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焚清-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正伦摇头叹息:
  “一朝解轻舟,乘风路三千。
  懒起长庚远,月落柳荫寒。
  cháo涨赴钱塘,雪涌阻蓝关。
  俗曲和远客,村酒莫释怀……”
  周宪章咏道:
  “将登他乡石,旧苔复新苔。
  忽忆五更雨,曾作今rì还。
  今rì未可还,小洲发幽兰。
  怀袖藏余香,可寄鬓发苍?”


 第148章 高丽参

      赵正伦喟然长叹:“这一首古风,道尽人间生离死别之苦!可怜金先生忠心报国,却落得个家破人亡,老天爷不公啊!”
  “都是狗rì的小rì本逼得!”姚喜咬牙骂道:“我家总兵爷和金姝郎才女貌情投意合,要不是小rì本,我家总兵爷就该和金姝拜天地了!妈的,我章军与小rì本不共戴天!”
  “谁说不是呢!”赵正伦叹道:“rì本人进了朝鲜,苦了百姓,义州城还好,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是妻离子散,四处逃难。我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经商,除了做买卖什么都不会,买卖做不成,就得饿肚子啊!”
  周宪章笑道:“赵先生家大业大,现在在打仗,不能做买卖,赚不了钱倒是真的,何至于饿肚子。”
  赵正伦叹道:“周总兵有所不知,我们这些做买卖的,其实担着极大的风险。我赵家是有些积蓄,可也没有太多的闲钱,要做大宗生意,就得找人借贷。这不,一个月前,我筹集了八万两银子,办了一批高丽参,打算运到大清国,再从大清国贩些茶叶瓷器回来,朝鲜的高丽参能在大清国卖上好价钱,而大清国的茶叶瓷器,在朝鲜也是销路极好,这一来一回,至少有五倍的利润。现在可好,打起仗来了,大清国封了鸭绿江,我这一批高丽参算是砸在手里了,而且,就算我能把货物运过江,九连城的集市也关闭了,整个满洲都没人做生意了。那八万两银子,其中六万两都是我找人借贷的,这高丽参出不了手,我拿什么还给人家。到那时候,别说是吃饭,恐怕,脑袋都保不住!”
  周宪章心中一动,急忙问道:“赵先生的宝货,都在哪里?”
  “都在这后面的马棚里。”
  姚喜叫道:“我。cāo!你把这么值钱的东西扔在马棚里!你他妈的钱多了撑的!”
  赵正伦苦笑:“太平时节,高丽参是宝贝,乱世里,高丽参就是没人要的垃圾!别说是高丽参,就是美玉珠宝,也没人要。那些东西不能当饭吃啊!”
  周宪章微微点头:“不错,高丽参、珠宝、美玉都是奢侈品,乱世里,百姓要的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没人原意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如果能把这些货物运到大清国南方,那些地方没打仗,还是会有人原意出大价钱收购的。”
  赵正伦愁眉苦脸:“我现在连鸭绿江都过不了,就算我能过江,也没那个本事把货运到南方或者俄罗斯,往常我都是在九连城交易的,再走远了,我两眼一抹黑!”
  周宪章笑道:“赵先生,要不,咱们做笔生意。你的货物底价是八万两白银,我出十万收购,你看如何?”
  赵正伦一愣:“周总兵不是说笑吧。”
  周宪章笑道:“我周宪章向来不说笑。我收购你的货,是有条件的,我没那么多银子,朝廷总共才给了我五千两白银,加上章军的老底,大概八千两。所以,我只能先给你八千两白银,其余部分先赊账。你要是信得过我周宪章,就把货交给我,我保证,一个月后,给你十万两白银。”
  “我相信,我绝对相信!”赵正伦大喜过望。
  “你先想好了再做决定,这可是八万两白银的货啊!”周宪章提醒道。
  “周总兵,这货就是价值百万,我也相信您!这笔高丽参反正已经砸在手里了,您就是白拿了去,我也没怨言。”
  赵正伦说的是实在话,高丽参保存不得,时间一长,就会**变质。现在,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算周宪章拿了货不给钱,他也不会有更大的损失。何况,周宪章还给他八千两白银。
  周宪章说道:“那咱们就说定了!明天一大早我叫钱有贵来取货,顺便给你带来八千两白银。你和钱有贵立个字据。”
  赵正伦殷勤说道:“周总兵一言九鼎,小民岂敢有疑。只是,小民颇有些好奇,周总兵拿着着这批货,如何能赚钱?”
