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焚清-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赖传武呢?”周宪章冷冷说道:“他差点害死了那哈五和罗鸣芳,如果章军与叶志超有什么误会,那也是赖传武挑起的!现在,他不仅无过,反而升了官!王爷,朝廷如此办事,恐怕难以服众吧!”
  载漪怔了怔,叹道:“事到如今,本王也不瞒着周提督了,本王来这里之前,太后老佛爷曾经亲**待过,这个赖传武,是太后老佛爷亲自派往章军协助周提督的,他出了差错,太后老佛爷已经责罚过了,现在他在丰台大营带罪效命。还请周提督看在太后老佛爷的面子上,把这件事抹过去!”
  郭二杆怒道:“章军死了那么多弟兄,是不是也要抹过去!”
  载漪慌忙说道:“皇上说了,凡是章军阵亡官兵,每人赏银五百两,赐忠烈牌,家属免去三年赋税,家有子弟的,恩准一人进新式学堂读书,钱粮费用由当地县衙供给。周提督,这可是皇上的隆恩啊!”
  聂士成也在一旁打圆场:“宪章啊,章军忠心报国,血战疆场,赖传武是个无赖小人,这些,皇上心里都有数,百姓心里也有数,赖传武的事,可暂且放下,如果此人再有什么不法之事,老夫定当亲自出头,奏请皇上严惩!如今大战刚刚结束,大清国百废待兴,还请周提督以大局为重。”
  聂士成知道,赖传武是慈禧太后按在章军中的眼线,有慈禧太后护着,光绪皇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太后与皇帝刚刚斗了一个回合,双方都没讨到好处,此时,皇上刚刚临朝,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也不便为了一个赖传武与太后翻脸、
  “既然聂老将军说话,在下只得从命。”周宪章点头说道。别人的话周宪章可以不听,聂士成对周宪章有大恩,他的话,周宪章不能不听。
  载漪笑道:“周提督果然豁达。呐,周提督是我大清国的栋梁之才,如今皇上决心效法rì本,变法维新,正要与周提督商议变法维新之事,如今,皇上和珍妃娘娘,对周提督是望眼yù穿啊。所以,皇上的意思,速请周提督回京,我看,今天天sè已晚,周提督可准备一下,明天一大早启程,你看如何?”
  周宪章面有难sè:“王爷,章军官兵大部分都在朝鲜,宪章的家小也在平壤,前段rì子,赖传武反水,朝鲜局势混乱,如今平壤在光复军手里,我夫人赵巧儿与岳母生死不明,在下想先去朝鲜看一看。”
  “周提督果然是有情有义!本王佩服。”载漪赞道:“周提督大可放心,令夫人与岳母现在平城,吴佩孚的营中,不rì就要随吴佩孚所部回国。不过,本王也想过了,周提督统军在外,有些rì子没有与夫人团聚了,如今国泰民安,正该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旅顺离朝鲜安州不远,周提督可乘坐本王的坐舰镇北号渡海前往安州,看过夫人后,再回到旅顺,与本王一同乘船前往天津。”
  “这怎么好意思。”周宪章说道:“在下岂敢乘坐王爷的坐舰。”
  “周提督不必客气!”载漪说道:“周提督是大清国的第一功臣,本王就是为周提督牵马缀镫,也是应该的,何况是区区一条坐舰。按理说,周提督的夫人是朝廷诰命,朝鲜还有六千章军官兵,本王应该随周提督一同前往慰问,只是,旅顺是我大清国的重要要塞,刚刚收服,本王还需留在此处,整理善后,望周提督海涵。本王就在此处等待周提督,两天后,随周提督一起回京面见皇上。”


 第057章 一石二鸟

      周宪章想回朝鲜,一则是因为赵巧儿,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和章军的老兄弟们见见面,安排章军弟兄们的前程。按照朝廷的旨意,章军的旗号就此取消,此后章军兄弟们就是天各一方了,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聚首。
  所以,端郡王说的客气,周宪章也就顺水推舟:“那就多谢王爷成全。”
  众人喧寒已毕,随即簇拥着端郡王来到在水师营中,大排筵席,聂士成以下各级将官陪着端郡王饮酒庆贺。
  喝道半夜,端郡王酩酊大醉,聂士成命人把载漪扶到卧室休息,众人各自散去。
  周宪章和章军众兄弟出了水师营,回到黄金山炮台。
  一场大战之后,黄金山炮台面目全非,胸墙城楼成了一片废墟。
  原先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炮台,损毁的炮身还躺在瓦砾堆中,章军官兵们清理掉周围的瓦砾,在炮台的正zhōng yāng,树立起一座花岗岩石碑,石碑正面刻着一行大字:“章军官兵之墓”,北面则是聂士成亲笔撰写的《旅顺战记》,详细记录了章军两千官兵渡过鸭绿江,挺进旅顺,消灭山地元治,固守黄金山,击毁浪速号巡洋舰的事迹,石碑的基座上,刻上了所有阵亡官兵的名字。
  阿姆斯特朗大炮炮台,是两千章军官兵的合墓!
