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璟轻轻的抚拍着枣红马的脖子,安抚着他的情绪。
    在李璟的背后,两名骑士跨坐马上,手中举着一面旗帜,一面上书登州团结营勇士李璟,另一面书百步穿扬,智能无双。在他们的旁边,还有一排骑士打着各样的旗号,上面写的都是李璟他们这伙人的名官与称号。如王重的两面旗帜就分别写着,登州团结营猛将王重,武贲无双,挡者披靡。
    除此之外,李璟等人的身上还一人披着一朵大红绸花,就仿佛是那娶亲的新郎,科举高中的状元。
    喧闹声中,突然一阵锣响,这是鸣锣开道,有官员到了。
    在净街铜锣之后,便是一道道回避牌子,在其后,一支身着精良铠甲拱卫着的队伍迎了过来。
    那队伍也皆是骑马,李璟远远便看到打前一人,衣紫腰金,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策马而来。心下不由一愣,衣紫腰金,这可是穿紫色官袍,腰佩金鱼袋啊。大唐朝廷规定,唯三品以上服紫!
    这人居然是个三品大员,唐朝州县之中,唯有上州刺史才是从三品。整个登州府能穿紫袍的也就一人,那就从三品的登州刺史!想不到,他们居然连刺史也给惊动了。
    ps:总榜24,需要再冲一把,大家给木子来几遍吧!


第29章 垂青
    按唐制,登州户数超过四万,为上州。登州刺史为上州刺史,官职从三品。这个品阶比中州刺史的正四品下,和京城六部侍郎的正四品下都要高上许多。从三品下,这是上官品阶,可以服紫,佩金鱼袋。
    现任登州刺史崔芸卿,清河大族崔氏出身。朝散大夫、柱国,曾先后担任黄、岳、曹、沛四州刺史,咸通十四年,也就是今年刚刚转调登州刺史。山东高门世族大家清河崔氏子弟,进士出身。一生宦海沉浮,可谓是官场老江湖。
    他刚到任登州不过半年,上上下下皆未理清,感于处处牵制。王重等人的那纸报告送上来,却是让他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好计。
    崔芸卿远远便看到了最前面的李璟等人,细细打量。眼光老道的他却是发现,原本还担心李璟等人只是群刚洗过脚上岸的泥腿子,弄这么大个场面还怕吓倒他们。可是现在看来,这几个家伙不但没有半分紧张拘束的样子,反而似乎十分享受这眼前的场面,心下不由微微点头,孺子可教也,最怕的就是那种狗肉上不得席面的家伙。
    崔芸卿在马上向着王重、李璟等人一拱手:“我登州团结营勇士得胜而回,老夫迎接来迟矣!”
    见刺史居然如此客气,李璟等人哪还敢安然坐在马上受礼,连忙滚鞍落马。李璟等人虽然不太懂得礼物,此时倒却也不慌,反正王重和张宏两人有样学样既可。
    王重、张宏下马之后,立即行单膝跪拜礼,这属于军中最高礼节。李璟马上对小石头他们使了个眼色,都有样学样起来。王重、李璟他们都是团结兵,而崔芸卿身为刺史,却也同时兼任着登州团练使。可以说,崔芸卿正是李璟等人的最高直属上司,他们以后可就是跟崔芸卿混的,此时还不马上行礼拜老大,还待何时。
    “我等皆为崔使君帐下,奋勇杀敌乃我等本份。我等路上遭遇海贼,然幸不辱命,侥幸得胜归来。赤山一战,全歼西火寨贼寇,贼首猴腮脸、刀疤脸亦斩于卑职等刀下。然获胜之后,突然再遭逢海贼‘镇东海’部一百余寇。我等与之交战,寡不敌众,最后只好杀出重围,突围之时一人战死,七人负伤。未能带回西火寨贼寇首级,卑职等万分羞愧,还请崔使君责罚!”回话的是李璟,本来这样的回话是轮不到李璟的,应当由王重或者张宏回答。不过两人得了李璟天大的便宜好处,便也尽心为李璟着想,像这次预料中的回话,两人便把机会给了李璟,以加深他在上官心中的印象。
    果然,李璟一番回话,滴水不漏,有礼有节。既把事情实情说了出来,又突显了他们的战斗勇猛,还推脱了责任的不可抗性。而且话里话外,还处处显示着对崔芸卿的尊敬,恭维。
    这番话果然起到了作用,崔芸卿有些意外的抬了抬眼皮,仔细的打量了李璟几眼。他看到了李璟身后的那两面旗帜,笑道:“想必这位勇士就是神箭手小李广勇三郎李季玉了,我知道你,赤山一战,你力挽狂澜。一人就射杀了四名贼寇,据说最后与震东海遭遇时,也全凭你神射退敌,才掩护大家突围成功,是吗?”