  周宪章笑道:“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运到大清国南方,高丽参能卖个好价钱。现在清军禁了江,你过不了江,可我的人可以过江……”
  “大哥,我们的人也过不了江!”姚喜慌忙提醒:“对面九连城的宋提督严令我们固守义州,凡是过江的章军官兵,一概以逃兵问罪!”
  周宪章点头:“说的不错,不过,他们总不会不让我恩师那晋回去吧,他是朝廷钦差。明天我恩师就要回九连城,钱有贵带着这批货,跟着他老人家过江,我再以义州总兵的名义,出一道官文,让钱有贵带着,就说是奉旨筹办军饷。朝廷准许我章军募兵练勇,但又不给钱,说白了,就是让咱们学曾国藩左宗棠,自己想法子。我们做生意筹集军饷,朝廷肯定会同意的。钱有贵带着我的官文,又跟着我恩师,一路上的地方官想来不为为难他,可以把这批货运到běi jīng,到了běi jīng,自然就有人买了。”
  赵正伦点头:“不错,跟着钦差大人,自然可以顺利过江,周总兵,根据我的经验,如果能把这笔货卖到俄罗斯,价钱会更高!一去一回,少说都能赚五十万两白银,只是,不知道钱有贵有没有这个本事。”
  周宪章叹道:“不瞒赵先生,冬天快到了,章军一万多官兵还穿着单衣,钱有贵到了大清国,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尽快把这笔货出手,换成棉衣回来,否则,到了十一月,我的弟兄们就要当冻死鬼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恐怕去不了俄罗斯。”
  赵正伦点头:“俄罗斯虽然与朝鲜比邻,但交易要到数千公里以外的西伯利亚以西的乌拉尔,的确很难。我听说俄罗斯要修一条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直达满洲,如果这条铁路通了,与俄罗斯做交易就方便多了。”
  “那要到猴年马月去了。”姚喜斥道。
  双方谈好了交易,气氛变得格外融洽。周宪章和赵正伦说起了义州城的人文地理,作为义州总兵,应该了解自己的辖区。
  赵正伦祖祖辈辈生活在义州,对义州的山川地理了如指掌。
  义州城位于鸭绿江下游左岸的冲积平原上,与大清国的九连城隔江相望。一条官道出义州南门,向南通向安州,再通向平壤。
  义州城城池狭小,城内方圆不过五里地,城内居民也才一万多人,其实,义州算不得是一座城,只能算是个稍大的集镇,城墙原本就很低矮,年久失修,更加破败,只有城门处保存完好,其它城段大多倒塌。
  义州城周边地势开阔,其西北方向的东古山,西南方向的东林山、正东方向的chūn山里,倒是有几座山,不过,山势平缓,只能算是几个小山包,清军过境的时候,义州百姓跑到这些小山包里藏身,很多都遭了清军的洗劫,那里根本躲不住人,当然,也不能构筑阻击阵地。也就是说,义州城外无险可守。


 第149章 仙子阿

      义州西南方向三十公里处有一条桥川江,江上无桥,靠渡船摆渡,不过,桥川江江面狭窄,水势平缓,到了秋冬枯水季节,江面只有一两百米宽,可以涉水而渡。如果江面结冰,甚至可以履冰而过。此外,桥川江南岸有一座胎里峰,算是一座高山,海拔三百多米,通往安州的官道从胎里峰下穿过。
  胎里峰控制着义州通向安州的大路,是一处险要之地,但是,胎里峰在桥川江南岸,距离义州四十公里,距离桥川江也有十公里,如果驻守胎里峰,就意味着,全军必须出义州,所谓坚守义州,就成了坚守胎里峰。
  胎里峰最大的弱点是,那是一座孤立的山峰,一旦被围,守军就是画地为牢,自顾不暇,哪里还能兼顾义州。
  周宪章眉头皱了个大疙瘩,到了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从平壤败退的清军,来到义州后穿城而过,直接退过了鸭绿江。
  原来,义州根本就是一块死地!