  他们和毁坏的阿姆斯特朗大炮一起,永远定格在了黄金山上。
  章军残破的旗帜夜风中飘扬。
  司号兵吹响了军号,活着的三百多官兵,在墓碑前列队。
  周宪章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喝道:“跪!”
  在周宪章的带领下,三百多章军官兵齐刷刷跪倒在墓碑前。
  “章军不向长官行跪拜礼!”周宪章含泪说道:“但是,章军弟兄愿意向国家的魂魄下跪致敬!”
  东风呼啸,军旗猎猎!
  海涛冲向海岸,发出如雷的咆哮,涛声中,隐隐千军万马,在苍茫的大海上,渐行渐远。
  ……
  周宪章拜别了死去了兄弟,乘着夜sè,和郭二杆一起,来到二龙山。
  敏绣来到旅顺后,就一直呆在二龙山上,没有去军港。周宪章几次前去看望,都吃了闭门羹。
  周宪章无论如何都要要在离开旅顺之前,见上敏绣一面。
  这或许是他最后面见敏绣的机会,今后,就算周宪章去了běi jīng城,恐怕也见不到敏绣了。敏绣是格格,周宪章是外臣,按照皇家的规矩,他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登门拜访一位格格。
  因为敏绣不愿意离开二龙山,段祺瑞就把和字军大营设在了二龙山上,郭二杆和张作霖则是带着章军官兵们,把阵地移交给了段祺瑞,移营到了黄金山炮台。
  已经到了后半夜,夜sè深沉,天边上,启明星若隐若现。
  两人来到了二龙山炮台的城门下。城门下燃起一堆篝火,十几个和字军的士兵抱着枪,围在篝火边,蜷缩着烤火。
  郭二杆心头火气,厉声喝道:“妈的,你们这些和字军就他妈的这样站岗的吗?要是rì本人来了,你们都他妈的要见阎王!”
  和字军的军纪和作风,和清军并无二致,哪怕他们是御林军。仗打完了,马上又成了一群老爷兵。
  一个棚长猛地跳了起来,怒道:“狗rì的谁敢教训老子和字军,老子和rì本人打过仗!你们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十几个和字军士兵跳了起来,举起了枪。
  郭二杆大怒,一个健步冲上前,喝道:“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了,老子是谁!”
  那棚长定睛一看,随即一个立正:“都把枪放下,是章军的郭连长!”
  周宪章和郭二杆穿着破破烂烂的章军军服,可是,这套军服,却是旅顺最眨眼的服装,不仅rì本人看见了要敬礼,清军官兵看见了,也是礼让三分。
  这是章军打出来的威风。
  那棚长笑嘻嘻地打起了哈哈:“郭连长,不好意思,天冷,弟兄们烤烤火,不知两位有何贵干?”