    李璟谨慎回道:“大人过奖,事实上卑下虽通骑射,可却不敢言神射。此次能侥幸得胜而归,全赖王校尉勇猛敢战,指挥有方,更托张佐吏关健之时出谋划策,稳定军心,以及其它团结兵兄弟奋通拼杀。卑下所做的,其实只是很普通的而已。虽击杀数贼,其实也是从兄弟的助攻协助。”
    “助攻?”
    李璟神色一凝,微笑解释道:“那几句贼匪虽死于卑下之手,实际上还是由于其它兄弟牵制、协助之功。所以说,真论起来,卑下不敢居全功!”
    崔芸卿抚须点了点头,对李璟的印象又上升了一个好感度。他也看出来了,李璟年纪轻轻,可却仪表不凡,更难得的是不但射的一手好箭,而且说话也说的这么有分寸。在他这样的三品大员面前,李璟一个土团乡夫,居然没有半分胆怯。更加难得说话条理清晰,且没有半点贪功表现的意思。
    “本官看你说话谈吐,可不像一般乡下百姓啊,你可读过书,是否官宦世家子弟?”
    听见崔芸卿这样问,李璟也有些意外。崔芸卿亲自来迎接他们,明显有着做秀的成份。做秀嘛,说几句好听的场面话应当就过去了。可这崔芸卿怎么越问话题越多起来了?难道他仅凭几句话就看重他,起了爱才之心?
    “回崔使君话,在下确实自幼读书,《诗经》《诗谱》《毛诗传笺》《五经正义》《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史记》《论语》《孟子》《孙子兵法》《战国策》《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道德经》等书都有读过。经、史、子集读过不少,只是卑下愚笨,许多地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出来班门弄斧倒让使君见笑了。”
    “哦,你既然自小读书,那为何又习得如此一身好武艺呢?”听到李璟真的不但读过书,还能说出这么多书名来,崔芸卿也有些惊奇了。
    “卑下福薄,七岁时父亲在郯城做县录事时丧于裘甫乱兵之中,从此由寡母抚养长大。十六岁时,才二十一岁的大哥却又在四年前,给徐州运送粮草时丧于庞勋叛军。几个月前,最小的一个兄长与卑下在海边帮同村邻居拾海草,被误以为是私盐贩子,家兄被当场打死,卑下侥幸活了下来。那年长兄去世,卑下原本刚取得乡贡资格准备入京科举,后留在家中与二哥一起支撑家业。平时种地,闲时与兄长习武练箭,上山打猎,乡下人本来就力气大,加上祖上也曾世代皆为平卢军校,所以才练得一身武艺。”
    对于这番话,李璟可是在心里急速想了许久之后,才想好怎么说的。机会难得,崔芸卿不但是一州刺史,而且他还是团练使。如果真能取得他的好感,只要崔芸卿一句话,那李璟就能少奋斗十年二十年。
    机会难逢,虽然这不免有些投机之嫌,但李璟毕竟是从后世而来,深知道机会是靠自己主动抓取的,就那样放任机会错过,那才是最让他后悔莫及的。不过如何在崔芸卿面前推荐自己,既要把自己的能力与优势表现出来,也得说话得体,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迫不及待的印像。
    李璟知道崔芸卿是个进士出身,所以他特意把自己曾经读书,且取得过科举资格乡贡身份的事情说了出来,为的就是从同时是读书人这方面来打动他。而说起自己的家世悲惨,未免是有些打同情分的意思。最后面轻轻一句提起李家祖上是平卢军校,这也是知道如崔芸卿这等的高门世家子弟有些看不起普通庶民,所以才把李家祖上这个官宦身份提点了一下。
    果然,崔芸卿本来只知道李璟是个应丁的乡下农民百姓,此时见了李璟本人,觉得此人不错。又听他谈起他的身份,当政不由对李璟好感大生。
    读过书,且还取得过乡贡身份,那就是书读的不错。父亲曾经是县录事,祖上数代都是平卢军校,那就是祖上也算是官宦之家。李璟既读过书,颇有才气,而且武艺不凡,能文允武,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年青人。
    “嗯,这次你也算是立下大功,不知道你可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期望?是功名还是钱帛,亦或土地?”
