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稳,做到深浅一致。犁梢则通过人手的上下左右艹作,来控制耕地的深浅和耕垡的宽窄。
    而农科院在犁盘与犁辕之间最后又加上了一副钩环,使其“耕时旋擐犁首,与轭相为本末,不与犁为一体”,从而增加了它的灵活姓,并形成了“牛犁相联”的新形制。
    对于这种新犁,李璟是大力推广,让农具坊曰夜打造新犁,租借出售给耕地百姓。
    李璟对于这些新式的农具和高产的家作物,实行保密措施,特别是对各蕃邦,是严禁携带种子和新农具图纸出境的。
    不过李璟也知道,这些技术和新种子一旦大规模应用栽培,想要完全保密是难以做到的。不过李璟也不太在意这些,新的农业技术的传播,能提高粮食产量,也算是一种好的进步。
    为了能耕种更多的占城稻,登州和辽南两地的水利设施修建更多。江河沟渠疏通之后,还开始利用闲时招募更多人修建水坝水库以及挖建水塘。修建水库水塘水坝,不但能防旱,也能有郊的抗涝防洪。甚至建立水坝之后,河水蓄水量不涨,镇'***'新研究完善的各种大水车也都开始沿河修建。
    水磨坊,利用水力磨米面。大水车,给高地提水浇灌田地。
    甚至还有新研制的水力锻锤,利用水力能提起千斤重的锻锤,锻打更大的铁块粗坯,将冶铁炼钢的效率大大增加,甚至建起了水力锻压机,直接锻压许多部件。
    另外甚至研制出了水力纺纱机,用水力带动纺纱。纺出的纱虽然比较粗,但坚韧结实,更省人力。
    今年又新增了几十个开采矿场,辽南的铁、煤、登州的黄金,这些矿产都是储量极大。特别是登州黄金,几座更是源源不断的产金。而辽东之地的铁矿更多,李璟记得,光是辽宁的铁矿,就占有全国的四方之一储量。如此充足的铁矿,足够李璟的工坊巨大的消耗。
    不过就在此时,公孙兰却带来了黄巢进攻淄青镇,斩杀了薛崇,并已经攻破了青州的寿光,随后向向镇'***'控制的临淄、千乘二县进攻的消息。
    “黄巢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跟我们呲牙?”李璟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的意外。
    在帅府的后院卧房里,李璟搂着公孙兰在怀,一面喘息着,一面奇怪的道。
    公孙兰趴在李璟怀里,如葱玉指在李璟的胸膛上轻轻划着圈,柔声道:“黄巢一流寇而已,四处流窜。敢打我们的主意也不稀奇,连天子的反都敢造,还有什么是不敢的。他流窜回河南,可是又先后被天平军康帅和泰宁军崔帅击败,流窜到淄青镇,虽然击败了王敬武这个老朋友,可王敬武的地盘上现在可是老鼠都养不活。黄巢不来抢我们,倒还奇怪了。”
    “朝廷的诸镇剿贼兵马呢?杜副使和崔副使现在在哪?”
    杜慆和崔安潜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为何草贼再起大半年了,却一直听不到他们交战的消息?
    “杜慆和崔安潜还在宣武南部的颍、毫二州。先前,天平军和忠武军都先后爆发了兵乱,两镇都是好不容易才平息内乱,眼下忠武军也是元气大伤。况且,杨复光就任都监军使并兼任供军使以来,田令孜可是一直卡着他们的粮草供应。没有粮草,怎么可能打的了仗。”
    公孙兰笑着,“我收到消息,杜帅和崔帅准备向你借粮呢,另外就是天平军康帅、泰宁军崔帅,今年也是粮食不足,也都准备来向你借粮。估计这一两天,就会出现在你的婚宴上了。”
    李璟皱了皱眉头:“刚刚开始夏收,各镇就要来借粮?”
