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焚清-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宪章哭笑不得,说他蜕变成了军阀,周宪章倒也认了,有枪有人有地盘,朝廷管不了他,这也的确是个军阀。可是,迎娶梅里溪的事,是梅里溪用强,他当时要是不答应,梅里溪就要率领邹族族人与章军拼命!就连那天晚上的好事,也是梅里溪把他锁在屋里,强行干的。现在可好,在这三位新女性眼里,周宪章反倒成了强抢民女的恶霸地主!只是,这个中细节,少儿不宜,周宪章难以解释。
  姚喜大怒,喝道:“秋瑾,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大哥哪里欺男霸女了?梅里溪是哭着喊着要嫁给我大哥……”
  “丹采也是哭着喊着要嫁给你的吗?”秋瑾喝道:“姚喜,你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清楚的很,在上海的时候,你就整天想着去大乐门!”
  “我就是想想,也没做啥呀!”
  “想想就是犯罪!”葛芸好的思路,和慈溪太后如出一辙,容不得意淫:“到了台湾,你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停妻再娶,把你原配夫人翠花赶到了朝鲜去!其实,周大哥原本是个大英雄,就是被你教坏的!”葛芸好一张利嘴,说得姚喜哑口无言:“周大哥,你现在必须做两件事,一是立即停止你欺男霸女的勾当,二是立即与姚喜这个色鬼划清界限!”
  姚喜哪里斗得赢葛芸好的利嘴,急的大叫:“我冤枉,我冤枉!我从来就是有色心没色胆,是大哥先娶梅里溪,我才娶丹采……”
  “我呸!难道是周大哥把你教坏的?”葛芸好怒道。
  众人正在吵闹,婢女小翠急急跑了出来,拦在两边中间,忙不迭地劝架:“大家别吵了,别吵了,这件事,还要慢慢解释……”
  葛芸好喝道:“小翠!这里不关你的事,你是个苦命女子,我劝你最好离周宪章远一点,要不然,不定哪一天,这个色狼就要占你便宜!”
  周宪章没见过小翠,不过,也知道小翠是赵巧儿的恩人,她原本是太后老佛爷派来监视赵巧儿的,后来反戈一击,帮着赵巧儿脱离了虎口,所以,周宪章慌忙冲着小翠鞠躬:“小翠姑娘,宪章有礼了,小翠姑娘义薄云天,人又长得漂亮,能够来我周家,是我周家的福气……”
  秋瑾怒道:“看看,大家看看,周宪章这条色狼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占起了小翠的便宜!周宪章,我为你感到痛心啊!”
  周宪章恭维小翠,原本是出于感激之情,盛赞小翠长得漂亮,也是尊重事实,却被秋瑾抓到了把柄。
  柳英淑剑眉倒竖,从堂屋里冲了出来:“你们三个丫头片子给我住嘴,我家夫君娶十个八个老婆,也是我家的事,干你们鸟事!要打要罚,也是我家赵姐姐说了算,轮不到你们!”
  赵巧儿和秦氏老太太,都在堂屋里坐着。眼睁睁看着门口吵成一锅粥,却也不好出面。赵巧儿是顾及自己的身份,她是朝廷封得诰命夫人,周宪章的原配,一位诰命夫人出来骂街,那是给周宪章丢脸,赵巧儿在这方面,还是拿捏得住。柳英淑虽然是妾,可也是排名第二的夫人,几次三番坐不住想出来跟秋瑾她们理论,都被赵巧儿拉住了。所以,看着外面闹的不像话,赵巧儿派小翠出来给周宪章解围,结果,把小翠也搅了进去,最后,只好派柳英淑出马了。
  柳英淑就知道一味蛮干,言语犀利,却也只能火上浇油。
  果然,秋瑾喝道:“柳英淑,你和赵巧儿两个,原本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可你们却是执迷不悟,助纣为虐,帮着周宪章残害良家妇女,你们这样做,怎么对得起天底下和你们一样受苦受难的妇女姐妹们!”