  郭二杆一指周宪章:“这是新任湖广提督周宪章。”
  郭二杆话音刚落,和字军士兵们跪倒了一片。
  周宪章点点头说道:“请禀告敏绣格格,周宪章求见。”
  那棚长慌忙说道:“禀提督爷,今天傍晚,护国和硕格格已经离开二龙山,回京城了。”
  周宪章笑道:“我知道,格格不愿见我,请你回禀格格,我明天就要离开旅顺,前往朝鲜安州,请格格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面,宪章要当面向格格请罪。”
  棚长的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提督爷,小的不敢说谎,格格真的已经走了。”
  周宪章无奈,只得说道:“既然护国和硕格格不愿见我,那就请你转告玉琼格格,请她出来说话。”
  现在,樱桃也是格格了。既然敏绣不愿见他,樱桃心软,求一求樱桃,樱桃说上几句好话,敏绣或许会回心转意。
  棚长苦着个脸:“提督爷,两位格格都走了,还有那个rì本人。”
  正说着,段祺瑞从城门里走了出来,看见周宪章,拱手说道:“周提督,这个棚长真的没说谎,今天早上,护国和硕格格和玉琼格格一起离开了二龙山,回京城了。”
  周宪章这才相信,敏绣真的走了,只得问道:“怎么这么急?走的时候也不打个招呼?”
  段祺瑞说道:“宫里来了人,急招和硕格格回京,说是太后老佛爷给和硕格格定了一门亲事,要格格回去定夺。”
  “不知太后老佛爷给格格定的是哪家的亲事?”周宪章问道。
  “好像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
  周宪章瞪大了眼睛。
  袁世凯果然不简单,不仅在军事上颇有一套,而且,政治手腕也极其娴熟,为人处事极其圆滑。他从心底里瞧不起那些把持朝政的满清贵族,但在表面上,却与荣禄、刚毅这些满清大臣打得火热,与端郡王载漪也很有些交情,这些人都是慈禧太后的铁杆,有他们在太后面前吹风,袁世凯的rì子很是好过。
  当初,rì军向朝鲜用兵的时候,袁世凯是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按说,朝鲜就是丢在了他的手里。当然,rì军能够顺利攻占汉城,原因很多,不过,袁世凯身为驻朝鲜总理大臣,怎么着也得担待一些责任。
  然而,朝廷不仅没有申斥他,在整个战争期间,朝廷对袁世凯越来越器重,先是让他在小站练兵,然后又把整个山东战场交给了他,袁世凯也是不负众望,率部来到山东后,一举挽回了大清国的颓势,保住了威海卫。
  和rì本人的仗打完了,太后与皇上的内斗也告一段落,皇上临朝,慈禧又搬出了紫禁城,回到了颐和园,做出一副放手让皇帝乾坤独断的姿态。
  到了这个时候,慈禧太后的疑心病又发作了,她猛然意识到,好不容易借rì本人之手解决掉了章军,算是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然而,袁世凯的新军,大有坐大的势头。
  慈禧太后之所以非要解决掉章军,其原因就是,章军是一支汉人的军队,而且战斗力极强,满清八旗根本不是章军的对手,这对于满清朝廷、对于慈禧太后本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现在,袁世凯的新军,和章军一样,也具备这两个让太后寝食不安的要素:汉人掌军,战斗力强。
  慈禧太后对袁世凯jǐng觉起来。
  慈禧太后在大清国掌权几十年,她的地位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一旦发现对自己的不利的因素,哪怕仅仅是一个苗头征兆,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立即采取行动,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袁世凯有坐大的趋势,慈禧太后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对付袁世凯和他的新军,慈禧不能再采取对付章军的方式,袁世凯和他的新军在刚刚结束的对rì战争中名扬天下,只能赏,不能贬抑,更不能像对付章军那样,宣布新军为叛军。
  慈禧思来想去,没了主意。最后,还是端郡王载漪看出了慈禧的心思,给她出了个主意——与袁世凯结亲家,把敏绣格格嫁给袁世凯的大公子。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主意,当初,慈禧太后为了拉拢周宪章,就想把敏绣嫁给周宪章,结果,被周宪章拒绝了,搞得老佛爷灰头土脸很没面子。
  这一次,载漪再一次把敏绣推了出来,慈禧眼前一亮,心头大为赞许。
  把敏绣嫁进袁家,是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如今的太后,对她这个侄女,很是不满,也很是不放心。
  当初,慈禧太后让敏绣带兵去鸭绿江,本来是让敏绣前去督战,督促叶志超攻打章军。没想到,敏绣不仅没有攻打章军,反过来,和聂士成一起救了周宪章的命,致使剿灭周宪章的计划落空。
  慈禧太后意识到,敏绣脑袋后面有反骨,如果再把敏绣留在外面,哪怕是在京城里,这个火爆格格不定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得赶快把敏绣嫁出去,一个女孩子一旦嫁了人,有婆家管着,就不能再在外面抛头露面了。
  而把敏绣嫁进袁家,袁世凯与太后结亲,可以拴住袁世凯,同时,也拴住了敏绣。


 第058章 事情没完

      袁世凯绝对不会允许敏绣与周宪章有来往的!
