后会留在长安。梅宗际如此安排也是希望牛大叔能照顾李潜和牛弼。
    那妇人听了点点头有些激动地道:“这就好。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奴家在长安已是举目无亲。好不容易遇到牛兄,若转眼便分离奴家心里实在难过。牛兄常住长安奴家日后也有个走动的地方。”
    牛大叔点点头,道:“应该如此。”他顿了顿又道:“今日繁忙我来得去招呼客人,待得闲了再与你细说如何?”
    那妇人连连道歉,“只顾着说话耽误了你不少功夫。你去忙吧。奴家这就回去了。”说着行了一礼,让那女孩叫了声伯伯便领着女孩离去了。
    牛大叔看着那妇人的背影暗自叹息一声。那妇人姓杨,原本是前朝宰相杨达之女。他在杨素麾下效力时曾多次见过她。那时她对他极有好感屡屡暗示他。只是牛大叔因练的功夫不能在二十八岁前成亲,不忍耽误她便只作不知。后来杨玄感兵败他只身逃回牛家峪。原以为今生不会再相见,却没想到今日竟在这里遇到她。牛大叔轻轻摇了摇头,把往事全都甩出脑海举步进了院子。
    李潜牵着麦紫澜有些冰凉的小手来到正堂。堂内正中摆着香案,香案上供奉着的是李潜的祖先牌位(名字都是根据梅宗际伪造的户籍弄的)。正堂的两侧是前来观礼的客人。李世民赫然站在最前面,他身旁是萧瑀接下来是秦琼、程咬金。按说李世民和萧瑀都是女方的亲友,应该在永安坊为麦紫澜送行才对。只是李潜这边的亲友实在不多,麦紫澜为了给李潜长面子特意请求他们在此观礼。
    身为主婚人的柴绍站在香案旁,见两人进来朗声道:“新人就位。”
    两人上前在两块锦垫前站好。
    “新人进香。”
    两人分别从侍女举着的金漆盘中去过檀香。
    “跪。”
    “献香。”两人依次上前上香然后回到原位。
    “跪。”
    “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拜完了祖先,拜天地,接下来拜高堂。柴绍将徐简和夫人鲁氏请到上座。
    李潜和麦紫澜在柴绍的号令下三拜。
    然后两人对拜。
    对拜完毕柴绍朗声道:“礼成,新娘入洞房。”鼓乐声起,李五郎的夫人、何七的夫人、柴勇的夫人以及几名仆妇和侍女架起麦紫澜送入洞房。
    接下来便是大宴宾客。身为新郎的李潜肯定要去敬酒,更免不了要被宾客们灌酒。好在有千杯不醉的牛弼为他挡酒,不然洞房花烛夜李潜非得被人抬进去不可。
    敬完宾客李潜带着五分醉意来到新房。新房内四壁和窗户都挂上了红绸,被红烛一照整个房间红彤彤一片,立刻驱走了李潜身上的寒意。
    李潜看到卧榻上身穿吉服,头蒙“蔽膝”的窈窕身影立刻心如擂鼓。他怔怔地望着麦紫澜费力咽下一口唾液,快步上前,伸手就要掀开“蔽膝”。
    “郎君,不能用手。”侍女小兰急忙制止李潜,道:“要用称来挑,这样才能称心如意。”
    另一名侍女小菊手持一支檀木为杆,遍体金星,崭新晶亮的新称奉上。
    李潜急忙接过称挑起“蔽膝”的一角。刚要挑起小菊却道:“郎君且慢。”
    李潜纳闷,收回手道:“为何?”
    “郎君,得吟一首却扇诗才可。”
    李潜不禁丧气,怎么还要吟诗?