  女权主义者最大的毛病就在于,自己已经滑到了泼妇的边缘,却仍然以拯救天下女性为己任。当然,潇湘三女杰不是泼妇,比美国的女权主义者,还差的很远,不过,这种一根筋式的思维方式,与美国女权运动的领导者们,是一脉相承的。她们也不想想,梅里溪何须人也,那是阿里山的土霸王,周宪章想强娶,阿里山十万邹族人能答应吗?
  总督府里的仆人们,包括林耀祖的卫队,都不敢插言,只是远远地站着观望,赵巧儿早就下令,不管后堂闹成什么样子,其他人都不能插手。一则,这是周宪章的家事,外人不方便插言,二则,赵巧儿也明白,秋瑾这三位女杰,代表的是革命党人,周宪章不想和革命党人闹翻,毕竟,双方以前的合作都很愉快,将来,大家也需要互相帮衬,所以,总督府里,周家人多势众,却也不敢用强,只能眼睁睁看着潇湘三女杰在这里打横幅。
  周宪章的想法和赵巧儿完全一致,秋瑾的背后是孙文,孙文是将来的国父,周宪章哪能不给国父面子。
  可任凭这三个女子在这里胡闹,也不是个办法,周宪章心头焦躁,一时半会也是无可奈何。
  正在下不了台,互听身后一声断喝:“秋女士,革命党人讲究民主,你们做事如此武断,难道不是封建**吗?”
  周宪章回头一看,心头大喜,救星到了!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维新党人唐才常。


 第213章 革命还是维新?

  唐才常带着他的自立军,和革命军联合组成义勇队来到台湾助战,这两派人名为联合,其实是貌合神离,互不统属。打仗的时候,倒也能精诚合作,一旦到了和平时期,两边就较上劲。曾文溪边,义勇队抓了伏见宫贞爱亲王,其实是双方精诚合作的结果,现在,仗打完了,两边都想独占功劳,周宪章知道这两派人的状况,也不好偏袒,干脆来了一个装糊涂,把功劳记在了义勇队头上,也不说是革命军的,也不说是自立军的。
  不过,这两拨人马在各自的宣传阵地上,在上海、日本的报刊杂志上,都大肆宣传,把活捉伏见宫贞爱亲王的功劳记在自己头上,百姓也搞不懂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就成了个无头公案。
  革命党人与维新派人,政见严重对立,只是,大家都是困难重重,为了生存,不得不相互帮衬,原本倒也相安无事,可因为伏见宫的事,双方从结下了梁子,这个原本就不牢固的联盟,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义勇队到了台北后,两边都在想方设法拉近与章军的关系,甚至想在章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唐才常带着自己的人,整天在章军军营中活动,找章军官兵们喝酒聊天,大肆宣传维新改良,秋瑾等人也不闲着,也在章军队伍中宣传革命,经常是唐才常的人刚走,秋瑾的人就到,章军官兵们大多是朴实的农民出身,脑子里原本是一片空白,很容易受到影响,很多人刚刚接受了维新思想,经不起秋瑾的鼓动,思想又倒向了革命党。
  吴佩孚眼见这两派人扰乱军心,心头忧虑,下令章军各军营,一概不准接待闲杂人等。当然,所谓闲杂人等,指的就是唐才常和秋瑾的人。
  吴佩孚对着两派人关闭了大门,两派人都没捞着好去,更是相互埋怨,关系变得更加尖锐。
  这一次,秋瑾跑到总督府上来闹事,唐才常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维新派与革命党人都在争取章军,维新派原本处于劣势,毕竟,周宪章曾经在上海与革命党人并肩战斗过,是有很深的感情基础的。所以,章军官兵对待革命党人的态度,要亲近一些。
  可现在,秋瑾不识时务,大闹总督府,正好给了唐才常拉近周宪章的机会。
  唐才常是维新派,思想可没有革命党人那么激进,他积极拥护一夫多妻,对于秋瑾的女权主义,完全就是深恶痛绝,女人如果都像秋瑾那样天不怕地不怕,这世界不就乱了套了!
