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彦章与刘寻两个对阵高家三兄弟,打的难分难解。高思继一手高家枪法极为厉害,枪影重重,如梅花绽放。但王彦章的铁枪却是势大力沉,每一记都如一所铁锤砸下。
    打到一百多个回合,高思继人困马疲,渐渐有些不支,王彦章的两把铁枪举重若轻,在手中似拿着两根木棍,可砸在亮银枪上,却让高思继一次次震的虎口发麻。
    最终跨下白马支撑不住,前蹄一跪,整个摔倒,高思继赶紧摘鞍滚落马下,才免被战马压住。王彦章骑马追来,嫌马上骑术不够精通,干脆跳下马步战。
    两人又斗了数十回合,这时李璟的兵马已经将那些白马骑兵大部份围困起来。
    余者还要逃跑,但镇东军的骑兵战马却是体力正足,没跑多远,又都被围住。
    这时,负责在河边打扫战场的林武赶到,他给李璟送来一个惊喜。高顺励和高仲武兄弟两人都被河水冲入下游,没能逃脱掉,被俘虏送到。李璟大喜,连忙把两人拉到阵前,喝令王彦章等停止交手,让高思继兄弟及其部下骑兵投降。
    高思继兄弟等本已经陷入重围之中,自料难逃,不料又见到父亲叔父被俘虏押到,终于无奈放下武器,全部投降。
    见高家将和白马骑兵归降,李璟亲自为高顺励和高仲武兄弟解绑,并将高思继拉到身边,仔细打量。果然不愧为白马银枪,整个人是玉面郎君,俊郎青年。
    高家将既降,固安城那区区不到千人也不战而降。李璟轻松夺取固安。
    高家五员战将,高顺励兄弟俩,李璟皆赐为兵马使之职,而高思继兄弟三人,则都与王彦章一样,赐为营十将。
    高家带来的前军本有一万人,步军七千,马军三千。不过此时,步兵战死重伤者多达四千余人,投降被俘虏的还有二千余。骑兵三千人马,因为最后投降,损失不大,只是人困马疲而已,也还有将近两千人马。
    李璟把这四千余降军也没有直接打散,而是把镇东军的两个军官侍卫营两千人马,加上辽南兵被打的元气大伤的六千剩余兵马重组,将伤员暂时抽出之后,重组成两个厢十营一万人马,骑兵四千,步兵六千。
    妫州兵和辽南兵还有镇东军三部人马全都打乱重编之后,军营营的那些军官和士官们大量任职中层军职。两个厢,都里镇的王普和高顺励各任一厢兵马使,又把两厢分开,分别编为左前军和右前军。
    李璟的整编令下达,辽南兵再不是过去的那般独立了,不说单独的厢,就是单独的营头都没了。现在从伙到队,都到营到厢,都是三部兵马整合一起。虽然辽南兵占有近半人马,但镇东军在其中却担任了大量中层职位,而又有妫州兵的归附,辽南兵形势大不如以前。
    不过眼下辽南兵劫后余生,石守诚等将领虽然知道李璟这是趁机整编,可他们也没有办法。
    当天夜里就完成前线整编,虽然有些匆忙,不过李璟并不太在意。镇东军一万人马,只抽出了两千人马整编进去。他还有八千精锐保持着纯粹,不用担心战斗力的问题。
    休整了一夜之后,李璟并没有继续停留在固安,而是准备趁幽州兵不备,继续扩大战果。
    “传令会昌的王重将军,让他分三千人马前来守固安。另外,这次的两千伤兵也将留在固安。”李璟在当夜整编之后,立即提出了继续进攻的提议。“眼下幽州的五路兵马我们已经拿下了前军,而这个消息一时间还不会马上传到李茂勋的耳中。眼下原前军驻守的昌州乃是一座空城,我打算立即挥兵夺取昌州,然后直攻李茂勋本部。只要能痛打李茂勋,那么这一战就能结束。”
    幽州这一战,需要打,但李璟不准备打个天长日久的持久战,而是要迅速结束。要结束这一战,最关健的还是李茂勋。
    李振等人对于李璟的计划也无意义,当天晚上便商议了最后的细节。
    第二天天未亮,四更造饭,五更出发。
    镇东军留下了两千伤员之后,因整编了降军,虽然辽南兵此时已经只有一半兵马出发,可最后出兵的人数仍然达到了两万人马。与离开会昌时的人数相当。