    “那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听说了镇'***'今年粮食大丰收啊,而且现在都知道李大帅可是财大气粗,东南运到北方的粮食,可是大半被你买下了。现在不借,大家可就担心被其它人借走了。”
    “还有一个消息,京中张先生传回消息,田令孜向天子奏言,说是长安缺粮,斗米早超过五百钱,而登州米价才斗米五十五文,因此登州必然是粮食充足,他让你向长安输送粮食,而且至少得五百万石!”
    李璟一听,顿时就笑了。
    向来他李璟打土豪,现在他李璟倒成了人人想要来打劫一下的土豪了。眼下整个镇'***'辖下二十七县之地,全部的耕地也就五百万亩左右,今年有一百万亩种了薯药和芋头,另外还有一百万亩种了占城稻,剩下的是小麦和粟。薯药和芋头还得等到秋季收获。算起来,夏收的全部收获也就六百万石粮食左右,镇'***'二十七县有军民三百万人,这些粮食全部留着自己吃都不够,还得等秋收的那一季,再加上种菜打鱼以及养殖,加起来才能勉强自给。镇'***'现在储备粮食,都得靠高价从外面购粮。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不过,各方都来借粮,而且都来头不小啊。大唐天子,杜慆、崔芸卿,甚至是康承诲、崔芸卿,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李璟不能轻易拒绝的。
    想到这,李璟不由的一阵头痛!(未完待续。)


第585章 蔡州贼
    (第四更到,一万三千字奉上,求保底月票!)
    离亲迎还有一天,各方的贺礼宾客都已经基本到达。
    整个登州城所有的邸店客栈,几乎全部住满了客人。甚至连新登州城、大谢城、沙门镇等几个大岛,也都住满了人。无数的人涌入登州,都只为了前来祝贺李璟与兰陵萧家的联姻。
    凭着李璟与兰陵萧氏的影响力,不但诸多商人前来,就是大唐最顶级的那些世家也都派出了重要的族中掌事者带队前来。而天下五十余藩镇,也几乎全都派了使者带队前来。
    对于世家来说,李璟已经隐然成为大唐最强的藩镇之一,特别是镇'***'不但兵强马壮,而且李璟经营有方,理财有术。且如今的镇'***'更吸引着大量的士人前来投奔,极有人望。这些世族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愿意锦上添花,与李璟增进点关系。更何况,如此盛况,也正是各家子弟结识其它家族优秀子弟的机会,各家与各家也能借此机会交流甚至是达成些协议。
    各藩镇自然也是不想失礼得罪李璟,更何况,多数的藩镇还打着诸多其它的想法,比如从李璟这里购买军械、战马,甚至是耕牛、布匹、粮食、种子等等。
    “长安天子使臣到了城外二十里驿站!”一头白发的李纯脸色红润的说道。
    做为李璟本族中眼下老一辈最有威望者,李纯虽然不是族长可却担任着族长的角色。李氏宗族如今随着李璟的步步高升,也是鸡犬升天。李氏从当初那个小族,到如今成为淄青一等大族,他自然知道这一切全靠李璟。虽然李璟手握大权身居高位之后,并没有对李氏一族太过放纵,而且反而有诸多规矩约束,用人方面,家族子弟担任高职的也少,年青子弟更是被送去各个学校中。可李纯也清楚,这样做其实是对的。
    现在李璟与萧氏联姻,那以后李氏的地位就更将稳固了。
    眼下,连皇**派了使者前来,这让李纯更加感到激动万分。
    不过李璟却没什么激动之情,他不过是纳个八夫人,哪怕天子再宠信,也不会因此就派出使者前来了。说到底,恭贺他纳妾是假,来要粮才是真的。
    李璟亲自率镇'***'文武等出城十里迎接天子使者。
    远远的,一支队伍缓缓行来。看车驾,居然有数百骑之多。
    队伍近前停下,居然是足足五百禁军甲骑。
    “齐国公,上次一别,久违了!”
