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唐帝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713年)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大祚荣兼都督。从此,这个政权
    就以渤海为号。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渤海为契丹所灭,历时200余年。渤海
    政权的统治区域东至于海,北至黑水,西接契丹,南至朝鲜的德源,居民有十多万户。这
    一带以前大都是荒寒之区,居民主要靠渔猎游牧为生。渤海的官制基本上仿照唐朝。在国
    王之下,中央设有政堂、宣诏、中台三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政堂省
    设大内相(犹唐之尚书令)1人,左右司政(犹唐之仆射)各1人,左右允(犹唐之丞)各
    1人。下统忠、仁、义、智、礼、信六部,分别相当于唐朝的吏、户、礼、兵、刑、工六
    部。六部长官为卿(犹唐之尚书),次官为少卿(犹唐之侍郎)。宣诏、中台二省长官称
    左右相。三省长官共掌军国政务。中正台是渤海的监察机关,犹唐之御史台。此外还有殿
    中、宗属、太常、司宾、司藏、司膳、大农等七寺。其中殿中、宗属二寺设大令、少令;
    太常、司宾、大农三寺设卿;司藏、司膳二寺设令、丞。此外还有文籍院,设监;胄子监
    ,设监长;巷伯局,设常侍。武官有左右猛贲、左右熊卫、左右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
    卫,分别设大将军、将军各1人。这些都是唐朝九寺、五监和殿中、秘书、内侍省与十二
    卫的简化,其职掌也大体相同。渤海的地方行政建制为府、州、县三级。九世纪时,全国
    除五京外,还有15府、62州和3个直隶州,州下有130余县。府设都督,州设刺史,县设令
    ,为地方各级之行政长官
第五章 朝会相争(下)
    次日晨,昨晚的一夜疯狂之后,显得十分神清气爽的李俨满意的离开了郭淑妃所居的寝宫。Www!此门的时候,那些伺候郭淑妃的宫女和宦官一个个都傻了眼,怎么都想不通李俨这个皇帝怎么晚上毫无知觉的出现在郭淑妃的寝宫里。
    对郭淑妃这个女子李俨一点好感都欠奉。对她,李俨只有生理的上的需求。自然也并不在乎她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毫不掩饰而丢了脸面。不过李俨知道,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而巴不得自己荒淫无道,生怕自己有一天成了明君的田令孜也会知情识趣的给自己把后事处理好——至于这后事的处理方法是把所有知情人杀了灭口还是威逼利诱他就懒得操心了。
    离开郭淑妃寝宫的时候,也差不多到了早朝时分。李俨回到自己的寝宫中,此时聂隐娘二女犹自酣睡未醒。刻意让伺候的人小心不要打扰了她们,李俨尽量无声无息的换上了龙袍,带着小多子,就朝早朝的紫宸殿上赶。
    走到中途,田令孜已经远远的过来了。来到李俨身前,田令孜神神秘秘的给李俨使了个眼色,轻声道:“皇上,昨夜的事情已经办妥了,以后皇上可以放心的和那个女人做任何事情了。”
    说到这里,他还猥亵的笑了出来,一副心照不宣的模样。
    李俨强忍住呕吐的,点点头:“很好,阿父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老奴的份内之事……”
    田令孜一脸得意之色的开始谦虚起来。
    李俨不耐烦的挥挥手:“好了好了,别说那么多了。走吧,朕要临朝了!”带着小多子当先就走。
    田令孜连忙住嘴,耀武扬威的大叫一声:“皇上驾到……”在拖长的尾音中随李俨去了。
    紫宸殿之上,李俨懒洋洋的躺在龙椅上,安然的享用着下面文武百官的跪拜。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传入耳际,那种无上的权势给人带来的爽快感觉,让李俨酣然欲醉,乐在其中。
    只是可惜,这种感觉保持不了多久,因为大家都知道,眼下真正话事作主的,不是李俨这个傀儡小皇帝,而是田令孜。李俨也只有在他们向自己行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些许作为皇帝应该享受到的百官的尊崇。
    心中暗恨,表面上李俨却不得不对田令孜客客气气,跟从前两年的任何时候一样,先是恭敬的请他座下,这才让小多子传令百官平身。
    从一年前离开长安城到今天回到长安城的一年多来,朝廷和天下的局势都发生了一些不小的变化。
    在去年五月份,有人提议以刘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准备让他重回朝廷为宰相。
    刘瞻此人官声极佳,在民间很有声望,为人又很正直,而且还有干才,是一个很好的宰相人选。当年同昌公主逝世,懿宗迁怒于众医官的时候,刘瞻因为直言进谏被贬。直到乾符元年才重新被升为宰相。
    在历史上,刘瞻刚刚被重新擢升为宰相,就被他被贬的时候阿附韦保衡,担心他回来报复的刘邺设宴下毒害死了。
    李俨自然不能容这种情况发生。在李俨的计划中,刘瞻只有等到黄巢之乱被平复后才会被他启用。于是李俨暗中命来鹄唆使田令孜回绝了这一意见,刘瞻也因此没有如历史上一样重新得到启用,从而也没有被人毒杀。历史在这里终于发生了一点改变。至于那个刘邺,毒人者人恒毒之,李俨直接命捕风组织暗中将之毒杀,这还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悬案。
    只可惜,李俨的力量实在有限,他只保住了一个刘瞻,其他的事情,还是跟历史上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变化。
    其中最大,影响将会最深远,眼下却没有几个人在意的,就是那动摇了整个大唐帝国统治根基的王仙芝、黄巢起义,终于在去年的乾符元年,亦即是公元八七四年爆发了。
    这个时候的起义首领,还只有王仙芝一人。王仙芝是濮州人(在今山东鄄城县),他起义开始的地方,在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但此时大唐民变四起,有谁会知道,他的这支变民军,后来竟然会攻入长安,几乎终结了整个大唐帝国呢?
