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次给了宋威不少,但实际上李璟在大谢南岛上,修建了一座仓城,里面的粮仓全部是容积八千石一座,这样的粮仓李璟有三百座。而装满了粮食有一百五十多座,算下来有一百二十多万石粮食,而且在卑沙、青泥城,还有沙门镇城三城之中,李璟都存有三十万石粮食,加起来,李璟拥有两百一十万石粮食。如今再加上刚收到的这一百万石,李璟有三百万石粮,足够一百万人吃一年的粮食。
    不过这次振灾李璟并不打算动用这些粮食,连续灾荒两年,大家都会以为坚持到明年夏,就能度过粮荒。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以后只会比如今更缺粮。李璟已经得到了消息,王仙芝已经反了,率十票帅在长垣聚众三千,已经攻破了长垣县。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登州来,而且就算传到登州,只怕现在也不会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这群人,只会以为是个小股叛乱罢了。
    但李璟明白,乱世终于来临了。而从现在开始,粮食也将更加的金贵。
    大谢砦的一百二十万石存粮,这是战备储备粮,这个不到万不得已李璟是不会动用的。而刚收到的一百万石粮食中,五十万石扣下的粮食也将存入仓城中。
    有一百六十万石的存粮,李璟就能真正的心中不荒了。这段时间以来,沙门镇出产的货物,基本上都是在交易粮食,少量交易材料,极少收钱。就这样,通过交易还有剿匪等,才攒下这批粮食。
    现在有一百六十万的战备储备粮,加上九十万石的粮食,足够供应镇东军了。至于振灾,现在也有了一百万石粮食,完全足够了。
    粮食已经收到,振灾也要大规模的开始。
    不过李璟并不准备将这些粮食就这么简单的发下去,李璟召集了镇东军的文武,还有登州这边的三上佐和六曹官员。州城这边,有品级的才二十三人,下面的县城,有品级的官员更是只有几人。
    大堂上,镇东军这边的文职和营级的将领加起来近百人,比起只有二十多人的州县这边,明显气势更盛。另外,还有登州的诸多世族代表列席了今天的这场振灾的会议。
    这次各豪族世家们都出了一点血,李璟对他们自然也是投桃报李。不少家族要求让家中一些年青的子弟入李璟的镇东军中,李璟略做考核之后便都收下了。为了体现对这些家族的重视,李璟将这些家族子弟新编一营,仿效的是军官侍卫营的编制,新入营的家族子弟都被授为下士,而不用从下等兵做起。
    另外对于那些家族中的一些读书人,李璟也是优加任用,按才录用,安排进登州的一州四县衙门之中。
    对于李璟的这个安排,各家族明显的都十分的满意。只有利益共享,才能真正的做到联盟一致。
    “关于此次振灾,大家有什么计划?”李璟问。
    “开仓放粮,按户人口发放口粮。”长史韩安民说道。在他看来,有了足够的粮食,振灾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其它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想法,李璟见后摇了摇头,道:“如果只是简单的把粮食发下去,这不是良策。大家有没有想过,眼下的情形,夏种很难种下去。那么百姓都将无所事事,这既容易出事,也是人力的浪费。”
    “那李使君之意,这振灾要怎么振?”萧定邦问道。
    “以工代振!”李璟很直接的说道。