    麦紫澜见状道:“夫君,先前那两首催妆诗做的甚好,夫君再吟一首,奴家也好向姐妹们炫耀。”
    李潜点点头,笑道:“好。且容为夫想想。”想了一会,李潜手一拍,道:“有了。夫人听好。宝扇持来入堂中,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麦紫澜听到李潜在诗中把自己夸成嫦娥开心不已。
    李潜见麦紫澜笑了知道自己过关了,便用金称去挑“蔽膝”。小兰在一旁脆声唱道:“红盖头,挑一挑,一生生个大胖小;红盖头,挑两挑,福禄寿禧全来到;红盖头,挑三挑,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李潜依言挑了三下挑开紫澜的“蔽膝”。只见紫澜一头青丝挽成高髻,上面插满了金玉翠珠,俏脸白皙似玉,眉如远黛,垂着眼帘,两颊飞霞,似乎不胜羞怯,被红色的烛光一照,益发显得娇媚动人。李潜两只眼睛呆呆地望着麦紫澜,感觉自己好象喘不过气来,张着嘴好象离开水的鱼一般,心跳如急促的鼓点,两条腿都有些不听使唤了。
    麦紫澜抬眼瞥见李潜的样子更是娇羞,赶紧垂下眼帘低声道:“夫君,该喝合卺酒了。”
    麦紫澜等了一会,发觉李潜依然呆呆的没反应,连忙又大声道:“夫君,该喝合卺酒了。”
    小兰、小菊看到李潜傻呆呆地样子忍不住掩嘴偷笑。
    李潜清醒过来,连忙道:“快些备酒。”说着弯腰温柔地扶起麦紫澜,在她耳边低声道:“娘子,你真美。”
    麦紫澜听了益发娇羞,心里甜的好似吃了蜜一般,低声道:“只要夫君喜欢就好。”
    李潜扶着麦紫澜来到几案前相对跪坐,小兰手持两半用红绸拴在一起的卺(苦葫芦),小菊将酒倒入卺中,小兰躬身奉给两人。两人接过卺喝了一口,漱了漱口,吐在小菊捧着的罐子里。
    喝过合卺酒,小兰小菊时候麦紫澜卸妆。李潜在旁等待。怎知小兰小菊却慢斯条理一点也不着急,看的李潜焦躁不已,恨不得将她二人赶走,己亲自为麦紫澜卸妆。
    麦紫澜从铜镜中看到李潜焦急的样子,低声道:“郎君,若想快点还得吟催妆诗。”
    李潜惊讶,道:“怎么还要吟诗啊?先前不是吟过催妆诗了吗?”
    麦紫澜掩嘴笑道:“先前吟诗是催上妆,现在吟诗是催卸妆。”
    小兰忍着笑,道:“郎君,你若不吟诗也可以,就在那慢慢等吧。”
    眼看着就要到三更了,李潜还没碰新娘子一指头呢,如何能等?再等天都亮了。何况明日还要早起向恩师和师母敬茶呢。
    李潜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凑出一首,吟道:“窗外更深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良宵苦短怎堪等,芙蓉帐里早成眠。”
    听到这首诗麦紫澜笑的花枝乱颤。小兰小菊更是笑的肚子痛。李潜脸上有些挂不住。
    麦紫澜停住了笑伸手取下一支钗环,道:“你们两个还笑,没看到郎君要发火了吗?”小兰小菊赶紧止住笑手脚麻利地为麦紫澜卸了妆,侍候两人就寝。

第一〇八章 兵出鄯州
    次日一早麦紫澜强忍着疲惫起来与精神抖擞的李潜一起拜了徐简和鲁氏,奉上她亲手烹制的香茶。
    徐简夫妇体谅两人连日辛劳,喝了茶便让他们去休息。三日回门后,李潜的生活暂时平静下来。每日早起晨练完便去柴绍府邸指导柴令武,得闲便与听徐简授课,或向秦琼请教枪术,下午与麦紫澜一道去永安坊看望梅宗际、梅宗颍夫妇日子过得极为惬意。
    很快武德七年过去,武德八年到来。武德八年注定是一个不太平的年份。起因还是武德七年突厥侵扰所致。那年突厥人因连日阴雨弓矢受潮无法使用,在五陇坂被李世民百骑吓退,颉利不得已同意和谈退兵。虽然此役和平收场,但李渊因被突厥人打到家门口来感觉很没面子,而颉利则感觉更没面子,于是双方都在心里憋了股火,准备在来年找回颜面。
    武德八年四月,李渊下令恢复关中十二军。这十二军及主将分别是:太常卿窦诞为参旗将军,吏部尚书杨恭仁为鼓旗将军,淮安王李神通为玄戈将军,右骁卫将军刘弘基为井钺将军,右卫大将军张瑾为羽林将军,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为骑官将军,右监门将军樊世兴为天节将军、右武候将军安修仁为招摇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杨毛为折威将军,左武候将军王长谐为天纪将军,岐州刺史柴绍为平道将军,钱九陇为苑游将军。
    同样也是在武德八年四月,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遣使节入唐求婚。李渊与裴矩商讨此事。裴矩(此人是长孙晟之后最出色的纵横家,长孙晟分裂突厥也有他的功劳。他在隋朝时便为杨广经营西域多年,西突厥与他一直保持联系)主张结好西突厥“远交而近攻”,答应其请婚要求。李渊认可了裴矩建议,遂派高平王李道立出使西突厥。