    李俨心中暗暗的把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重温艺遍,木然的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着朝会的进行。
    今天的朝会,最重大的议题,就是李俨的大婚,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皇后的人选。
    此时朝廷上有卢携、郑畋两个有实权的宰相。这两个宰相都是去年被擢升的。其中卢携此人一贯阿附田令孜,对田令孜的意见,从来都是第一个赞同。而以兵部侍郎衔充为宰相的郑畋则跟天宁子比较疏远。
    值得一提的是郑畋此人,他是晚唐时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黄巢起义,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被扑灭的。可见他的能力非同小可。说到对大唐的忠诚,他还是很不错的。眼下他跟卢携之间已经隐隐有些不和。不过他跟田令孜之间虽然并不亲近,面子上却并没有太疏远。田令孜也很乐意看到两个宰相不合,以有利于他独揽大权的行动。
    于是乎,两个宰相在朝廷中隐隐约约形成两个不同的阵营,无论什么朝政,都要彼此争斗一番。你同意的我一定要反对,你反对的我坚决要赞成。
    这皇后的人选,事关重大,自然也是他们争论的焦点。
    不过跟寻常的意气之争不同,皇后的人选,他们双方都是势在必得的。毕竟能够在自己的主持下立出皇后,日后在朝廷中的势力自然会因此大增。这是万万放手不得的。
    朝会一开始,两个阵营就各出人马,开始激烈的争论。你说你看中的皇后多么雍荣高贵,品德高尚,足可母仪天下,我吹我的皇后如何贤惠,正是皇帝良配。
    他们争吵来争吵去,越吵越是兴起,仿佛娶皇后的是他们,倒把李俨这个皇后未来的丈夫放在一边,问都没人问他一声,更不用说征求他的意见了。
    卢携这边,往往都是那些出生寒门的官员。当然,准确的说,是那些出声寒门而在留须拍马上拥有不凡造诣,修为已经达到了视廉耻如无物境界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寒门出生的官员,有几个能得高位?卢携倒是出自崔、卢、李、郑、王五姓中卢姓的一个旁支。不过他全心全意的阿附田令孜,倒把自己的家族利益忘得一干二净。
    官员们出生寒门,虽然并不关心民间疾苦,不过他们对门阀世家的对立情绪却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拥立的皇后人选,是一个爆发户类型的高官的女儿,好像是姓张,叫什么张娴宜。
    而郑畋这边,他本身就是出自大世家之一的郑家,虽然不是嫡系,却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旁支之一,他自然要全力维护世家贵族的利益了。而他这一方的官员们,也大多是五姓世家中的子弟或者其附庸、姻亲的子弟。
    他们全力支持的皇后人选,号称是崔家的嫡系子孙,名叫崔莺莺。
    听到这个名字,李俨来了兴趣,别不是《西厢记》里头的那个崔莺莺吧?不知道现在她跟张生结识了没有。如果结识了的话,还是算了吧。都成别人的女人了,如何能做自己的皇后?
    (注: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唐德宗时期,此时为行文方便,刻意延后到僖宗时期,还请通家达人不要计较。)
    两帮人马,两个人选,彼此间争执不休,直把堂堂的朝堂之上,变作了民间的菜市场。两帮官员此起彼落,你来我往,跳出来一个一番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刚刚说完,对方阵营的人就跑出来之乎者也做起了骈文,直弄得不亦乐乎。
    不过,此时的争执还在热身阶段。跳出来的官员们,也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官,至于如卢携这类的为首官员却一个个微闭双目,板着脸孔,木无表情,如同在看戏一般。
    不过很快,讨论皇后人选的辩论会变成了人身攻击的骂街会。众官员彼此揭短,互相攻讦,攻击的对象官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终于不可避免的牵扯到了两个头目。
    于是卢携出场了,他出班对着李俨就是一番绕口生涩的文言文,摇头晃脑的说将出来,直叫李俨有听没有懂,全然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卢携出场了,郑畋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还没等对方说完,也马上跳出来反唇相讥。至于他在说什么,李俨也是同样摸不着头脑,全然没有听懂。
    听他们争了半天,李俨终于不耐烦了,郎声道:“两位卿家不要争了,可否听朕说几句?”