    李璟的计划其实也很简单,眼下的情况,地是种不了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发放粮食,那么百姓们也没有其它的事情可干。这人一闲着就没好事,如果几十万人闲着,那就更容易出事了。而且对于李璟来说,几十万人白拿粮食不做事,这可真是太浪费了。
    以工代振,就是不白白的发粮,而是利用眼下的这个时机,把这些百姓组织起来。比如可以修葺城墙,疏通河道沟渠,修建水坝水库等,另外还可以开矿,打渔,工坊做工等等。百姓参加这些劳作,官府按工发给粮食。这样一来,百姓既能有饭吃,而官府这边又完成了许多需要许多人力的项目。
    李璟的这个提议一出,不少人都是是马上明白过来,纷纷点头。
    “眼下大旱,疏通河道沟渠,修建水坝水库正是好时机,今年的收成没了,但现在把这些水利弄好,明年便定能有个好收成。另外还能组织百姓修桥铺路,修葺城墙,下海捕鱼等等,这些事情以往也都是征发瑶役,现在正好趁百姓有空,一起以工代振。如此一来,大家既得了粮有了饭吃,也免去了大家无事闹出事来。”
    众人都对此赞同,最后便一致同意了以工代振的计划。接下来的事情便要简单的多了,把一些需要的大工程拟定,比如哪些路要修,哪些桥要修,又有哪些城墙要修葺,最后便是各县乡的疏通河道,建蓄水坝,修水库等水利设施。按县乡,把拟好的工程都计算好人力,然后再拔下粮食。
    百姓们参加这些工程,都能获得粮食。不过因为目的是振灾,所以所有的青壮男人都要参加劳作。就是妇女们,也得发动起来一起干活。另外老人和孩子及不需要干活,可心直接得到口粮发给。
    “既然是以工代振,那口粮就不能少发了。参加劳作的青壮男女,每日至少给米一升,还得发给酱菜。至于不能参加劳作的老幼,则每人每天半升米。”
    对这个,众人也没有异议。单纯的发粮振灾,与以工代振是不一样的。
    当天,会议之后,李璟便派人在州县四下张贴布告,宣布了州府的决定。并派出了许多骑兵,登州境内四处通知那些流离的百姓,暂停征收以往欠款,免征今年一年的两税。
    并让各地的百姓立即返回自家,在原籍前去登州。青壮者参加各县乡的工程,而老幼也能按核对的名单发放振灾口粮。
    振灾的口粮十天一发,青壮每人一天一升,老幼小每人每天半升。另外,对于参加劳役的青壮男女,还将按照出力表现,会发放一些工钱。当然,因为是振灾做工,所以工钱也只是象征性的,每天只有二十文钱。一个月六百文钱,也可以月底的时候兑换十斤米。
    告示一张贴之后,一开始那些流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官府能够开个粥棚,每天放两碗粥他们都已经高兴不已了,现在回乡,居然还能按人头领粮。如果干的卖力点,甚至一月还拿能十斤米。这样的好事,以往可从来没有遇到过。去年也同样的是大旱,可官府也只是开了粥棚而已。
    许多流民都以为官府只要想骗他们回乡,因此都不肯离开。
    事情报到李璟面前,李璟想了想后,亲自出城去了南城外,看着那些聚在一起黑鸦鸦的一片百姓,个个面黄饥瘦。
    “张录事,给这里的每个乡亲们发十斤粮食,让大家可以安心返回家中。”李璟知道面对这样一群饥民,说什么大道理者是多余的,当下直接让张宏发粮食。许多百姓一路从家里逃到这里来,现在就算是老家可以领取粮食,他们这一路上也是个麻烦。只有实实在在的粮食发到他们的手中,他们才能相信官府的安排,也才能回到家里去。
    张宏马上带人从仓库中取来一车车的粮食,那些百姓见到一袋袋的粮食骚动不已,要不是镇东军一个营的士兵现场维持秩序,这群不知道多久都没吃饱过饭的饥民们很有可能就会冲上来抢劫。
    当第一个老头白发的老汉从官吏的手中接过装有十斤粮食的口袋,看着那袋子里黄澄澄的粟米时,激动的老泪纵横。一边哭着,老汉直接就冲着李璟跪下,砰砰的磕着响头。
    “李使郡之仁义厚德,再生之德,草民等永生难忘!”
