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唐帝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俨的语气变得缓和:“郑公,世家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存在。世家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历代传承下来,弥足珍贵的东西。朕正是因为不忍这些东西在百姓揭竿而起、发泄愤怒的时候,而从此烟消云散,所以才希望世家能够经过改变,缓和与百姓的关系,从而继续延续下去。”
    说到这里,李俨心中实在沉重无比。
    中国地王朝,一直都是王朝建立、达到鼎盛、百姓不堪疾苦而揭竿起义、新朝建立,这样地一个怪圈在不断的循环。
    每一次新朝建立,生产得到发展,文化得到沉淀,最后生产极大发展,文化开始辉煌。然而到了王朝地末期,每一次战乱,都让无数堪称绝世珍宝的东西、文化从此在战乱中失传。等到新的和平来到的时候,人们只能从头来过,重新发展原本已经存在的东西。运气好的能够恢复旧观,运气不好的,就成为绝响。
    这实在是中国的无奈。也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哀。
    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如果不能改变这一切,李俨这个穿越者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是挽救一个本已经腐朽的王朝,来个什么什么中兴,然后再在几百年后重新陷入那个怪圈中吗?
    不!绝不!
    这样的怪圈应该结束了!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上千年,却始终还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应该重写了!
    李俨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让郑畋无力反驳。
    如何反驳?
    这本来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事实上,郑畋早就知道世家的问题,也有心改革世家,延缓世家的生命。
    但是他的方法,还不够,还远远不够!他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家的问题。甚至,他的办法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世家不会心甘情愿的按照他的方法去做。而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世家利益的那些方法,也得不到苦世家已久的百姓的认可。
    他这样的方法,注定无法被任何人接受,也只能注定无疾而终。
    对世家的大改革,的确应该进行了。
    这一次的改革,应该是脱胎换骨,应该是改头换面。而不是不痛不痒的表面文章。
    只有这样做了,世家的生命才有可能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郑畋陷入了思索之中。
    望着郑畋思索的样子,李俨充满期待。
    这是他的一个赌博。
    他必须让郑畋这样一个世家能够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的人作为中间人,实施改革。只有出身世家的郑畋才会对世家有说服力,说服他们进行改革。如果让自己“凤翔涅磐”计划培养出来的那些世家根本瞧不起的人做这件事情,心高气傲的世家根本就不能接受,只会让他们走极端。而这,是李俨所不愿意看到的。
    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李俨从前的想法不对。郑畋这样的人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否则对世家的改革那就不是改革,而是直接消灭世家的行动了。
    所以李俨必须赌。赌郑畋这样一个开明的人能够任清楚世家必须改革的事实,从而成为自己的最好帮手。
    他的赌博能成功吗?
    ______
    待会还有,今天最少四章。
    如今迅猛更新,诸君还请大力支持!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十章 韩轶归心
    李俨的心中也很没底。wwW。
    眼看郑畋思考的时间一分分过去,差不多长达半个消失的时间,郑畋仍然没有说一句话。
    李俨倒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情,没有打扰郑畋。
    只是,随着时间一分分的过去,李俨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如果郑畋真的愿意帮助自己还罢了。
    如果郑畋不愿意呢?
    自己应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是不能够泄漏出去的。如果郑畋不愿意帮助自己,自己就必须杀人灭口。
    但……
    郑畋可不是普通的大臣,他是一个宰相,同时还是凤翔的地头蛇,怎么能够就这样杀了呢?
    这样做了,满朝文武会怎么看?天下人会怎么看?
    或者用暗杀?
    暗杀就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更何况,郑畋毕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就这样杀了是不是有点可惜?
    两头为难啊!
    所以,只有希望郑畋能够如自己所愿,那就皆大欢喜了。
    郑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思考着,李俨在旁边患得患失的等待着,周围的宦官、宫女早就知道皇帝与宰相在这里商量国家大事,当然没有人敢过来打扰他们。
    于是周围一片寂静。
    过了好半天,郑畋才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坚毅之色,看来已经有了决定。
    “此事事关重大,臣思虑难全,一时失神,还请陛下赎罪。”
    李俨露出笑容来,却怎么看怎么勉强:“郑公,你考虑好了吗?”
    郑畋如释重负的一笑:“臣已经考虑好了。”
    李俨心中一紧。
    结果就要揭晓了。
    会是什么呢?
    如自己所愿或者不如自己所愿?
    这时候郑畋却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地选择。而是问道:“臣观陛下如此紧张,是不是如果臣的选择不合陛下之意。臣今天就走不出这行宫了?”
    李俨尴尬一笑,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最后叹道:“朕也不虚言隐瞒了。这个决定真的很难下。但却不得不下啊!”