  所以,唐才常得到消息后,迅速赶到总督府,为周宪章解围。
  周宪章见唐才常来了,心头也是大为欣慰。这件事闹到现在这个地步,章军里谁出面都不好,就连刘永福出面也不好,这些人都是周宪章的部下,他们当然会站在周宪章一边,要是发生了冲突,那就是章军与革命党人的冲突了。
  只有唐才常出面最合适,他不是章军的人,可以算是第三方,就算言语不合与秋瑾发生了冲突,那也不是章军直接与革命党人的冲突,有个缓冲。
  所以,周宪章急忙向唐才常施礼:“唐先生来得正好,这件事,还请唐先生做个评判。”
  唐才常先是向周宪章施礼,然后黑着一张脸,冲着秋瑾身后的唐群英喝道:“你一个姑娘家,跑到总督府里闹事,成何体统!”
  唐群英是唐才常的堂妹,在潇湘三女杰当中,思想原本就没有秋瑾那么激进,对于周宪章的家事,原本也没啥兴趣,这次大闹总督府,只是出于姐妹义气,同进同退,所以,秋瑾和葛芸好和周宪章吵闹的时候,唐群英一直没吱声。
  葛芸好见唐才常训斥唐群英,心头不服,喝道:“唐大哥,你凭什么教训唐姐姐!”
  唐才常喝道:“我教训我妹妹,是我唐家的事,外人不得干涉!”
  葛芸好喝道:“唐姐姐是我们革命党人,你维新党人不得干涉我革命党人的事!”
  葛芸好这小丫头,倒也有些见识,唐才常以家法教训唐群英,葛芸好就拿出政治派系来与她对抗,把唐才常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唐才常怒道:“要是按你们革命党的做法,你们革命党人无君无父,所谓民主共和,是取乱之道,天下必然大乱,百姓必然受苦!孙文一介书生,哪里懂得个中厉害!群英,革命党人的所谓民主共和,是犯上作乱,我唐家世受皇恩,你跟着他们胡闹,岂不是要把我唐家置于不忠不孝!”
  秋瑾冷冷说道:“唐先生,要说不忠不孝,你父亲唐景菘先生在台湾建立民主国,自己亲任总统,那就是天下第一叛贼,唐先生,你是不是要把你父亲抓起来送给朝廷,大义灭亲呢?”
  唐才常顿时语塞,唐景菘在台湾当总统,其实,走的正是孙文的路子。这让唐才常很是下不了台。
  周宪章急忙说道:“秋女士,这件事,唐景菘先生也是权益之举,当初,大清国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而台湾民众心系祖国,不愿意做日本人的奴隶,这才推举唐景菘先生建国立业,与日本人开战。唐景菘先生原本可以在台湾做皇帝,但是,他没有做皇帝而是做了总统,其实,正好说明了,他对大清国是一片忠心!”
  “对对对!”唐才常这才绕过这个弯来:“我父亲就是因为效忠当今皇上,才选择当台湾总统!当今圣上英明睿智,乃是一代明君,我等正好可以效法日本,行君主立宪,如此,则可保国泰民安!秋瑾女士,请你转告孙文,他要是胆敢犯上作乱,我唐才常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秋瑾一声冷笑:“光绪皇帝当了三十年的儿皇帝,连一个老太婆都斗不过,我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英明睿智!唐先生,你们要保这样的皇帝,周宪章就是前车之鉴!”
  秋瑾的话,让周宪章深感戚戚焉!当初,拼了命为光绪皇帝打仗,到头来,却是三番五次遭到太后老佛爷的暗算毒手,差点连命都丢了,而那个光绪皇帝,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皇宫里倒是有个珍妃暗中维护,不过,周宪章心里清楚,珍妃是珍妃,皇帝是皇帝,珍妃做的事,皇帝大多不知情,如果皇帝知道了,绝不会允许珍妃这么做。
  唐才常说不过秋瑾,冲着周宪章正色说道:“周将军,事到如今,我就把话挑明,这次我来台湾,一则是帮助周将军驱逐日寇,二则,奉康南海先生之命,请周将军率领章军,清君侧,辅佐皇上亲政,行君主立宪,开展维新变法,救民水火!康先生非常敬佩周将军,先生说,周将军孤军奋战,逐日寇,保大清,是我大清国第一忠臣,也是我朝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智谋之士,有周先生相助,维新大业必将成功,我泱泱华夏必将复兴!”