    一个接一个的流民此时都相信了官府的话,知道终于碰见了一个天大的好官。纷纷跪下,向李璟磕头。
    李璟连忙上前一个个的将人扶起,只是他扶起了一个,另一个又跪下去了。普通的升斗小民,虽然有他们无知而又狭隘的一面,但却又都是最纯朴的,李璟的这翻振灾举动,那是真心的为百姓好,他们分的清清楚楚。
    李振站在李璟的后面,抚着长须频频点头,登州的人心,经此一事,已经都向着李璟了。
    (未完待续)


第329章 红颜祸水
    登州的以工代赈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登州和下面的四县都给聚集在城外的流民们发放了一些粮食,让他们各自返回了乡里村落。随后各县乡的一些项目纷纷动工,那些青壮们纷纷都前往登记劳役。当然如果家中有粮有钱的,也可以不参加以工代赈。但官府也同时有规定,家中有青壮男子而没有参加以工代赈劳役的,那么也就不能去领取赈灾粮。
    以工代赈还是很不错的,青壮一天一升米,老幼一天半升米,而且青壮的男女参加劳役,每一个月还可以得钱六百或者得米十斤。
    官府开展的这些项目,也并非胡乱开的,这些都是由州县一起研究后,李璟最后拍板同意才能进行的。所开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基础的建设,如水利工程,修路铺桥,修城等等。
    另一方面,李璟也鼓励那些地主商人等招收流民做工。不过,李璟同时又下达了公文,对那些招收流民做工的情况有详细要求,比如每天工作的最低收入标准,而且这个标准还是按照粮食来计算。不同于官府的赈灾,官府以工代赈,一天只发一升米和二十文钱。但是其它的雇佣流民做工,每天最低标准是六十文钱,或者是三升米。
    并且为了防止那些不良地主及豪强们趁灾年倾吞百姓的田地财产,李璟还特别下令,所有百姓的欠债,暂停一年追收。而且这一年内,也禁止收高息,只能按最低的利息计算。对于敢在灾年借高利贷者,一经查处,即要罚借出高利贷的十倍罚款。
    而且对于登州境内的粮店,规定了最高限定价格,如果超出价格者,将直接查封店铺,抄没粮食。而且也禁止有粮不售,除非粮食卖完,否则禁止关张,不然直接抄没。另外还特别下了一条规定,登州的粮食,除了取得特别通行令,否则一律不许运出登州。
    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定粮价,毕竟登州三十多万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没了饭吃,得去接受赈济。
    这些命令刚下达之后,还有许多人并没有遵守。有些人趁机大涨粮价,还有些人公开放高利贷,也有一些商铺地主,趁机收良为奴的。
    李璟对于这些敢公然挑战他威严的人,自然是绝不手软。有公孙兰的梅花门和李维的飞鹰营一起出动,下面但有点风吹草动,李璟这边就马上知道了。在赈灾开始的的第二天,李细狗就带着宪兵营出动,一队队的持枪跨刀的黑衣宪兵们,按照得到的情报,将公然违抗李璟命令的三十多家商店,以及十几个地主,还有七八个放高利贷的通通从家中逮捕。
    对于这些人,李璟有心杀鸡儆猴,直接在城郊先前审判盗匪的原址上,再次建起了高台,然后公开审判了这些人。对于放高利贷和售高价粮,以及借机逼良为奴的这些人,处以严惩。不但各自按规定处以了极高的罚款,抄没粮食等,还将这些人通通发配往以工代赈的工地上进行三个月的劳作。
    其中有几个犯事的还是崔氏的远亲,托人找上崔氏在登州的黄县县令崔有成。不过对于来说情的崔有成,李璟不但没有给人情,反而训斥了一番。崔有成碰了个钉子,也知道李璟的决心,当下便不了了之。那些原本观望中人见连崔家人都走不通这条路,当下都死心了。
    “李璟,你什么意思,姑奶奶你也敢动!”