    此言一出,整间紫宸殿之内,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序章 魂返晚唐
    盛夏的一天,卯时(即今5-7时),天色已经透亮了。wwW;
    太阳的光芒,从淡淡的云雾之后透了出来,辉照在大明宫的宫墙、宫苑上,也辉照在十六宅的房舍上。
    最是一天好时节,此时,大明宫内的紫宸殿,按照惯例是进行隔日常朝(一般是单日御朝,双日休朝)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有象征早朝开始的鼓乐响起了。
    只不过很可惜,咱们眼下的这位懿宗皇帝,并不是一个勤勉和有才干的皇帝。先皇玄宗皇帝的“从此君王不早朝”是后期太平天子当久了的时候才有的事。可这对于眼下的这位才当了十二年皇帝的懿宗来说,却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
    所以今天,照例,不早朝。
    那么皇帝在干什么?
    皇上好音乐、好宴游,殿前时时供奉的乐工,接近五百多人;每月之中,有十天要举行宴会。也许是皇上年轻而精力旺盛的缘故,听乐、观戏,饮酒作乐,从无厌倦之态。出驾巡游,随意所之,几乎是踏遍了长安的四郊。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每次巡幸,随驾的内外诸司扈从,竟达十余万人!耗费的财物,实在无法计算。
    这就是咱们这位皇帝的爱好。这个时候,咱们的这位皇上,正搂着美人在宫里面酣睡呢。晚上通宵达旦的作乐,早上又如何能够起得来。
    皇帝整日忙于寻欢作乐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一些玄奇诡秘的变化,已经发生在了十六宅之内。
    十六宅是本朝诸亲王居住的地方,其位置在帝京长安的最东北角,南临兴宁坊、西靠长乐坊,东北两面紧毗外城城墙之处。
    那里有一大片华丽的宅宇,殿楼逶迤,飞檐相接,独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坊区。
    除了册为太子的皇子入居东宫,其他的皇子几乎都住在这里。若非危难时期受命出镇或领衔外任,自本朝玄宗皇帝先天年间起,皇子例不出阁。他们的屋第虽不在一处,但却十分集中,大家可以不出坊里就相互往来。久而久之,“十六宅”便成为本朝诸王的代名词。
    “十六宅”起于何时,倒也很难详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且一年年也有所变化,最终成为长安城中一块极有分量的地方。其原因也是一目了然:近几十年来,“十六宅”出了好几位天子。
    照理,东宫的太子本是合法的继承人,原本是轮不到十六宅里的诸王的。可是本朝的储位问题在最近一个时期里变得越发严重,几代天子竟都不享天年,不是没留下嫡脉,便是皇子冲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国家社稷的考虑,由宫里做主,皇位便常常改由天子的兄弟继承。所以,“十六宅”便有戏了!
    别的不说,当今的这位天子,就是在十六宅“修身养性”的时候,突然脑袋上砸了个馅饼,于先皇驾崩后,被神策军左军中尉王宗实(神策军中尉一职一向由宦官担任)推上了皇帝宝座。
    而在此时,皇帝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位皇子,却都没有被立为太子。皇子们被封王后,都被打发进了十六宅之内,过他们的太平王爷生活。直到某一天皇帝驾崩,这些皇子们的富贵生活才会被打断。
    十六宅之内,当今天子的第五子(天子一共八个儿子),普王李俨的住所中,正悄然发生着一场日后注定将会改变整个大唐命运的变化。
    眼下是咸通十二年也就是公元871年,普王殿下李俨,刚刚过完他的九岁生日,步入了十岁的年纪。
    这个时候的孩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天潢贵胄,都是很贪睡的。所以虽然已经到了宫里面上早朝的时候,仍然没有人敢去打扰正在熟睡中的李俨。
    突然间,从远处闪电般飞来一道淡淡的白光,穿过墙壁,在空中稍微停顿片刻,就转入了李俨的身体,将李俨的身体顿时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白光中。那白光的笼罩下,原本睡得很香甜的普王,突然眉头紧皱,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仿佛做恶梦般,拼命的挣扎着,却一直都没有苏醒过来!
    终于,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俨的挣扎停息了。他的呼吸也平静了下来。
    随后,李俨睁开了眼睛。随着他双目中的白光一闪,一个崭新的时代,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 鹊巢鸠占
    注:由于从第二卷第六章起开始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为了跟后面的内容相符,所以将此前的所有第一人称章节全部修改为第二人称。wWW、本次修改只涉及到人称,与情节和描写没有任何关系。——特此公告
    意识从心灵的最深处浮出水面,李俨试着睁开了眼睛。
    入眼而来的,是一面雕花木窗,风格大气而华贵。
    低下头来,十岁幼儿的身体蜷缩在锦毯中,将薄薄的锦毯搅得乱作一团。
    他笑了。
    方才惊险而又不真实的一幕幕,再度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再一次出外旅游的时候,突然遭遇了车祸,就此受伤昏迷过去。而等到他再度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身体,漂浮在一座庞大的古代城市的上空!
    难道我回到了过去?
    他以为是在做梦,但是古城那古代人的装束,那活生生的场景,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