    一身紫袍的北宣徽院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张泰一脸笑意的从马车中出来。
    “张公怎么来了。”李璟一副惊喜的模样,上前几步。
    “齐国公大喜,老夫自当前来。”张泰笑着道,不过靠近了后又低头在李璟耳边道:“若不是田令孜那贼逼迫,咱其实还是喜欢呆在长安宫中的。”
    李璟立即明白,这是他在向自己表示他的难处了。张泰奉命前来,自然是为了借粮之事。如果借不到粮,估计回去之后,会被田令孜借机责难了。
    在张泰的身后,还跟着几人,其中一人才三十出头,同样的面白无须,却身着紫袍。另外几个,则是武将装束,极为雄壮,气势不凡。
    那年青的中官见李璟望来,便朝着李璟微微一笑。上前拱手行礼:“在下宣微南院使杨复光,暂出任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久闻大帅年少英武,常胜不败,仰慕不已,特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话语中,杨复光的态度很是恭敬。
    李璟很清楚杨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比杨复光自己还清楚。杨复光和宫中四贵之一的杨复恭是从兄弟。他们的养父都是宫中权宦世家杨氏一族。眼下的杨复光声名还不太显,先前也曾几度出任地方监军,前一个官职是沙陀军监军使。如今已经借着杨氏和杨复恭的助力,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成为宫中几大宦官首领之一,担任了自左右神策军中尉、左右枢密使之外同样极有权势的南北宣微院使中的南院使,比起张泰的北院使,也仅低了一头,在宫中,现在是第五号太监。
    眼下,更接任西门思恭和杨复恭二人的天下诸道行营招讨草贼都监军使和供军使的职位,监察诸道大军。甚至从名义上来说,李璟和他所率的镇'***'眼下依然是诸道行营中的一镇兵马,因此李璟其实也算是他的麾下从属。
    不过杨复光却没有半点骄横,态度还如此的尊敬,让李璟对他好感提升了不少。
    李璟很清楚的记得,杨复光可谓是晚唐最忠义的两名太监之一了,和他的监军使张承业都极为忠于李唐。
    史载,复光有谋略,累监诸镇军。史上,他积极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在剿灭黄巢之乱中,占据重要地位。黄巢攻占长安后,他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他曾先后分别争取了节度使周岌、招讨使王重荣等的支持,围攻草军,屡立战功。又诱使黄巢部大将朱温投降,引用李克用率沙陀兵攻入长安。以功加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
    杨复光死后赠观军容使,溢号忠肃。他虽是黄门近幸出身,但胸有大志,善抚士卒;病逝之时,军中恸哭数曰。并且有义子数十人,分别担任各地节度使、防御使等职。而平定黄巢之乱者,大多数也是他的门人故将。
    可以说,杨复光这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也不是一个普通只会争权夺势的太监,而是一个极其厉害能打仗的太监。就连现在位在他之上的兄弟杨复恭后来也是借他之势,最后成为大唐最后一个极为嚣张的大太监。
    杨复恭在昭宗时,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上胁天子,下凌大臣,他不仅恃宠广收养子,广植党羽,而且安插亲信,让他的心腹义子担任节度使、刺史要职,杨守立为天威军使,杨守信为玉山军使,杨守贞为龙剑节度使,杨守忠为武定节度使,杨守厚为绵州刺史等等。这些人,被人们称之为“外宅郎君”。他还将所收养子六百人,派往各地担任监军,从而把地方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与杨复恭比起来,杨复光倒像是一个为大唐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难得忠臣。