    两万人马沿着高家前军出兵的路线,原来杀向昌州。第二天午后便到达昌州城下,高顺励自愿前去诈城。李璟便让他带着新编的左前军换上了原来的衣服,前去叫城。城上的昌州守兵见到高顺励回来,并没有多做疑心,当即打开城门。
    左前军一涌而入,迅速的夺取了城门,随后,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在城中人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之前,已经将城中的那仅有的一点守兵扫光,成功的夺下了昌州城。
    (未完待续)


第377章 李茂勋气急身亡,镇东军兵发幽州
    夜已深,可是李茂勋却无半点睡意。烛火之下,他眉头紧皱,唉声叹气。他派刘仁恭给李璟送信,信中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只要李璟肯退一步,那么他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李璟做妾。而且,李璟所提出的要四城暂借,他也没有反对。如果万不得已,他实在不愿意与李璟为敌开战。
    只不过他的退让,明显被李璟看成了懦弱。那个该死的家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提议,甚至丝毫都没有考虑他信中暗示的威胁。
    难道非动手不可吗?可他实在没有多少信心,卢龙军虽有九万人马,但掌控在各个大小军头的手中,他真正能指挥的,也只有他最初的一万兵马,和后来招募的一万人马。正因为了这两万人马,他才勉强的坐稳了现在的位置。可是和李璟对战,这点人马明显不够。虽然范兴隆和刘岳等老军头此次也出兵了,但这些人究竟有几分可靠?
    正叹惜之间,刘仁恭在外面求见。
    “进来!”
    “禀报大帅,大事不好,高顺励前军兵败而降,昌州也已经丢了。李璟正率两万兵马向沃州城杀来,前锋已到滨海城下,距离我们只有三十余里。”刘仁恭一脸惊慌的报道。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骇人了,李茂勋完全不敢相信。
    “这怎么可能,高家父子并非蠢人,一万人怎么转眼间就败了?”李茂勋瞪大着眼睛,颤抖着声音问道。
    刘仁恭将自己听到的消息报告,“据报李璟佯攻固安城,却以精锐兵马伏击在固安城北河之南岸,在上游筑堤蓄水。待前军骑兵过后,后面步兵半数涉水过河之后,突然半渡而击,掘堤放水,水淹前军,高顺励大败被俘,然后骑兵也被包围,近而投降。那高顺励投降之后,还主动的为前驱,诈开了昌州城。”
    李茂勋当下又气又急,又惊又惧,竟然怒火攻心之下,直接气血上冲,晕倒在地。
    滨海城,乃在昌州与沃州城之间,城虽不大,此时却驻有兵马三千。要攻沃州,便得先下此城。
    李璟向高顺励相询,可有破城良策。
    高顺励道:“滨海城守将高庞,乃是我高家子弟,论辈份,乃是我之从弟。今感郡公大恩,无以为报,某愿意亲往劝降,让其开城来归。”
    李璟听了自然是十分高兴,当即让张宏准备了一份厚礼和书信交由高顺励。高顺励带着一几名随从叩关求见高宠。入城之后,拿出李璟交给他的礼物,乃是黄金千两。又拿出李璟的亲笔书信,信中李璟特加封高宠为右前军副都知兵马使之职。并说好,只要高宠率军归降,城中的三千部下,各赏钱十贯。
    高顺励对高宠道:“眼下局势,李璟乃是猛龙过海,李茂勋岂是他的对手。就算李茂勋能撑过眼下这关,可经此一战,他还如何能约束号令卢龙诸军?到的那时,又将安好?不如趁眼下之机,多做考虑。”
    高宠沉吟,“李璟真有兄之所说那般好?你我兄弟投他,只怕难受重用吧?”