    “回崔使君,李家世代为朝廷效力,卑下不求功名、财帛或者土地,但求刘使君能给卑下一个机会,一个为陛下,为朝廷,为刘使君效力的机会!”
    崔芸卿在问出李璟希望得到什么时,就一直努力的注意着他,观察着他脸上的表情,观察着他的眼睛。
    他清楚的看到李璟回答时目光清澈而坚定,语气平缓而决绝。这不是假话,他是真的这么想的。崔芸卿觉得自己看准了,看清了李璟,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翘起的微笑!


第30章 刺史门生
    (感谢雪漂漂588打赏,谢谢支持!)
    李璟的话让崔芸卿十分满意,就连他身后的一众绯绿袍州上官员也都大感意外,露出惊讶赞赏神色。
    崔芸卿抚着三绺长须笑道:“良家子弟出身,且又能文允武,年纪轻轻,就已经立下大功,真乃英雄出于少年。季玉,吾有爱才之意,意欲收你为门生,不知吾可有这个资格啊?”
    王重和张宏等在后面听的都眼睛发亮,尤其是张宏,他本来也是一个读书人。读了大半辈子书,入京应考却屡试不第,要不是有个堂兄做了文登县令,他到现在连一个不入流的佐吏都还当不上。说来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本事才气,而是因为上面没人。现在见堂堂从二品的柱国,从三品的实职上州刺史崔芸卿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主动提出要当李璟的师长,这份震惊就别提了。不说崔芸卿的官职,就是他出身河北清河崔家这等高门世族的身份,也能对李璟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说,李璟一旦成了崔芸卿的门生,那真是鲤鱼一跃龙门,一飞冲天,前途无亮了。
    有羡慕的,便也有妒忌的。
    王重、张宏等人羡慕无比,而崔芸卿身后的那群官员之中,却有几人面色阴沉了下来。其中一个便是身着绯色官袍的州长史封彦卿,封彦卿为从五品上州长史,属于州三上佐官之一。而且封彦卿与崔芸卿出身差不多,崔芸卿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出身。而封彦卿出身渤海封氏,为淄青崔、封、韩三大姓之一。虽然名望不比清河崔氏,但也略低而已。
    青州封氏与韩氏都是南北朝时随后燕慕容德南迁的大族,崔氏青州房就是当时南迁的大族。当时北魏攻后燕,有大量豪强大族随慕容南迁,其中就有清河崔氏、张氏、房氏,渤海封氏、高氏,平原刘氏以及韩氏等。
    南下几百年后,这些原本的河北大族通过大量招纳门附、门生,渐成为青齐高门大族。其中,又以崔氏、封氏、韩氏三族最强。
    登州刺史崔芸卿调任登州刺史不过半年,在他之前,封彦卿便已经在登州当了五年长史。上一任刺史病重,近一年的时间里都是由他代为主理州事。原本以为,按惯例,刺史之位将由他接任,却不成想最后上面直接调了一个新刺史来。崔芸卿名门出身,又是进士入仕,来头不小。封彦卿便想与他和睦相处。为此,他特意提出让自己的侄子封亮拜崔芸卿为师。可结果,事情提了几次,最后还是被崔芸卿拒绝了。
    原本封彦卿还觉得这是因为崔芸卿有点读书人的清高,又觉得自家侄子确实有点上不得台面,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可现在,崔芸卿居然要将一个刚见面不到半个时辰的土团乡夫收为门生,虽然他刚才也确实觉得李璟十分不错,年纪轻轻,一表人才,能文允武。可是,崔芸卿的这个举动,依然被封彦卿看做为是对他的极大侮辱。
    侮辱,这不但是对他的侮辱,也是崔氏对封氏的极大侮辱。这一刻,封彦卿不但恨上了崔芸卿,而且顺带把李璟也给恨上了。
    李璟对于这一切依然丝毫不知,他整个人还处于有些不敢相信之中。
    崔芸卿居然要收他为门生?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不过是一个土团小兵,如崔芸卿这样的大人物居然主动收他当门生。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入了崔芸卿之门,那他可就真的一步登天了。就算崔芸卿不是登州刺史了,光凭着崔氏门生这头衔,也能混的风生水起了。
    崔芸卿见李璟似乎被震惊的不知如何回答,在马上轻笑道:“怎么,难道你不愿意?”