  朝廷把一块死地交给了周宪章,命令他固守死地!
  **的秋风透过吹过窗台,吹熄了摇曳的蜡烛。屋里却是一片朦朦的银白。
  不知不觉间,天sè朦朦亮。
  窗外,秋雨还在下个不停,滴滴嗒嗒打在屋檐下,庭院里,一片水淋淋的落叶。
  周宪章起身说道:“赵先生,叩扰了一夜,周某该告辞了。”
  赵正伦慌忙站起身来:“不忙,总兵大人,小民有一块美玉,恳请周总兵鉴赏。”
  周宪章笑道:“周某一介武夫,对美玉珠宝,并无研究。”
  说话间,赵正伦已经从身后的铁柜中,取出一只枣红sè的雕花木匣,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轻轻打开木匣,里面是杏黄sè的绸缎绒布,赵正伦小心地掀开绸缎。
  周宪章的眼睛一阵眩晕。
  木匣中,一块碧绿的玉石,如一汪清水一般晶莹剔透,发出夺目的绿光,屋子里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姚喜倒吸一口凉气:“阿弥陀佛,这是不是佛骨啊!”
  赵正伦笑道:“小民这辈子见都没见国佛骨。”
  “那这是什么东西?”姚喜问道:“这么亮,晃眼睛!”
  “两位稍等一等,再看看。”赵正伦说道。
  秋雨还在下个不停,天sè渐渐明亮,光线透过窗纸,屋子里越来越明亮。
  “咦,怎么不那么晃眼睛了?”姚喜说道。
  玉石上的绿光似乎在渐渐隐去,刚才还是碧绿透明的玉石,渐渐混浊起来,成了半透明的墨绿sè。
  周宪章笑道:“这是仙子阿吧?”
  “周总兵果然见识高远!”赵正伦赞道。
  “什么是仙子阿?”姚喜问道。
  赵正伦解释道:“仙子阿是朝鲜特有的玉石,和别的玉石不同,它不是产自陆地上,而是产自东海深处。我们朝鲜人都说,仙子阿是东海龙王小女儿的眼泪,那小龙女爱上了一个打鱼的小伙子,龙王爷不高兴,趁那小伙子出海大雨的时候,刮了一场大风,打翻了渔船,小伙子藏身大海。小龙女听说后,痛哭不已,流下的眼泪,就变成了仙子阿。”
  周宪章胸口又是一阵绞痛,传说里的爱情,小伙子死了,小龙女还活着。而在现实中,却是小龙女死了,小伙子还活着。结果都是yīn阳两隔。
  “传说归传说,不过,这仙子阿确实不同与其他玉石,它是蓝绿sè的,而且,上好的仙子阿的颜sè,能随着光线的明暗而变化。天黑的时候,它呈水绿sè,浑身透明,发出咄咄逼人的光芒。天亮后,它就成了墨绿sè,温润尔雅。就好像是一个人,面对逆境,xìng情刚烈,不向黑暗低头,在顺境的时候,却是温柔可爱。”
  周宪章的心底里响起一声声嘶力竭的呼喊:“姝儿!”金姝就是仙子阿,越是面对苦难,面对血与火的战场,金姝越是刚强,而和周宪章在一起的时候,她又是那么温顺,那么柔美!温润得让人心痛!
  姚喜嘴角流出了哈喇子:“赵先生,你们朝鲜有这种宝贝,要发财了!”