    话中没有直说,但其意思,两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郑畋真诚的一笑:“在说出答案之前,臣有话要说。”
    “请讲。”
    “臣朕的很感激陛下对臣的信任。”郑畋首次与李俨对视:“虽然陛下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以前陛下跟臣也有误会。但是臣还是要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陛下这样地皇帝,实在是作臣子的莫大荣幸。”
    郑畋地眼圈红了。
    在这个时代,下位者是不能平视上位者的。三国时候,曹魏的官员一次曾经拜见曹丕的夫人甄夫人,众人皆拜伏,唯有刘帧平视。于是曹操以大不敬之罪将其治罪。人称平时获罪。
    郑畋乃是饱学之士,精通诗文。对儒学的研究极深,这种礼制自然深深明白,平时也从来没有冒犯过。
    不料今天,他终于作出了这样冒犯礼制的举动。
    李俨的眼圈也红了。
    他地心也乱了。
    他当然不会因为郑畋平视自己而生气。只是以为郑畋这于平时不同的举动,是否意味着郑畋已经决定反对自己的做法了?
    他聆听判决一样,静静的聆听郑畋的回答。
    “陛下。您准备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改造世家?如果这种方法有问题,那就恕臣无法帮助陛下了。”
    郑畋的话如同石破天惊,差点让李俨跳起来!
    没想到郑畋的回答竟然是这样地。
    李俨知道,这样的回答一出,那就意味着,只要自己的做法不会带来问题,郑畋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对世家的改革中。
    这老头,搞什么嘛?明明答应了,偏偏还玩什么煽情?
    李俨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红红地眼圈却那样的明显。甚至几乎有泪水流下来。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除了为了掩饰自己而作的种种举动。除了因为张师的离去而痛哭,他几乎从来没有因为真情流露而流过泪。
    然而这一次。情绪的激荡,却让他几乎忍不住流下泪来。
    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登上皇位之后,郑畋对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为他处理政务。等他来到凤翔后又帮他稳定局势,擒拿那些见风使舵的官员,无不关怀备至。
    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孤身一人回到古代、远离父母亲人的异类,实际上已经把这样的关怀着他、却没有一丝私心的郑畋,当成了自己远在一千多年后地父亲。
    只有自己地父亲,才这样不计较一切的为自己着想。这一切,怎么能不让李俨感动呢?
    他到底还是一个来自后世那平等思想充斥地灵魂啊。
    经过这么一番事情,李俨心中对郑畋少了许多提防,多了许多亲近。说起话来也轻松多了。
    “郑公,朕的方法,就是……”
    李俨娓娓道来,将自己构思的嫡子继承法、庶出及冠分家,发展工商、引诱世家投资、同时吸取流民入工厂防止不安定因素蔓延,建立新勋爵制度、建立新的贵族、削弱世家影响力等等方法一一向郑畋阐述清楚。
    郑畋听得如痴如醉,时时拍案叫绝。
    他深深的知道。如果真地让李俨的这些方法实施,世家的衰落已经可以预期,当然,世家的生命力经过这么一来,却也自然而然的延长了。
    如此,自然皆大欢喜。
    这样的计策,让郑畋混忘自己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冲动之年。恨不得马上加以实施。
    到最后,李俨告诫道:“郑公。这些政策,现在还不是实施地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太平,黄巢之乱已经平定之后才能够实施。近日所谈之事事关重大,只能你我君臣二人得知,郑公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郑畋自然连连答应。
    到了最后,郑畋临走之时,李俨也同意了郑畋最先的意见:对军机省进行牵制。宣布政事堂有权对军机省地事务进行干涉。虽然没有决断之权。但军机省的任何政令都必须通报政事堂,政事堂无异议后才能实施。如果政事堂有不同意见,军机省的命令必须重新修改后重新发布。对于军机省的命令,政事堂有三次驳回之权。超过三次,则政事堂不得干涉军机省的命令。而任何驳回次数超过三次的命令,都必须在李俨这里备案,以备查询。
    郑畋走得满意,李俨也很满意。这一次君臣奏对,皆大欢喜。
    送走郑畋,李俨总算松了一口气,心中一转,却又想起了自己的“凤凰涅磐”计划。
    现在这个计划没有从前那么紧迫,也不需要那么秘密了。但这一计划还是必不可少地。
    少了机密、紧迫这样的限定条件。李俨发现,对于计划的施行者,自己的选择也多了。
    当然,朝廷的正式官员是不能去作这样的事情的。计划的施行者必须没有正式地官位,但是又有官场的经历。
    李俨很快就选定了目标:以凤翔兵变中的李昌言心腹幕僚韩轶为首,凤翔兵变中自己火线提拔的前传令兵澹台郎为辅。
    韩轶是李昌言的心腹幕僚,本来是应该跟李昌言一起问斩的,后来被李俨下旨特赦了。现在还被软禁着呢。
    说起来他被李俨特赦地经历也很有意思。
    当时,李昌言事败。李俨带三千虎贲突破凤翔节度军大营,就在李俨带人追杀残敌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韩轶。
    那时韩轶正像所有自己出的计谋不得使用的谋士一样。仰天长叹:“恨李将军不能用某之策,否则岂能容尔等胜出乎?”然后就准备自缢。
    没想到这句话却被李俨听见了。
    李俨顿时大生兴趣。命人将其救下,细细询问他说出的究竟是什么计划。
    韩轶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大意自然不外是趁凤翔空虚,带兵入城,废黜李俨,拥立新君。
    但是他的计划,即周密老到又胆大无比,丝丝入扣,让人即使明知道是陷阱还是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李昌言拥有的所有资源,都被恰到好处的运用上了,发挥了不仅仅等于其资源总和的力量,而是数倍于之地力量。
    听完他地计划,李俨顿时只觉倒抽一股凉气,连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
    凤翔的情况究竟如何,李俨再清楚不过了。如果李昌言真地依计而行,那李俨绝对没有生机!