  慈溪太后可以利用袁世凯的新军,牵制周宪章的章军。
  两支颇具战斗力的汉人军队相互制约,慈溪太后坐收渔人之利!
  慈禧知道,袁世凯的为人可不像周宪章,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回绝太后老佛爷的这门亲事,而且,袁世凯颇有政治头脑,岂能不知道与太后联姻意味着什么!哪怕他的大公子真的有了原配夫人,袁世凯也会命令他的大公子休了原配娶格格。
  果然,袁世凯听说了太后的这门亲事,高兴得无以复加,袁世凯亲自带着袁可定跑到颐和园谢恩,向太后赌咒发誓表忠心。
  消息传开,京城的大小官员眼睛都绿了,不知袁世凯祖上积了什么yīn德,竟然能把“护国和硕格格”娶进家门,官员们纷纷跑到袁家登门道贺,个个都是羡慕嫉妒恨。
  当然,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想过要征求敏绣的意见。
  在太后老佛爷看来,她做出的决定是无须征求意见的,哪怕是当事者本人。整个大清国都是老佛爷的,包括格格。
  她只是派人来到旅顺,向敏绣通报这件事,催促敏绣立即回京与袁克定定亲。
  敏绣难以抗命,只得匆匆赶回京城。
  敏绣走了,周宪章心头怏怏。
  也不知是怎么了,听说敏绣要嫁给袁克定,周宪章的心头空落落的。
  周宪章不认识袁克定,不知道这个袁大公子人品如何,不过,周宪章还是为敏绣感到担忧。
  谁都看得出来,敏绣的婚姻是一场政治交易。太后老佛爷要利用她,拉住袁世凯和新军,与皇上争权。而皇上,是敏绣的哥哥。
  周宪章知道,敏绣貌似xìng格泼辣,可骨子里却是极其单纯。她嫁进袁家,怕是很难应付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
  周宪章向段祺瑞施礼说道:“段将军,既然二位格格已经回京,在下告辞。”
  “周提督且慢。”段祺瑞说道:“护国和硕格格有一封信,请周提督亲启。”段祺瑞说着,把一个火漆密封的信封,递给周宪章。
  周宪章接过信封,冲着段祺瑞一拱手:“有劳了。”
  周宪章和郭二杆原路返回黄金山炮台,来到中心地堡中,急急去掉火漆,摊开信纸,让郭二杆举着的火把,借着火把的光芒看去。
  信纸上是敏绣的亲笔,字体刚劲,颇有男儿风范:“贼眼周宪章,别以为本格格出嫁了,你就没事了,本格格和你没完!咱们走着瞧!”
  周宪章哑然失笑,这个火爆格格,率真得可爱!
  “格格都说啥了?”郭二杆大字不识一个,瞪着信纸问道。
  “格格说,她要和我过不去!”周宪章笑道:“没办法,我这条命是她救的,她要是非要和我过不去,我还不是只有认了。”
  郭二杆一撇嘴:“女人就是小心眼,麻烦的很。咱们章军受了她的大恩,她就是要砍我们的头,我们还不是只能伸着脖子让她砍,她用得着说这些狠话嘛。”
  周宪章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