    可还未等大唐对**采取什么实质性动作,**人便先下手为强。六月十四日,朝廷接到边境报警,说突厥主力部队即将南下。李渊派遣燕郡王李艺(罗艺)北上屯兵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属于工部下设机构)姜行本“断石岭道”以备突厥。六月二十四日,边境传回消息说,突厥大可汗颉利果然出现在了灵州,似乎要走陇西、华亭这条道路直接南下。六月二十五,李渊任命右卫大将军、老将张瑾为行军总管,中书侍郎温彦博为行军长史,率军出发去灵州抵御突厥。
    七月十三日,李渊匆匆结束避暑,自太和宫回长安,准备全力以赴对抗突厥。七月十七日,东线忽然传来情报,颉利可汗的大军竟然出现在桓州!这下子朝廷立刻手忙脚乱,匆忙调集军队去桓州。
    然而七月二十四日,新城(马邑南方,马邑虽然在大唐境内,其实此时还被突厥实际控制)遭到突厥军强力攻击,唐军战事不利。李渊紧急召集诸将议事。经过反复分析,李渊认为突厥人对西面灵州和东面桓州的进犯都是幌子,真正的重点还是太原一线。
    李渊下令,西线灵州的主力张瑾部转向中线方向增援,目的地是太原北部的石岭。同时命令将军李高迁前往太原以南的太谷备防。秦王李世民率军屯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以备突厥。紧接着征调南方的李靖、李世绩及任瑰各自率军前往山西北部增援。
    八月初六,李渊命太子李建成前往西线的豳州(即李世民百骑退突厥所在的地方,突厥自甘陇到长安的必经之地)督战,而秦王李世民则从蒲州移师并州(今山西太原)。
    按说唐军多路大军齐出动又占了地理之便,据城坚守可保无虞。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八月十一日,张瑾率领的唐军主力在太原以南的太谷全军覆没,长史温彦博被突厥军俘虏,张瑾本人只身逃回,幸得李靖接应才没被俘。
    一路大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将身免,这不能不说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耻辱。而且这次颉利学聪明了。他将突厥的主力留在太原与唐军对峙,却派遣小股军队南下,兵锋直指长安!一时间长安人心惶惶。
    在这种局面下,柴绍当然不可能在长安呆着,他率平道军(他本身是平道将军)到歧州,继续为李渊把守西边的门户。李潜和牛弼随行。大军到了歧州赶紧整顿军备加强城防,时刻堤防突厥入侵。
    九月,江夏王李道宗率军在灵州击败突厥西路军。颉利一看唐军准备充分,硬打也占不了多少便宜,于是故技重施再次遣使和谈。李渊知道目前还没办法彻底打败突厥,只能见好就收答应和谈。
    和谈尚在扯皮中,十月十七日,一支不服从颉利命令(抑或是颉利故意试探)的突厥军侵扰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鄯州急忙向长安告急。此时李世民正坐镇太原,李道宗坐镇灵州,突厥人还未完全撤回草原,数路大军都无法脱身,李渊想来想去,将救援鄯州的重任交给了救火队长柴绍。李潜和牛弼随行。
    十月二十五,柴绍率军来到鄯州。刚刚扎下营地,柴绍正在营帐中召集诸将议事,忽然曹元炳跑来禀告道:“禀国公,营外有突厥人前来叫阵?”
    “叫阵?”众人闻之一愣。
    柴绍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百人。”
    众人听了暗暗气忿,突厥人也太猖狂了,百人就敢来叫阵,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
    柴绍思忖片刻,道:“去看看。”
    柴绍点齐五百士卒与诸将出了营地,一眼便看到远处有百余突厥人停在那里。那些突厥人看到唐军出营,立刻策马过来,齐刷刷停在百步外与唐军对峙。
    为首一名突厥人越众而出来到诸将面前,喝道:“你们可是右骁卫柴绍麾下?”
    柴绍听到突厥人直呼其名顿时火起,李潜在旁看的真切,立刻低声道:“国公,卑职去会会他。”
    柴绍点点头。李潜越众而出喝道:“你没长眼睛吗?旗号上写的明明白白还废话!我们当然是柴大将军麾下。”
    那突厥人喝道:“去年在杜阳谷是谁杀了我大哥?出来!我要为我大哥报仇!”
    众人纳闷,去年在杜阳谷杀了突厥人足有上千,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