    幸运的是,老天爷站在李俨这一边。
    李昌言不肯花费精力来实施这样的计划。同时,晚唐时候,以武力为尊,文士计谋根本不受重视。李昌言也受到这样的影响。韩轶的计划只好束之高阁。
    于是李俨胜了。
    能想出如此计策的人物,岂是简单人物?李俨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人才。
    他可是相当了解,谋士的重要性,绝对不会像哪个不识珍宝的李昌言一样,恃武力自得,最后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俨立刻宣布旨意,特赦韩轶的罪过。同时真诚的要求韩轶为自己效力。
    只可惜韩轶似乎是一个有点愚忠的人,竟然拒绝为李俨效力。
    李俨也不舍得杀他,之事将他软禁起来。直到今天。
    而澹台郎这人经历又不同。
    当日凤翔兵变被平定之后,李俨回到行宫,在出发前曾经说过的让澹台郎自己到行宫门口领罚地事情都忘记了。
    但是澹台郎可没有忘记。明知道李俨的态度可能不好,自己可能会因为擅自行动而被降罪,却毫无畏惧的在第二日跪在行宫门口等待惩罚。
    李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呢。等有人禀报上去的时候,澹台郎已经在宫门口跪了两个时辰,都快昏迷了。
    等李俨命人把他抬进行宫的时候。澹台郎已经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李俨问他。既然知道前来领罚可能会被降罪,为什么不偷偷逃跑。现在兵荒马乱的,随便往哪儿一躲,自己也找不到他。
    谁知道澹台郎却说道,自己既然擅做主张,那就应该领罚。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担当。应该有孟子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地气概。怎么能因为害怕惩罚而逃跑,不忠于国事呢?
    李俨不由得为古代人的这种精神暗自感慨。要知道,在现代,还想找这样地人,可真是不好找了。于是决定奖励澹台郎。
    澹台郎却拒绝了。说自己擅自做主,的确是犯了军规。所以必须受到惩罚。
    李俨告诉他,他的举动虽然违反了军规,却拯救了整个行朝。是一大功。即使功过相抵,也应该受赏而不应该受罚。
    澹台郎说道,违反了军规而受奖励是不应该的。无论自己的这种行为有什么良好的后果,毕竟是一种违反军规的行为。如果自己地这种行为可以受嘉奖,那么日后那些违反军规的人,就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逃脱惩罚。这是对军规的执行不利的。即使是李俨这个皇帝,也不应该破例。
    李俨顿时心中称许,又问他,如果军规是错误的呢?为了纠正错误,可不可以违反军规?
    澹台郎回答,军规就是军规,既然规定出来了就应该严格执行,而不能够去分辨那究竟是正确的军规还是错误的军规。毕竟,军规制定正确与否,那是制定军规者的事情。如果军规有错误。那是军规制定者本身地罪过。只要军规一日没有修改过来。那么就不应该以军规错误为理由去肆意触犯他。
    李俨顿时肃然起敬。后来还是给了澹台郎降低职务、关禁闭一天的惩罚。(李俨为了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已经在自己控制的军中废除了体罚内的刑法。改为关禁闭。这种刑罚表面上虽然轻描淡写,但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地可怕。)
    虽然后来还是惩罚了澹台郎,但是澹台郎这个人的忠心和气度,已经在李俨心中深深的留下了印象。更妙的是,这个人还有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或许能够严格遵守规矩,但有文化的人往往意志上不如没有文化的人坚定。这就更加难得了。
    李俨早就有心大力提拔他。只是军中的提拔怎么说还是要将一定的程序和规矩的。澹台郎刚刚受过惩罚,重新提拔还要等一段时间。也只有不在军中,才能够破格提拔。这一次地“凤凰涅磐”计划,李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
    此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对规矩不拘一格,用在“凤凰涅磐”计划上,刚好能够以身作则,为自己带来一批刚正不阿的良吏。同时还可以用他来监视可能忠诚度不够地韩轶,岂非正好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俨立刻召见这两人进宫。
    他第一个召见的是韩轶。
    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