  秋瑾厉声喝道:“既然唐先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在下也就直言不讳了。周将军,秋瑾这才前来台湾,是奉孙先生之命,帮助周将军驱逐日寇,光复台湾,然后,请周将军率章军,北上中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周将军是明理之人,应该明白,满清朝廷**无能,即便有限的变法,也不过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奴役百姓的统治而已,中国要想富强,唯有彻底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淀山湖一战,周将军与我革命军并肩战斗,彼此肝胆相照,孙先生愿再次与周将军携手,完成中华复兴大业!”
  众人跑到总督府吵闹,原本是为了周宪章的妻妾之事,也就是生活作风问题,结果,闹出这么大一个题目来。
  秋瑾和唐才常等人来到台湾,周宪章就预感到,这两拨人都想在他身上做文章,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么严肃的话题,竟然在这个场合里提出来,而且,双方都撕破了脸皮,逼着周宪章表态。
  革命党人和维新党人,政见不同,不过,他们原本也不是势不两立,因为,双方力量都很薄弱,需要彼此照应,否则,大清国朝廷各个击破,两边都讨不到好去。
  然而,在争取周宪章这件事上,双方却不得不撕破了脸皮。
  原因很简单,周宪章所部章军力量太强大了,周宪章倒向任何一边,就意味着,天平彻底失去平衡。章军站在了维新派一边,革命党人就再无机会,反之亦然。
  周宪章的内心是倾向于革命党的,他对那个朝廷不报任何希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原本就是世界大势,日本的君主立宪貌似成功,其实,经过甲午战争和乙未战争,证明日本的君主立宪是导致日本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要走这条路,恐怕难以成事。
  不过,要彻底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要比君主立宪更难!有着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中国,很难接受没有皇帝的局面。
  别的不说,就拿周宪章本人来说,就是困难重重。


 第214 逼宫

  周宪章能有今天,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李鸿章、聂士成、刘坤一、黄遵宪、端方,甚至还有珍妃,这些朝廷勋贵重臣,个个都是保皇党,黄遵宪、张之洞还和唐才常关系极为密切,没有他们,周宪章岂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从一个士兵,变成一方诸侯。
  更何况,他的恩施那晋,是满清勋贵!那晋对于周宪章,情同父子,这个老夫子,可以为了周宪章放弃自己恪守终身的封建礼教,可要是周宪章带着军队推翻满清朝廷,那晋非得自杀了不可!
  果然,唐才常喝道:“周将军,你恩师那晋,世受皇恩,对大清忠心不二,周将军不至于和自己的恩师分道扬镳吧?”
  一提起那晋,周宪章就头痛,只得说道:“唐先生此话从何说起,我和我恩师情同父子,岂能做出让他老人家伤心的事。”
  “周将军莫非甘愿做满清鞑虏的奴才?只可惜,你想做奴才,满清朝廷可不想要你这个奴才!”秋瑾喝道:“也罢,既然周将军主意已定,就把我们革命党人拿下大牢,向你的主子邀功去!”
  周宪章慌忙说道:“秋女士这是说哪里话,革命之事,尚且不论,我们如今是合作建设台湾,岂能内部争斗。”
  “看来,周将军是拿定主意要和孙文合作了?”唐才常斥道:“既然如此,请周将军马上杀了我,向孙文那个乱臣贼子表功!”
  周宪章被秋瑾和唐才常逼着表态,心头很是窝火,这两派人马也太着急了,别说周宪章现在心头没个主意,就算他拿定了主意,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在这个场合下信口胡说。这哪里是劝人,分明就是逼人!
  唐群英脑子最为清醒,见双方都红了眼,急忙在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