    对于这样的太监,李璟表示了自己的尊重,李璟的态度转变,在场几人都感觉到了,杨复光不由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然他出身于宫中权宦世家杨氏,还有个兄弟是宫中四贵之一,他自己现在也出任了宣微南院使,诸道行营都监这样的高职。可他不会得意忘形的轻视比他还年青差不多十岁的李璟。
    与李璟比起来,他还差的太远,可李璟对他如此姿态,让他惊讶然后惊喜。能得到李璟这样人物的尊重,足以让他兴奋了。虽然大唐的太监们权力极大,但那些官员们敬畏他们却决不会真正的尊重他们。如李璟这样的人物当然不用敬畏他,这份尊重就更显难得。
    心情愉快激动之下,杨复光笑着向李璟介绍身后的几人。
    “齐国公,咱家为你介绍几位将军。”
    杨复光亲切的拉着李璟的手走到几名着将领面前,对着当先第一位道:“这位是忠武军陈州牙将赵犨,陈州宛丘人,家中世代担任陈州牙将之职,自幼博学多识,精于弓马。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将军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斩获甚众,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如今担任忠武军前厢都知兵马使之职。”杨复光对于赵犨极为推崇,“赵将军有勇有谋,别看头发花白,可却正是勇猛之时。另外赵家一门,可称将门。来,我再给你介绍几位,说着走到后面一点,对着几位站在后面的将领道,这两位是赵犨将军的二弟赵昶和三弟赵翊,后面的这两员年青的小将军,则是赵犨将军的长子赵麓和次子赵霖,都是骑射弓马精通的猛将。”
    听到陈州赵犨之名,李璟确实惊讶了一下。
    唐朝末年的忠武军虽然只是一个小藩镇,但从这里却走出了无数的牛人。如崔安潜、秦宗权、王建、孙儒、马殷、还有这位赵犨。
    秦宗权是杀人魔王,孙儒也是吃人贼,他们所率领的蔡州兵被称为蔡州贼,在唐末之时,可谓是一支能让小儿止哭的魔军,把人用盐腌了当军粮的部队。唐末三大吃人军队中,忠武军下面的蔡州就出了两个。而且这支军队覆没后,马殷带着残部转战江汉,最后建立了十国中的楚国。
    忠武军中的王建,最后也从一个偷驴贼王八,白手起家,最后打下了蜀中,建立了十国中的前蜀。
    至于赵犨,虽然说他并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但这绝对是晚唐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赵犨能让李璟如此记忆深刻,最大的原因不是他后来做了几镇节度使,而是他指挥的陈州守卫战。
    历史上,黄巢攻入长安,天子西狩,赵犨任陈州刺史,他提前预料到了黄巢会兵败,而且很有可能败退后会经过陈州,因此早早深挖沟堑,加固城墙,充实仓库,修整铠甲兵器,招募彪悍勇猛的士兵充实队伍,加强战备,守卫陈州。并把方圆60里之内的百姓都迁到城里坚壁清野,做长期的防守。
    随后,黄巢果然率十五万人马从长安败逃,经蓝田入商山,大军直逼陈州。
    当时黄巢手下大将孟楷移兵项城,准备攻取陈州。赵犨前去迎敌,首先向孟楷示弱,待孟楷轻敌无备,突然袭击,一万余人被杀获殆尽,生俘孟楷斩其首级,取得了陈州保卫战的首场胜利。
    孟楷是黄巢的爱将,起义军的重要首领。黄巢闻讯后又惊又怒,亲率全军屯于殷水,誓为孟楷报仇。他与秦宗权合兵一处,达数十万之众,围攻陈州。挖战壕5道,构筑多条通道,加紧攻城。陈州军民十分害怕,赵犨给大家鼓劲“现在敌众我寡,正是大丈夫为建功立业时,我们当置之死地而生,我们生在陈州长在陈州,誓与陈州共存亡,以死来保卫我们的家乡。”并亲率精锐之士出城做战,多次攻破黄巢军,极大鼓舞了陈州军民的士气。
    黄巢久攻陈城不下,愈加愤怒,发誓要活捉赵犨屠尽陈城之人,以泄心头之恨。在城北建起八仙营,并建了数百座舀磨寨,把捉来的百姓舀磨成肉糜,以做军粮。
    围城期间历经小大数百战,但赵犨兄弟都挡住了。为最后各路唐军前来,最终击败斩杀黄巢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巢横行天下十年,不论是广州、江陵这样的大城,还是洛阳、长安这样的都城,都是攻无不克,没有夺不下的城池。可唯独在陈州,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十余万人却最终没能攻破赵犨守卫的陈州。如果不是陈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