  赵正伦摇头:“仙子阿产于大洋深处,极为难得,据我所知,整个朝鲜,有仙子阿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个。而且,大多数人手里的仙子阿,都很一般,颜sè变化没有这么明显。我这块仙子阿,不是我吹牛,应该是最好的!这东西可遇不可求,我年青的时候,在东海里行船,遇上台风,把我吹到了一个荒岛上,算我走运,在沙滩上捡的。”
  “你他妈的运气太好了!”姚喜眼睛红了。
  “运气这东西说不好,”赵正伦叹道:“人的命有贵贱之分,小民就是一个商人,不管赚多少钱,也是个下九流。这仙子阿非同小可,以我赵正伦的命,得到这个东西,不见得是好事。我知道,宝物是有主人的,不是它的主人,不仅拿来没用,很可能还会带来灾祸。小民命贱,扶不住这个宝物。小人看周总兵,有大富大贵之相,今天光临寒舍,与这宝物算是有缘!小民愿将这仙子阿赠与周总兵,万望周总兵笑纳。”
  周宪章慌忙摆手:“万万不可,这仙子阿价值连城,我周宪章岂能据为己有!”
  赵正伦“扑通”一声跪在周宪章面前:“周总兵,小民蒙周总兵出手相救,一家老小得以活命,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这仙子阿是身外之物,况且小民命贱,这仙子阿放在家里,整rì提心吊胆,害怕呆人劫夺,丢掉它又心有不甘!周总兵是大富大贵之人,您拿了去,物归其主,也算是去了小民的一块心病!万望周总兵收下,否则,小民就长跪不起!”
  姚喜在一旁叹道:“大哥,要是大嫂活着,正好配的上这仙子阿!”
  周宪章长叹:“也罢,恭敬不如从命。”
  “多谢周总兵!”赵正伦大喜,捧起木匣,递给周宪章。
  周宪章没有接木匣,叹了口气,说道:“周某还要烦请赵先生一件事。我周宪章配不上这仙子阿,普天之下,只有金玉均先生的女儿金姝配得上它。我想烦请赵先生,找个做玉的工匠,在这块仙子阿上,刻上金姝的小像,刻好后,我再来取。金姝的模样……”
  赵正伦叹道:“周总兵不必说了,我见过金姝,长得俊,xìng情就像这仙子阿!正所谓玉如其人,人如其玉。这块仙子阿能刻上金姝的模样,也算是它有福了!周总兵放心,金姝的模样我记得很清楚。刚巧,我一个表兄就是个玉匠,就住在义州城,我明天就请他把金姝小姐的小像刻上去。”
  “拜托了!”周宪章拱拱手:“告辞。”
  “周总兵请。”


 第150章 绝地求生

      周宪章和姚喜出了赵家宅院,回到县衙。顾不得一夜劳累,给恩师那晋请安;陪着那晋用早餐,把帮助赵正伦贩卖高丽参的事告诉了那晋,请那晋帮忙把货物带过江。
  那晋向来以道学家自居,最看不起的就是商人,在道学家眼里,无商不jiān,经商就是坑蒙拐骗。他的弟子不好好读圣贤书,反倒去做jiān商,按照他的脾气,必然要狠狠痛骂周宪章一顿。
  然而,这一次,那晋不仅没有责怪周宪章,反而破口大骂朝廷昏聩无能,把他这个好端端的弟子逼得去做下九流的商人!
  那晋知道,周宪章贩卖高丽参的原因,是朝廷不发粮饷,章军缺粮缺枪缺棉衣!
  那晋不仅满口答应了周宪章的请求,还拍着胸口向周宪章保证,要亲自押送这批货去běi jīng,保证货物安全。回到běi jīng,他还要给朝廷上一道奏章,奏请皇上允许周宪章在朝鲜开设厘局,征收税金,用于章军的粮饷。当年,湘军和淮军和太平天国打仗的时候,朝廷不发粮饷,也是这么干的。
  不过,周宪章劝那晋不要上这道奏章。章军目前的处境,与当初曾国藩的湘军完全不同。湘军是在本国打仗,可以向本国商人征税,而现在的章军是在朝鲜,向朝鲜人征税,合法xìng值得怀疑。而且,朝鲜商业原本就极不发达,百姓极为贫困,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向贫困的朝鲜百姓征税,所收无几,不仅对章军的粮饷无济于事,反而会激起朝鲜百姓的怨恨,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那晋想想,也是这个理,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用过早餐,周宪章陪着那晋和袁世凯出城,来到鸭绿江边,江上有两条大船,是九连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