    “非也!”高顺励摇头,“那李璟起家时间尚短,部下虽然兵精将强,但观之,也是各部混杂。既有早年招安的海盗,也有攻灭吞并上司后的旧部,甚至连辽南的那些势力也尽收在手下,我观之,李璟对待诸将及各部兵马还算不错。再说,我们高家世在妫州,上次若不是李茂勋打着陈贡言的旗号,诈我们出兵,我们又岂会跟随于他。眼下,改投李璟,也算不得什么背叛,乃是李茂勋欺骗我们在先而已。”
    高家在妫州原先并非是李茂勋的部下,李茂勋为清夷军使,而高顺励为宁武军使。纳降军使陈贡言在幽州极得众望,曾经对高家有恩,因此当初李茂勋打着陈贡言的旗号招他们出兵的时候,他们没有半点犹豫就出兵了。也是直到攻入了幽州之后,才发现上了李茂勋的当。不过那时木已成舟,才承认了即成事实。
    高宠最终被高顺励所说服,生活在幽州这块割据藩镇之上,早见惯了城头变换大王旗,朝三暮四,也并不是什么大事。谁更强,就投谁,这是弱肉强食下的生存法则。
    李璟率部进入滨海城,没有食言,当即对高宠的三千部下进行了赏赐。趁着这个机会,李璟又把自固安、昌州和滨海城中的那些库存钱粮,都拿出来做为赏赐,犒赏三军。
    之后,李璟又从镇东军左厢中抽调了两千人马,与高宠的三千兵马混编,组成了一新的厢,新厢暂名左二厢,以高宠为兵马使。并调镇东军军官为副。
    李茂勋失了滨海城,又气又急,但却不敢出城来战。只是派出飞骑往其它左右两路兵马催促,让李全忠与刘岳的左右军急来沃州汇合。一面又暗中通知儿子李可举,让他坚守幽州,不要出城。
    另一方面,李茂勋再次派出刘仁恭为使者求见李璟,希望两家休兵。并提出愿意筹集两百万贯和十万石粮食给镇东军,并愿意把镇东军通往大同的那四座城池暂借李璟所用。而且,直接把女儿送到李璟军中。
    不过李璟并不为所动,眼下虽然吃掉了前军,可还未真正打痛李茂勋。此时放过他,难保李璟入大同之后,他不会再有其它想法。当即李璟把李茂勋筹集送到的二十万贯先期款收下了,可却并没有给刘仁恭答复。
    当天夜里,李璟直接将兵马分成三部,以新整编的左前军、右前军和左一厢一万五千人马围攻沃州城,另外八千镇东军分成两部,在沃州城两面设伏,随时准备应对幽州左右两路兵马。
    一万五千人马围住沃州城中李茂勋一万人马,四面攻打。城中李茂勋却按兵不出,攻到第三天,左路军李全忠率左路兵马已经赶来。李全忠一到,立即先围攻滨海城。滨海城此时秦举率三千从会昌赶来的辽南团结兵防守,李全忠一到立即猛攻城池。
    姜举坚守不到半日,城头就几度被李全忠攻上去,虽然拼死将李全忠兵马赶下城头,但团结兵死伤惨重。姜举向李璟求援,李璟按兵不动。李全忠举火夜战,猛攻不止,到半夜,滨海城南门终于被攻破,李全忠率军杀入城中。
    这时李璟得报,沉吟了片刻对李振道:“李全忠倍道而来,日夜兼行,本已疲惫,今日又攻城猛战一日,到现在左路军还没有吃饭。眼下左路军攻破滨海城南门,正是兴奋之时,定然警惕不足。我等当于此时出击,正好可以将疲惫的左路军一举击败。”
    李振也点头:“此时左路军正是最疲惫之时,此时正是动手之时。”
    当即,李璟率五千中军兵马,控鹤、飞骑、游骑、飞鹰、银鞍五个骑兵营出击。大军突然杀到滨海城下,此时一万幽州兵左路军,大半已经从攻破的南门入城,一部份还在城外。
    镇东军五千骑兵杀到,顿时势如狂飙,如秋风扫落叶,疾风卷过平原。