    李璟被这句话惊醒,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考虑为什么了。连忙上前几步,在崔芸卿的马前恭敬的跪下行了拜师大礼。
    “学生李璟拜见恩师!”
    “哈哈哈,好,好,好!”崔芸卿连喊三个好字,跳下马来弯腰扶起李璟,还亲切的替李璟拍了拍衣袍,笑道:“未曾想到,临到暮年,老夫还能遇到如此一块璞玉,这真是比听到你们的赤山捷报还要令老夫高兴。”
    “嗯,你既拜我为师,那么我便送你一见见面礼。”说着,崔芸卿将自己腰上悬挂的一把剑解下赐给李璟。
    李璟伸手接过剑,眼中却不由闪过喜爱表情。这不是一把普通的佩剑,这居然是一把相当宝贵的玉头剑。
    玉头剑,又称玉具剑。整个剑上饰有完整的四个玉饰。剑首和剑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制成的剑,有玉首、玉格、玉璏、玉琕四部分,是古代佩剑中装饰最为隆重豪华高贵的装饰剑,帝王官员平时或上朝佩带以显示尊贵。这种玉具剑起于春秋,兴于西汉,亡于魏。
    《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玉,为君子象征,玉具剑也是身份的象征。
    “恩师赐我此剑太过贵重,学生不敢接受。”虽然玉具剑早已经亡于魏时,但现在这种剑更加珍贵,他一个小小的团结兵,又哪敢佩带此等象征着君子与富贵的宝剑。
    崔芸卿见李璟并没有被这把剑所震动,微笑道:“汉光武以玉具剑赐冯异,名曰七尺。你手上这把剑,便是上古名匠仿七尺而筑。虽非真正的七尺剑,可却也价值千金。不过今日老夫收得一好门生,这把跟随了老夫三十余载的宝剑便赐予你吧。”
    李璟听说这剑值千金,更是不敢接受了,连连推辞。
    “长者赐,不可辞!”崔芸卿笑了笑,“好了,剑你就收下吧。你看,今日众百百姓还在此引颈翘盼,想要争先一赌击杀西火寨众贼匪的勇士们呢。州中已经特为你们准备了一个隆重的入城仪式,特为你们游街夸功。既要表彰你等军功,也要让我们登州的百姓,一起享受这剿匪胜利的喜悦!”
    李璟也知道此时城门前的这一幕,到了明天肯定会开始四处传播。他也明白见好就收,再下去,也许就容易引起别人的羡慕妒忌恨了。当下收起这把镶着美玉的七尺长剑,与崔芸卿行过礼后重新返身上马,准备入城。
    PS:七尺,这里的七尺是汉七尺,汉一尺约二十三厘米,七尺也就是一米六,这是把长剑。
    Ps2:新书榜分类第三,总榜十七。兄弟们再来点票票,再升五名就能上首页榜了,票票请投给木子,谢了。


第31章 自来熟的青衫男
    蓬莱城既是蓬莱县衙所在,同时也是州府治所之地。城池紧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