    李璟正将一份工地上的请款折子看完,做了一些改过批示,虽然这些以工代赈的工程不要人工钱,但材料钱等还是需要的。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关健的还是登州库中并没有钱。原来的一点钱全让宋温走时带走了。而李璟又说了暂停追百姓以往的欠款,今年的两税又免了。府库空虚,全得从镇东军这边拔过来。
    听到这个泼辣的声音,李璟不用抬头已经知道来的是谁。不用说,肯定是西河郡主来了。而且,李璟也很清楚他会来,早就在等她了。
    “坐!”李璟头也没抬,继续批示公文。
    “李璟,你知道我找你做什么。我好心帮你,你不但不领情,反而要派人来罚我的款,你说你什么意思?”见李璟不理她,李惠儿直接把李璟的公文抢夺了过去,远远的扔到一边。
    李璟抬头,见李惠儿一双眼睛瞪的大大的,跟狼似的盯着他。
    这些天,李璟下公文鼓励那些招募流民的商户,并宣布使用饥民做工,能取得一定的税费优惠。这个公文推出后,不少的商户工坊都招募了流民。
    郡主的被服工坊也招募了一批流民,而且招募的数量很多。由于被服工坊有李璟的大力支持,更加由于是一直承包了镇东军的军服鞋袜的订单,郡主和于幼娘还有王月英、萧玉楼四人承包的这个工坊现在可谓是十分红火。如今不但拥有超过三千名工人,而且还有织布坊、染布坊、成衣坊、鞋袜坊等数个坊。不但制作军服鞋袜,还制作成衣,染布,业务扩展的很大。
    这次郡主就响应李璟的号召,一次性的召募了一千民女工。不过由于被服工坊早就实行了流水作业,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所以这批新女工,也是一样。由于是新召入,所以还要进行一个月的培训,一个月培训期内,只有一月一贯的保底薪水。本来这一切也都很正常的,招工前也是说好的。
    不过这次李璟处理的那批人中,其中就有几个是低于李璟公布的每月至少一千八百文的最低雇工工资,他们被处罚后,便向州府举报了郡主几个的工坊,说她们的工人也低于这个标准。
    下面把这个事情报上来后,李璟哪会不知道下面肯定有很多人在看着他的反应。他也知道郡主她们这样做并没有错,不过也确实与新规定不符。想了想后,最后李璟还是让人去了郡主的工坊,强令他们将新召工人的薪水提到每月至少一千八百文钱。另外,还对工坊处以了一千贯的高额罚款。
    李璟这样做,就是不想那些人钻规定的漏洞。反正郡主她们也是自己人,外人一看李璟连往她们都罚了,这规定自然也就立起来了。
    郡主也是知道这些事情的,萧玉楼等人更是明白,不过李惠儿就是有些气。
    “郡主许久不见,又漂亮了许多,感觉比以前少了些青涩,多了些成熟风韵!”李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称赞起李惠儿来。李惠儿一听,脸色微红,嗔道:“你想说我老了就直说,知道你娶了辽东第一美人王惋君,还带了两天色国色的小妖精,现在只怕魂都早丢她们那了吧。”
    李璟正妻和二夫人一直没有身孕,这辽东娶来的三个女人却是一下子全怀上了,这事情,李惠儿不知道为何想起来就有些醋意。
    “王惋君倾国倾城,可郡主也是沉鱼落雁天香国色啊。”李璟笑嘻嘻的夸赞道。
    “别尽说那此好听的,你就是觉得我们好欺负!”李惠儿一把拍开李璟握上她手背的大手,瞪了他一眼,“先前欺负了我不算,又欺负了幼娘。现在更好,连我们的工坊也不放过了。”
    李璟呵呵笑了两声。
    不过李惠儿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她紧盯着李璟问道:“对了,幼娘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现在她人也住在你家了,你总得给她一个名份吧,难道你想让她这样不清不白一辈子了?”
    李璟头痛道:“什么叫我欺负了你又欺负了她?幼娘这事情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应付了,她可是老师的千金,我岂敢有什么非份之想?”
    “没非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