    转眼间,城外的左路军就已经被冲破,击溃。留下一个营头继续扫荡这些溃兵,李璟率众直接杀入滨海城中,城中姜举正率部拼死抵抗,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突然后面火光阵阵,杀声大起。李璟已经率骑兵冲入城中,左劈右砍,李全忠措手不及,手下的兵马正分散于城中街巷,根本挡不住镇东军骑兵的小队冲锋。
    镇东军大败,李全忠见机不妙,立即摔出城外,李璟率兵追击了一阵,斩首三千有余,方乃退兵。
    李全忠的左路军经此一败,一直后退百余里,退到了玄州城中,才慢慢的收拢溃兵。最后清点,左路军一万人马,退回玄州城中的只余五千人马,竟然少了一半。其中被镇东军斩首三千,俘虏千余,还有上千的溃兵直接做了逃兵。
    李全忠念着李茂勋,带着两个儿子李匡威和李匡筹准备继续前去沃州救援。但左路军李全忠虽然是主将,可实际上这路兵马却是由易定诸州的各部兵马组成。本来就是好不容易才拉起来的兵马,眼下吃了如此的一个大亏。当下,再没有人肯陪着李全忠继续北上了,李全忠无奈之下,也只得留在玄州城中。
    刘岳、范兴隆所率的右路军本来已经出了潞县,走到了一半,离沃州不过数十里路了。听闻李全忠部被伏击大败,溃退百里,当即毫不犹豫的立即原路返回,退回了潞县,按兵不动。
    李璟收兵回到滨海城中,姜举所率三千团结兵,此时只余千余了,折损大半。李璟脱下身上的金漆山文战甲赐与姜举,又赐黄金百两,上好马槊一把,言明非是见死不救,只是等待一机必杀之机会。姜举心中本来怨气颇重,但眼下见李璟如此重赏,又温言说明。虽然认定李璟有故意消耗辽南兵的意图,但也没的其它办法,最后只得接受。
    当即李璟又下令对辽南团结兵死战余生的将士俱下重赏,每人赏钱五十贯,而对于阵亡的团结兵将士,每人赏钱八十贯,原本心里还不正不顺的辽南兵顿时惊喜不已,心里对李璟的那点怨气也消失无踪。
    李璟正待安排酒宴,犒赏将士,突然探马来报,说昨夜大军围攻沃州三日之后,暂停休整一夜。结果半夜里,一直按兵不出的沃州兵突然四门大开,从四门杀出。直攻大军营地,各厢连忙迎战。结果打了没一会,就发现,冲出来的兵马并不多,后面很多甚至都是普通百姓。
    这时众将才发现,沃州兵马不过是声东击西之举。他们弄的声势很大,但其实却是借机从北门突围,逃往幽州。王重和林武将军追击了一阵,遇到一支兵马拼死殿后,等歼灭这支兵马之后,却是已经追赶不及。”李勋茂居然不战而逃了?”李璟闻言也不由十分的惊讶。
    那探马回道:“王、林两位将军进入沃州城后,审问了一些被俘的幽州兵将,据其中有一个李茂勋的牙兵交待,李茂勋好像是先前我们攻下昌州之时,幽州前军覆没之时,他就已经昏倒过一次。然后滨海城的高庞投降,他又昏了一次。等到郡公击败左路军李全忠之后,那李茂勋惊怒之下直接吐血三升,中风昏迷。等醒来时,已经快不行了。据说,撤退是李茂勋临死前的交待,沃州城中中路军撤退时,李茂勋已经死了。”
    “死了?这事情是真还是假?”李振急忙问道。想当初李璟和都里镇那场战斗,也是装过死的,还因此的败为胜。须得防李茂勋也这么来一次。
    探马回道:“林、王两位将军之意,好像李茂勋是真死了。”
    “哈哈哈!”李璟不由的失声而笑,这李茂勋,当初那么大胆子谋夺帅位,如今正式的卢龙大帅好像都还没坐过,居然就这样气死了?他不由的感到一阵好笑,这事情也有些太让人感叹不已了。
    “郡公,咱们现在怎么办?”郭承安问道。李茂勋已经死了,前军兵败归降,左路军也大败撤退百里,到现在也不敢再冒头了。右路军更是直接吓的远在百里之外不南敢下半步。至于后路军,李可举现在都还缩在幽州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